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名刀有哪些啊!要神話背景的,比如說干將,莫邪,巨闕什麼的
1、鳴鴻刀
2、苗刀之祖:中華苗刀,日本刀的剋星
3、龍牙(上古三刀之一)
4、虎翼(上古三刀之一)
5、犬神(上古三刀之一)
6、大夏龍雀
7、青龍偃月
8、新亭侯
9、毒匕寒月刃
10、昆吾刀.庖丁解牛刀
② 道教神話中的「十八般兵器」有哪些最強的是什麼
道教的十八般武器中最強的應該是陰陽扇,其餘的分別為真武大帝的斷魔雄劍、二郎真君的三尖兩刃刀、太白金星的拂塵、趙公明元帥的鐵鞭、薩守堅天師的五明降魔扇、鐵拐李的葫蘆、呂洞賓的純陽劍、張果老的漁鼓、張道陵天師的雌雄斬邪劍、鐵拐李的拐杖、鍾離權的芭蕉扇、許遜天師的斬蛟靈劍、華光大帝的金磚、關聖帝君的青龍偃月刀、王靈官的風火輪、天蓬元帥的帝鍾、九天玄女的天書兵法。
綜上所述,因為太上老君本身實力的強勁的原因,所以我認為太上老君的陰陽扇是十八般武器中最強大的法寶。
③ 中國古代十大魔刀排名
1、鳴鴻刀: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金劍出爐之時,原料尚有剩餘,由於高溫未散,還是流質的鑄造原料自發流向爐底,冷卻後自成刀形。黃帝認為其自發的刀意太強,足以反噬持刀者。黃帝恐此刀流落人間,欲以軒轅劍毀之,不料刀在手中化為一隻雲鵲,變成一股赤色消失在雲際之中。
該刀長為三尺,其餘資料無記載。後由漢武帝得到,轉贈東方朔。
評定:光從材質的資歷上來看,鳴鴻刀足以與軒轅劍相提並論,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戰中取得一些戰績的話,其地位不亞於天下第一劍的軒轅黃金劍。然而黃帝恐其「喧賓奪主」,封殺了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逐鹿之戰中,敗給了軒轅劍。
評定:為什麼鳴鴻、苗祖著兩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敗給了軒轅劍呢?難道註定是天意,軒轅劍下不容第二……
3.4.5、龍牙、虎翼、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夏朝末期為君主桀所有,之後暴政開始。三刀被供奉於夏朝太廟,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蔗天,鬼哭神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時代遷移,北宋朝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由韓蘄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鍘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包拯成為第一個「開封三鍘」的持刀人。
評定:又是軒轅劍……唉,沒什麼話好說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軒轅劍擊碎之後,長年封印,日後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真可謂物極必反。
6、大夏龍雀
古代名刀,為春秋五霸中之晉文公所有,後世相傳,在後來的第三次晉楚戰爭時,敗給了名劍湛盧。
評定:刀為什麼一定要敗給劍呢?或許可以這么理解:劍代錶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徵,而中國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為主流的,所以刀這種武器就被時代所壓制了。
7、青龍偃月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實在是名副其實的「眾所周知」。
評定:青龍偃月跟關羽一樣,都已經變成了中國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說是今天我所評點的刀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把了,不論其材質、資歷、戰績、神韻,都是無可挑剔,實可當為「中華刀祖」。
8、新亭侯
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隨身佩帶。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候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評定:純屬剋死主人的「邪器」,與日本的名刃「妖刀村正」有得一比。
9、寒月
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氣四射。後燕國皇室花重金購買,交由宮廷匠師反復淬煉之後,終於成為一把見血封喉的毒刀,其強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斬斷當時的秦王佩劍——干將莫邪。
燕國刺客荊柯攜寒月刃刺殺秦王,失敗被殺,後寒月刃不知下落。
評定:典型的「菜鳥扛神兵」,一個垃圾刺客,帶那麼好的裝備干什麼,純屬浪費資源。
10、庖丁菜刀
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製成,然而由於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餘」,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評定:幾乎所有的刀都是殺人的利器,而唯獨這把刀宣揚的卻是道家經典的養生之道,隨波沉浮,消極無為,一切順其自然,則再普通的事物都能「游刃有餘」,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朴實無華的刀,卻是最完美的刀.
④ 中國傳說中比較有名的刀
大夏龍雀,越王勾踐劍,青龍偃月刀,騰空顓,禹劍,太康劍,照膽,昆吾劍,干將,莫邪,越五劍,龍淵,定秦,赤霄,神龜,八服,玉具劍,蜀八劍,倚天,青虹,吳六劍,步光,太阿,湛盧,磐郢,魚腸,巨闕,純鉤,純鈞,淳鈞劍,蔡愉,軒轅劍,啟劍,
錕戎,輕呂,掩日,吳王劍,必盧劍,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宵練,承影,含光
,干勝,墨陽,,燕支,夾劍
⑤ 中國神話里的武器
第一種是《軒轅劍》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別為:東皇鍾、軒轅劍、盤古斧、煉妖壺、昊天塔、伏羲琴、神農鼎、崆峒印、昆侖鏡、女媧石。
第二種是網路游戲「山海經」中的上古十大神器,十種兵器分別為:開天斧、玲瓏塔、補天石、射日弓、追日靴、乾坤袋、鳳凰琴、封天印、天機鏡、指天劍。
第三種是洪荒十大神器,分別為:太虛神甲、開天斧、昆吾劍、尊神刀、極樂弓、驚夜槍、無量尺、損魔鞭、含沙劍、辟邪劍。
第四種是洪荒十大先天至寶,分別是:(開天斧)太極圖、盤古幡、混沌鍾、誅仙劍陣、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乾坤鼎、先天五行旗、十二品蓮台、24顆定海珠、天地人三書。
⑥ 中國神話里的武器
上古神話十大神器
東皇鍾
軒轅劍
盤古斧
煉妖壺
昊天塔
伏羲琴
神農鼎
崆峒印
昆侖鏡
女媧石
古代兵器介紹
九短: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
九長: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
2.《周禮•夏官司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先鄭雲:「戈、殳、戟、酋矛、夷矛。」
3.南宋華岳《翠微北征錄》卷七<弓制>:「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4.南宋永嘉年間<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前日兩個小人,一個道欠錢,一個道不欠錢,十八般武藝都不會,只會白廝打。」
5.元曲中大量出現十八般武藝之說,說明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口頭禪。但仍未見詳細內容。
6.明何良臣《陣紀•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長編列之,宜隨其地勢,每以槍、筅、弓、弩、標、銃為長兵,刀、鐮、叉、鈀、牌、斧為短器。」
7.明嘉靖郭勛刻百回本《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史進每日請王教頭點拔,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8.明謝肇制《五雜俎》卷五:「正統己巳之變,招募天下勇士。山東李通者,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遂應首選。」(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9.朱國禎《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為「撾」,當屬音同假借。
10.清初褚人獲《堅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藝十八事,計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鞭、鐧、撾、殳、叉、把頭、綿繩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種。」
11.清初褚人獲《堅瓠集•續集》:「矛、椎、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12.元兵西征時,從各地帶回一些兵器,種類繁雜,看來「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藝」之說,是一種統稱或概算。
13.成語俗諺中,與兵器有關者:一箭雙雕、借刀殺人、回馬槍、拖刀計、殺手鐧、流星椎、
14.歷代名人所使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長矛、呂布方天畫戟、
⑦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武器有那些詳細
只有中國的
畫影:
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顓頊所用的寶劍。《名劍記》曰:「顓頊高陽氏有畫影劍、空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未用時在匣中,常如龍虎嘯吟。」
騰空:
傳說中古代部族道領顓頊所用的寶劍。《名劍記》曰:「瑞頊高陽氏有畫影劍、騰空劍。」參見「畫影劍」條。
軒轅劍:
古代名劍。《名劍記》:「軒轅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之古字題名。」
干將:
古代名劍名。干將,本人名,相傳他與其妻莫邪鑄有名劍二枚,因以名其劍。《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請干將作名劍二枝。干將者,吳人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金鐵之精不流,於是干將夫妻,乃斷發剪爪,投於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一說干將、莫邪鑄劍,鐵汁不流,莫邪投身於爐而成劍。
莫邪:
古代寶劍名。或作「鏌邪」、「鏌鋣」、「莫鋣」。唐.陸廣微《吳地記.院門》載:吳王闔閭使干將鑄劍,鐵汁不流。干將妻莫邪問該如何辦,干將說:從前先師歐冶子鑄劍時,曾以女子配爐神,即得。莫邪聞言即投身爐中,鐵汁出,鑄成二劍。雄劍叫「干將」,雌劍叫「莫邪」。一說莫邪斷發剪爪.投於爐中,而後劍成
龍淵:
古代寶劍名。相傳春秋時楚王令歐冶子、干將師徒鑄鐵劍。歐冶子、干將作成鐵劍三支:一名龍淵、二名太阿、三名工布,獻給楚王。楚王見後非常高興,問道:「何謂龍淵、太阿、工布?」答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太阿,觀其(紋),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紋)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見《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紋)」即刃上碎錦式花紋。唐人為避高祖李淵諱,改「淵」為「泉」,因稱「龍泉。」又相傳晉代張華見斗、牛二星之間有紫氣,後使人於豐城獄中掘地得二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
湛盧:
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人歐冶子所鑄。《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鉤,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吳王闔廬之時,得其勝邪、魚腸、湛盧。」杜甫《大歷三年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另:春秋時期越國冶師歐冶子所鑄五大名劍之一。晉.左太沖《吳都賦》:「吳鉤越棘,純鈞湛瀘。」相傳歐冶子所鑄五大名劍為三大二小。其大者有湛盧、純鈞、勝邪;其小者有魚腸、世闕。湛瀘寶劍因通體「湛湛然黑色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器用》)而得名。一作「冗盧」。
◆天下五劍
日本國寶。在SFC游戲《幕末降臨傳ONI》中出現過,游戲中的名字分別叫大典太、數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三池光世
數珠丸恆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
三日月宗近,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具體情況不明。
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鐮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里的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的家族)
◆菊一文字則宗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長曾彌虎徹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長曽袮虎徹入道興里
◆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
◆堀川國廣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刀銘:堀川國廣
◆葵紋越前康繼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葵紋越前康繼
◆肥前國忠吉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肥前國忠吉
◆村正
村正,刀,刃長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勢州村正所作,斬切能力出類拔萃,被德川家視為「不吉」的象徵,斥之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時的長州倒幕派中人氣極高。刀銘:村正
◆正宗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鐮倉末期,戰國時為石田三成所有,關原合戰後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後來不知為何流落到薩菲羅斯手裡(笑)。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刀銘:(無銘)
◆長船(名物大般若長光)
長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刀銘:長船
(最後,日本刀不如咱們中國人的苗刀!!!)
歐洲的刀劍並不出名,目前只知道一把「石中劍」和殺死耶蘇的「郎基努斯」之槍。
這些只是傳說中人類使用的武器,如果把宙斯的雷神之錘和波塞東的海皇三叉戟也算上就太多了,看看神話故事。
⑧ 中國古代神話中,名氣大的神仙用的兵器都是什麼
乾坤圖、太極圖、風火輪、混天綾、七寶玲瓏塔、三尖兩刃刀等。
1、乾坤圖
乾坤圖是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老子的法寶,是一張布團子,可裝乾坤,包裹天地。抖開可召喚出黃巾力士,將法力高強的敵人裹走,屬於裝人類型的法寶。
封神原著第51回中,老子親手用此寶裹走雲霄仙子。
黃巾力士只聽命於擁有乾坤圖的人,將目標封印於乾坤圖內,此寶一次性只能裝下一個人,可對付金仙級別的敵人,像一張網將對方困住,包住全身,被黃巾力士擒拿,無需念咒語或用法力驅動。
2、太極圖
天道聖人~太上老君的證道至寶。至高無上的開天聖器。
擁有平定地水火風之威、轉化陰陽五行之力、分理天道玄機之功、包羅大千萬象之能。
三大先天至寶之一。呈混沌陰陽色。顯現"大道無極"之象(無極生太極、太極化兩儀、兩儀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變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宮)。
太極圖周身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圖外"大道讖言"環繞其上、圖內"天道符籙"隱現其中。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九彩瑞氣震懾諸天寰宇。
太極圖玄妙無限、造化無窮,可化解一切攻擊,無視任何防禦。太極圖展,天地動容、日月變色,無上至寶之威顯露無疑。
3、風火輪
風火輪是中國神話傳說家喻戶曉的哪吒法寶之一;雙輪轉動間有風與火之聲,左右二輪生風噴火,故稱風火輪。
此寶出自中國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由太乙真人所傳授,乃是一對雙重法寶,二輪蘊藏風火之勢,可踏在雙腳下作為飛行工具。
踏上其輪,念動咒語,可高速行空,上天入地,日行萬里,能飛能戰,無所不能,縱橫天下極無阻,與火尖槍相配。
動畫片《哪吒傳奇》中,哪吒因掉進弱水失去功力,後隨夥伴們一起去神奇山谷,幾經考驗,最終將風火輪踩在腳下,並恢復了功力。
4、混天綾
混天綾——紅綾,七尺長,束體之寶,能自動捆綁敵人,改變長度,即使剪斷了也能自動修復。是小說《封神演義》中神話人物哪吒的法寶之一;護體的護身法寶,此寶具有包舉萬物,翻江倒海的神力。
是乾元山金光洞里的法寶,由太乙真人傳於哪吒,和乾坤圈相配,此寶含靈性,和哪吒一起出生,至風至柔,正紅正長,捆敵纏身,象徵雲,故其威力可以混沌日月,鋪天蓋地,震盪海洋乾坤。
5、七寶玲瓏塔
七寶玲瓏塔——仙家法寶,狀若七層寶塔,可將人吸入,可用火焚燒;或投擲打人頂門,原為燃燈道人所有,後傳於李靖,助其成就托塔天王之名,名為天兵之首。
七寶玲瓏塔本為上古仙器,屬於托塔天君李靖所有,七寶玲瓏塔內共有七件舉世無雙的法寶,分別是三足金烏,瑰仙劍,驚神戟,乾坤尺,天羅傘,凈世拂塵和戰天刺。
七寶玲瓏塔最神奇之處不在於塔內的寶物,而是他有著類似納善鏡中芥子乾坤般的另外一個世界。
狀若七層但不必七層,以逞道法之變化。
6、三尖兩刃刀等。
三尖兩刃刀是神話傳說里鼎鼎大名的二郎神楊戩的兵器,主要功能為挑和刺。
槍頭有三個尖,攻擊范圍大,戰斗時非常有用。二郎刀是長柄安上像劍一樣的雙刃尖刀的兵器。雖然稱之「刀」,實際是帶長柄的劍。
為了增大劈殺能力,刀刃部分要比普通劍寬得多,而且把刀身前端做得又尖又寬。由於雙刃的刀身前端呈三叉狀,所以又有「三尖兩刃刀」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