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線路由器什麼時候在中國,普及的
無線路由器在中國的普及時間介紹:2008年開始在中國普及。
1、早在1998就有了,2000年開始在歐美小范圍使用。
2、2008年開始在中國普及。人們都是通過那些喜歡前沿科技的人帶動起來的,和手機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一半以上的人知道WIFI是因為手機里有這個功能才去打聽的。
【無線路由器】介紹:
1、無線路由器是應用於用戶上網、帶有無線覆蓋功能的路由器。
2、無線路由器可以看作一個轉發器,將家中牆上接出的寬頻網路信號通過天線轉發給附近的無線網路設備(筆記本電腦、支持wifi的手機。以及所有帶有WIFI功能的設備)。
⑵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用wifi功能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用wifi功能
1,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
2,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3,WiFi的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免費頻段,因此WLAN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介面。用戶可以在WiFi覆蓋區域內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
2,2003年出台的WAPI標准,2004年6月中國申請強制接入遭因特爾公司拒絕。2009年6月申請通過中國正式施行WAPI 標准單人遭到以美國為首國家的抵制。2010年WIFI在國內開始大規模覆蓋。
⑶ WiFi什麼時候出現的,
1996年澳大利亞設計的,於1999年公布,2001年開始國外普及,2003年中國政府禁止WiFi搞自己的WAPI,最後失敗,於2010年開放
⑷ wifi什麼時候普及的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
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
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Wi-Fi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WiFi的技術特點
一、優點
1、無線電波覆蓋范圍廣,WiFi半徑則達100米,適宜單位樓層以及辦公室內部運用。
2、速度不僅快,而且可靠性高802.11b的無線網路規范即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變種。最高帶寬是11Mbps,在信號有干擾或者比較弱的情況之下,帶寬可以調整到1Mbps、5.5Mbps及2Mbps,帶寬自動調整,有效保障網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無需布線WiFi的優勢主要在不需要布線,可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所以十分適宜移動辦公用戶需求,具備著廣闊市場前景。
二、不足之處
IP無線網路存在著部分不足之處,例如:切換時間長、覆蓋半徑小、帶寬不高等,使它不能很好支持移動VoIP等要求高的應用。
因為無線網路系統對上層業務開發的不開放原因,使很多適宜IP移動環境的業務難以開發。定位在家庭用戶的WLAN產品,在許多地方不能夠滿足運營商在網路維護、運營上的要求。
⑸ 我國什麼時候開始有wifi信號的
2003年出台的WAPI標准,2004年6月中國申請強制接入遭因特爾公司拒絕!2009年6月申請通過中國正式施行WAPI 標准單人遭到以美國為首國家的抵制!2010年WIFI在國內開始大規模覆蓋!國貨當自強
⑹ 什麼時候普及的無線網
應該說真正的wifi網路進入大眾的生活並普及是隨著上世紀90年代internet的發展而壯大起來的,本世紀2000年代初是快速發展時期。
那麼看看它的發展史吧:
無線wifi網路的從無到有,其實經歷過多次失敗、也重新再來過,所以才有了今天大中小城市無處不在的無線wifi網路。隨著提供移動上網服務的各類WiFi熱點越來越多地覆蓋商場、賓館、機場、咖啡廳等公共場所越來越多,也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我們每天都要用到無線網路,那你又知道多少關於wifi網路的事情呢?這可能就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了,想必這些歷史已經被現在高速發展變化的社會所遺忘,那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這段故事吧!
上世紀50年代,美國修建了縱橫全國的州際高速公路干線,給美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持續的繁榮。1992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柯林頓提出將建設「信息高速公路」作為振興美國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1993年,「信息高速公路」成為美國政府的建設計劃。之後,一些國家紛紛效仿信息高速公路的計劃,投入巨資去做基礎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信息化的發展。
直到2004年7月,美國費城首次提出建設基於WLAN標準的無線寬頻城域網路,也叫「無線費城計劃」,此後無線城市的建設浪潮開始席捲全球,美國華盛頓、英國倫敦、加拿大安大略、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漢堡、中國香港等1000多個城市紛紛加入無線城市建設浪潮中,以滿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的需要。但令人遺憾的是,「無線費城計劃」最終因商業模式不夠明朗而以失敗告終,盡管中途有幾次「重啟」,但最終項目受到種種挑戰而不得不終止。
雖然失敗了,也讓人們看到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無線網路的帶寬問題、認證問題、計費問題等,當時的技術條件也還達不到現在的高度,所以實現起來很困難,況且網路也不是很普及,想想十年前,可能有台電腦用,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更別提想利用網路來拉動人們的消費需求了,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說,無線wifi網路真正走進普通百姓生活應該是近幾年的事情,在公共空間全面覆蓋、接入WiFi系統,甚至免費給人們提供無線上網服務,這話聽起來和多年前的「費城計劃」如出一轍。然而,現在的時機與當年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第2頁:今時今日的wifi網路
今時今日的wifi網路
現在的網路,我們可以說它真是「今非昔比」了,尤其是移動互聯的迅速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人們的行為習慣了。
無論從市場規模來看,還是從用戶習慣來看,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想像空間巨大。關於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之爭」愈演愈烈。從最早的應用入口到內容分發平台入口,再到終端入口,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入口正在不斷向後移」,直到兩年前,WiFi的上網入口開始引起業界關注。在這個入口即價值的時代,占據上網入口顯然讓很多人蠢蠢欲動,運營商、WiFi設備商以及一些系統集成商都在各顯神通,盯著這些數量龐大、流量可觀的的WiFi入口。
更值得關注的就是「免費wifi」,這讓wifi迎來了更加好的發展環境,一場圍繞免費WiFi的巨大的商業試驗正式展開,也預示著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的到來,一個新的市場機遇也隨之而來。
免費wifi帶來了互聯網思維的逆轉,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正在以更加快速,更加強力的方式推動著經濟、社會的變革,最重要的是互聯網打破了信息的不對稱,讓人們在第一時間知道新的信息、做出第一時間的反應,促進整個信息的流通,由此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不得不說,免費wifi本身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商業模式。
第3頁:未來「超級Wi-Fi網路」
未來「超級Wi-Fi網路」
現在的3G網路已經被廣大用戶所熟知並已經成規模的利用起來,通過3G網路的迅速發展,4G時代也已經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也有部分用戶提前嘗鮮了4G網路帶來的高速體驗,這也預示著將來會有更快的網路出現,並不斷加速整個移動端網路的進步。大家應該看到,在3G/4G時代與Wi-Fi業已形成的主輔融合的局面仍將繼續,無論網路形態還是網路終端設備都將進一步推陳出新。
進入2014年,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5G迅速提上日程,主要國家和相關國際組織紛紛開展5G研發,來滿足移動業務流量增長的需求。
網路形態則向多元化、寬頻化、綜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進,尤其是未來數據業務將主要分布在室內和熱點地區,這使得超密集網路成為了實現未來5G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於在城市地區的基站建設密度已經較高,難以繼續部署宏站或者微站,未來5G或將僅部署毫微站和熱點站。在此形勢下,5G基站已與WLAN熱點的布局和吸收數據流量的功能趨於一致。
然而,用戶在享受移動互聯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支出意願並沒有顯著增長,甚至在降低。如何打造一個低成本部署、運營的網路,在滿足用戶超高需求增長的同時,維持整個移動通信產業界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全世界移動通信運營商面前的一個共同難題。
「超級Wi-Fi網路」計劃,就是為企業低成本部署、運營提供支持的計劃,可以降低企業的通信成本,從而受到推崇。「超級Wi-Fi網路」也受到廣大民眾支持,因為對於一般民眾,無需每月再支付高昂的手機通信費用,同時還能夠享受先進的服務。
可見,在未來的5G時代,Wi-Fi不僅會與5G融合,更大的趨勢是構建獨立的「超級Wi-Fi網路」,為全球提供無線寬頻服務。
總結:
無線wifi網路,其實是一個很廣很深的話題,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它不僅需要強大的基礎建設作為支撐,還需要移動互聯網路的支持,還要與人們日益增強的互聯網消費意識相結合,不斷拓展和深化,才能提供一個更好的無線網路服務。
⑺ wifi是什麼,什麼時候流行的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ad、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頻無線電信號。[1] 無線保真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協議的區域網就稱為無線保真。甚至把無線保真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Wi-Fi是WLAN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Wi-Fi」這個縮寫詞的發音,根據英文標准韋伯斯特詞典的讀音注釋,標准發音為/ˈwaɪ.faɪ/因為Wi-Fi這個單詞是兩個單片語成的,所以書寫形式最好為WI-FI,這樣也就不存在所謂專家所說的讀音問題,同理有HI-FI(/haɪ.faɪ/)。
2014年8月,網路安全研究人員魯本·聖馬爾塔表示,如果飛機WiFi開放度過高,可能會被黑客用於劫機。
無線網路在無線區域網的范疇是指「無線相容性認證」,
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同時也是一種無線聯網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無線保真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無線保真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掌上設備
無線網路在掌上設備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份子。與早前應用於手機上的藍牙技術不同,無線保真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無線保真手機成為了2010年移動通信業界的時尚潮流。
日常休閑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無線保真介面。當我們去旅遊、辦公時,就可以在這些場所使用我們的掌上設備盡情網上沖浪了。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保真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在家也可以買無線路由器設置區域網然後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無線上網了。
無線網路和3G技術的區別就是3G在高速移動時傳輸質量較好,但靜態的時候用無線保真上網足夠了。
無線網路的規模商業化應用,在世界范圍內罕見成功先例。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運營商對這一模式的不認可;二是本身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但基於無線網路技術的無線區域網已經日趨普及,這意味將來可以十分方便的應用。一旦存在無線保真網路的公眾場合,解決了運營商的互聯互通、高收費、漫遊性的問題,無線保真將來從一個成功的技術轉化為成功的商業。
客運列車
2014年11月28日14時20分,中國首列開通WiFi服務的客運列車——廣州至香港九龍T809次直通車從廣州東站出發,標志中國鐵路開始WiFi(無線網路)時代。
列車WiFi開通後,不僅可觀看車廂內部區域網的高清影院、玩社區游戲,還能直達外網,刷微博、發郵件,以10-50兆的帶寬速度與世界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