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種業前十強有哪幾家
隆平高科、登海、豐樂。
公司以雜交水稻為核心,以種業為主營業務方向,以農技服務創造價值。公司擁有以袁隆平院士為首的一支專業研發隊伍,致力於雜交水稻、雜交辣椒、優質西甜瓜、蔬菜、棉花、玉米、油菜等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創新。
2001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公司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年投入科研和成果引進經費3000萬元。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達153個。
擁有各項專利97項(次),獲獎成果30餘項,其中「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選育及應用研究」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
2020年4月8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7億元,用於轉基因品種研發、種子加工生產線新建、南繁科研基地等五大項目。
2021年4月8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發布公告稱,其參股公司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產品瑞豐125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有效期為2021年2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
❷ 中國種子業五十強名單
1.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2.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湖南亞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4.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江蘇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6.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7.湖北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8.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9.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0.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11.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12.隆化三北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13.北京奧瑞金種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14.湖北省種子集團公司
15.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
16.山西天元種業有限公司
17.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8.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9.四川科源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21.新疆天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22.長春新豐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3.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北京克勞沃草業技術開發中心
25.中種集團承德長城種子有限公司
26.新疆康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7.新疆金博種業中心
28.四川德農正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29.新疆華西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0.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31.安徽天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上海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33.黑龍江北大荒集團九三種業有限公司
34.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紅興隆種業有限公司
35.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36.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7.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
38.四川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9.成都市種子總公司
40.四川蓬安正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41.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有限公司
42.南京紅太陽種業有限公司
43.重慶市種子公司
44.丹東農業科學院種子公司
45.山西省農科院種苗公司
46.甘肅省張掖市種子公司
47.河南省浚縣種子公司
48.廣西區種子公司
49.江西省種子公司
50.北京市種子公司
❸ 現在種子行業前景怎麼樣有發展前途嗎
現在農民手中已經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種的種子了。以前種子都是在各家各戶的農民手中,農民年年留種,這家沒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現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種子公司購買,種子公司購買的種子只能夠種一季,是不能夠留種的,否則長出來的是草。種子公司的種子會出問題嗎?只有天知道。但真出問題了,農民哪怕有地也沒有種子下地了,多麼恐怖!更何況,據報道,我們國家的種業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資手裡,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然而實際情況是否真如此?據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種子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以雜交玉米為例,2013年,中國雜交玉米制種面積382萬畝,預測制種產量13.6億公斤,有效庫存10億公斤左右。2014年可供種23.6億公斤以上,預計種植面積5.5億畝,需種量11.5億公斤,余種量12.1億公斤左右,突破需種量的兩倍。
❹ 中國種子交易網必須注冊必須進行實名認證嗎
是的,只有認證後才能提高信譽度,讓買家相信你。
❺ 在網上怎麼才能查詢到玉米種子是否通過國審和省審
以下是查詢玉米種子是否通過國審和省審的詳細步驟:
1、網路搜索「中國種子協會網」即可到達官網,然後點擊導航欄的「通知公告」。
(5)中國種子交易網怎麼樣擴展閱讀:
國審: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國家級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品種,認為具有優勢,可以在全國大范圍推廣的品種,但並不是全國所有玉米區都可以種植,審定證書上有詳細的適宜區域,超出區域是不.能銷售的,不過有些品種通過省級審定的可以在當地銷售。
省審:就是通過某個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議通過的品種,可以在本省種植推廣,超出區域不能銷售,省級審定證書一般不會標注不適應的區域。
❻ 中國農業網是不是騙人的網站啊
不是騙人的網站,是真實注冊的,中國農業網成立於2000年,原為相關部門項目課題,2002年改制後市場化運作,以「傳播農業信息,服務農業市場」為宗旨,是根植於農業行業,集農業信息與網路營銷服務為一體的信息服務平台。
你覺得騙人,那是因為上面有很多不真實的信息,就像我們看電視廣告一樣,過於誇大誤導,很正常的。
網路不是騙人的吧,但網路上面的知識,也有很多是錯誤的,這就需要我們用腦袋去過濾一下。
❼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業務
30多年來,蔬菜種子業務作為公司的傳統核心業務之一,為國內外客戶進出口數百萬公斤的優良蔬菜種子,與100多家國外種子企業建立了業務往來,與國內20多個省市的數百家經銷商建立了業務合作,為我國蔬菜種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8年業務重組後,公司確立了番茄、菠菜、花椰菜、西葫蘆、甜辣椒、黃瓜、甘藍七大戰略作物,對內按作物類別成立了專業的課題組,大力發展自主研發;對外加強與聖尼斯、坂田、紐內姆、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農林科學院等國際公司及國內科研院所的合作,引進數十個新品種,初步建立了覆蓋較為全面的新品種試種推廣體系和較為靈活、高效的銷售體系。
2010年蔬菜業務持續開拓創新,建立中種蔬菜新品種華北旗艦展示中心,召開大規模品種展示會,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經過6個月的磋商,公司與孟山都蔬菜業務部聖尼斯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公司後續新品種的不斷推出,起到保障作用。
中種蔬菜業務部始終堅持為農民提供最優質的種子和更周到的服務,為合作夥伴創造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中種集團主要從事玉米、水稻、小麥、蔬菜及向日葵等農作物種子的科研開發、生產加工和銷售及服務業務,種子經營規模在國內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在科研開發方面,中種集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逐步構建商業化育種科研模式,科研育種站和篩選試驗點遍布全國主要農業區,為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和品種支撐。2008年有十多個水稻新組合、多個玉米新組合參加了國家級區域試驗,還有近百個(次)水稻品種、數十個(次)玉米品種、多個棉花品種參加省級區域試驗。每年引進試種國內外近百個油料和蔬菜新品種。同時,中種公司還承擔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生物育種專項等多個國家級種業科研項目。2008年4月,成立了包括三位院士在內的新一屆專家顧問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一起邀請了我國5位著名院士育種家舉行了「中種公司種業科技創新院士行」活動,對公司研發方向和育種目標建言獻策,推動了公司研發實力快速提升。
在生產加工方面,公司長期積累形成了「公司+基層政府+農民協作組織+農戶」的運營模式,具有和億萬農戶合作的豐富經驗。公司在西北、華東、華南、西南四大基地帶擁有近30萬畝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在全國范圍內建有8個種子加工中心,實現了種子生產「布局區域化,生產標准化,加工專業化」。公司還確立了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完善品質,顧客滿意」的質量管理方針,並制訂了高於國標的企業產品質量標准,通過認真執行全程質量管理和嚴格的種子檢驗程序,確保種子質量合格率100%的目標,為農民提供「優質、放心的種子」。
在營銷服務方面,中種公司根據自身業務特點,不斷探索創新和完善營銷服務體系,已在全國建立了20餘家省級區域營銷服務中心,銷售網路覆蓋各主要糧、棉、油主產省區的重點農業縣。同時,公司在全國1000多個農村開展了「一村一點、一點一科技帶頭人」的「千村工程」項目,通過示範田的標准化生產,滿足基層農村的技術示範、試驗推廣和服務需求。
在戰略合作領域,公司一方面加強了玉米、水稻業務方面與國際種子企業的合資合作;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國外優良蔬菜、油料等作物種子在國內的生產銷售。已與40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家種子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種子進出口業務穩步快速發展。
公司在種子行業內首家建立了種子業務前、中、後台專業化操作的先進管理模式,搭建了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控體系和規劃/計劃/預算管理體系,把企業的戰略風險、客戶信用風險、存貨及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質量和安全風險、道德風險全面限制在可知、可控和可承受范圍以內。公司引入精益管理作為長期管理戰略,通過不斷發現和消除企業內部的各種浪費現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盡一切辦法滿足客戶有效需求,將企業的經營管理全部集中到創造價值、提升價值的軌道上來。此外,中種公司積極推進業務板塊一體化經營管理,通過資金集中、渠道整合、市場資源和人員優化配置,極大地提升了公司整體實力及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效應。
放眼未來,中種公司將繼續緊密圍繞玉米、水稻和蔬油三大主營業務,通過創新、整合、協作、管理四種途徑,努力打造以中種公司為核心平台的國家級種業供應鏈。公司將依託中化集團的強大資源及管理優勢,按照中化集團農業板塊戰略布局做強、做大種子業務,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種業企業,推動中國種子產業升級,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發揮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