㈠ 中國和美國是怎樣的關系
中國與美國的關系是復雜的、是大國之間基於競爭和共存而不得不發展的關系。因為是大國,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無法去忽視對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慮對方的存在對自己的影響。對於大國來說,國家利益是衡量外交政策得與失的最後標准。國家利益有現實的也有潛在的。對於中國與美國都是雄心勃勃的,力圖領導世界潮流的國家。因而在兩 國的關繫上必然是一種基於競爭而共存的一種關系,在涉及到自己 核心利益的時候,兩 個國家都會毫不猶豫的動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以進行維護。在這一點上兩個國家並沒有什麼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的領袖,是國際社會中既得利益國家的代表。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是國際社會弱勢群體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為爭取自己在國際社會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
看待現實中的中國和美國的關系是無法割裂歷史的,作為建立了外交關系,實現國家關系正常化已經三十年的兩個國家,在歷史上除了兩 次沒有宣戰而打起來的戰爭以外,基本上共存和共利的。而這是兩次美國沒有取得完全勝利,甚至有一場是自己認為失敗的戰爭。中國與美國的第一次合作是二戰時以正式聯盟的形式對付日本帝國的擴張。很顯然,這一次合作的結果是以日本的完全失敗和中美等多國的勝利結束。這次合作給美國留下的財富,就是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是能夠在必要時給予美國以切實幫助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傳統上對外持溫和態度的國家。第二次合作,是以非正式聯盟對付當時蘇聯的擴張威脅,最終是使窮兵黷武的前蘇聯走上了解體的道路,其主要的繼承國俄羅斯至今天仍然沒有恢復昔日的榮耀。這一次合作,美國和中國都收到了現實的利益,中國贏得了和平發展的環境,美國贏得世界的領導權。因此,對美國而言,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問題是中國的強大到什麼程度,最符合美國的利益,是超越美國嗎?美國與中國外交所擔心的,所考慮也就是這一點。既然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那麼如何引導,使其最符合美國的利益顯然是對中國外交的軸心。
既不要孤立和放棄中國,又要中國服從美國的領導;既要中國的經濟開放而從中國獲得利益,又要防止中國的崛起而挑戰美國,這想必就是美國對華外交策略的重心吧。實際上,對奧巴馬政府來說,舊式的「圍堵戰略」不太現實,而柯林頓的「接觸戰略」又太理想。結果就是所謂的「第三條道路」(third way)的出台。這種理論的大致內容是:在努力推動中國和世界經濟體系的整合的同時不放棄使用政治甚至軍事的方法來遏制中國,避免中國對美國構成任何形式的威脅。結盟正在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重要手段。結盟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鞏固原有的聯盟,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結盟對美國的意義重大。第一,當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再僅僅是美國的御用工具時,美國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來擴張其影響。自捲入世界事務以來,美國一直起著一個重要的角色,許多國際組織是在美國直接的參與和領導下產生的。同時這些國際組織也一直是美國用來擴張其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但是,這種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漸漸地,這些國際組織內部的「異見」聲音越來越多,用這些組織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並不象以往那樣得心應手了。盡管美國還不會放棄利用這些國際組織來擴展本身的影響力,但是在一些很關鍵的問題上,美國很顯然地向同盟政策傾斜,即通過和美國的盟友合作而非聯合國來達到其目標。第二,結盟是美國讓其盟國分擔新冷戰所需要費用的重要手段。對聯盟盟主的美國來說,能否維持這種聯盟,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能力不斷提供費用來支持公共物品,而且在於其是否有能力讓其成員國來分擔維持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費用。第三,結盟可以起到直接圍堵中國的目標。美國的做法是想和中國周邊所有的重要國家結盟(至少是改善關系),並且考慮把軍事重點從世界的其它地區特別是歐洲轉移到亞太地區。這種新同盟一旦形成,中國勢必成為美國的掌上之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已經確定了影響亞太地區安全的四個主要熱點,即台灣海峽、朝鮮半島、南中國海和南亞。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是直接的中國問題,而其他兩個熱點也直接和中國有關。要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保證該地區的和平和穩定,就要解決中國問題,這是美國各方面的共識。 美國和台灣的關系。鑒於中國的重要性,美國不會一邊倒向台灣。美國的最好政策是保持台灣海峽的現狀。只要台灣保
持現在這樣的事實上的獨立,美國就達到了制衡中國的目標。聯合中國周邊其他國家,如外蒙古和印度等來制約中國。實際上,系對這兩個國家的關,美國在近年來已經花費了不少的精力。
透過這些,我想把中美關系歸結於爭吵中的合作關系也不為過吧。
㈡ 中國和美國的關系
關系好,也是不好的。一方面中國和美國都有依賴性,中國需要美國的技術,美國需要中國的市場!另一方面美國害怕中國的軍事存在影響他獨霸世界的野心,所以處處和中國在軍事上作對。就那麼簡單!說實話,如果中國和美國能結盟,美國會非常非常樂意的,因為有中國這顆大棋,別說獨霸世界,滅了全世界都可以!可是要注意,是中國這顆「棋」,而不是這個國家,老美不可能平等對待中國的,如果他像幫助日本等國那樣,支持中國,把先進技術武器給中國,反過來可能中國就有能力滅了美國!中國其實很明白這個原因,所以中國不和美國結盟!
㈢ 中國與美國的關系
很微妙,美國既要維護與中國的關系,又要不斷給中國製造麻煩,因為他不想看到別的國家和他平起平坐,不想中國強大起來,但他和中國的力量又不是以前那樣相差較大,因為中國的發展很快,國防力量不能說出擊,保衛本土還是可以的。兩種政治制度的差異也是一個產生摩擦的原因,中國是比較特立獨行的,美國總想控制他國,潛在矛盾就有了,但和建國時期比,中美關系發展很不一樣了,因為中國開放了,兩國了解加深,矛盾相對少了。
但政治就是這樣,政治並不分國家,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的核心就是利益,丘吉爾說過:在政治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㈣ 現在中國與美國的關系
中國方面:希望靠近美國,但擔心美國干涉民權領域;經濟上中國需要美國的市場,並擔心美國的軍事影響。
美國方面:希望中國成為盟友,在亞洲牽制俄羅斯,但對於中國的體制心存疑慮,夢想改變中國,可真要實際改變後又會擔心自己的領導地位受挑戰。
短期內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權威,美國也不會視中國為高於俄羅斯的威脅。
以上說的都是短期關系和政府行為,國際關系就是眼前的關系,長遠點看除了實現共產主義,國際主義;都是利益關系。都是盡量保持自己的實力,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當然不希望別人強大。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㈤ 怎麼看當前美國,中國,朝鮮問題,俄美關系
很簡單相互競爭對立。目前美國視主要威脅是俄羅斯和朝鮮,中國可以說是潛在對手。由於朝鮮的地理位置關系,可以說朝鮮受到中國和俄羅斯地理上的幫助,並不像利比亞那樣中國和俄距離比較遠直接干預。朝鮮緊臨中俄及時不和中俄關系好,如果美國侵佔了朝鮮對中國和俄羅斯來說無異給家門口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當然絕不會允許美國這樣做。當年蘇聯和中國邊界沖突就是一個例子大戰爆發的幾率大大增加。美國也不傻他只是想把最大壓力給中俄,讓中俄在一些利益上讓步給美國,朝鮮發展核武器,中美俄都阻止不了,美國就想給中國和俄國施壓,讓這兩個國家逼迫朝鮮放棄核武器,以減少對自己威脅。我個人覺得中國可能支持美國的意思,中國需要的是和平,以發展經濟,但是朝鮮背後有俄羅斯的支持,我覺得朝鮮能在折磨段的時間突破導彈技術肯定離不開俄羅斯的支持,畢竟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上軍事壓力特別大,加上國內經濟形勢嚴峻,美國等西方多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問題特別多。如果遠東地方發生熱點問題國際社會,以及美國可能把更多精力,以及軍事資源放在朝鮮身上,自己就可以緩一緩。對中國來說發展成超級大國才是最終目標,並不想因一場戰爭而推遲,在加上軍力整體依然和美國抗衡不了,所以並不想周圍不太平,從中印的邊界沖突可以看出這一點,目前我國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從朝鮮來說由於自己的地理位置好,周圍還有俄羅斯和中國,美國如果攻擊朝鮮中俄必定會參戰,俄羅斯可能會象徵意義,中國肯定會為自己利益參戰。所以目前雙方只是軍演罷了,都不敢直接開火。朝鮮藉助雙方這種心裡才一直研發導彈技術的,如果朝鮮處於伊朗的位置美國早都打丈了。對美國來說目前想解決朝鮮問題,只能依託中俄,美國並不想和中俄直接發生沖突,這樣對自己也不好,但是朝鮮越來越危險,只能像中俄施壓。總得來說朝鮮問題的根本是朝鮮方面,如果他能放棄核武器朝鮮問題有可能解決,但從目前來看根本不可能。中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朝鮮問題繼續發展下去,中國可能為我國的利益,而直接出兵朝鮮拆除核武器等設施。這樣可以避免與美國的直接沖突。
㈥ 現在中國和美國關系如何
在有些人看來,美國和中國是激烈的競爭關系:雙方爭奪工作崗位、技術、航道,最終爭奪控制權。在另一些人看來,美中是共生關系,中國是生產者,美國是消費者,中國提供廉價勞動力和寬松的環保法規,美國提供技術、知識和品牌。當前中、美關系有如下特點:
(1)對話溝通非常密切。兩國高層互訪頻繁。
(2)經貿聯系非常緊密。現在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
(3)兩國的人員往來非常頻繁,交往密切。
(4)合作領域非常廣泛。兩國不僅在一系列雙邊領域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而且在很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著有效溝通與協調。
PS:以上是官方的說法。實際上目前中、美關系非常復雜,尤其其中(關繫到彼此核心利益的關鍵問題上的)矛盾有逐步加劇的趨勢。
㈦ 當今中國與美國的關系
遏制與反遏制的關系,同時,也是一定程度的斗而不破的關系。美國處處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處處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但是,中國的崛起是歷史潮流,無法阻擋的。
㈧ 中國與美國的關系!
合作與競爭。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中美作為世界經濟的領頭者,同樣需要彼此之間的合作,中美之間的貿易是最大的雙邊貿易之一。在各個領域是相互合作雙贏的關系。隨著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在經濟軍事科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獨自稱霸世界的。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發展中國家,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發,各個領域全面突起。擁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巨大潛力。這樣就對美國的霸權形成挑戰,所以彼此之間還存在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