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陶瓷首創於唐代的有哪些

中國陶瓷首創於唐代的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6 06:39:33

『壹』 中國最早的陶瓷是什麼時候出現

最早的瓷器脫胎於距今約4200年的原始青瓷,發現於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原始青瓷是陶器向瓷器過度的一個中間產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
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出現在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的東漢時期,這一時期,北方的人民因為有著人民南遷和厚葬之風的習俗,以及中國東部江蘇省的上虞地區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這里成為了中國瓷器的發源地,出名的就有考古發掘出來的青釉水波紋四系罐,屬於青瓷,雖然丑,但是已經符合一個瓷器的標准了。

『貳』 中國瓷器發明於哪個朝代並以什麼為標志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一般稱其為「原始瓷」。最早見於鄭州二里崗商代遺址。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

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國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從中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


(2)中國陶瓷首創於唐代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瓷器早在唐代即沿陸路和海路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在朝鮮、日本、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的許多地區都有出土,在巴基斯坦的布拉明那巴德、埃及的福斯塔特古遺址中均有發現。

宋代海運發達,在通往亞非的交通線的主要地區,均發現有中國青瓷和青白瓷。宋人趙汝適撰寫的《諸蕃志》,記有近20個國家與中國交易瓷器。元代對外貿易進一步擴大,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出口,受到廣泛的歡迎。

明代鄭和(1371~1435)開辟了橫渡印度洋通往非洲東海岸的航路,中國瓷器行銷更廣。與鄭和同行的費信(1388~?)在《星槎勝覽》中記述,進行瓷器交易的有20餘國。

歐洲先是由阿拉伯商人販去中國瓷器,16世紀葡萄牙、荷蘭商人來中國販運。近人考察,1602~1682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販運的中國瓷器即有1600萬件以上。

中國制瓷技術最早傳播到朝鮮和日本。朝鮮在10世紀初即已仿造越窯、汝窯青瓷,日本在南宋和明初都曾派人來中國學習制瓷。11世紀中國制瓷技術傳到波斯,又從波斯傳到阿拉伯,15世紀傳到義大利及歐洲其他各國。14~15世紀中亞、歐洲所造瓷器中常具有中國風格。

『叄』 唐代七大名窯是什麼

分別是:越州窯、邢州窯窯、鼎州窯、婺州窯、岳州窯、壽州窯、洪州窯。

1、越州窯

俗稱稱「越窯」。地址在現今的浙江省紹興、上虞、慈溪、餘姚一帶,因為唐朝時這里屬越州管轄,所以稱做越州窯,簡稱越窯。古越地不僅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也是我國瓷器的誕生地。

越窯燒造瓷器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東漢的時候,越州人就燒出了成熟瓷器,歷經六朝、隋唐和五代時期的蓬勃發展,至宋從未間斷,越窯青瓷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越窯青瓷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邢州窯

邢州窯也稱「邢窯」,窯址在河北省邢台市所屬的內丘縣、臨城縣一帶。唐代時屬於邢州,故稱「邢窯」。瓷器燒制於唐代,邢窯盛產白瓷,邢窯白瓷是中國唐代瓷窯產品。

與同代著名越窯所產青瓷齊名。在唐代中國的瓷器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邢窯白瓷的生產,開始於隋,入唐以後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至唐中後期已自成體系,並能與越窯青瓷平分秋色。

3、鼎州窯

有關專家從其胎胚薄、釉色正、刻花精緻來推斷,這個窯場可能超過陝西銅川耀州窯。疑似漢磚瓦的存在,有可能證明這個窯場早於著名的耀州窯。

雖經可能長達一千多年的深埋,其色澤仍然鮮亮。堆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的陶片及破碎陶瓷器皿,該窯年代疑似跨越漢、唐、宋、元等數代。

4、婺州窯

婺州窯,位於今浙江金華地區,在金華、蘭溪、義烏、東陽、永康、武義、衢州、江山等地均發現遺址。

5、岳州窯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湖南常德收藏家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岳州窯」之名,始見於唐代陸羽《茶經·四之器》。

唐代岳州窯在陸羽《茶經》中列宜茶青瓷名窯第4位。窯址位於湖南湘陰城關及縣內其它地區,人稱湘陰窯。我國窯名出自唐代,而湘陰唐時屬岳州轄地,所以唐代稱其為岳州窯。岳州窯始燒於東漢,中經西晉、南朝、隋,一直延續到唐代。

6、壽州窯

壽州窯,隋唐時制瓷名窯之一。產品以青瓷為著名。窯址在安徽淮南市上窯鎮、觀家崗、余家溝、外窯等地。唐代屬壽州,故名。

共發現隋唐窯址六處。始燒於隋代,盛於唐,終於唐晚期。隋代開始燒青瓷,產品有小口碟、四系瓶、高足盤等。

7、洪州窯

洪州窯是漢族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其講究裝飾,多刻印朵花、圖案形花葉,沿器物周壁對稱排列。

窯址位於唐洪州(今江西豐城)一帶,故稱洪州窯。現已發現的窯址主要位於距南昌南郊30公里的江西豐城市,另外南昌縣岡上鄉也發現有窯址。

洪州窯始於東漢晚期,終於五代。以燒青瓷為主,釉色一般較淡,青中泛黃;色調較深沉的發褐色;也有黃褐釉瓷,胎體加工不細,與陸羽《茶經》:「洪州瓷褐」相符。另還有一種青綠釉瓷,色調較深,灰青明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代七大瓷窯

『肆』 古代著名陶瓷有哪些

各個朝代的瓷器都各有特色,以宋代為例:

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蕭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集賢沐古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

1、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

2、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

3、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

4、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

5、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精巧細致,光澤美觀;

6、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

7、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

8、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

9、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

10、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

11、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伍』 唐朝陶瓷業最著名的三個代表

唐朝陶瓷業最著名的三個代表是越窖的青瓷、邢窖的白瓷和唐三彩。
唐代越窯瓷器的胎質細膩,釉層均勻,渾厚滋潤,品種增多,有「如冰似玉」之譽。主要器物有碗、盤、壺、罌、瓶、罐、耳杯、盞托、粉盒、水盂、唾壺等10餘種。這些器物中,一部分繼承了前代的造型,而又有所變化。這些器物的造型均與唐代金、銀器皿有著密切關系。從上述越窯青瓷的器形演變以及食用器物種類的不斷增多,可以看出金、銀器皿正在逐漸為瓷器所替代,故陸羽《茶經》里才有「邢瓷類銀」,「越瓷類玉」的評語。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窯還有一種帶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徵是:胎薄輕巧,質地細潔,呈純白色;釉面滋潤,釉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滿釉。一般講,"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細膩、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器物上的,屬於唐、五代時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黃或部分微微閃青,有時帶有刻劃花裝飾器物上的,屬於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燒法燒成,口沿無釉並帶有刻劃花裝飾的器物上的,則屬於北宋後期。

唐三彩是漢族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唐代低溫彩釉陶器的總稱,屬於一種盛行於唐代的低溫鉛釉的彩釉陶器,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築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現一批唐代墓葬,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三彩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國畫、雕塑等傳統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

『陸』 陶瓷的來歷

來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

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最早的彩陶發源地在黃河流域,尤其以陝西的涇河、渭河以及甘肅東部比較集中。甘肅東部大地灣一期文化,不僅在器形上比較規整,而且繪有簡單的紋飾,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彩陶文化之一。這一時期已出現陶輪技術,制陶術已成為一種專門技術。

(6)中國陶瓷首創於唐代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唐朝時期

到了唐代,瓷器製作可為以蛻變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時代。因為陶與瓷的分野,在乎質白堅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關鍵在於火燒溫度。

漢代雖有瓷器,但溫度不高,質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發展到唐代,不但釉葯發展成熟,火燒溫度能達到攝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們說唐代是真正進入瓷器的時代。唐代最著名的窯為越窯與邢窯。

唐三彩誕生背景

唐三彩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三彩誕生於唐代是有其文化淵源的。

首先,成熟的陶瓷技術是唐三彩誕生的物質基礎;其次,唐代盛極一時的厚葬之風是促成其誕生的直接導向;第三,唐代各個領域的歷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藝術養料。

唐三彩的誕生也是三彩釉裝飾工藝的誕生,是釉彩裝飾和胎體裝飾結合的過程。輝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絢麗斑斕的藝術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動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發揮和淋漓盡致的展現。

『柒』 唐朝陶瓷主要有哪幾種各自有什麼特點

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時還燒出成熟的黑、黃、花瓷.最引人注目的是創燒出中外聞名的唐三彩和釉下彩.《陶錄》上說「陶至唐而盛,始有窯名」,一些制瓷中心逐漸形成名窯,如越窯青瓷(秘色瓷)、邢窯白瓷、長沙銅官窯釉下彩繪等.由於海、陸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暢通,促進了陶瓷大量出口,對世界陶瓷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
白瓷
唐代陶瓷「南青北白」,說明當時白瓷主要產於北方,在今之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地區都有生產,而其中河北臨城邢窯最有名,與南方越窯並稱.邢窯白瓷生產始於初唐,開元、貞元時普及全國,「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國史補》).陸羽《茶經》說它「類銀」、「類雪」,胎上持白化妝土,然後再上白透明釉,釉色白中閃黃.器內滿釉,釉不到足,自然垂流.唐後期改為施全釉,體薄釉潤,胎釉皆白,光潔純凈.器形樸素大方,不施紋樣,有罐、壺、瓶、碗、盤、枕、燭台、玩具等,底多為平底和寬邊玉璧底.
--------------------------------------------------------------------------------
青瓷
唐代青瓷是唐代陶瓷的主流,窯址遍布南北,其中南方越窯青瓷最有名,最有代表性,主要分布於對外貿易港口明州(寧波)附近,窯場林立,大量生產,大量出口,唐、五代、北宋時盛行.越窯青瓷胎骨較薄,施釉均勻,青釉瑩潤,多作茶具,這與當時飲茶之風盛行有關.陸羽《茶經》品評當時各地瓷器茶具時說「越州上」、「類玉」、「類冰」.越窯青瓷除出口外,還供宮廷使用,朝庭設官督造,從此開歷代官窯之先河,因此越窯青瓷又叫「秘色瓷」.器形有罐、壺、瓶、杯、碗等.唐代青瓷除越窯系統外,還有甌窯、婺州窯、岳州窯、洪州窯等,此外在今之福建、廣東、四川地區也有青瓷生產.
--------------------------------------------------------------------------------
唐三彩獨樹一幟
唐三彩陶器是唐代陶瓷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以豐富多彩的釉色和美妙高超的造型馳名於世.唐代陶瓷

『捌』 唐朝最著名的瓷器是什麼

唐代主要著名的是青瓷與白瓷,其光潔如玉,蕙質秀雅在那個時代分別用「類冰 類雪」來形容。而相對於白瓷,唐時期的青瓷無疑在特色和藝術性上更為知名。

青瓷可以說是唐宋時期瓷器的代表,其美感,質感,光澤程度上確實要比白瓷更為優秀。然而現在,中國的青瓷可以說是不怎麼常見了,現在中國瓷器的發展,主要是以清代的青花,粉彩,琺琅為主體。

雖然青瓷在中國已不再出名,卻在韓國生根發芽,青瓷也早已成為韓國的國寶韓國的專利。

再說白瓷,白瓷潔白如玉,色澤勝雪,從唐代瓷器中可見一斑 古人好玉,凡事不是喜其華麗,而是喜其清潔如冰,進一步引申為人的性情德行如白壁無瑕,清潔不染,清涼無為。這點和後期崇尚繁瑣奢侈的華而不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後世的玉,不是與傳統精神相符的簡潔明快,而是多為繁亂華麗的玉雕,過於強調人為修飾,從而忽略了玉質朴的天然本質。所以,從根本上說,玉和瓷器一樣,已失掉了它原有精神與內涵。

(8)中國陶瓷首創於唐代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越窯在南方浙江省紹興,主要製造青瓷;邢窯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製造白瓷。越窯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邢窯所產的白瓷,土質細潤,器壁堅而薄,器型穩厚、線。唐三彩分布在長安和洛陽兩地,在長安的稱西窯,在洛陽的則稱東窯。唐代盛行厚葬,不僅是大官貴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風氣。

唐三彩種類很多人物、動物、碗盤、水器、酒器、文具、傢具、房屋,甚至裝骨灰的壺壇等等。大致上較為人喜愛的是馬俑,有的揚足飛奔,有的徘徊佇立,有的引頸嘶,均表現出栩栩如生的故種姿態。

至於人物造型有婦女、文官、武將、胡俑、天王,根據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等級,刻畫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貴婦面部豐圓,梳成各式發髻,穿著色彩鮮艷的服裝,文官彬彬有禮,武士剛烈勇猛,胡俑高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壯氣概,足為我國古代雕塑的典範精品。

『玖』 陶瓷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陶瓷是新石器時代發明的,那時還沒有朝代。
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嘆為觀止。相傳堯傳天下於舜,舜傳天下於夏禹,禹則傳給其子,開始了所謂的 「家天下」。夏傳至桀,暴虐無道,商湯將之放遂,自立為帝,所以以征討得天下者,自湯開始。
商得天下後統治達六百餘年(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前後),一直到紂王。後被武王征伐,紂王自殺,於是天下歸於周。周朝的統治時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21年,事實上的有效統治在公元前771 年就已結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稱為戰國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統之中國開始,但秦王朝只持續到公前206年,就被漢朝所取代。在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陶瓷首創於唐代的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越南辦一個手機卡要多少錢 瀏覽:621
尼摩船長在哪裡與英國 瀏覽:495
伊朗新冠狀怎麼得美國 瀏覽:993
越南家居怎麼進中國 瀏覽:232
中國白銀手鐲怎麼樣 瀏覽:975
病毒是怎麼傳染到伊朗的 瀏覽:431
中國現在怎麼停電 瀏覽:624
表哥在英國留學送什麼 瀏覽:387
在越南簽證過期回國怎麼辦 瀏覽:396
威廉為什麼當英國國王 瀏覽:141
西西里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49
軸心一方的義大利什麼梗 瀏覽:655
伊朗的演員什麼波波 瀏覽:832
美國什麼時候暗殺的伊朗將軍 瀏覽:549
義大利麥當勞怎麼點 瀏覽:452
中國人壽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瀏覽:346
眾所周知印度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604
為什麼英國王室很有錢 瀏覽:297
越南老乾媽怎麼樣 瀏覽:111
中國武警部隊有哪些下屬單位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