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1987年有沒有客機
有。國產客機有運八、運九。 運十當時在研發組裝階段,還進行了試飛。 後來鄧小平叫停,引進麥道和波音飛機,至此,中國的天空開始被外國飛機所霸佔。
❷ 中國什麼時候有的飛機
馮如研製的飛機
1906年,馮如向華僑籌資,開始研製飛機,並於1909年製成一架試驗性飛機。9月21日,他駕駛自製飛機翱翔在奧克蘭天空,以2640英尺的航程超過了萊特兄弟首次試飛852英尺的成績。1910年6月,他製成了一架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飛機。當時航空是新興事業,歐美各國都重金收羅人才。馮如拒絕美國的高薪聘請,於1911年3月攜飛機回到廣州。11月9日,廣東光復,馮如被任命為陸軍飛機長,組織飛機偵察隊。1912年,他在廣州一次飛機表演中失事蒙難,年僅29歲。
❸ 中國是什麼時候有自己的飛機的
1954年。
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是初教-5初級教練機。該機於1954年7月3日首飛上天。於1954年7月26日,舉行了隆重的「初教-5」教練機試飛典禮大會。
初教-5的製造成功和順利首飛,結束了新中國不能自行製造飛機的歷史,掀開了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毛澤東主席曾親筆簽署嘉勉信給製造初教-5的航空部三二O廠,表示祝賀。
飛機飛行原理:
飛機的機翼橫截面一般前端圓鈍、後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當等質量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壓強較小;
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小,壓強大,因而此時飛機會有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於升力的存在,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飛機飛行速度越快、機翼面積越大,所產生的升力就越大。
❹ 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客機嗎
中國大型客機於2008年5月11日上午在上海隆重成立,大型客機是指載客百人以上的干線飛機。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場。而中國商飛公司的成立,開啟了中國自主研製大型客機的新篇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6日透露,大型客機研製工作已全面展開,首型國產大飛機將命名為「C919」。C919聚全國之智,國內外47家單位468位專家組成聯合工程隊,20位院士、專家組成專家咨詢組。
中國大型客機
2017年4月16日,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4號跑道進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測,跑道高滑測試是大飛機首飛前的最後一關。目前,首飛前的各項技術測試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展開。[1]
❺ 中國什麼時候有民航客機
1950年7月31日17時30分,在北京西郊機場,北京號執行新中國民航的第一個航班(康維爾240,簡稱CV-240) 。中國最早的民用機場是北京南苑機場,位於天安門廣場正南方向15公里處。
1950年7月21日,政務院批准同意民航局「自8月1日正式開航」的計劃,首先開辟天津經漢口到廣州和天津經漢口到重慶兩條航線。
7月29日下午,軍委民航局在北京西郊機場舉行「北京」號(「兩航」起義原「空中行宮」CV-240型XT-610號)飛機命名典禮,軍委民航局局長鍾赤兵、中央軍委代表李濤、華北軍區空軍航空處處長油江出席典禮並講話,副局長唐凱為機身漆有毛澤東主席題寫的「北京」兩個大紅字的飛機剪綵,民航局總飛行師潘國定代表機組人員講話。命名儀式結束後,「北京」號飛機即由北京西郊機場調機天津張貴庄機場。
在這一天,《人民日報》、《天津日報》還分別發表了《國內民用航空「八一」正式開航》的新聞報道和《飛行在自由祖國的天空》的署名文章。
❻ 中國第一架飛機是什麼時候有的
清朝末年(1909年9月),由馮如設計製造。
內容介紹:
馮如1884年出生於廣東恩平一個農民家庭。12歲時,馮如隨舅父前往美國舊金山謀生,在那裡目睹了處於上升時期的資本主義社會和工業化城市,幼小的心靈深受震撼。他在日記里寫了這樣一段話:「嘗謂國家之富強,由於工藝發達,而工藝發達,必有賴於機器。非學習機器不足以助工藝之發達。」經過10年的工作實踐和學習,馮如終於精通了機械和電機的專門技術知識,能夠熟練地設計和製造各種機器。
1906年,馮如開始收集有關設計、製造和駕駛飛機的資料,實施飛機製造計劃。經過努力,1909年9月,馮如終於在世界第一架飛機問世僅僅6年的時間內,造出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架飛機,命名為「馮如1號」。
1909年9月21日傍晚,「馮如1號」正式試飛。馮如駕駛著飛機,冒著強風,在美國一個農場崎嶇不平的地面上起飛,圍繞一座小土山作橢圓形航線的繞空飛行,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間。飛機飛行了一圈,航程約半英里,這表明飛機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能夠順利地進行操縱。馮如首次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史的開端。
❼ 中國大陸什麼時候有民航
1949年11月9日,原國民黨政府所屬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2000多名員工在香港通電起義(史稱「兩航起義」),12架兩航飛機當日冒險飛回祖國懷抱。
這12架飛機,加上後來由兩航員工修復的國民黨遺留在大陸的17架小飛機,構成了新中國民航初期的機隊主體。
在這12架飛機中,主要包括由美國唐納德·W·道格拉斯設計的DC-3螺旋槳飛機和美國康維爾公司出品的「空中行宮」(CV-204)
——三叉戟
❽ 我國第一架民航飛機是哪一年誕生的
有記載:1950年7月31日17時30分,在北京西郊機場,北京號執行新中國民航的第一個航班(康維爾240,簡稱CV-240) 。 中國最早的民用機場是北京南苑機場,位於天安門廣場正南方向15公里處。
❾ 中國民航航班最早什麼時間開通
最早1950年開通。
中國民航的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程度的象徵。中國民航事業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已初具規模,正在向世界航空強國邁進。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民用航空局,受空軍指導。11月9 日,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陳卓林率兩公司在香港員工光榮起義,並率領12架飛機回到北京、天津,為新中國民航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和技術力量。1950年,新中國民航初創時,僅有30多架小型飛機,年旅客運輸量僅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僅157萬噸公里。
❿ 最早的民用飛機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最早的民用飛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使用的。早期,飛機並沒有軍用和民用之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戰時需要而生產的大量飛機,僅作一些簡單的改裝就用於運輸郵件、貨物和旅客了。
但是,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的最大差別在於運營的經濟性,所以民用飛機不能簡單地用軍用飛機改裝,隨著航空工業的不斷發展和被用於國民經濟的各部門,飛機便分成了軍用和民用兩大類。
(10)中國什麼時候有客機擴展閱讀
客機發展歷史:
專門設計的客機出現於1919年。英國最早製造一架DH-16單發動機的4座客機。在後來層出不窮的螺旋槳旅客機中,美國研製的DC-3(1935年)曾被認為是最出色的。
1920至30年代是航空史上的大發展時期,當時最成功的客機是道格拉斯公司的DC-3,其高載客量令航空公司有利可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用航空界出現了巨大轉變,大量飛機用作商業客運用途。
1950年代,噴氣式客機,是民用航空技術的重大發展。德·哈維蘭公司製造的彗星客機成為歷史上第一種噴氣式民航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