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科技實力如何

中國科技實力如何

發布時間:2022-08-23 06:26:41

Ⅰ 長征火箭103連勝創紀錄,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如何

很棒,我國的航天技術可以排在世界前列,相信在今後我國的實力會越發強盛

Ⅱ 中國現在的科技實力如何

科技部近日提交中國科技實力報告詳細披露中國科技實力的「明細清單」———

中國科技實力到底如何?圍繞這個問題,社會上存在不同的看法。科技部有關方面經過調研,近日提交了中國科技實力報告。

如果將報告中的一系列數據排列下來,就是一份衡量中國科技實力的「明細清單」———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

目前,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國研究開發人員總量為142萬人,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

科技投入規模不斷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高,已經成為全球研發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究開發投入強度達到1.42%。

■初步具備支撐科技發展基礎條件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達到同類國際實驗室裝備水平,形成了包括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自然科技資源、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等較完備的科技基礎條件體系,部分領域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已建成覆蓋全國的信息通信基礎網路,網路規模、網路技術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06年底,中國電話用戶8.3億,移動用戶4.8億,均居世界第一;上網人數1.37億,上網計算機數5940萬台,寬頻接入量3530萬台,均居世界第二。

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國內發明專利年申請量連續三年超過國外申請量,其中商標、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4位。

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國際論文總數的世界排名已由1991年的第1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在三大國際檢索系統(指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在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取得了大量自主知識產權,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以及先進國防武器裝備等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

■企業成技術創新主要力量

民營科技企業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0595家,已成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生力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先鋒隊。企業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數量迅速增加,以企業為主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電子通信、電力設備、新能源、交通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創新型企業。

高技術產業規模在世界范圍內已處於較高水平。目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總產值達到34367億元,對全部製造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為15.5%。

■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高

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的攻克,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在主要糧棉等大宗作物科研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技術突破,產生了超級雜交稻、雜交玉米、轉基因抗蟲棉等一批重大農業技術成果,為農業增產增收和糧食安全奠定了基礎。在能源領域,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取得重要進展,為調整能源結構和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

人口與醫療衛生科技進步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人口控制與優生優育的技術進步,為實現人口再生產從「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心腦血管病、腫瘤等重大疾病,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部分領域進入世界前列

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格局已經形成。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其中的100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合作協定。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

「近五年來,中國科技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環境日益改善,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部分領域進入世界前列,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迅速提高。」科技部調研室負責人說,「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了良好基礎。」

Ⅲ 我們家這些國之重器真讓人驕傲,中國科技到底有多硬核

中國的科技是外國人都比不上的,在我們研製出來各種航母的時候,外國人還在嘗試如何下海。

Ⅳ 中國的科技力量怎麼樣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10年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於中國的科技事業,卻實現了巨大的躍升。盤點10年來我國科技成就,不妨從一些數字的變化談起: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0%,比2000年—2005年間提高約8個百分點;我國的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從2001年的2600萬人提升到2011年的6200萬人,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和研發人員數量已雙雙躍升至世界第一;我國R&D經費支出額已從10年前的1042億元提高到8610億元,世界排名從第7位躍居至第3位;SCI資料庫收錄的中國論文數量在世界各國的排名從第8位迅速躍居至世界第2位……
數字展現著中國科技的力量,記錄著中國科技發展10年成長軌跡。
就國家整體創新能力而言,我國與創新型國家差距迅速縮小,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據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2011》報告顯示,在佔世界研發經費支出98%的40個國家中,我國的國家創新指數已由2001年的第37位上升到第20位。根據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的國家創新指數國際排名將進入世界前18位。該研究院還對我國歷年的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測算,結果顯示,2005年—2010年間我國的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1%。
10年來,我國科技論文數量平穩快速增長。2001年—2010年間,SCI資料庫收錄的中國論文數量在世界各國的排名從第8位迅速躍居至第2位,總量已經達到12.2萬篇。SCI收錄的中國論文佔世界論文總數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8.6%。從各學科看,我國有6個學科的SCI論文10年累計數居世界前3名,分別是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工程技術、數學和計算機科學。2001年—2011年間,我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以30%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長,2011年達到41.6萬件,僅次於日本而居世界第2位。
科技論文與專利數量的增長、質量的提升與科技人員和經費的投入力度密切相關。我國科技活動產出效率穩步提高,一些指標處於世界較高水平。2010年我國學術部門單位R&D經費的SCI論文產出量(2010年的論文數與2008年R&D經費之比)為7.1篇/百萬美元,是2001年的1.3倍,在學術部門R&D經費超過80億美元的10個國家中位居首位。2011年我國每百萬美元R&D經費的本國人發明專利授權量(2011年的專利數與2008年R&D經費之比)為1.6件,是2001年(0.7件)的2.1倍;分別是2010年德國的13.9倍、美國的5.6倍和日本的1.3倍。在世界主要專利產出大國中,我國R&D經費的發明專利產出效率居首位。
在大幅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時,我國科技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一方面,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躍居世界首位,研發人員素質大幅提升。我國的科技人力資源總量有了大幅增長,從2001年的2600萬人迅速提升到2011年的6200萬人;同時,2001年全社會投入R&D活動的研發人員為96萬人年,到2011年,這一數字已突破280萬人年。10年間,我國的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和研發人員數量已雙雙躍升至世界第1位。
與此同時,我國研發人員的素質也有了大幅提高。根據2009年第2次全國R&D資源清查的數據,全國研究開發機構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已達到9.2萬人,具有碩士學位的人員已達到23.5萬人,分別是2000年的2.8倍和3.7倍。
另一方面,科技經費投入持續增加,研發經費總量已居世界第3位。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經費投入持續增長。2001年,我國政府財政科技撥款為703億元,到2011年則已達到約4900億元,對貫穿基礎研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科技活動給予強大支持。10年間,我國R&D經費支出額已從1042億元提高到8610億元,世界排名從第7位躍居至第3位。R&D經費與GDP的比值是測度一個國家R&D投入強度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指標。我國這一比例保持逐年上升趨勢,2011年達到1.83%,比2001年提高了0.88個百分點,在發展中國家中居領先位置。
同時,國家科技計劃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計劃共安排項目(課題)51904項,較「十五」增長12.5%,中央財政撥款932.28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31倍。國家科技計劃參與人員水平和質量持續提升,其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佔比約為37%。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出版專著21.6億字,發表論文43.4萬篇,其中國際論文17.6萬篇,申請專利9.1萬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7.3萬項,獲得授權專利3萬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1萬項。
經過10年努力,積極引進先進的資本運作管理理念,廣開科技合作引資渠道,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政策性金融和創業風險投資較快發展,科技擔保、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不斷推進,科技保險和知識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穩步開展。2011年,中國創業投資管理的資本總量達3198億元。自2009年10月國家推出創業板到2011年末,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數達到281家,融資超過2500億元。
10年來,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步伐也日趨穩健。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增強,2001年企業R&D經費佔全國R&D經費的60.4%,到2010年全國各類企業投入R&D經費達5185.5億元,佔全國R&D經費比重上升到73.4%。截至2010年,創新型企業總數達353家,試點企業已達550家。政府研究機構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創新效率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間,政府研究機構R&D人員以及R&D人員全時當量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2%和6.4%,R&D經費年均增長18.3%,比「十五」期間提高了3.6個百分點。2010年,政府研究機構開展R&D活動的人員有34.2萬人,按實際工作時間計算的R&D人員全時當量為29.3萬人年。政府研究機構的R&D經費已達1186.4億元,政府研究機構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十一五」期間,政府研究機構的專利申請和授權的增長速度均超20%,明顯高於R&D人員和經費的增長速度。高等學校科研能力也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間,高校作為第一承擔單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523項,占總數的81%,重點項目1272項,占總數的67%;承擔973計劃項目232項,占總數的56.7%;承擔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18項,占總數的49.4%;承擔863計劃課題4376項,經費75億元,占總數的30%;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55項,經費46億元,占總數的20%。科教結合助推創新型國家建設。「十一五」期間,全國高校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02項,技術發明獎151項,科技進步獎711項。其中,2010年的國家三大獎項,高校獲獎比例均超70%,高校授權專利數累計達115489件,年均增長40.1%。
近幾年我國的科技力量與日俱增,增長更快。
祝你生活愉快

Ⅳ 按目前的科技來看,我國屬於什麼水平

按目前的科技來看,我國屬於中高端水平,但水平不高。

一、背景。


我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的科技實力將會有質的飛躍,但我國需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國民創新意識,以及加大對科研領域的投入。只有這樣,我國的科技水平才能越來越高,逐漸成為科技強國,造福於民。所以,中國仍需努力!

Ⅵ 馬斯克在中國網信雜志刊文,談了人形機器人,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如何

首先是弱人工智慧時代的中國仿人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仍然受到技術、產業鏈、服務生態等成熟度的限制和影響,其面臨的挑戰遠大於其他人工智慧領域。在弱人工智慧階段,用戶的期望與產品的實際體驗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面要讓用戶更多地了解人形機器人,另一方面需要技術的發展和更多的場景落地實踐來驅動產品。只有提升體驗,才能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任何對可持續未來有貢獻的東西都值得投資。無論是特斯拉、腦機介面公司,還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些公司的最終目標都是在未來提高人類生活質量,能夠更好地的為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創造為世界帶來盡可能多的實用價值。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過渡,腦機介面公司致力於醫療康復,SpaceX讓星際連接成為可能。

Ⅶ 中國科技的真正實力到底是怎樣的

中國科技實力位居世界前三,不論是在國防還是其他方面,近些年來中國科技的發展是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

Ⅷ 中國的科技怎麼樣

中國的科技與日本美國相比,各有千秋。中國有領先於美日的項目,美國日本有很多領先於世界的科技。
日本在電子科技、精密製造、電子存儲、醫療等方面比我國要先進不少。
美國在尖端科學、航天航空、核能核技術應用、生物科技、高端製造、醫學研究等領域,領先於世界。
綜合來看,美國的綜合科技實力,至少還領先於中國四十到五十年。日本在電子科技、精密製造等方面也領先於我國三十年以上。

Ⅸ 我國科技實力如何

中國的科技水平怎麼樣
我國目前在科技研發支出排名中僅次於美國,2016年美國的科技支出約5100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一,我國的科研投入約2300億美元,緊跟其後。並且我國在科技領域的投入正在以每年約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長,以這個速度計算到2025年前後我國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就將超過美國。
在發展科技的人才培養方面,我國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美國有43所世界一百強大學,英國和德國加起來有24所,中國的世界一百強大學只有五所,這份排名還是根據教學實力進行的排名,如果按照科研實力進行排名,那麼中國的世界百強大學只有清華和北大兩所,與美國的差距十分明顯。
近些年我國的專利申請量也發展迅速,2016年我國的專利申請量為126萬份,排在世界第一,美國和日本分別以52萬和46萬排在第二三位,但是我國的專利有效授權量只有32萬,轉化率只有25%,而美國的有效授權量有28萬,日本有29萬,轉化率達到了54%和63%。這也意味著在將專利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中我們還做的不夠好,也意味著大多數的專利都沒有實際作用。
目前,中美都是全世界經濟最為活躍的國家,一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的科技實力都在進步,目前我國雖然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成果斐然,但是也不能忽視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

閱讀全文

與中國科技實力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日之後如何一發抽到中國湖榴彈 瀏覽:361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瀏覽:971
越南共佔多少島 瀏覽:956
有申根簽證怎麼去英國 瀏覽:419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7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
羅馬寶貝義大利劇插曲有哪些 瀏覽:667
英國的薯片有多少種 瀏覽:106
英國租房有什麼問題 瀏覽:274
中國男籃對希臘徐傑得多少分 瀏覽:439
越南打表多少錢 瀏覽:334
電腦版越南服怎麼改模組 瀏覽:266
中國什麼省最有錢 瀏覽:962
印度有多少紅茶 瀏覽:207
中國做了哪些努力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瀏覽:103
印度香蕉怎麼煮最好吃 瀏覽: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錢 瀏覽:672
義大利語有了一點點基礎該怎麼學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