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種子有哪些品種

中國種子有哪些品種

發布時間:2022-08-21 09:11:52

㈠ 中國進口蔬菜種子種類有哪些

有點多,我知道進口種子西紅柿、長茄子、彩椒這幾種比較多一些。

㈡ 誰知道各種種子植物的名稱,特點,最好有圖片

中國有種子植物237科、2988屬、25734種。其中葯用種類有223科、1984屬、10153種(含種以下等級1103個)。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個亞門,其中被子植物亞門的葯用種數十分龐大,約占葯用總種數的99%。

1.裸子植物:

中國有裸子植物11科、42屬、243種,其中葯用種類有10科、27屬、126種:包括13個變種、4個變型。目前,只有引進的南洋杉科中尚未見葯用記載,其餘各科均含葯用植物。

裸子植物葯用資源近80%的種屬於針葉樹種,其中最重要的是松科。中國有松科植物10屬、113種、29變種,葯用種數佔40%。松屬是個較大的屬,含20種葯用植物,主要有油松、馬尾松、紅松、白皮鬆和雲南松等。本科其他屬的主要葯用種有冷杉、臭冷杉、油杉、落葉松、白扦、鐵杉,以及中國特有的金錢松(土荊皮)和水松等。

柏科中中國有8屬、29種、7變種,其中葯用資源以圓柏屬居多,共有10種,1變種,主要有圓柏、叉子圓柏和興安圓柏,以及柏木、朝鮮崖柏、刺柏等。柏科的常用葯材為側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許多種都含抗癌活性物質,近年來頗受關注。中國有三尖杉科植物:屬10種,均可葯用,主要有三尖杉、中國粗榧、海南粗榧和台灣粗榧等。

紅豆杉科中常用葯材種為榧(榧子),其他可供葯用的有東北紅豆杉。南方紅豆杉(血榧)、雲南紅豆杉和穗花杉等。杉科和羅漢松科中的葯用種較少,主要有羅漢松、百日青、杉木、柳杉及中國珍貴的子遺植物水杉等。

裸子植物的4個非針葉類型的科中,麻黃科的葯用種最多,共有11種、3變種、1變型。其中,草麻黃、中麻黃和木賊麻黃為葯典收載種,屬於地方慣用品的有麗江麻黃、山嶺麻、單子麻黃、雙穗麻黃和藏麻黃等。蘇鐵科葯用資源主要有蘇鐵、華南蘇鐵等。買麻藤科主要是買麻藤和垂子買麻藤。銀杏科僅銀杏1種,目前野生種只殘存於浙江天目山和雲南東北部等局部地段,其他地區均為栽培。

2.被子植物

中國現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屬、約25500種,其中葯用種類有213科、1957屬、10027種(含1063個種以下等級)。其中雙子葉植物179科、1606屬、8598種;單子葉植物34科、351屬、1429種。根據恩格勒系統,分科統計列出各科中我國現有的屬、種數及葯用屬、種數。被子植物各科的葯用種數相差很大,最多達778種,最少僅含1種。其中,含100種以上的有33科,50一99種的19科,10一49種的72科,10種以下的88科。在33個葯用大科中,雙子葉植物有27個科,即菊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薔薇科、傘形科、玄參科、茜草科、大戟科、虎耳草科、罌粟科、杜鵑花科、蓼科、報春花科、小檗科、蕁麻科、苦苣苔科、樟科、五加科、蘿摩科、桔梗科、龍膽科、葡萄科、忍冬科、馬鞭草科和芸香科。單子葉植物有6個科,即百合科、蘭科、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和姜科。上述33科約占葯用被子植物科數的16%,但所含葯用種數卻佔了65%。

葯用植物種數接近100種的科有衛矛科(99),夾竹桃科(95)和葫蘆科(92)。種數較多的科還有茄科(84)、木犀科(81)、鼠李科(77)、十字花科(77)、爵床科(71)、紫金牛科(72)、景天科(68)、茶科(66)、防己科(64)、馬兜鈴科(62)和紫草科(62)、堇菜科62)等。

葯用大科所集中的種數主要體現在一些較大的屬。被子植物中含50種以上葯用資源的屬有烏頭屬(103)、紫堇屬(86)、鐵線蓮屬(85)蓼屬(81)、蒿屬(72)、小檗屬(70)、馬先蒿屬(67)、杜鵑花屬(65)、懸鉤子屬(62)、鳳毛菊屬(58)、衛矛屬(57)、珍珠菜屬(56)、鼠尾草屬(53)、龍膽屬(52)和貝母屬(50)。這15個屬隸屬於12個科,僅占各科葯用總屬數的3%,而所含葯用種數卻達30%。

葯用種數接近50種的屬有大戟屬(49)、報春花屬(48)和紫金牛屬(46)。含30一49種的屬有薔薇屬(44)、唐松草屬(44)、忍冬屬(44)、翠雀屬(43)、黃芩屬(43)、莢蒾屬(42)、天南星屬(42)、獼猴桃屬(41)、柴胡屬(41),委陵菜屬(40)、橐吾屬(37)、石斛屬(36)、苔草屬(35)、馬兜鈴屬(35)、百合屬(34)、沙參屬(36)、黨參屬(34)、紫菀屬(34)、香茶菜屬(33)。山姜屬(32)、紫珠屬(31)、鳶尾屬(31)、香薷屬(31)、冷水花屬(31)、鵝絨藤屬(30)、銀蓮花屬(30)和花椒屬(30)。

葯用種數在20-29種以上的有71個屬,較重要的有細辛屬、木蘭屬、五加屬、紫雲英屬、遠志屬、砂仁屬、當歸屬、蠅子草屬、蔥屬、重樓屬、栝樓屬、酋草屬和千金藤屬等。

中國種子植物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有許多特有種屬。據統計,中國種子植物有196個特有屬,其中,被子植物有190個(裸子植物僅6個),含葯用資源的有60餘屬,如明黨參屬。羌活屬。川木香屬。知母屬、地構葉屬、通脫木屬、杜仲屬、枳屬、喜樹屬、珙桐屬、香果樹屬、獨葉草屬和太行花屬等。

由於被子植物葯用種類繁多,不能一一贅述,這里僅選取常用葯材比較集中的10個科為代表作一簡述。

菊科是中國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含葯用植物778種(包括724種,7亞種、44變種、3變型),葯用的屬數和種數分別占我國菊科植物的68%和33%。主要葯用屬除蒿屬、鳳毛菊屬、紫菀屬和橐吾屬外,還有蒲公英屬(26)、火絨草屬(19)、兔兒風屬(18),香青屬(18)。千里光屬(17)、艾納香屬(16)、斑鳩菊屬(16)、蟹甲草屬(16)、旋覆花屬(15)、薊屬(15)和苦蕒菜屬(15)等。

菊科中商品葯材較多,其中術類有白術和蒼術;木香類有雲木香和川木香;蒿類又可分為艾類和茵陳類,艾類中如艾、野艾蒿、蒙古蒿、陰地蒿、南艾蒿、五月艾等,茵陳類中除主要葯用茵陳蒿外,同屬的還有蒔蘿蒿、鹼蒿、冷蒿、矮蒿、白蓮蒿和青蒿等;薊類的刺兒菜和刻葉刺兒菜均作小薊用,作大薊用的主要有薊、野薊。兩面薊和煙管薊等。菊科中常用葯材還有菊花、紅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蘆、天名精、佩蘭、牛蒡子,蒼耳子。蒲公英和鱧腸(墨旱蓮)等。此外,石胡荽。除蟲菊、雪蓮花、豨薟草。千里光、水飛薊、絲毛飛簾、甜葉菊、火絨草和鬼針草等亦可供葯用。

豆科是中國四個含干種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葯用的有490種(含461種、1亞種、23變種、5變型),僅次於菊科,居第二位。豆科較大的葯用屬除紫雲英屬外,還有槐藍屬(24)、錦雞兒屬(29)、崖豆藤屬(16)、棘豆屬(16)、山螞蝗屬(16)、岩黃芪屬(15)、胡枝子屬(14)和決明屬(13)等。

本科重要的葯用資源有甘草,脹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等;常用的有扁莖黃芪(沙苑子)、苦參、槐、補骨脂、葛、兒茶、密花豆(雞血藤)、合歡、小決明、廣金錢草、白扁豆、多序岩黃芪(紅芪)和皂莢等。此外,紫荊、小花米口袋、截葉胡枝子(夜關門)。百脈根、輪葉棘豆(莪大夏)、黃花木、山野豌豆(透骨草),紫首蓿、雲實、紅車軸草等也是較常見的葯用植物。

毛茛科的葯用植物有420種(含329種、1亞種、85變種、5變型),葯用種數佔全科種數的58%,其中烏頭屬、鐵線蓮屬、翠雀屬、唐松草屬、銀蓮花屬包含了本科72%的葯用種類,此外,較重要的屬還有毛茛屬(19)、耬斗菜屬(12)和金蓮花屬(12)。中國有烏頭屬植物165種,其中葯用103種,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個葯用屬。該屬的常用葯材主要有烏頭(川烏)、北烏頭(草烏)、黃花烏頭(關白附)、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和甘青烏頭。地方和民間慣用的葯用種主要有鐵棒錘、伏毛鐵棒錘、黃草烏、瓜葉烏頭和聚葉花葶烏頭(活血蓮)等。鐵線蓮屬常用葯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威靈仙,主要來源種有棉團鐵線蓮、辣蓼鐵線蓮和威靈仙等;另一類是川木通,主要來源種有小木通,綉球藤和鈍齒鐵線蓮等。本屬地方慣用種有柱果鐵線蓮、圓錐鐵線蓮(銅靈仙)、須蕊鐵線蓮和黃花鐵線蓮(鐵線透骨草)等。黃連屬的種數雖不多,但葯用價值較高;本屬6個種均可葯用,常用的有黃連、三角葉黃連和雲連,都是重要的商品葯材。

毛茛科其他屬的主要葯用種有白頭翁、升麻、阿爾泰銀蓮花(九節菖蒲)、側金盞花(福壽草)、耬斗菜、翠雀、類葉升麻(綠豆升麻)、鐵筷子、展枝唐松草、毛茛和金蓮花等。

唇形科有436種葯用植物(含355種、72變種、9變型),占本科植物種數的55%,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鼠尾草屬、黃芩屬、香茶菜屬、香薷屬、青蘭屬、筋骨草屬等,常用葯材主要有丹參、黃芩、藿香、廣藿香、紫蘇、益母草、薄荷、毛葉地筍(澤蘭)、香藿、荊芥和夏枯草等。其他常見種類有金瘡小草、筋骨草、風輪菜、活血丹、夏至草、羅勒、糙蘇、毛水蘇、海州香薷、百里香和牛至等。中國引進的唇形科植物薰衣草和留蘭香均作葯用。

薔薇科有360種葯用植物(包括301種、1亞種、53變種、5變型),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43%。薔薇屑、懸鉤子屬、委陵菜屬及綉線菊屬包括了本科47%的葯用種。葯用種數較多的屬還有旬子屬(17)、梨屬(15)、山楂屬(15)、櫻桃屬(13)和蘋果屬(13)等。

本科的常用葯用種多為木本植物,主要有烏梅、杏、桃、郁李、皺皮木瓜、枇杷、金櫻子、玫瑰及山楂等。本科草本植物中常用的有掌葉懸鉤子、地榆和龍牙草等。其他屬主要葯用種有委陵菜、石楠、扁核木(蕤仁)、假升麻、柔毛水楊梅、火棘、李、綉球綉線菊、雞麻和灰旬子等。

傘形科的葯用植物有234種(包括197種、25變種、9變型及3個栽培種),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44%。主要葯用屬除柴胡屬(41)和當歸屬(22)外,還有獨活屬和藁本屬(13)。上述4個屬的葯用種數占本科葯用種數的38%。

本科常用葯材主要有當歸、白芷、重齒毛當歸(獨活)、紫花前胡、遼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北沙參)、明黨參、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柴胡是常用大宗葯材,中國共有柴胡屬植物36種、17變種,其中可供葯用的41種(含變種),較普遍應用的是北柴胡和狹葉柴胡。此外,地方葯用的主要有銀州柴胡、錐葉柴胡(陝西)、密花柴胡(新疆)、金黃柴胡(甘肅、新疆)、汶川柴胡、馬爾康柴胡(四川)、膜緣柴胡(四川、西藏)、長白柴胡(東北)及雲南柴胡(雲南)等。我國西北地區柴胡資源較為集中,共有42種(含變種),據報道,其中可供葯用的有21種。

本科主要葯用植物還有蕪荽、竊衣、稜子芹、峨參,野胡蘿卜(南鶴虱)、羊紅膻、天胡荽、鴨兒芹,毒芹、積雪草和葛縷子(藏茴香)等。

蓼科葯用植物共123種(包括104種、18變種。1變型),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53%。本科約92%的葯用種類都包含在下面3個屬中。

蓼屬(廣義屬),中國有120種,其中葯用81種,常用葯材有何首烏、拳參、紅蓼(水紅花子)、藍蓼(蓼大青)、扁蓄和虎杖等。民間慣用的有赤脛散、火炭母、杠板歸、分叉蓼、支柱蓼和水蓼等。

大黃屬,中國約有40種,據報道,葯用的有18種、2變種。《中國中葯資源志要》收載了14種(含1變種)。目前本屬比較重要的是掌葉組大黃,主要有掌葉大黃、葯用大黃及唐古特大黃。同屬其他葯用種都作為土大黃或山大黃入葯,主要有華北大黃、河套大黃和波葉大黃等。大黃是一味世界性葯物,現已被近20個國家的葯典收載。中國大黃的產量和質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應特別提及的是,藏葯擅長用大黃,不僅種數多,而且頗為講究。

酸模屬供葯用的有16種,多為民間慣用葯,常見的有酸模。皺葉酸模。巴天酸模(牛西西)和尼泊爾酸模(羊蹄)等。

本科其他屬主要葯用種有蕎麥、短毛金線草、腎葉山蓼。沙拐棗及栽培品種竹節蓼等。

五加科中葯用植物有112種(包括88種。23變種、1變型),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65%,主要葯用屬有五加屬、楤木屬(20)、鵝掌柴屬(17)及人參屬(10)等。特別是五加屬和人參屬中,有許多種重要的商品葯材。五加屬主要葯用種有五加、無梗五加、刺五加、三葉五加(白簕)和紅毛五加等。人參屬植物基本上都可葯用,最重要的是人參和三七,同屬中主要葯用植物還有竹節參、珠子參和參三七等。西洋參原產北美,中國現已引種成功,並形成一定的商品生產能力。

本科其他主要葯用種有楤木、遼東楤木、食用土當歸、柔毛九眼獨活、通脫木(通草)、鵝掌柴、刺楸、東北刺參、掌葉梁王茶、常春藤、樹參、羅傘、短梗大參和刺通草等。

百合科是單子葉植物葯用種類最多的科,有358種(包括301種。37變種、20個栽培種)。本科46個葯用屬中貝母屬、百合屬和黃精屬包括了1/3的葯用種。此外,含10種以上葯用屬還有蔥屬(28)、重樓屬、菝葜屬(21)、天冬屬(18)、沿階草屬(16)、蜘蛛抱蛋屬(13)、藜蘆屬(12)、萱草屬(10)和鹿葯屬(10)等。

本科常用葯材有浙貝母、川貝母、暗紫貝母、平貝母、伊貝母及百合、山丹、黃精、玉竹、天冬、知母、華重樓、麥冬、土菝葜(土茯苓)、藜蘆、萱草、小根蒜(薤白)和老鴉瓣(光慈菇)等。其他屬主要葯用種類有鈴蘭,綿棗兒、鹿葯、吉祥草、岩菖蒲,粉條兒菜(小肺筋草)、玉簪、萬年青、蜘蛛抱蛋、油點草及栽培種蘆薈和石刁柏等。

蘭科雖是中國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但葯用種數並不甚多,僅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28%。主要葯用屬有石斛屬、蝦脊蘭屬(19)、羊耳蒜屬(14)、玉風花屬(15)、杓蘭屬(13)和石豆蘭屬(11)等。

石斛是蘭科中的主要葯材,常用的種類有金釵石斛(石斛)、鐵皮石斛(黑節草)、黃草石斛(束花石斛)及環草石斛(美花石斛)等。此外,常用的葯材還有天麻和白及等。

本科其他葯用種,如手掌參、羊耳蒜、綬草、廣布紅門蘭、蝦脊蘭,杜鵑蘭(山慈菇)、伏生石豆蘭。角盤蘭、石仙桃、大花杓蘭、小斑葉蘭、貝母蘭和長距玉鳳花等,多為民間習慣用葯。

被子植物中,葯用種數不足10種的有88科,其中有27科僅各含1種葯用種。這些科有的是單種科,有的是寡種科。主要葯用植物有杜仲、馬尾樹、連香樹、伯樂樹、豬籠草、紅木、番木瓜、珙桐、鎖陽、田蔥、大血藤、旱金蓮、苦檻藍、透骨草等。

㈢ 當前國內可以合法種植的工業大麻種子有哪些

當前我國有5個省份有培育出工業大麻種子,分別是雲南省、山西省、安徽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以下信息來自工麻時代。

雲南省

雲麻系類

其下包括雲麻1號-雲麻7號。

雲麻1號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中國第一個工業大麻品種,2001年通過雲南省品種審定。株高3~5m,千粒重24g,生育期約190d(雲南),纖維工藝成熟期約110d。 鮮莖出麻率7%,原麻每公頃產量約1935kg。繁種種植種子單產1 500~1 800kg/m2。雌雄異株,雌雄株各佔50%。纖維薄而柔軟,色白,易脫膠;種子含油量32%。四氫大麻酚(THC)含量約0.15%,符合歐盟標准(低於0.3% )。

雲麻1號在中國北緯23~30°范圍內(海拔在1500~2500m)適宜,纖用或籽用種植,再往北適應纖維利用種植,種子難以成熟。群體莖稈勻稱,室長整齊,長勢強,抗倒伏力強。扛旱性強,但不耐澇。果穗部易感灰霉病

雲麻2號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早熟籽用型工業大麻品種,2007年通過雲南省品種鑒定。雌雄異株,生育期約120d (雲南),麻籽單產每公頃約1800kg, 株高2.4~3.0m。葉片細長,顏色為深綠,成熟期心葉及部分葉柄紫紅色,莖稈綠色。種子為近圓形、種皮淺黑色,千粒重20g,籽粒含油量33.11%。種子成熟期落粒性不強,便於收貨。四氫大麻酚( THC)含量約0.059%,符合歐盟標准(低於0.3%)。抗倒伏力強,在高溫高濕環境條件下輕感葉斑病,該品種適宜在雲南省北緯23°以北,海拔1500~3000m地區種植。

雲麻3號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籽、纖維兼用型工業大麻雜交品種,2007年通過雲南省品種鑒;定。株高約3米,莖粗約2.1cm。雌雄異株,全生育期約120d,纖維工藝成熟期約68d (雲南)。種子千粒重23g。四氫大麻酚(THC)含量約0.13%,籽種含油量34.26%,蛋白質含量22.2%。纖維用種植干莖出麻率16.1%。籽平均每公頃產量1 560kg,纖維平均每公頃產量為.1 905kg。輕感葉斑病,具有較強的抗倒伏、抗旱能力。適宜在雲南省北緯23°以北地區種植,適應的海拔范圍較寬,在北緯45°、 低海拔的內蒙也能表現較好的適應性。

雲麻4號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籽、纖維兼用型工業大麻常規品種,2007年通過雲南省品種鑒定。雌雄異株,全生育期約130d,纖維工藝成熟期約85d,種子千粒重22g,株高3.1m。四氫大麻酚(THC)含量為0.16%,籽含油量33.2%,蛋白質含量21.3%,干莖出麻率15.5%。籽平均每公頃產量1 650kg,纖維每公頃產量為1965kg。輕感葉褐斑病和灰霉病,具有較強的抗倒伏、抗旱能力。適宜在雲南省北緯23°以北地區種植。

雲麻5號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晚熟籽、纖兼用型工業大麻常規品種,2010年通過雲南省同行專家現場鑒評。雌雄異株,株高約3米,莖粗1.5~2cm,全生育期190~210d (雲南)、千粒重22g。纖維強力349.6N,種子含油量32.6%,蛋白質含量23.0%。四氫大麻酚( THC )含量為0.13%,符合歐盟標准(低於0.3% )。經2007~2008年多點試驗,麻皮平均每公頃產1 939.5kg, 麻籽平均每公頃產1551.0kg,分別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7.5%和10.3%。具有較強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輕感葉褐斑病。該品種生長勢強,適應性廣,在北緯22~27°能獲得高產,27°以北的廣大地區均能廣泛用於纖維型種植,在海拔1500~2300m的地區可或高產。

2014年8月29日,由雲南省種子管理站組織鑒定,邀請雲南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局、西南林業大學、雲南省種子管理站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由雲南省農科院經作所麻類研發中心選育的工業大麻新品系「雲麻6號」和「雲麻7號」進行了專家田間鑒評。田間鑒評會在我所大麻小哨試驗基地召開,會議還特邀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局、雲南省科技廳、雲南工業大麻股份有限公司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有關領導參加。專家組在試驗現場實地察看「雲麻6號」 生長特性和田間長勢的基礎上,認真審閱鑒評材料並聽取育種單位的匯報,經質疑、答辯和討論後,專家組一致認為這個新品系來源及選育程序清楚,遺傳性狀穩定,品種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一致,具有較強的抗病、抗逆性,一致同意通過田間鑒評。在多點試驗中籽粒平均畝產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17.57%,纖維平均畝產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27.73%雲麻6號為籽纖兼用型工業大麻新品種,在多點試驗中籽粒平均畝產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17.57%,纖維平均畝產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27.73%。THC(四氫大麻酚)平均含量為0.13%。符合國際及雲南省地方標准《工業大麻品種類型》(DB53/T295.1-2009)THC<0.3%的規定。

雲麻7號為葯纖兼用型工業大麻新品種,在多點試驗中纖維平均畝產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2.05%,CBD(大麻二酚)平均畝產比對照雲麻1號增產134.6%。雲麻7號THC(四氫大麻酚)平均含量為0.18%,符合國際及雲南省地方標准《工業大麻品種類型》(DB53/T295.1-2009)THC<0.3%的規定。

中漢麻系列

中漢麻2、3、4號是雲南素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共同選育的低毒、高CBD工業大麻系列專用新品種。3個品種的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分別為3.22%、4.22%、4.29%,四氫大麻酚(THC)平均含量分別為0.18%、0.19%、0.17%,其中中漢麻3、4號為全雌品種,雌株率分別為97.1%和96.4%。多年多點區域試驗,中漢麻2、3、4號的花葉平均產量分別為1723.5、1693.5、1627.5kg/hm2。3個品種均具有較好的白絹病抗性和抗旱性,生長期內未見明顯葉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發生。3個品種於2020年10月10日通過雲南省種子管理站組織專家進行品種鑒定。

勐麻系列

歷經5年努力,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西雙版納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選育的兩個漢麻新品種——勐麻6號勐麻10號,日前通過西雙版納品種審定委員會的認定。

據版納植物園段柱標工程師介紹,漢麻是一種古老的經濟作物,通常屬雌雄異株植物,後代都是雜合體,遺傳基礎復雜,分布范圍廣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四氫大麻酚含量低的工業用漢麻已成為紡織、造紙、食品、醫葯和生物柴油等行業的重要資源,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版納的漢麻產業發展中,以前主推品種雲麻1號的感光性較強,僅適於版納的夏季種植,不適於春播種植,其工藝成熟期處於版納多雨的7、8月份,不利於麻皮的晾曬和收獲。

為盡快解決漢麻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品種缺陷和品種單一問題,科研人員選擇了系統選育和雜交選育兩種傳統的育種方式,選育出漢麻新品種勐麻6號和勐麻10號。

品種審定專家組認為,勐麻6號和勐麻10號與對照品種雲麻1號相比,具有生育期長、麻皮產量高、纖維質量好,工業可用性較高等特點,一致同意兩個新品種通過認定。

「這兩個新品種都表現出無毒、感光性遲鈍、晚熟的特點,生育期比對照延長24~55天,工藝成熟期延長至8月底,避開了當地雨季,克服了不利於收獲晾曬的困難,極大方便了農戶收獲晾曬,減少了產量損失,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段柱標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兩個新品種是版納植物園和西雙版納州首次通過認定的漢麻品種,是版納植物園堅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的又一重要成果,有望作為我國漢麻的主推品種被大面積推廣並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雲麻雜系列

2015年8月20日,由雲南省種子管理站主持,邀請雲南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局和雲南省種子管理站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簡稱經作所)小哨試驗基地對經作所和雲南工業大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2個工業大麻雜交新品種「雲麻雜2號」和「雲麻雜3號」進行了田間鑒評。雲南省科技廳農村處、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局兩禁處、雲南省種子管理站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處有關領導參加了鑒評會議。

專家組實地查看了「雲麻雜2號」和「雲麻雜3號」的生物學性狀、農藝性狀和田間長勢情況。聽取了育種單位關於兩個新品種選育過程匯報,認真審閱了鑒評材料。經質疑、答辯和討論後,專家組認為這兩個新品種選育程序清楚,特異性明顯,形態特徵一致,遺傳性狀穩定,具有較強的抗病、抗逆性,一致同意通過田間鑒評。「雲麻雜2號」為纖用型工業大麻新品種,「雲麻雜3號」為葯纖兼用型工業大麻新品種,2個新品種的纖維產量均比對照增產8%以上,且2個品種的耐密植性更適應目前生產上新的種植加工方法和市場需求。

在鑒評會議上,省公安廳禁毒局禁種禁吸處高運弘處長就目前國內外嚴峻的禁毒形勢以及工業大麻產業發展尤其是大麻二酚(CBD)葯品開發產業的崛起進行了分析,同時對經作所大麻課題組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大麻課題組科技人員再接再厲,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種造福人類。雲南省科技廳農村處的吳傑副調研員也表示,希望育種單位加強與相關企業、政府部門和高校的聯系,加大品種示範和推廣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審核人:劉其寧)

中麻系列

中麻喆雅1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 品種特性:花葉中的大麻二酚(CBD)含量超過6%,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局域國內領先水平,中麻喆雅1號屬於中熟品種,豐產性較好,在田間自然條件下均表現抗白絹病、霜霉病,適應雲南海拔1700-2300米地區種植。

中麻植雅1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 品種特性:花葉中的大麻二酚(CBD)含量超過6%,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局域國內領先水平,屬於中熟品種,豐產性較好,在田間自然條件下均表現抗白絹病、霜霉病,適應雲南海拔1700-2300米地區種植。適應區域:雲南1700-2300米地區種植。

山西省

晉麻系列

晉麻1號:

應用類型:籽用型

品種認定編號:晉審亞(認)2010001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從甘肅清水大麻系選而成

品種特性特徵:雌雄異株,雄株開花不結籽,俗稱「花麻」,雌株授粉後能結籽,俗稱「籽麻」。根木質化,全株有特殊氣味,植株高大挺拔,株高308.5cm,莖綠色,上下莖桿粗細均勻,莖粗0.8-1cm,分枝少,分枝高140-160cm,葉片肥大、苗期淺綠色,後期深綠色,節間較長,纖維品質優良。花單性,黃綠色。雄花序圓錐形,花被5片,雄蕊5枚;雌花序短穗狀,每花下被1苞片,花被退化,膜質緊包子房,子房球狀,花柱2個,瘦果卵形、扁卵形。出苗快,苗期長勢良好,中後期生長速度加快,群體一致性較好。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大麻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98.1kg,比對照臨縣小麻(下同)平均增產18.3%,試驗點11個,增產點11個,增產點率100%。其中2007年平均畝產103.3kg,比對照增產20.8%;2008年平均畝產92.8kg,比對照增產15.7%。

栽培要點:合理輪作,與蔬菜、瓜類、薯類、煙草、小麥等輪作。最佳播期在4月上中旬,在較高水肥地最適宜種植密度為每畝4-5萬株,中等水肥地為3-4萬株。一般需翻耕30cm以上,耙平整墒,基肥每畝施人畜土雜糞40-50擔或N、P、K三元復合肥30-35kg,長桿肥每畝施尿素5-6kg。適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在苗高為5cm,1-2對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在3-4對真葉時要及時定苗,結合間、定苗可進行1-2次中耕,中後期要薅除小腳麻以利通風,防止爛麻。苗期要防止漬水爛苗根和乾旱板結,中後期需及時排灌,保持土壤濕潤。采纖用大麻在雄花開花末期一次性收獲;油纖兼用適宜分期收獲,第一次在雄花開花末期收獲雄株,第二次在雌花花序中部種子成熟時收割雌株。

適宜區域:山西晉城、晉中、呂梁、忻州等大麻產區

晉麻3號:

應用類型:籽用型

認定編號:晉認麻202001

申請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種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陽曲大麻/泰安麻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山西省非主要農作物油料及其他作物品種認定標准,通過認定。

適宜地區:山西忻州、太原、晉中、呂梁、長治、晉城等大麻產籽區種植。

晉麻4號:

應用類型:籽用型

認定編號:晉認麻202002

品種來源:A-15/晉麻1號

申請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種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濟作物研究所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山西省非主要農作物油料及其他作物品種認定標准,通過鑒定。

適宜地區:山西忻州、太原、晉中、呂梁、長治、晉城等大麻產籽區種植

安徽省

皖大麻系列

皖大麻1號:

應用類型:籽用型

選育單位:安徽省六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安徽省地方優良品種「六安寒麻」進行提純復壯和優選育種工作。

品種特徵特性:皖大麻1號品種為雌雄異株,該品種在安徽麻區的適宜密度60萬株/hm ²種植條件下,植株高大硬朗,株高達4m左右,平均莖粗1.862,皮厚0.448mm,工藝成熟時纖維產量達3028-3258kg/hm ²,成熟種子產量為1015-1041kg/hm ²。葉型為3-11掌狀裂葉,裂葉披針形,莖稈圓形青綠,上下粗細較均勻,在安徽麻區的適播期為1-3月,最佳播期為2月上中旬,該品種出苗較快,苗期長勢整齊良好,中後期(達5 裂葉後)生長速度明顯加快,群體的一致性好,抗倒伏性狀較強,7月下旬雄株開始出現蕾開花,6月初達工藝成熟收獲纖維,工藝成熟期在140-150天,種子成熟在9月中下旬,全生育期約在200天左右。

栽培要點:皖大麻1號適應性廣,在安徽麻區的適播期為1-3月,最佳播期在2月上中旬的李春水間,合理密植、深耕整地,施足基肥,追施長桿肥,適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及時排灌,保持土壤濕潤,適時收獲。

適宜區域:可種植的地域有安徽麻區、河南麻區、山東麻區、四川麻區、黑龍江麻區等

吉林省

中大麻資系列中大麻資4號

中大麻資4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吉林四環澳康葯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013年從國家麻類種質資源中期庫鑒定出的優異大麻子垣DMG252和DMG260,均來源於高緯度地區,植物學形態優異,經檢驗總大麻素含量較高。2014-2017年通過南繁加代等方法,對兩個資源分別進行系統選育,優選單株,經4年8代,形成穩定,整齊群體。

品種特性特徵:中大麻資4號雌雄異株,株高3.65m,莖粗1.11cm,莖稈綠色,葉形為裂葉,葉子綠色,種子寬卵圓形、灰褐色,千粒重20.8g,工藝成熟期143-155d,屬於中晚熟品種。中大麻資4號在品種對比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產示範試驗種植期間,均未見明顯葉斑病,灰霉病、根腐病發生。

栽培要點:本雜交種可密植,也可稀植。適宜在我國黃淮海流域、東北各省份種植。在安徽地區,3月中上旬即可進行播種工作,若在維度更高地區種植,播種或育苗時間可推遲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選擇土壤肥沃、疏鬆、土層深厚、pH在5.8-6.5,通透性較好的土壤,忌鹽漬和排水不良的地塊。合理施肥,播種前施1次底肥,苗高50-60cm時每穴施尿素15g;間隔20d左右進行第二次施肥,每穴施尿素30g;第三次施肥在開花早期進行,每穴施用氮磷鉀比例為10:30:20的復合肥20g根據栽植目的的進行相應的田間管理,適時收獲。

適宜區域:黃淮海流域、東北各省份種植

黑龍江省

慶大麻系列

慶大麻3號:

認定編號:黑認定2019002 應用類型:纖用型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慶分院、大慶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適宜種植地區:黑龍江各地 認定年份:2019

慶大麻4號:

認定編號:黑認定2019003 應用類型:纖用型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慶分院、大慶天之草生物科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適宜種植區域:黑龍江各地

慶大麻5號:

品種認定編號:黑認定2020001

申請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慶分院、大慶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育種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慶分院

品種來源:以LID-1為母本,松原火麻為父本,連續回交3代後,經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纖維用工業大麻品種。該品種苗期生長健壯,苗期葉片綠色,後期葉片深綠色;株高190cm,株型緊湊,枝條緊密,莖稈直立;雌雄異株,種子穎殼包被緊,種皮灰褐色,有花紋,種子千粒重20.6克;熟期適中,生育日數126天;纖維產量高,出麻率高,纖維品質優良,纖維強度473N,麻束斷裂比強度1.42cN/dtex。四氫大麻酚含量0.0389%。田間霜霉病自然發病率0.3%,未發現其它病害。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原莖產量9882.75公斤,比對照品種火麻1號增產13.15%;平均公頃纖維產量1879.7公斤,比對照火麻1號增產16.55%;平均出麻率為25.6%,比對照高2.2個百分點。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原莖產量9788.3公斤,比對照火麻1號增產13.87%;平均公頃纖維產量2125.5公斤,比對照五常40增產16.67%;平均出麻率為26.1%,比對照高出0.4個百分點。

栽培技術要點:4月末5月初播種,直播,不進行育苗和定植。規模化種植採用機械條播,行距7.5厘米,播種深度3.0厘米左右,公頃保苗200萬株。每公頃施復合肥(26:12:15)375.0公斤。播後苗前異丙甲草胺封閉除草,粗放田間管理,後期不進行除草及間定苗,纖維成熟期及時收割。

注意事項:根據氣候條件可適時早播。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黑龍江省工業用大麻品種認定標准,通過認定。適宜在黑龍江省各地種植。

牡麻系列

牡麻1號:

認定編號:黑認定2018003 應用類型:纖用型 選育單位:牡丹江市傑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適宜地區:哈爾濱、綏化、齊齊哈爾、牡丹江、黑河等地 認定時間:2018年

華夏漢麻系列

華夏漢麻1號:

品種認定編號:黑認定2020002

申請者:華夏漢麻產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育種者:黑龍江省科學院大慶分院、華夏漢麻產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雜交組合(火麻一號×ED-1)為親本,以ED-1為輪回親本回交法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纖維用工業大麻品種。雌雄同株品種;從出苗到纖維成熟(工藝成熟期)日數93天左右,中熟品種,需≥10℃活動積溫2000℃以上。株高約2.6米,莖粗約1.6厘米;種子卵圓形,種皮褐色,外被深褐色花紋,千粒重約14~15克。全麻率27.1%。品質分析結果:麻束斷裂強度比1.15cN/dtex,麻束纖維強力382N。四氫大麻酚(THC)含量0.0421%~0.0700%。田間發病鑒定結果:田間霜霉病自然發病率0.3%,未發現其它病害。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區域試驗原莖和纖維平均公頃產量分別為9786.2公斤和2240.3公斤,比對照品種漢麻1號增產10.0和13.6%。2019年生產試驗原莖和纖維公頃產量9781.6公斤和2179.1公斤,比對照品種漢麻1號增產13.8和20.4%。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期:適期播種,第一至第三積溫帶4月15日至5月10日播種,第四至第六積溫帶4月20日至5月15日播種。適宜種植方式與栽培密度:7.5~10厘米行距機械播種,每平方米有效播種粒數450粒左右。施肥方法及公頃施肥量:測土配方深施肥,施肥深度8厘米。常規施肥通常每公頃施磷酸二銨150~200公斤、硫酸鉀50~100公斤或玉米長效復合肥375~450公斤。田間管理及收獲:播種後至出苗前使用異丙甲草胺進行苗前封閉除草。采麻田在工藝成熟期收獲,采種田在種子成熟期收獲。進入快速生長期,苗高30厘米時噴葉面肥。

注意事項:生育期間及時防治大麻跳甲、葉甲。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黑龍江省工業用大麻品種認定標准,通過認定。適宜在黑龍江省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大慶、綏化、黑河等區域種植。

國麻系列

國麻1號:

品種認定編號:黑認定2020011

申請者:黑龍江省國宇生物集團科技有限公司

育種者:黑龍江省國宇生物集團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奧引2號為親本,通過物理誘變經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籽用型工業大麻品種。雌雄異株。生育日數110天左右,需活動積溫2070℃以上。莖桿顏色深綠,莖節數多。心葉花青甙色及弱。單葉小葉數7個。株高1.85米,種子外皮顏色為灰褐色。千粒重19克。品質分析結果:籽實粗脂肪含量32.94%,粗蛋白含量28.60%。四氫大麻酚含量(THC)0.0165%~0.125%。霜霉病田間發病率0.3%,未發現其它病害。

產量表現:2018~2019區域試驗籽實平均公頃產量1234.1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大麻5號增產16.7%。每公頃乾花葉產量2058.9公斤。2019年生產試驗籽實平均公頃產量1211.2公斤,比對照品種龍大麻5號增產12.3%。每公頃乾花葉產量2026.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田間播種日期南部地區5月1日至15日,北部地區5月5日至5月20日。壟作稀植,精量點播,株距65厘米,行距1.3米。播種時每公頃施肥磷酸二銨200公斤、硫酸鉀100公斤。苗弱可噴濕葉面肥。及時除草、防蟲。雄花授粉後,雄株全部拔除。種子成熟期及時收獲。

注意事項:及時預防大麻跳甲。及時收獲防止落粒。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黑龍江省工業用大麻品種認定標准,通過認定。適宜在黑龍江省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黑河、七台河區域種植。

漢麻系列

漢麻1號:

應用類型:纖用型

品種認定編號:黑認定2017004

申請者:黑龍江省科學院大慶分院

育種者:黑龍江省科學院大慶分院

品種來源:以(US0-31 x龍江四合)F3為母本,以30π0τo HoICKa s為父本復合雜交育成

特徵特性:雌雄同株纖維型工業大麻品種。出苗至工藝成熟小葉組成,葉片和莖均為深綠色,株高200厘米左右。雄花黃綠小葉組成,葉片和莖均為深綠色,株高200厘米左右。雄花黃綠小葉組成,葉片和莖均為深綠色,株高200厘米左右。雄花黃綠左右。四氫大麻酚檢測結果:四氫大麻酚含量0. 0017%。品質分析結果:打成麻強力299N,分裂度84Nm。田間發病鑒定結果:霜霉病田間發病率0.4%,未發現其它病害。

產量表現: 2015-2016 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原莖平均產量9028. 5公斤/公頃,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4.7%。全纖維平均產量2217.0公斤/公頃,比對照品種增產37%;2016年生產試驗結果: 原莖平均產量7966.8公斤/公頃,比對照品種火麻一號增產8. 8%,全纖維平均產量1859.5 公斤/公頃,比對照品種火麻一號增產36.6%。

栽培技術要點:第一至二積溫帶4月15日至5月5日,第三至五積溫帶4月20日至5月15日。15厘米行距機械條播,每平275~ 300公斤/公頃、硫酸鉀100~ 150公斤/公頃或玉米長效復合275~ 300公斤/公頃、硫酸鉀100~ 150公斤/公頃或玉米長效復合除草,采麻田工藝成熟期收獲,采種田種子成熟期收獲。

注意事項:適時播種、適時收獲,生育期間及時防治大麻跳甲。

適應區域:黑龍江省牡丹江、大慶、齊齊哈爾、黑河等地。

以上介紹信息來自工麻時代,解答篇幅有限,要想了解更多有關工業大麻種子的信息,點擊進入工麻時代查看。

㈣ 中國十大名牌玉米種子

中國十大名牌玉米種子如下:

1、鄭單958

鄭單958是我國目前種植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全國已累計推廣接近5億畝。該品種屬中熟玉米雜交種,株高246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白軸,粒深軸細,出籽率90%左右。夏播生育期96天左右,春播105天左右。綜合抗性好,結實性好。

2、京科968

2018年通過國家審定,適宜面積廣,適宜東華北、西北、東南春玉米區種植,東華北地區出苗至成熟128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在內蒙的通遼占絕對優勢。

3、良玉99

東華北地區出苗至成熟128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株型緊湊,耐密植。適宜中等肥力以上地塊,可以採用多種種植方式種植。一般畝產800-900公斤左右,在高產栽培情況下可達1100公斤左右。

4、先玉355

該品種是由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新品種,自2004年通過國家審定以來,先後通過了遼寧、新疆、甘肅、黑龍江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審定備案。該品種適應性好,抗病抗倒能力強,種植面積僅次於鄭單958,是農業部向全國主推的兩大玉米品種之一。

5、天農9

2007年通過遼寧省審定,適宜遼寧撫順、鐵嶺、吉林、黑龍江、內蒙通遼、赤峰等有效積溫在2650℃以上的中熟玉米區種植,緊湊型,株高284cm,穗位118cm,是近年來在黑龍江適宜區域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之一。

6、裕豐303

東華北春玉米區出苗至成熟125天,與鄭單958相當。株型半緊湊,株高296厘米,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6.9克。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72.7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6%。

7、偉科966

該品種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苗齊、苗壯,出籽率90%以上。通透性好,莖稈堅韌,抗性更好。一般春播畝產900公斤,夏播畝產800公斤左右。

8、登海6702

登海6702是國家玉米的審定品種,適宜在山東、河北保定、河南以及陝西關中等地區夏播種植。該品種的主要優勢在於株型緊湊,利於通風透光;果穗粗大且均勻,沒有大小穗,軸系粒深,出籽率高等。

9、浚單20

2003年通過國家審定,適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東、陝西、江蘇、安徽、山西運城夏玉米區種植,株型緊湊、清秀,株高242厘米,穗位高106厘米,到目前為止仍然在夏播區推廣種植。

10、樂農79

樂農79是河南金博士種業選育的玉米新品種,是目前豐產潛力最大,抗逆性最強的新品種。該品種株型緊湊,葉片上沖,平均株高275-285厘米,氣生根發達,莖稈韌性強,彈性好,高抗倒伏。黃淮海夏播,平均畝產1860斤。

㈤ 有研究成果的中國種子是什麼

雜交稻。
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
雜交水稻與一般常規水稻品種相比,具有根多、根長、根粗、根系生長快、入土深、吸收能力強等特點。

㈥ 生活中常見的種子有哪些

1、稻穀種子。常見的稻穀種子品種有兩優602、628、766、6326、0367、8901、383、336、8106、688、3905、378、168、398、98816、1128;新兩優106、901、6、998、917、223、343、1671;兩優多系1號;全兩優681、527;隆兩優866、1988、1377、534、340、隆兩優金10;准兩優527、1141、893、608。

㈦ 植物種子有哪些

1、黑豆是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我國各地都有黑豆生產。我國黑豆資源豐富,類型多種多樣,有些名貴的黑豆品種至今尚在生產上利用,如江蘇的泰興黑豆,屬長江流域早熟春大豆,表現早熟、高產、適應性強,至今仍是國家大豆區域試驗南方早熟春豆組的對照品種。

㈧ 水稻種子品種有哪些

水稻種子有龍洋11水稻,哈417水稻種子,龍15水稻品種,白稻8水稻品種,九稻77品種等等。

稻(學名:Oryza sativaL.)通稱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無毛、鬆弛;葉舌披針形;葉片線狀披針形,寬約1厘米,無毛,粗糙。圓錐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

穎極小,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跡,錐刺狀;兩側孕性花外稃質厚,具5脈,中脈成脊,表面有方格狀小乳狀突起,厚紙質,遍布細毛端毛較密,有芒或無芒;內稃與外稃同質,具3脈,先端尖而無喙;雄蕊花葯長2-3毫米。穎果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胚比約為穎果長的1/4。

稻是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穀物,中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種下主要分為2亞種,秈稻與粳稻。亞種下包括栽培品種極多。以成熟穎果入葯。味甘,溫。和中消食,健脾開胃。



閱讀全文

與中國種子有哪些品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航運服務怎麼樣 瀏覽:65
印尼有什麼持久的葯買 瀏覽:546
從江蘇運貨到英國海運走哪裡 瀏覽:245
英國富人區租房多少錢 瀏覽:176
香道是如何從中國來的 瀏覽:578
印度為什麼大規模停電 瀏覽:486
明天伊朗長什麼樣 瀏覽:547
二萬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813
為什麼日本媳婦比越南少 瀏覽:489
中國的城市道德體系該如何興起 瀏覽:289
中國傳統繪畫遠近處理有哪些特徵 瀏覽:992
伊朗華人現在有多少 瀏覽:674
印尼島上吃什麼 瀏覽:996
華為手機英國買多少錢 瀏覽:825
人民幣換越南盾去哪個銀行換 瀏覽:5
為什麼中國之前沒有民法典 瀏覽:547
為什麼中國疫苗比國外慢 瀏覽: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麼樣 瀏覽:131
育英國際學校小學學費多少 瀏覽:382
中國人行報名照片怎麼弄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