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讀中國詩

如何讀中國詩

發布時間:2022-01-30 23:16:04

㈠ 對於沒有基礎的人,怎樣學習古詩詞

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說簡單,詩詞不過是一種文體,與其他類型的文體一樣,按要求去做便是。說復雜,畢竟詩詞有與其他文體不同的特點,要學好它,除了要基本上掌握平仄、音韻、粘對、對仗等基本格律外,還要掌握詩詞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如鋪陳、比喻、起興、誇張、虛實、對比、通感等等。學習的基本途徑不能一概而論,但總免不了從學習古人開始。俗話說「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是也。所以,首先你要多讀各種各樣不同風格的古詩,由簡單到難.由五言,七言到樂府詩等.

第一步,你要了解古詩詞最基本的常識:韻腳和平仄.下面有可供參考的資料.
http://ke..com/view/722.htm
http://ke..com/view/641.htm

然後,再落實到讀每一首詩中,我是這樣學習中國古詩的:
拿過來一首詩,1:認識詩中的每個字,搞懂生澀字詞;
2:了解詩人及詩人做詩的歷史背景;
3: 吟讀至熟;
4: 弄明白該首詩的韻腳和平仄;
5:了解詩中的意思和思想感情.

這樣,你堅持下去多讀多背,加以理解,慢慢的就可以熟悉古詩詞了.紅樓夢裡面有黛玉教香菱學詩的片段,雖是小說,但真的收益無窮.
http://ke..com/view/644052.htm

每位詩人寫詩都有自己的風格,這個道理同書法是相通的。學作詩詞從哪位詩人入手,這也和書法學習一樣,「性之所近者」當為首選。

先學格律,格律可以先讀王力的《詩詞格律》,一般幾天就可以通過。然後宜從律詩入手,五律多讀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七律多讀杜甫、李商隱、蘇東坡、黃庭堅的作品。最好先背上幾百手,培養感覺。

詩可從小處學,比如你的學法;也可從大處學,即先背熟許多。小處學的好處是可得精緻,壞處是難放的開;大處學的好處是可見大氣,但容易粗陋。最好的方法卻是在網上,寫來貼上去,自會有好事者評說討論,一來二去,進步不快也難

學詩百法·對偶

一字對偶法
學作律詩,以對偶工穩為最要。學習對偶之法,不外以平聲字對仄聲字,以仄聲字對平聲字;而字面則以類相從,如天類對天類,地類對地類,人類對人類,物類對物類,虛字對虛字,實字對實字。其入手初步,可先任拈一字求其配偶,如風對雨、山對水之類。因風雨皆天類字,山水皆地類字,風與山皆平聲,雨與水皆仄聲,故均可對。但亦有一字而可兩對者,如風對雨,自是同類字之最相合者,然而亦可與地類之「水」相對。又如宮對室、皮對革,皆以類相從,而宮又為五音宮、商、角、徵、羽為五音。徵,音止之一,故可對角、徵、羽等字;革又為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謂之八音之一,故可對金、絲、匏等字。明乎此,則屬對自易,而不致為同類之字所束縛也。茲試就天、地、人、物四類,略舉其例如下:
天類
風——雨 日——雲 霜——雪 月——星 煙——露 霧——霞 雷——電

二字屬對法
一字之對既熟矣,然後增一字而為二字對。二字之對,有兩字平行者,有兩字側串者。何謂平行?上下二字皆實字,或皆形容字。如日月對虹霓、濃淡對深淺之類。何謂側串?上為形容字而下為實字,或上為實字而下為形容字。如蕙風對甘雨、月瘦對雲痴之類。學者須知平行之字止可對平行,側串之字止可對側串。至平仄則下一字須平對仄,仄對平,上一字則可平可仄,不必拘定。今再舉例如下:
天類
春風——夏雨 白日——青天 風剪——月輪 三星——十雨 煮雪——餐霞

三字屬對法
由二字對而增為三字對,其連綴之字須要自然,不可勉強硬湊。茲試按照前例,分舉如後:
天類
風吹花 對 日照樹 月移欄 對 雲出岫 看花日 對 鬥草天

學詩百法·規則
〔 作者:劉坡公 整理製作:惡人谷珠樓 錄校:哈哈兒 〕

考訂四則法
何謂四則?一曰字,二曰句,三曰格,四曰法是也。學詩之有四則,尤大匠之有規矩。因規以成圓,因矩以成方,是萬古不易之常道,作詩亦何獨不然?否則為拗句,為變體,不得謂之正格矣。故學者須先明四則,然後乃有進步。而文人學士雖具出類拔萃之才智,亦斷難越此范圍焉。今試分析言之如下:

詩中用字,一毫不可苟且,倘一字不雅,則一句不工;一句不工,則全詩皆廢矣。故字貴圓活善用,如轉樞機;清新自然,如瞻佩玉。

作詩最重句法,一句不妥,則全詩皆弱;一句不煉,則全詩皆渙。蓋以一詩之中,妙在一句為詩之根本。根本不凡,則枝葉自茂,故欲全詩有精彩,句法不可不講究也。


詩之品格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凄婉。學詩第一要義,詩格需求高尚,所謂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是也。若念頭一差,勢必愈鶩愈遠。故曰「取法乎上,僅 得其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

作詩之法,不論律絕,先須除去五俗。一除俗體,二除俗意,三除俗句,四除俗字,五除俗韻。至於古體今制之別,精朴深淺之殊,貴乎各求其似。漢晉高古、盛唐風流、西昆穠冶、晚唐葉藻、宋氏乖縷等類,若將自己之詩置諸古人詩中,識者不能辨別其真偽,斯可耳。
領會四體法

詩必有所謂而作。所為者何?既喜、怒、哀、樂之四體也。喜而得之則其辭麗,怒而得之則其辭憤,哀而得之則其辭傷,樂而得之則其辭逸,是謂四得。反是而失之大喜則其辭放,失之大怒則其辭躁,失之大哀則其辭慘,失之大樂則其辭盪,是為四失。取得失而比較之,而詩之體用判焉。茲特舉例於下:
詩之麗者 如「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九枝花」等句是也。
詩之憤者 如「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等句是也。
詩之傷者 如「淚流襟上血,發變鏡中絲」等句是也。
詩之逸者 如「誰家綠酒歡連夜,何處紅妝睡到明」等句是也。
詩之放者 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等句是也。
詩之躁者 如「解通銀漢終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等句是也。
詩之慘者 如「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等句是也。
詩之盪者 如「驟然始散東城外,倏忽還逢南陌頭」等句是也。

相准題意法

作詩先貴相准題意,有宜含蓄者,則語當渾厚;有宜豪放者,則語當顯豁;有宜莊重者,則語當雄壯;有宜輕靈者,則語當圓活。相題既准,斯所作之詩親切而有味;否則如隔靴搔癢,雖極字斟句酌,而與詩之正意難免有格不相入之病。茲再舉例如下:
題有顯貴意者 如岑參《和賈至舍人早朝》詩:「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題有隱逸意者 如黃滔《隱居》詩:「紗帽隱囊談舊事,斷琴枯硯識前朝。」
題有神仙意者 如楊廷選《過葛嶺》詩:「高崖樹古丹霞暈,仄徑苔深白雨飛。」
題有方外意者 如賈島《題天竺靈隱寺》詩:「山鍾野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題有閭閻意者 如杜甫《野老》詩:「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題有閨壺意者 如薛逢《宮詞》:「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辨別體格法

律詩正格,八句成章。一、二句為首聯,可對可不對;三、四句為頜聯,不能不對;五、六句為頸聯,亦不能不對;七、八句為結聯,則亦可對可不對。然正格之外,又有變格。唐以來均盛行之,但初學作詩,總以正格為是。若不注重體格,謬托古人變格之說,好高騖遠,隨意吟詠,勢必不能形似而貽畫虎不成之誚。茲特將律詩中各種變格,分別言之於下,學者不可不細辨也。
拗體格 對偶與正格相同,但句中平仄不似正格之穩順,即所謂拗句是也。
偷春格 第一聯對,第二聯不對,是將第二聯換向第一聯。猶之梅花在冬,偷春色而先開也,故雲。
借對格 又謂之假對格。借同音之字作對,如「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借楊為羊梅」之類。
交股對格 如「春深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二句。「密」與「多」對,「少」與「疏」對。是上下交股對也。
隔句遙對格 又謂之「隔扇對」格。如鄭谷《吊僧》詩之前半首雲:「幾思聞靜語,夜雨對禪床。未得重相見,秋燈照影堂。」第四句與第二句遙對也。
八句全對格 始於初唐,如李嶠《主家山第》詩之類。
八句全不對格 如孟浩然《掛席東南望》詩之類。
五六句對余全不對格 如賈島「下第惟空囊」詩及李白「鸚鵡來過吳江水」詩之類。

學詞也是一樣的,多寫多比較才有用。看多背多隻會眼高手低而已。
作詞其實就如作文,先要立意,再根據立意選擇合適的詞牌,注意不同的詞牌能表達不同的感情。
定詞牌後再選韻字。韻字的選擇要查韻書,網上搜一下就有了。
然後再按韻填字,如寫文章般注意起承轉合。內容寫完後再對詞譜較對平仄。
寫後再與名家比較,看名家好在那裡。
初學者適宜從〈高陽台〉〈沁園春〉等詞牌入手。

㈡ 爸爸教我讀中國詩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在幼兒的時候,我認識「上」這個字,爸爸媽媽開心極了。後來爸爸不停地教我讀詩,引領我進入了詩的殿堂。在我得病的時候,爸爸悉心地照顧我。當爸爸離家很久,終於回家的時候,我和姐弟們都很開心。爸爸後來癱瘓在床的時候,依然不忘念詩,他從詩中回憶過去。爸爸教給我的東西,深埋在我的靈魂之中。

㈢ 品讀中國古代詩詞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品讀下,中國古代詩詞,聽出來一個什麼樣的要求,強調了要押韻一樣,平折押韻。

㈣ 爸爸教我讀中國詩。

中國的古詩博大精深,多學學古詩能夠加強你的氣質,有百利而無一害!好好學吧!

㈤ 如何學習中國詩詞像朋友那樣出口成章

那必須要勤學苦練,如果沒有幾百首以上詩詞的積累,還是很難達到出口成章的那種境界的。

㈥ 人為什麼要讀中國詩詞

就像,俄羅斯人飲伏特加,歐洲人喝紅酒和咖啡,印度人離不開咖喱,韓國人離不開韓國泡菜...... 詩歌和美食一樣,都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重要做成,給予各個民族的人們不同的文化熏陶,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詩歌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營養」,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中國人一定要讀詩!

㈦ 中國古詩詞應該怎樣讀

我從很小還不大認字、不大懂事時就已經開始背詩了。到正式上課了,我認字漸漸多了起來,就開始背唐詩,唐詩不在正課中,正課是 「四書 」,只是我十分喜歡背詩。在我家裡不僅伯父、父親喜歡讀詩,伯母、母親也都讀詩。但是女人讀詩不像男人那樣大聲誦讀,而是低聲吟哦。真正第一次拿著《唐詩三百首》當課本教我的是伯母。伯母受過良好的教育,她是按著《唐詩三百首》編選的順序來教的,其實她也不教什麼,就是讓我背。《唐詩三百首》是按體裁編的,五言古詩,五言古體樂府,七言古詩,七言古體樂府,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五言樂府絕句,七言絕句,七言樂府絕句。那時我伯母並沒有給我講這些詩歌的體式,就是從第一首開始念。

不論是伯母教唐詩,還是姨母教「四書」,都不詳細講,都是讓我背誦。我覺得,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實際上不需要多講,應該利用他們記憶力強的優勢,讓他們多記憶、多背誦。而「五四」以後新式教學,主張小孩子不懂是不該背誦的。我的女兒在台灣,新式教學雖也要背誦,而背的卻是什麼「來來來,來上學。去去去,去游戲。見到老師問聲早,見到同學問聲好」。背這些有什麼用處呢?我小時候,雖然似懂非懂只是背誦,可是我覺得這種背誦的古典教學方式是有用處的。小孩子是記憶力強而理解力弱的時候,此時,即使他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來,等到將來理解力提高以後,這些早年記憶的內容就會被調動出來,如同智慧庫,為孩子一生提供不盡的資源。

其實,按人的智能發展規律來說,中國的這種傳統教育方法才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長階段的。比如我早年背誦《論語》並不理解,但在我以後的人生路程中,遭逢各種各樣的事情的時候,會忽然理解了《論語》中的某些話,越發體悟小時候背書真是很有道理的。直到今日,《論語》也仍是我背誦得最熟的一本經書,這使我終生受益。我確實因為讀誦了《論語》而在性情方面有了很大的轉變,我逐漸體悟到了儒家思想中的柔順而堅韌的美德。因而改變了我以前的倔犟急躁的脾氣。這種體悟對我一生的處世為人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年齡愈大,對書中的人生哲理也就愈有更深入的體悟。此外《論語》中有一些論詩的句子,使我在學詩方面獲得了很大的啟發,直到現在,我在寫文章和講課的時候,還經常喜歡引用《論語》中的句子,這就是我在做學問和做人方面都曾經受到過《論語》影響的一個最好證明。

真正好的詩詞作品,讓人家從表面的第一層意思還可以聯想到很多層的意思。就像王國維所說的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那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獨憔悴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里所舉出的都是宋人的詞。王國維接著說:「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王國維所說的不見得是作者的本意。但好的作品,它有很豐富的內涵,你把它背下來,很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它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以及對人生體驗的逐漸豐富,每個階段都會有更深入的體會。

我開始背張九齡的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時並不喜歡,這首詩押的是入聲韻,念起來也不好聽,詩懂。而像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是我能體會的;像李商隱的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也覺得不錯,念起來也很好聽,嫦娥、銀河、燭影、屏風這些詞彙也都是我熟悉的,我就背下來,並沒有什麼深的理解,後來一直也沒理會。直到 1953年,我到台北二女中教書時,課本里選了一篇《資治通鑒》里的文章《淝水之戰》,裡面寫到前秦與東晉交戰,東晉勝利了,獲得了一輛苻堅的雲母車,想必是車上有雲母的裝飾。下課後我搭乘公共汽車回家,在等車時,想到剛剛講的雲母車,忽然間李商隱的嫦娥詩從腦子里跑出來了:「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時距離小時念這首詩已經好幾十年,當年紀小時我只是從表面知道嫦娥的故事和屏風、燭影這些具體的物象,可這時我對這首詩就忽然有了另一種體會。因為我已經過了患難,才真正懂得了李商隱這種孤獨、寂寞、悲哀的感覺。詩里這些豐富的內涵,孩子是無法理解的,就是要把小孩記憶力強的時期利用上,讓他背誦下來,只要他記住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時都會有所體會,隨時都會有所升華。

我小時讀詩也是喜歡那些聲律好聽的、意象優美的詩句,至於那些有哲理的詩也不大懂。哲理詩寫得最好的是陶淵明,我小時沒有讀過,也不知道如果讀了會不會喜歡。陶淵明的詩是我上大學時跟我的老師顧隨先生念書時才開始讀的,顧隨先生非常喜歡陶淵明的詩,我也是從一開始就喜歡上了陶淵明,並為之傾倒。陶淵明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詩人,同樣是哲理詩,你把陶淵明的詩與張九齡的詩做一個比較,就可以看出不一樣。張九齡是把人生的哲理用智力安排出一些形象而表達出來:「蘭葉春葳蕤」是說蘭花的葉子春天長得很茂盛;「桂華秋皎潔」是說桂樹的花開在秋天也很有光彩;「欣欣此生意 」是說四時的每一種草木,都有它生命的力量,它都能把自己生命的力量生命力量的適當時節,都能欣欣向榮地把自己的生命表現出來,這是它本身,本身的生命,本身的光彩;「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你哪裡知道有些在山林隱居的人,喜歡蘭桂的這種芬芳、這種美好,就把蘭花或者桂花折了,拿到家裡放到花瓶里養起來了;而張九齡就說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草木自己開花那是它本來就有的一種芬芳,自然在生命中就展示它的這種芬芳,它的芬芳不是因為你要欣賞才有的,就是我們常說的 「蘭生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這個道理其實很好,我長大了當然也都懂了。但這首詩只是把一個哲理用形象給表現出來了。

朱熹的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是一首很好的詩,說這半畝大的一方池塘像鏡子一樣,天光、雲影碧波搖盪,問一問這水為什麼這樣清澈,因為這水不是死水而是有源頭的活水。人也是要有源頭的活水,就是你的生命要不斷地充實,不斷地成長。這些道理當然是很好,但只是在說一個道理。

而陶淵明不是這樣,陶淵明是結合了自己的人生體會,有一分詩意的感情,他的哲理詩,寫得非常好。我們來看他的《飲酒詩》中的一首: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這首詩有他人生的體驗,有一份感覺和感情在裡面,不只是由理性安排出來的形象的象徵和寓托。有的詠物詞是出於理性的安排,是由思想把形象跟意思配起來的,而陶淵明不是,陶淵明真是有他生活淵明確實在那時黑暗多歧的仕途中,有過一段彷徨的日子,但是他沒有在黑暗中迷失自己。在陶淵明的詩中,我們可以體悟到,他以知命的委順,泯沒了悲苦;他以知止的固執,超越了迷途;他以閃爍著智慧的燈火,照亮了他的四周,終於找到了他所要走的路。而且在心靈與生活上,都找到了他自己的棲息之所。於是陶淵明欣然地從他周圍的事物中,看到了種種可賞愛的人生妙趣,在「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之際,悠然吟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詩句。

這首詩中的兩句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寫得真是美,而且「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更是非常使人感動。

㈧ 如何讀中國詩

中國古體詩歌歷史源遠流長,至今依然生機盎然,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代表。然而古代詩歌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意象典故、審美意蘊、平仄聲律,卻難以為西方文化背景的讀者所理解,每每使對中國古典文化感興趣的西方讀者望洋興嘆,也會令有志於推廣中國古詩中國文化的學者為之扼腕。

具體而言,從學生的角度說,西方讀者在接受我國古代詩歌時,一直面臨兩大壁壘:「文字美與音韻美」、「原文與英譯」的壁壘;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在西方教中國詩往往普遍存在兩大鴻溝:「詩歌教學與語言教學」、「研究與教學」的鴻溝。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教者與學習者。

最近,美國伊利諾利大學東亞系蔡宗齊教授編寫的英文專書《如何閱讀中國詩歌:導讀選集》卻獲得了成功。在亞馬遜的網站上此書曾久居暢銷書目,短短一兩年間,已經第四次印刷。其成功的原因無疑是作者試圖對症下葯,克服學與教的難題。作者寫作此書的靈感來源於他在美國長期教授中國詩歌的教學經驗與體會中的困惑,即一直未有能針對上述困難的課本。他希望通過這樣一本合適的教材,打破鴻溝,使得生長於西方文化背景的讀者在閱讀中國古代詩歌時,能夠像中國讀者一樣得到審美體驗,並且富有成效地領會中國古代詩歌的精髓。

《如何閱讀中國詩歌:導讀選集》(以下稱《導讀選集》)一共收錄了143首中國古代詩歌,以及若干篇相關學術文獻。這143首詩歌是按照詩體發展脈絡而排列的:作者將中國各朝代劃分為先秦、兩漢、六朝、唐、五代與宋以及元明清這6個時期,然後按照詩體演變歷程,在每個歷史時期部分細分為若干章節,共計18章。每一章節著重介紹一種詩體,並且附有相關概述性學術論文,以及具體詩歌的分析欣賞。

更重要的是,《導讀選集》選錄的每首詩歌除了英語譯作之外,還附有漢語原文。原文每個字、詞不僅有一一對應的翻譯和漢語拼音,將詩歌的書面文本與朗誦音頻結合起來,這是《導讀選集》的一大特點。這種方式可以貫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文字美與音韻美。蔡宗齊教授稱中國古代詩歌為「活著的演唱和創作傳統」。不同於西方古典詩歌,中國詩歌講究格律、聲調、音韻、平仄,一直都有誦讀、吟唱的傳統,而且中國詩歌的發展與音樂密切相關。可見中國詩歌具有音樂之美。惟其如此,這本書中有豐富而靈活的鏈接,充分運用網上學習資源,在互聯網上可以免費下載到這些詩歌的朗誦音頻。這種詩歌教授方式填補了以往詩歌教學與語言教學的斷層,既學習了詩歌,又學習了語言,增強了讀者的漢語語感。因而最大程度地保留、呈現了文字與音韻的原生狀態。數碼技術的優越,也使此書前所未有地尊重了漢字與漢語的音樂性。

另外,作者為了幫助西方學生掌握各種詩體的用韻、聲調、節奏規則,想了一些辦法。尤其是針對西方學生對平仄的理解困難,蔡宗齊教授在此書中,根據他的老師高友工教授的理論,獨具匠心地創造了一種平仄的推演方法,實踐表明,這個方法很方便西方學生簡易掌握識別平仄的技巧。

其次,這樣的編撰方式可以淡化學術研究與日常教學的壁壘。蔡教授發現學術研究與日常教學存在巨大的鴻溝,學術研究型文章過於深奧,並不適用於日常教學,而且許多涉及具體詩歌與詩人的評述多散佚在其他文獻中,不成體系。因此像《導讀選集》這樣的編寫方式,讀者會對中國古代詩歌詩體的發展歷程一目瞭然,並有個整體把握。除此之外,每一章集中介紹一個詩體,並且都精心選取該領域專家的重要論文。這些論文集中介紹一種詩體的特點、形式與韻律,並對相關詩篇進行賞析,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深奧的學術成果能為日常教學所用。

㈨ 中國的詩歌應怎樣學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二、《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三、《詩經�6�1邶風�6�1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六、《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雁邱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八、《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九、《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十、《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你先學的情詩

㈩ 陸大偉(David Rolston)所編的文集《如何讀中國小說》(1990),中國古典詩論在西方——中國文學網

。陸大偉(DavidRolston)所編的文集《如何讀中國小說》(1990),則專門介紹中國傳統的小說理論和批註藝術,編者和浦安迪(AndrewH.Plaks)還對小說評點的淵源、發展史、形式特點和重要術語做了細致說明。從闡釋學角度透視文學理論,能夠觸及它的文化根柢,研治中西比較詩學的學者,往往注重對此加以探討。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coisJullian)的《暗示的價值》(1985),余寶琳的《中國詩歌傳統中的意象讀法》(1987)等,均屬此類著作。這個時期散在而存的中論研究數量也不少,主要是期刊文章、綜合性文集選文、辭書條目、或論著的部分章節。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讀中國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旅行用什麼交通工具 瀏覽:370
英國的法國裔人口是多少 瀏覽:82
義大利紅酒主要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490
伊朗什麼時候發的火箭彈 瀏覽:833
明日之後印尼炒飯怎麼做 瀏覽:830
義大利的冬天哪裡最熱 瀏覽:190
中國足球如何翻身 瀏覽:304
中國有哪些好茶是最濃的 瀏覽:814
為什麼不租借大熊貓給印度 瀏覽:255
雅思越南成績怎麼樣 瀏覽:230
印尼大學授課語言是什麼 瀏覽:619
日亞海淘一般多久到中國 瀏覽:967
在印度浪費牛奶怎麼辦 瀏覽:349
厄瓜多籍在中國能呆多久 瀏覽:908
印度進口的氨糖多少錢 瀏覽:953
英國入境中國隔離多久 瀏覽:774
越南在哪個國家留學很多 瀏覽:114
印尼什麼地方人口多 瀏覽:400
900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03
孤島驚魂五越南打火機如何獲得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