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朝中社是如何威脅中國的

朝中社是如何威脅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2-08-20 23:38:24

Ⅰ 朝中社評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是不可容忍的犯罪,日本的舉動造成多大影響

2011年大地震和海嘯襲擊福島,導致福島核電站連續發生爆炸,產生大量核污水。氚、銫、鍶等核污水裡的放射性物質含量遠遠超標。這幾年以來,日本政府把每天產生的大量核污水存儲在罐體內,但隨著存儲容量日趨“飽和”,日本曾多次表明要把核污水排入大海,可是都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污水排出大海,這一舉動朝中社指出這是不可容忍的犯罪。如果日後降雨人類將不能再僅僅是使用雨傘因為雨傘阻擋不了輻射,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洋、北冰洋甚至是南極、北極,全世界將不會再有安全的地方,也將不再有安全的水源,我們的生存環境將會受到極大的破壞,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不再是一顆蔚藍的星球,而是一顆千瘡百孔的破洞。

Ⅱ 中國和美國為什麼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

一、朝鮮核試驗直接威脅中國環境安全;

二、朝鮮核試驗將直接導致東亞核軍備競賽;

三、朝鮮核試驗正將惡狼引向中國。

實現半島無核化、防止核擴散、維護東北亞和平穩定。是中方的堅定立場。我們強烈敦促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採取任何惡化局勢的行動。維護半島即東北亞和平穩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將堅定推進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六方會談框架解決半島核問題。

(2)朝中社是如何威脅中國的擴展閱讀

朝鮮開發核應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區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問題,造成了朝鮮半島的局勢出現了危機,延續至今日,引發了朝鮮核問題。朝鮮核試驗是對核不擴散制度的公然挑戰,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2017年9月3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第六次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予強烈譴責。9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通過一份制裁決議。

2018年4月21日,據朝中社報道,朝鮮決定自4月21日起停止核試驗。5月12日,朝鮮外務省發表公報說,朝鮮將於2018年5月23日至25日擇期廢棄北部核試驗場。

Ⅲ 朝鮮10年四次核爆,中國四份聲明有何不同

朝鮮10年四次核爆,中國四份聲明有何不同?
2016年1月6日早上,朝鮮在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試驗場進行了核試驗,朝中社宣布,朝鮮首枚氫彈試爆成功。
鳳凰網注意到,朝鮮中央電視台播發此新聞的,是年過七旬的功勛女主播李春姬女士。在誦念新聞稿時,身著朝鮮傳統服飾的女主播李春姬語氣鏗鏘,面帶自豪。李春姬是朝鮮的「大殺器」之一,其嗓音強勁有魄力,據說「能讓敵人們肝膽俱裂」。可以點擊視頻關注下。
這是繼2006年、2009年、2013年三次核試驗之後的第四次核試驗。毫無例外,此舉招來國際社會強烈而一致的譴責。
當天下午,中國外交部對此發表聲明,全文如下:
今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實現半島無核化、防止核擴散、維護東北亞和平穩定,是中方的堅定立場。我們強烈敦促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採取任何惡化局勢的行動。
維護半島及東北亞和平穩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將堅定推進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六方會談框架解決半島核問題。
對比之前三次核試驗後的聲明,中國外交部今天的聲明,有什麼不同呢?
2006年10月9日,中國外交部就朝鮮首次核試驗發表聲明:
10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無視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悍然實施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實現半島無核化,反對核擴散,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中方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一切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行動,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
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國政府呼籲有關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協商和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方將為此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
2009年5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無視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實現半島無核化,反對核擴散,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中方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相關行動,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
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中國政府呼籲有關各方冷靜妥善應對,堅持通過協商和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方將為此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
2013年2月12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實現半島無核化、防止核擴散、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是中方的堅定立場。我們強烈敦促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不再採取可能惡化局勢的行動。
維護半島及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國政府呼籲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在六方會談框架下解決半島無核化問題。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對朝鮮核試驗的態度都是「堅決反對」(第一次核試驗是,中國使用「悍然」一詞形容朝鮮,這個詞屬於外交部的「大招」之一,在中國駐南聯盟的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小泉純一郎慘敗靖國神社時使用過)。
「堅決反對」之後,就是重申中國立場:實現半島無核化、防止核擴散。從第二次核試驗開始,又加了一句: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

然後是「強烈要求」或「強烈敦促」朝鮮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一切(不再採取)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行動。2006年、2009年還呼喚朝鮮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
最後表示,維護半島及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並呼籲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對話協商。2006年、2009年中國還承諾將為此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到了第三次核試驗時,中方乾脆不提這句了。
但今天這次,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聲明,沒有了這句「呼籲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只說中方將堅定推進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六方會談框架解決半島核問題。

Ⅳ 求朝鮮戰爭的始末,為什麼會發生朝鮮戰爭呢

朝鮮戰爭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朝鮮戰爭起因:

二戰的後期,美蘇兩國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這就是後來的朝鮮和韓國。戰後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及其所控制的兩大陣營之間的冷戰局面導致了南北朝鮮兩個對立的政權產生,南北朝鮮的矛盾不斷激化,並且雙方都有意通多武力去重新統一朝鮮半島。於是朝鮮北部想要採取軍事的進攻手段去實現統一朝鮮的願望,所以他在得到蘇聯的同意直接發動了朝鮮戰爭。

(4)朝中社是如何威脅中國的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歷史背景

1、朝鮮半島的分裂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13日,蘇軍開始在朝鮮東部清津地區登陸,14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劃分對日本佔領地區受降范圍,經蘇,美協商,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以下簡稱三八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根據開羅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達成協議,由駐朝鮮的蘇軍司令部和美軍司令部組成聯合委員會,協助南、北朝鮮迅速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但是由於蘇、美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意見分歧而未能實現。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在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形成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1948年10月,蘇聯把朝鮮半島北半部的行政權移交給朝鮮政府,同年12月25日,蘇軍全部撤離朝鮮。

2、金日成欲武力統一朝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各種勢力進行了重新組合,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並公開發表,中蘇同盟促美改變對台政策。

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以後,南北雙方都試圖通過武力實現民族的統一。美國和蘇聯當時都無意在亞洲出現雙方直接沖突的局面,因此,對其代理人均採取了限制和壓抑的措施。1950年1月底,由於中蘇條約談判中來自中方的壓力,莫斯科改變了主意。

為了保證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以朝鮮半島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順港,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會談中,斯大林與金日成詳細討論並最終批准了發動戰爭的計劃。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訪北京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澤東通報了對韓戰爭的意圖,而毛澤東持反對意見,認為此時發動戰爭時機不夠成熟。斯大林要求毛澤東調幾個師的兵力到東北,布防於丹東-沈陽一線。

毛澤東要求蘇方提供幾個師的武器,斯大林回復稱裝備問題可以幫助解決一些,但要求中方盡早布置兵力;5月15日,毛澤東表示同意金日成統一半島的計劃,但是並未被朝方告知時間表。當戰爭爆發時,中國並未事先得到消息。在進攻開始時,斯大林下令召回了在朝鮮人民軍前線部隊中的所有蘇聯顧問 。

3、朝鮮人民軍的南進與美國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朝鮮戰爭爆發。28日即攻佔南韓的政治中心漢城。韓國軍隊在朝鮮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

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進攻台灣。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提交了議案,授權組成「聯合國軍」幫助韓國抵抗朝鮮軍隊的進攻。在蘇聯代表因抗議聯合國拒絕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成員國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況下,動議以13對1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

「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7月5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朝鮮的戰役。

朝鮮人民軍處於節節勝利,先後發動了漢城戰役、鐵原戰役、大田戰役和洛東江戰役,佔領了韓國90%的地區和92%的人口,把韓、美軍壓縮到洛東江以東約一萬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間的狹小地區。8月31日,又發動了釜山戰役,先遣部隊打到了北緯35度線上,但是此後戰局處於膠著狀態。

4、美軍越過三八線、威脅中國安全

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准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遣責美國侵略朝鮮、台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

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並在14日發出《關於舉行『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周」的通知》。

抗美援朝運動開始波及全國,形成第一個高潮。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於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及其他部隊共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又調第9、第19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於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1950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於朝鮮半島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後退。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麥克阿瑟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所以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

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

第13兵團過江後,於10月20日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Ⅳ 分析朝核問題的發展與走向及對中國安全有什麼樣的影響

2006年10月9號朝鮮成功進行核試驗震驚了整個世界。經過幾天的沉默之後,朝鮮宣布願於近期重返六方會談的談判桌同樣讓世界瞠目:中國的沉默外交效率驚人!中國為六方會談所進行的成功努力贏得了全世界的贊同。同時這一會談又涉及到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幾個國家的關系。涉及到當今時代最敏感的核武器問題。所以應當關注。

相關材料1:朝鮮核危機
(1) 2006年10月9日,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朝鮮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朝中社報道說,這次核試驗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的技術進行的。報道稱,這次核試驗是「安全、成功的」,核試驗過程中沒有發生像核輻射泄漏這樣的危險。報道沒有透露核試驗的時間、地點和爆炸當量。

(2)2006年10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10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無視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悍然實施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實現半島無核化,反對核擴散,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中方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一切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行動,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國政府呼籲有關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協商和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方將為此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3)2006年10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對於朝鮮核問題,劉建超指出:實現半島無核化、防止核擴散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這一立場沒有改變。昨天的外交部聲明已經明確闡述了中國政府對朝鮮進行核試驗的嚴正立場,朝鮮無視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悍然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方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的承諾,停止一切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行動,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維護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符合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在當前形勢下,中國政府呼籲有關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對話和協商和平解決有關問題。中方將繼續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中方也正在進行積極的外交努力,做各方的工作,以使朝鮮半島核問題盡快回到六方會談軌道上來。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能夠積極行動,推動形勢向緩和的方向發展。在朝鮮半島無核化這個問題上,中朝之間出現了重大分歧,我們對朝方所採取的政策表示堅決反對。我們也呼籲朝鮮方面能夠切實履行關於無核化的承諾,停止採取使局勢進一步惡化的任何行動,盡快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朝鮮方面進行核試驗給中朝關系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中國政府一貫致力於發展同朝鮮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這一政策是堅定不移的,沒有變化。我們在處理同朝鮮的關系的時候,遵循兩個原則:第一,符合中朝雙方的共同利益;第二,有利於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我們將繼續本著這樣的原則處理中朝關系。現在國際社會和有關各方在就如何應對目前的局勢進行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些建議。中方一直並且將繼續關注形勢的發展。中方將繼續同有關各方,包括安理會的成員國就如何採取下一步行動交換意見。我們採取的所有努力,第一要有利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第二要有利於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第三要有利於六方會談能夠盡早恢復,通過協商和對話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4)2006年10月9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對朝鮮進行核試驗問題發表聲明。安南說,對朝鮮不顧全世界反復要求不要進行核試驗的要求,朝鮮仍進行核試驗表示極為關切,這個行動違反了國際裁軍和核不擴散的准則,也違反了目前國際禁止核試驗公約,加劇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危害了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的安全。安南呼籲有關各方對朝鮮的這一嚴重挑戰,給予建設性的反應。安南還呼籲有關方面在六方會談的框架內立即恢復嚴肅的對話和談判。安南認為,朝鮮這次不顧世界勸阻仍進行核試驗說明,國際社會有必要共同努力,重新加強並使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得到實施,使國際社會在裁軍和禁止核試驗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5)2006年10月14日, 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關於朝鮮核試驗問題的第1718號決議。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對朝鮮核試驗表示譴責,要求朝方放棄核武器和核計劃,立即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並決定針對朝方核、導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領域採取制裁措施。同時,決議強調《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應嚴格履行義務,有關各方應保持克制,不要採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繼續通過政治和外交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爭取盡早恢復六方會談。決議排除了授權使用武力的可能,未對朝鮮實施全面制裁,並表示將視朝鮮遵守決議情況調整、暫停或取消對朝制裁措施。

材料2:中國政府對第五輪六方會談的推動
(1)中國外交部31日宣布,中朝美六方會談團長在北京舉行非正式會晤,就繼續推進六方會談進程坦率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三方一致同意在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方便的近期舉行六方會談。這一消息即刻受到包括與會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外電認為,一旦這項共識得以實現,那將是六方會談的一次重大突破。美國總統布希則對中國為重啟六方會談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謝。

(2)朝鮮宣布將重返六方會談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11月1日在平壤宣布,朝鮮將重返六方會談,但前提條件是朝鮮和美國在六方會談框架內討論解除金融制裁問題。據英國媒體報道,朝鮮官方11月1日表示,朝鮮將重返六方會談。以下是朝鮮官方通訊社朝中社對此的報道全文:「對於朝中社11月1日提出的有關在北京舉行的雙邊和多邊接觸,尤其是朝美之間接觸的問題,朝鮮外務省一名發言人做出如下回答:針對美國日益增長的核威脅及金融制裁壓力,朝鮮近日採取了自衛的防範性措施。10月31日,朝鮮在北京與有關國家進行了雙邊和多邊接觸,尤其是與美國之間進行了接觸。朝鮮與有關國家討論了重開六方會談的方法。朝鮮與美國將在六方會談的框架內對取消金融制裁的問題進行討論並予以解決,在這一前提下,朝鮮決定重返六方會談。」

(3)布希感謝中國為重啟六方會談所作的努力 美國總統布希對中朝美三方同意於近期恢復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表示歡迎。美國總統布希對媒體發表講話說,他對中國、朝鮮和美國三方同意於近期恢復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表示歡迎,對朝核問題取得進展感到非常高興。布希還為此感謝中方,他認為,很明顯這是因為朝鮮聽取了中國和其他方面發出的信息。

(4)聯合國秘書長安南31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中國、朝鮮和美國三方同意於近期恢復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表示歡迎。正在華盛頓訪問的安南在聲明中說,希望六方會談能夠盡早恢復,並希望會談能夠產生積極成果以緩解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5)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31日發表評論說,韓國政府希望盡快重開六方會談,並通過會談就如何履行《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達成協議,以早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評論還說,韓國今後將同六方會談參加國進行緊密協商,為解決朝核問題以及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作出外交努力。

(6)俄羅斯副外長阿列克謝耶夫31日也對此表示歡迎。他說,俄方認為,中朝美同意盡快恢復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是「極為積極」的現象。阿列克謝耶夫感謝中方為促成中朝美三方代表團團長的會晤所做的大量工作,並表示他將率俄方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六方會談。

(7)日本官房長官鹽崎恭久當日晚間就中、朝、美三國同意重開六方會談一事表示「六方會談是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最好框架,對重開六方會談表示歡迎」。

(8)中新網巴黎11月1日電 法國外長杜斯特布拉奇10月31日發表聲明,積極評價了中國在美朝間的斡旋作用。該聲明認為,中、朝、美就重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達成一致「是一個積極的徵兆」,聲明對「對中國所起的作用表示敬意」。

相關材料3:朝核問題談判的演變及中國政府的基本立場
1. 六方會談緣起

(1)美國和朝鮮的軍力不平衡及美對朝的軍事威脅。美國從1958年開始,在朝鮮半島及其臨近地區部署了大約2600件核武器。部署在韓國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導彈、核炮彈等,其針對朝鮮的目的很明確。美國還對韓國提供了核保護傘。盡管前蘇聯和中國都曾經對朝鮮的安全做出過承諾,但是,這種承諾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護傘;而且,在朝鮮戰爭結束後,蘇聯和中國都沒有在朝鮮長期駐軍,因此,在核領域的安全問題上,朝鮮與中國或者蘇聯的關系並不密切。

這種態勢導致以下後果。第一,朝鮮在安全上更傾向於發展戰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賴與蘇聯或中國的軍事同盟關系。其次,由於當時蘇聯和中國在安全上給朝鮮的承諾不包括核領域,因此,兩國對朝鮮核武器發展政策的影響力也極其有限。

(2)美國政策的轉化。1991年9月27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宣布,撤除美國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戰術核武器。這是當時東西方全球戰略互動的一部分,它在事實上大體滿足了朝鮮要求美國撤出駐韓國核武器的呼籲,客觀上推動了朝鮮核問題的積極轉變。

1991年底,朝鮮北南雙方簽署了互不侵犯協定;韓國政府宣布韓國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國已經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韓雙方簽署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

1992年1月底,朝鮮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協議。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進行了第一次視察。但是,1992年下半年,國際原子能機構與朝鮮就視察問題出現摩擦。

1993年3月12日,朝鮮第一次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在朝鮮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國和朝鮮進行了副部長級的談判,並於1993年6月11日達成一個聯合聲明。原則上,這次核危機得以解決,實際上,雙方仍有很多爭執。到1994年上半年,問題再次嚴重起來。美國前總統卡特於當年6月中旬對朝鮮的訪問改變了問題發展的方向。朝鮮同意凍結其核計劃,美國同意恢復雙邊高級會談。

1994年10月21日,美國和朝鮮就朝鮮核問題達成一個《框架協議》,同意就徹底解決朝鮮核問題採取逐步的互利措施。但是,在協議達成之後一段時間之後,協議的履行變得越來越艱難。

布希政府上台後,表現出強硬的對朝鮮姿態,並於2002年初將朝鮮與伊朗、伊拉克一起稱為「邪惡軸心」,媒體披露的美國《核態勢審議報告》也將朝鮮列為使用核武器的對象之一。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態勢和軍事行動可能加重了朝鮮對美國軍事打擊的擔心。朝鮮也對美國表現了非常強硬的姿態。在2002年10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朝鮮期間,朝鮮承認其擁有濃縮鈾計劃。美國方面以朝鮮破壞《框架協議》為理由停止重油供應。朝鮮隨後中斷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核設施的安全保障。2003年1月10日,朝鮮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

2.六方會談的基本歷程

(1)為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國、朝鮮、美國三國在北京舉行了朝核問題三方會談。

(2)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一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形成六點共識是:第一、各方都致力於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維護半島和平與穩定,開創半島的持久和平;第二、各方都主張半島應無核化,同時認識到,也應考慮解決朝方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關切;第三、各方原則上贊同按照分階段同步或並行實施的方式,探討並確定公正合理的解決方案;第四、各方同意在會談、和談進程中,不採取可能使局勢升級或激化的措施;第五、各方都主張保持對話,建立信任,減少分歧,擴大共識;第六、各方同意繼續六方會談的進程,並盡快通過外交渠道確定下一輪會談的時間和地點。

(3)2004年2月25日至28日,第二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三個議題」和「五個進展」。「三個議題」是:一是解決核問題的目標是棄核。二是解決核問題第一階段的措施問題。三是持續和談進程的問題,各方一致同意把和談進程繼續下去,不晚於2004年6月底舉行第三輪六方會談,並成立工作組。 「五個進展」是:一、成功推進了實質問題的討論;二、明確了採取協調一致步驟解決問題的方式;三、發表了啟動和談進程以來首份文件;四、確定了第三輪會談地點和時間;五、同意建立工作組推進會談機制化。

(4)2004年6月23日至26日,第三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五個成果」:首先,各方都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朝方表示願意以透明的方式放棄核武器計劃,強調核凍結是棄核的第一階段,願意為此接受核查。第二,各方就棄核的第一階段達成共識,各方均認同實施核凍結並採取相應措施是棄核的第一階段。第三,各方同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按照口頭對口頭,行動對行動的原則尋求核問題的和平解決。第四,各方審議通過了工作組的概念文件,確定了工作組的職責和運作方式,有利於工作組今後更為有效、規范和務實地開展工作。第五,各方原則確定了第四輪六方會談的會期,並發表了第二份《主席聲明》。這標志著會談進程將繼續下去。

3.中國政府在解決朝鮮核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

(1)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2)通過外交和政治手段解決分歧;

(3)保持朝鮮半島無核化。

【命題視角點撥】

本題的考核角度可能有:大國關系的調整;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基本原則;中國的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睦鄰、安鄰外交政策。國家利益是一國外交的基本出發點,等等。

Ⅵ 朝鮮核問題 中國

打個比方。
中國和美國分別是兩塊地盤上的老大,而朝鮮是中國手下的一個馬仔。這個小弟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身後也無牽無掛,覺得光腳不怕穿鞋的,何況還有老大罩著,於是到處耀武揚威砸美國場子。
美國手下有個小弟韓國,是朝鮮的親弟弟,年少時被美國收養,現在已經結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滿。朝鮮常年顛沛流離很嫉妒弟弟,總是以各種理由威脅弟弟間接向美國要錢,而韓國在美國眼裡又是一個重要的棋子:美國想利用韓國收攏朝鮮,從而打擊中國的勢力,所以美國開始許諾種種好處給朝鮮。然而朝鮮惡習成性,吃喝嫖賭樣樣俱全,不僅勒索美國還找中國要勞務費,說是幫中國打擊美國。美國開始討厭朝鮮的貪得無厭,斷絕了他們的經濟來源,也叫其他人不要和朝鮮往來。
於是朝鮮開始在家裡做土炸葯,揚言說你不給我錢我就要扔你家去,還要炸死他弟弟韓國。美國一邊調動手下穩住朝鮮,一邊找中國交涉。中國和美國表面上和和氣氣,生意往來頻繁,其實私底下早已血雨腥風。美國說:「老中啊,我看你得好好管管你手下的小弟了,這樣下去等事情鬧大了別說我們老交情不給你面子。」中國:「老美你又不是不知道,朝鮮那傢伙我也管不到,再說做老大的不能總給小弟擦屁股吧,這樣下去我中國還要不要混了?」美國:「那就讓他這么搞下去?我們生意還要不要做了?」 中國:「好了,老美,你回去吧,我再幫你想想辦法。」美國走後,中國冷笑道:「和我玩陰的,哼哼!」 於是中國招呼朝鮮消停一段時間,然後自己再和美國談價錢。
說穿了,朝鮮,韓國都是美、中手裡的交易籌碼,只是朝鮮這個籌碼太要強想從中分杯羹。

Ⅶ 朝中社是什麼國家的

朝中社是朝鮮的。朝鮮中央通訊社,簡稱朝中社,為朝鮮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46年12月5日,總部位於朝鮮平壤,在中國、俄羅斯、古巴、印度、伊朗、埃及均有分社。朝中社發行日刊《朝鮮中央通訊》與《朝鮮中央年鑒》等刊物。除使用朝鮮語外,朝中社還使用漢語、英語、俄語、日語和西班牙語等5種語言發布新聞通稿,但一些稿件只有朝鮮語內容。
朝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是朝鮮勞動黨,首都平壤。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分隔,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接壤。西臨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東臨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建立。領土面積約12.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0萬(2020年2月)。朝鮮民族為單一民族,通用朝鮮語。

Ⅷ 朝鮮還認中國這個大哥么

以下代表個人觀點,對其它的後果概不負責,對錯有大眾辨別。

摘:環球網:朝中社不點名批中國 稱中朝關系會有災難性後果

朝中社21日再發署名評論,不點名批評中國對美國的對朝政策「隨波逐流」。文章使用了一些情緒化表述,表達了平壤堅持繼續走擁核道路的決心。文章最刺激、也引起世界輿論最多關注的一句話是,它警告如果中國執著於對朝鮮經濟制裁,就要「對同朝鮮關系的災難性後果做好思想准備」。

前期的底線規范我想已交給朝鮮了,他不執行,竟敢威脅,我認為不要恐懼朝鮮的威脅,堅決執行,但是不要和美國日本一起執行,順便威脅一下美國,如果他不聽話,後期時機過去中國無法解決,先要美國日本不要刺激朝鮮,現在不是最壞時機,如果我們不堅決下去會被朝鮮認為是軟弱,到後期養虎為患更壞,後期控制更難,如果他搞核試也是在預料之中,發生危險也是沒有辦法,拖久了就控制不了了,狀況更壞。

這是朝鮮官方媒體最近一段時間至少第二次不點名批評中國。朝中社曾在2月23日發表署名文章,不點名批評中國以「卑鄙的做法,低級的演算法」對待朝鮮,「全面斷絕了涉及改善民生的(與朝鮮)貿易」,並稱這「實際上同敵對勢力要搞垮朝鮮制度的陰謀大同小異」。前期朝鮮威脅我們利益1,2,3,以及我們前期的告知規范,再向他重復一遍。告訴俄羅斯不要給朝鮮承諾保護他,現在保護朝鮮就是縱容朝核損害中國俄羅斯利益。告知朝鮮,第六次核試後按照規范堅決執行,因為前期已經告知朝鮮,所以並沒有威脅朝鮮政權,只要不違反,不損害中國利益,按照規范辦。

中國的對朝政策已經非常清晰、可預期,如果平壤執意搞第六次核試驗,北京支持安理會通過包括限制與朝鮮石油貿易的更加嚴厲制裁決議,大概沒什麼懸念。另一方面,這一制裁僅針對朝鮮的核導活動,並不針對朝鮮人民和平壤政權,中國對朝友好的基本態度不會改變。只要平壤停止核活動,中朝關系就能恢復正常狀態。這是正確的,後面的內容就不評論了,個人認為是對的。

再重復一遍,本人所有的觀點只是代表我個人,對衍生的責任概不負責,對錯有管理員審核為准。

Ⅸ 朝中社威脅中朝關系會有災難性後果,中國官方該怎麼辦

怎麼辦?涼拌唄!
首先中國是個獨立國家,不可能聽命於朝鮮;同時中朝是盟友,朝鮮要遇到危機了我們也不能不鳥它。所以冷處理就好,過幾天,新的熱點新聞一出來,這個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閱讀全文

與朝中社是如何威脅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哪個宗教不是中國主要信仰的 瀏覽:118
中國哪裡沙灘值得去 瀏覽:557
新中國成立有哪些幹部 瀏覽:418
疫情過後去義大利讀博怎麼樣 瀏覽:139
寄到英國的海關怎麼申報單 瀏覽:999
印尼為什麼食物熱量高 瀏覽:910
芒果為什麼比越南好 瀏覽:464
怎麼分辨印度低種姓 瀏覽:663
伊朗三十萬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85
印度為什麼出神劇 瀏覽:741
印度的女人為什麼叫媽媽 瀏覽:46
美國的10碼衣服等於中國的多少 瀏覽:211
中國現在的煤炭從哪裡進口 瀏覽:621
越南盾換成人民幣值多少 瀏覽:465
伊朗最貴的鑽石多少錢 瀏覽:275
越南如何辦理入境 瀏覽:949
印尼龍目島屬於哪裡 瀏覽:915
美國的伊朗人怎麼樣 瀏覽:941
為什麼義大利那麼多古建築 瀏覽:697
明日之後如何一發抽到中國湖榴彈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