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海洋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海洋發展前景如何

發布時間:2022-08-22 09:05:20

A. 中國海洋經濟穩中向好嗎

《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發展,結構調整持續深化。

2017年,我國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海洋生物醫葯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產業集聚逐漸形成;濱海旅遊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海洋旅遊新業態潛能進一步釋放;海洋電力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海上風電項目加快推進。

在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方面,2017年環渤海地區海洋生產總值24638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7%,比上年回落了0.8個百分點,從數據來看,2017年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可以概括為「海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繼續深化,提質增效取得實效」。

希望還有經濟可以健康發展!

B. 我國的海洋資源現狀

我國的海洋資源
1、海洋生物資源
中國海地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3個氣候帶。大陸入海河流每年將約4.2億t的無機營養鹽類和有機物質帶入海洋,致使海域營養豐富,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已鑒定20278種。根據長期海洋捕撈生產和海洋生物調查,已經確認中國海域有浮游藻類1500多種,固著性藻類320多種,海洋動物共有12500多種,其中:無脊椎動物9000多種,脊椎動物3200多種。無脊椎動物中有浮游動物1000多種,軟體動物2500多種(頭足類100種左右),甲殼類約2900種,環節動物近900種。脊椎動物中以魚類為主,約近3000種,包括軟骨魚200多種,硬骨魚2700多種。
2、海洋礦產資源
中國大陸架海區含油氣盆地面積近70萬km2,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積盆地16個。據國內外有關部門資源估計,我國大陸架海域蘊藏石油資源量150億-200億t,分別佔全國石油總資源量674億-787億t的18.3%-22.5%;據國家天然氣科技攻關最新成果,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為43萬億m3,其中海域為14.09萬億m3。這充分展現近海油氣資源的良好勘探開發前景和油氣資源潛力的豐富。我國漫長海岸線上和海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砂礦資源,目前已探明具有工業價值的砂礦有:鋯石、錫石、獨居石、金紅石、鈦鐵礦、磷釔礦、磁鐵礦、鈮鉭鐵礦、褐釔鈮礦、砂金、金剛石和石英砂。
3、海洋化學(海水)資源
世界海洋海水的體積13.7萬億m3,其中含有80多種元素,還含有200萬億t重水(核聚變的原料)。海水資源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海水中的水資源和化學元素資源。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即地下鹵水資源。我國渤海沿岸地下鹵水資源豐富,估計資源總量約為100億m3左右。海水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淡化成為淡水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可分為海鹽、溴素、氯化鎂、氯化鉀、鈾、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學元素;地下鹵水資源可分為海鹽、溴素、氯化鎂、氯化鉀、其他可提取的化學元素等。
4、海洋可再生能源資源
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和鹽差能等。中國潮汐能資源量約為1.1億kw,年發電量可達2750億kw小時,大部分分布在浙、閩兩省,約佔全國的81%。波浪能理論功率約為0.23億kw,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浙江、海南和台灣的附近海域。我國潮流能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為0.18億kw,年發電量約270億kw小時,主要在浙江、福建等省。另外流經東海的黑潮,動力能源更為可觀,估計為0.2億kw。溫差和鹽差能蘊藏量分別為1.5億kw和1.1億kw,兩者的總量超過海流能和潮汐能。
5、濱海旅遊資源
中國沿海地帶跨越熱帶、亞熱帶、溫帶3個氣候帶,具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綠色」5個旅遊資源基本要素,旅遊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據初步調查,中國有海濱旅遊景點1500多處,濱海沙灘100多處,其中最重要的有國務院公布的1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5處國家海洋、海岸帶自然保護區。按資源類型分,共有273處主要景點,其中有45處海岸景點、15處最主要的島嶼景點、8處奇特景點、19處比較重要的生態景點、5處海底景點、62處比較著名的山嶽景點、以及119處比較有名的人文景點。
6、海岸帶土地資源
中國海岸帶地區的土地資源類型較多,有鹽土、沼澤土、風沙土、褐土等17個類型,53個亞類。海岸帶不僅現有土地資源豐富,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的自然造陸地區,據古地理研究,我國長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下遼河平原等,約有14萬-15萬km2的土地都是古海灣沉積而成。由於入海江河多,挾帶泥沙量比較大,河口三角洲淤積速度快。例如,黃河每年向海洋的輸沙量高達10多億t,河口灘塗平均每年淤長約2100hm2(3.2萬畝)。

C. 我國海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目前,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隨著「實施海洋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國家在政策和規劃層面對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日益提高,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未來5~1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綜合分析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景與趨勢,可歸納為以下4點。

第一,海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逐步提高。隨著我國"科技興海"戰略的實施與海洋科技進步的加快,海洋開發技術逐漸成熟,海洋開發能力顯著增強,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海洋經濟增長對海洋科技進步的依賴性將持續增強。

第二,海洋經濟增長將持續保持巨大潛力。我國海洋經濟多年來保持高於國民經濟的速度快速增長,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的持續趨好、海洋科技進步對海洋經濟發展貢獻的逐漸加大,我國海洋經濟增長完全有可能保持12%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第三,海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將取得重要進展。隨著未來15年各項改革的深化和技術進步,以及國家對發展循環經濟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國海洋經濟增長方式將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緩解海洋資源環境的約束與保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將取得重要突破,我國海洋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質量和效益有較大提高,海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

第四,海洋產業結構與區域布局將進一步優化。未來15年,隨著國家對海洋經濟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實施,海洋產業政策的相繼出台,海洋經濟發展將實現較大的飛躍,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新興海洋產業在海洋經濟總量中比例不斷提高,海洋產業的區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海洋經濟將逐漸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D. 海洋工程前景怎麼樣

中國在海洋工程領域起步晚、起點低,但發展迅速。21世紀以來,中國造船企業抓住機遇,承接了相當數量的海洋工程裝備,取得了不少成績,獲得了國內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認可。中國先後自主設計建造了國內水深最大的近海導管架固定式平台,國內最大、設計最先進的30噸浮式生產儲油輪裝置FPSO,當代先進自升式鑽井平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平台等一批先進的海洋工程裝備。

目前,中國在海洋工程裝備製造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和較強的建造能力,產品開發由低端近海開始向高端深海逐漸突破,市場開拓由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向國內外市場並重的方向發展。中國特殊國情為海洋工程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而「十二五」規劃也為中國海洋工程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從全球產業轉移的趨勢來看,中國或將成為下一個全球海洋工程製造中心。綜合而言,中國海洋工程正如旭日東升,前景不可限量。

前瞻網發布的《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四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了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高速發展。

1、中國較高的石油對外依存度
石油在現代社會中有著不同於一般商品的戰略地位,在政治、軍事和經濟領域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年來,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一路飆升,由1993年的6%一路到2009年突破50%警戒線,再到2012年的56.4%,中國新增石油可采儲量已不足當年消耗量的50%。預計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原油需求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而國內產量將保持穩定或小幅增長,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這將使中國的能源供應問題更加突出。

海洋石油資源豐富,將成緩解供需的重要突破口。中國海上石油資源豐富,已發現300多個可供勘探的沉積盆地,面積大約有450多萬平方公里。近海已發現的大型含油氣盆地10個,包括渤海盆地、北黃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東海盆地、台灣西部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琉東南盆地、北部灣盆地、鶯歌海盆地和台灣淺灘盆地。已探明的各種類型的儲油構造400多個。


2、持續的海工裝備利好政策
作為海洋開發提供技術裝備支持的戰略性產業,海洋工程產業備受中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在2006年以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系列、《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等。其中,《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海工裝備認定為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重要的一環。
2013年8月,由國務院印發的《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明確提出了6項支持政策促進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對海工裝備產業帶來大大利好。

3、持續增長的油氣開發投資
「十一五」期間,中國用於海上油氣資源開發的投入達1200億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海洋工程列入優先發展的五大高端裝備領域之一,中海油宣布其在「十二五」期間的海洋油氣開發投資額為2500-3000億元,考慮到中石油等其他石油企業的投資支出, 「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額有望超過600億元。「十二五」期間,將繼續開發30多個海洋油田項目,目前全國范圍內,規劃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裝備基地已有20多個,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多艘FPSO。

4、船舶行業的戰略性轉移
中國船舶運力過剩,增長空間不大。2012年,三大主流船如干散貨船、運油船及集裝箱船的運力過剩,過剩量分別約為1億噸、0.40億噸和180萬標准箱,預計這部分過剩運力消化大約分別需要8年、10年和3年以上。

同時,中國船舶的船齡結構偏低,重置比例低。2012年,集裝箱船船齡5年及以下佔比約60%;船齡6-10年22%;船齡11-20年佔比12%;20年以上僅為6%。以30年船舶使用壽命來算,未來的重置比例還不到5%。

在以上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國內主舶製造企業已經把海工裝備當著未來發展重點。以振華重工母公司--中交集團為例,其收購世界著名海工設計公司F&G,表明中國企業海工收購步伐加決。海工裝備無疑將成為船舶行業未來增長極。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

E. 中國海洋經濟穩中向好嗎

3月1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據初步核算,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

據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介紹,2017年海洋經濟發展總體情況可以概括為海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繼續深化。

具體來看,海洋生物醫葯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濱海旅遊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4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6.5%;海洋電力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海上風電項目加快推進,新增裝機容量近1200兆瓦。

從區域來看,2017年,環渤海地區海洋生產總值24638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7%,比上年回落了0.8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22952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6%,比上年回落了0.1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18156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4%,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張占海表示,當前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產業仍處於轉方式、調結構、去產能的關鍵時期,部分產業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轉化慢、融資難、盈利難等問題。但總體來看,隨著國內宏觀經濟基本面向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持續推進,以及各級政府對海洋經濟發展重視程度不斷加強,2018年全國海洋經濟將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邁進。

F. 海洋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怎樣

海洋科學主要有前景的就業方向有:海洋環境保護方向、物理學科研方向、漁業方向。

1、海洋環境保護方向

眾所周知,人類在海洋領域的過度開發已經造成了海洋生物的大批滅絕,而該就業方向就提供了一個保護海洋生物的人才資源和智慧資源。目前該專業看似比較冷門,但在未來,將會逐漸變成一個人才缺口巨大的熱門專業,就業前景也會比較好。選擇該方向,國家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因為該方向需要的是可以艱苦奮斗、不斷在外工作的人員,條件比較艱苦,但是效益也比較大。

總之,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和「互聯網+」創業大賽的推進,海洋科學作為一個「邊緣學科」重新被重視起來了。海南2016年創業大賽的特等獎就是智能化的潛艇,與海洋科學密切相關。因此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該專業可能當下的工作不是很好尋求,但是未來這將是一個十分有前景的專業。

G.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已經發布。那麼,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都有哪些特點,請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的解讀。

2019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國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發展水平繼續提高,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取得顯著成效,海洋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海洋經濟總體實現穩步增長

海洋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十年間翻了一番。海洋經濟「引擎」作用持續發力,海洋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2%,高於國內生產總值0.1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近20年連續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3年穩步上升,2019年超17%。

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海洋服務業「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2%、35.8%和60.0%,與上年相比,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海洋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連續9年穩步提升,拉動海洋生產總值增長近5個百分點,對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5%。2019年濱海旅遊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8086億元,比上年增長9.3%。

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海洋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海洋原油生產增速由負轉正,扭轉了2016年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態勢,產量4916萬噸,比上年增長2.3%;海洋天然氣產量持續增長,達到16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4%。海洋交通運輸業平穩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6427億元,比上年增長5.8%;海洋貨運量36億噸,增長8.4%;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92億噸,增長4.3%。海洋船舶工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國造船完工量3672萬載重噸,比上年增長6.2%;全年實現增加值1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隨著海上風電補貼政策窗口期的臨近,海上風電並網裝機容量顯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累計並網容量達59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3.4%。

區域海洋經濟不斷壯大,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分別為26360、26570和36486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1.9倍、2.1倍和2.8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戰略持續發力,南部海洋經濟圈持續領先,2010年以來其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名義增速達12%以上,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由2010年的33%增長到2019年的41%。

海洋經濟對民生改善的貢獻日益增強

海水產品保障方面,海洋漁業穩步增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水產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4%。能源供給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發現大型油氣田,探明超千億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億方凝析油地質儲量,可供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總裝機規模達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塊化潮流能機組連續運行時間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滿足900戶海島居民日常生活用電。生活便利度提高方面,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線貫通;220千伏珠海疊泉輸變電工程海底電力隧道全線貫通。生活品質提升方面,郵輪旅遊呈回暖態勢,全國郵輪碼頭出入境旅客近413萬人次,從2019年5月起,連續8個月降幅呈現收窄趨勢。

海洋對外貿易總體向好發展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我國不斷提高涉海產品國際競爭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海洋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海洋對外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持續擴大,我國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海運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4.6%,其中,出口增長6.7%,進口增長1.6%。我國海運出口同比略增,海運出口貿易總額為166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2%。涉海產品進出口貿易趨勢向好,重點監測的涉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6%,連續4個月降幅收窄。海洋船舶完工出口同比基本持平,全國完工出口海洋船舶991萬修正總噸,比上年下降0.6%。

海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實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萬噸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海洋生物醫葯業取得新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治療老年痴呆(阿爾茲海默症)的海洋葯物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條件獲批上市,填補了17年來全球抗阿爾茲海默病治療領域無新葯上市的空白,成為全球第14種海洋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球首個波浪能裝機達120千瓦的養殖平台「澎湖號」交付使用,可提供1.5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海洋船舶領域取得新成績,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首航南極,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凱征」輪交付。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涉海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重點監測行業中新登記涉海企業共2.3萬個,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實有涉海企業比上年增長10.7%,連續4年增長過萬。其中,海洋旅遊業實有企業基數大、增長快,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海洋技術服務業等高技術產業實有企業數量增速較高,5年來年均增速分別為39.9%和20.4%。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效益狀況保持穩定,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0.1%,高於全國同期4.3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持平。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利潤略有下降,利潤總額為1439億元,比上年下降2.5%,降幅低於全國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於,一是企業營業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為14199億元,比上年下降2.6%;二是成本出現小幅上升,擠壓了利潤空間,涉海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成本為79元,雖低於全國同期5.1元,但比上年增加1.1元。

H. 去年中國海洋經濟穩中向好嗎

《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發展,結構調整持續深化。據初步核算,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360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009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3919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6%、38.8%和56.6%。據測算,2017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657萬人。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張占海表示,從數據來看,2017年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可以概括為「海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繼續深化,提質增效取得實效」,海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形成,海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閱讀全文

與中國海洋發展前景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日之後如何一發抽到中國湖榴彈 瀏覽:361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瀏覽:971
越南共佔多少島 瀏覽:956
有申根簽證怎麼去英國 瀏覽:419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7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
羅馬寶貝義大利劇插曲有哪些 瀏覽:667
英國的薯片有多少種 瀏覽:106
英國租房有什麼問題 瀏覽:274
中國男籃對希臘徐傑得多少分 瀏覽:439
越南打表多少錢 瀏覽:334
電腦版越南服怎麼改模組 瀏覽:266
中國什麼省最有錢 瀏覽:962
印度有多少紅茶 瀏覽:207
中國做了哪些努力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瀏覽:103
印度香蕉怎麼煮最好吃 瀏覽: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錢 瀏覽:672
義大利語有了一點點基礎該怎麼學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