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內有哪些關於環保方面比較出名的公益組織
國內環保方面比較出名的公益組織有:自然之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大海環保公社、中國綠色農業服務聯盟、清水同盟、北京國仁綠色聯盟等。
⑵ 中國: 全國環保相關組織
(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李四光中隊……)
·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
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是整合環境標志、有機食品、環境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等領域認證資源,實施產品與體系一體化認證的認證機構。貫徹 「以產品帶體系,用體系保產品」的宗旨,實現中心 「過程式控制制務實,終端產品雙優,理念與時俱進,質量完美一流」的質量方針。通過承擔國家認證標准和技術性貿易措施等科技攻關任務,發揮國家級認證單位與國際標准全面接軌的能力優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 (簡稱 「認證中心」) 是經國家環境保護部授權、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的,代表國家對綠色產品進行權威認證,並授予產品環境標志的機構。
認證中心立足於整體推進 ISO 14000 國際環境管理標准,把生命周期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環境管理的現代意識和清潔生產技術融入產品環境標志認證,推動環境友好產品的發展,開拓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實現以人為本,讓環境標志產品成為聯系公眾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紐帶,推動可持續消費。認證中心堅持 「搭建雙綠橋梁、推廣雙優產品、創造雙贏績效」的質量方針,把環境管理體系加環境標志產品的 「雙綠」,產品質量優、環境行為優的 「雙優」,環境加經濟的 「雙贏」的理念變成中國發展綠色技術措施的動力之源。
認證中心將 ISO 9001 和 ISO 14001 的體系認證要求和產品質量標准及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的保障措施與抽樣檢測融合為環境標志保障體系,追求文件簡明、內審制度與改進機制有效,開拓中國企業的雙綠色發展模式。
15 年來,中國環境保護部批准頒布了近 80 項環境標志標准,現行的有 72 項,正在制定中的有 10 余項。已經有 1500 多家企業,30000 多種產品獲得中國環境標志認證,涉及建築、汽車、建材、紡織品、電子產品、日化產品、傢具、包裝製品等行業,形成了 1000 多億元產值的環境標志產品群體。環境標志產品的特性,主要從環境友好角度充分考慮減少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安全,資源能源節約和再生資源利用,產品的可回收和再循環等方面。中國環境標志計劃實施 15 年,較好地配合與支持了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現已開展的環境標志認證包括環境保護國際履約類,可再生回收利用類,改善區域環境質量類,改善居室環境質量類,保護人體健康類,節約能源資源類和促進節能減排、防止氣候變暖類共七大類產品。中國環境標志計劃在產品綠色標准制定方面跟蹤國際同類標准發展動態和趨勢,協調有關的工業協會和企業,使中國環境標志標准技術先進而成熟; 在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制度方面積極完成與國際標準的接軌。中國環境標志開展積極而廣泛的國際合作,在保持了與國際 「生態標志」技術發展同步的同時,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目前,中國環境標志與德國藍色天使、日本生態標簽、北歐白天鵝、韓國生態標志、澳大利亞環境選擇、紐西蘭環境選擇、泰國綠色標簽等國家環境標志機構簽訂了合作與互認協議,開展了積極的互認合作。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環境標志與德國藍色天使、日本生態標簽和韓國生態標志已經分別制定並頒布了 「第一個」環境標志共同標准,這標志著中國環境標志國際互認工作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經過 15 年艱難發展,培育了中國綠色消費市場,促進了綠色技術和清潔技術的發展,使我國的綠色采購產品市場具備了一定規模。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可以基本滿足政府綠色采購的產品內容,是我國制定政府綠色采購標准、清單指南的重要基礎。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於1978 年5 月批准成立,是中國國內成立最早、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非營利性非政府科技社團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的全國一級學會,也是我國環境學科最高學術團體和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環保科技社團組織。它具有跨部門、跨行業、橫向聯系廣泛的優勢和特點,主要由全國環境科技工作者、環境工程技術人員、環境教育工作者和環境管理工作者 (統稱環境科技工作者) 志願結合組成。現有全國會員 42000餘名。除設有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秘書處,還下設 7 個工作委員會、28 個分會及專業委員會。在管理體制上實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雙重領導。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辦會宗旨是推動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與服務,並且要站在時代和學科發展的前沿,引領社會進步。在新的形勢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將進一步發揮環保科技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軍,對外民間學術交流主要代表和環保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職能作用,努力搭建起為學術交流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環境決策管理服務和為會員服務四大平台,團結和依靠廣大學會會員和環保科技工作者,大力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技術推廣作用,決策和科技咨詢服務,國際交流合作以及其他各項有利於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工作和活動,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創新進取,努力再造學會工作新優勢,開創學會工作新局面。
學會確定了 「一、二、三、四、五、六」的總體工作思路和奮斗目標,這就是: 圍繞一個中心 (以發展為中心,把學會做強做大) ; 搞好兩個服務 (為環境保護服務,為學科發展服務) ; 推進三項改革 (改革組織體制,改革運行機制,改革活動方式) ;發揮四個作用 (學術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軍,對外民間科技交流主要代表,成為環保科技工作者之家) ; 建好五大平台(學術交流; 科學普及; 科技咨詢; 會員服務; 能力建設) ; 實現六大進步 (辦會方向堅定正確,經濟狀況不斷改善,社團文化特色鮮明,業務能力顯著增強,活動空間逐步擴大,社會影響日益提高) 。學會將按照這一思路,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建設成為具有較強自主、自立、自強、自律能力,能滿足黨和國家以及環境科技工作者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社團活動規律,具有鮮明特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國家一流的現代科技社團。
·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是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個群眾性民間環保團體,創立於 1994 年 3 月。「自然之友」宣稱的宗旨為: 開展群眾性環境教育、倡導綠色文明、建立和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文化、促進中國的環保事業。 「自然之友」的活動經費來自會員交納的會費以及社會贊助。
1993 年 6 月 5 日,自然之友的幾位發起人舉辦了中國首次民間自發的環境研討會——— 「玲瓏園會議」。1994 年3 月31 日,自然之友成立,標志著中國第一個在國家民政部注冊成立的民間環保團體誕生。創始人是梁從誡、楊東平、梁曉燕和王力雄。其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梁從誡教授任會長,社會文化和教育問題專家楊東平教授任副會長。自然之友支持政府保護環境的各項政策、法規和措施,盡可能地予以配合和監督。十多年來自然之友累計發展會員 8000 多人,其中活躍會員 3000 餘人,團體會員近 30 家。累計獲得國內、國際獎 15 余項,如 「亞洲環境獎」、「地球獎」、 「大熊貓獎」和菲律賓 「雷蒙·麥格賽賽獎」。各地會員熱忱地在當地開展各種環境保護工作,已有多位會員榮獲各級嘉獎,由自然之友會員發起創辦的 NGO (非政府組織) 已有十多家。歷經十年的創立與發展,自然之友成為中國具備良好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環境 NGO,對中國環保事業和公民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並已成為標志性組織之一。
·北京地球村
北京地球村成立於 1996 年,是一個致力於公眾環保教育的非營利民間環保組織。地球村現有 15 名全職工作人員,正式注冊的志願者上千人,是聯合國環保署的中國民間聯絡站。北京地球村的宗旨是通過營造大眾環境文化,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地球村的主要工作有: 獨立製作環保影視欄目和影片; 撰寫推廣環保讀物和宣傳品,編輯 《草根之聲》; 舉辦環保論壇; 建立環境教育培訓基地; 推動綠色社區的理論與實踐; 同時開展了綠色列車、綠色能源、循環經濟、綠天使藝術團、國際交流和耗材回收等環境保護項目。
北京地球村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著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1998 年聯合出版 《公民環保行為規范》、 《兒童環保行為規范》。作為中國 「綠色社區」理念和實踐的重要原創者和推動者,北京地球村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認可,應邀到 20 多個城市進行講演和培訓。地球村編寫的 《綠色社區指導手冊》得到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正式推薦; 國家民政部高度贊揚了地球村設計和實施的「社區居民論壇」和 「社區居民環境議事會」的理念。目前,地球村正在推動的 「綠色鄉村」計劃也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和幫助。
北京地球村在鄉村建設和生態縣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1998 年,地球村在北京延慶縣租賃了 2800 畝山場作為環境教育培訓基地,創造了一套以 「生態保護、環境教育、鄉村建設、民俗旅遊」四位一體的模式,並對於農民進行 「環保、文化、接待、自我管理和可持續生計」的能力培養。目前正受密雲縣政府的委託,設計策劃該縣的生態文化工程。
北京地球村與十幾個國家的環境部有著溝通和交流,應邀參會和拍攝電視片。地球村在美國環保署資助的 「美國環保之旅」和美國農業部資助的 「美國可持續農業」項目中受到好評。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駐華大使館還專門組織了新聞發布會。美國環保署原中美合作負責人楊仁泰博士現為地球村的理事,地球村正在推動與美國環保署和美國農業部參與的可持續農業培訓與交流項目。
1998 年 7 月,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時,北京地球村創始人廖曉義應邀作為中國民間環保人士的代表參加了總統的圓桌會議;2002 年 2 月,挪威首相邦德維克訪華期間,政府安排了邦德維克與廖曉義的專門會談; 同年 5 月,英國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在北京國事訪問期間,曾到地球村的民間環保論壇上發表激情講演。北京地球村的工作也得到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的高度贊揚。
廖曉義 1977 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1986 年獲中山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並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做助理研究員。1993 ~1995年在美國政治與公共管理系國際政治專業做訪問學者。1996 年創辦了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自 1991 年來,發表關於 「中國工業化和經濟代價」等論文 40 多萬字,主編了 《公民環保行為規范》、 《綠色社區手冊》等書,拍攝 《全球環保之旅》等電視片一百多部。2000 年,廖曉義成為國際環境大獎 「蘇菲獎」的唯一得主,並被北京 2008 年奧運申辦委員會聘為環保顧問; 2001年被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部門授予「綠色文明大使」稱號,還成為 2001 年 「《中國婦女》時代人物」。2005 年獲得 「中央電視台 2005 年度經濟人物公益獎」,2006 年榮獲 「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獎。
·李四光中隊
「李四光中隊」於 2004 年 9 月成立,它是由國土資源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共青團中央和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 (簡稱 「全國少工委」) 聯合發起並創建的。 「李四光中隊」以我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
「李四光中隊」是弘揚李四光 「科學救國」精神,宣傳、普及國土資源知識,增強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的英雄中隊; 是以李四光為榜樣,圍繞地球資源、環境的主題,積極開展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小主人」活動的少先隊先進性組織,受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及其所屬的全國組織委員會的領導。
「李四光中隊」以其先進性和積極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和社會各界,並逐漸成為弘揚李四光精神,建設 「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少年兒童方陣的領跑者。在其帶動下,全國各地的少年兒童學習李四光精神,開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活動蔚然成風。「李四光中隊」建隊的目標是通過開展 「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四個一活動,增長少年兒童地球科學知識,增強他們資源、環境的憂患意識,從小培養其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李四光中隊」在創建滿一年後可參加 「全國優秀 『李四光中隊』」的每兩年一次的評選活動,評選出的 「全國優秀 『李四光中隊』」,可參加由全國組織委員會舉辦的 「資源、環境科學考察團」活動,活動中所撰寫的資源、環保方面的優秀小論文,還將被推薦參加 「李四光少年科技獎」的評選。
·中國 21 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中國 21 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於 1994 年 3 月 25 日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部直屬的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中心的主要職責是: 承擔中國 21 世紀議程項目管理的有關工作; 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資源環境技術、海洋技術領域計劃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基礎性工作; 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中資源、環境、公共安全及其他社會事業等領域和城市發展相關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基礎性工作; 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計劃中科學數據共享平台、社會發展領域國家工程中心等的有關工作,推動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工作; 承擔氣候變化等全球環境科技工作的組織實施,承擔清潔發展機制等方面工作和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 承擔區域科技發展的有關工作,以及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管理工作,推動地方21 世紀議程和地方可持續發展的實施工作; 開展清潔技術生產、生態工業、循環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信息、技術與管理咨詢服務,推動社會發展領域科技成果示範與推廣,推動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工作; 承擔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研究可持續發展相關領域的發展狀況、趨勢和重大問題,為科技部宏觀決策提出建議與對策; 承擔有關司局委託的工作; 承擔國家科學技術部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中心成立以來,以推進 《中國 21 世紀議程》實施,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依靠一支年輕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精幹團隊,促進了 《中國 21 世紀議程》及其優先項目的實施; 通過開展國家科技計劃中資源、環境、海洋、醫葯等領域的項目管理及成果推廣和產業化示範工作,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了可持續發展; 開展了一系列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戰略與政策研究,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通過開展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建設和管理,促進了地方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了中國可持續發展信息網路建設,促進了我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信息交流與共享; 通過廣泛開展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通過開展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教育、培訓、技術咨詢與服務等項工作,促進了公眾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總之,通過十多年工作的開展,在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與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社會團體和企業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與國際社會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並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為促進我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⑶ 求10個關於中國經環境領域的民間組織名稱!(社會團體)
北京地球村
綠色和平·中國
綠色江河
綠色力量(港)
世界自然基金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綠色倡議環保組織
大學生綠色營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新鄉市大學生環保聯合會
河南師范大學大學生環保協會
河南科技學院綠遍天涯環保協會
新鄉學院環保志願者協會
河南師范大學綠活協會
新鄉醫學院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綠行生態協會
中國環保民間組織誕生和興起階段:1978年5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成立,這是最早由政府部門發起成立的環保民間組織。隨後,1991年遼寧省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注冊成立,1994年「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從此,我國環保民間組織相繼成立。
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階段:1995年,「自然之友」組織發起了保護滇金絲猴和藏羚羊行動,這是我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的第一次高潮。這一時期,環保民間組織從公眾關心的物種保護入手,發起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樹立了環保民間組織良好的公眾形象。1999年,「北京地球村」與北京市政府合作,成功進行了綠色社區試點工作,中國環保民間組織開始走進社區,把環保工作向基層延伸,逐步為社會公眾所了解和接受。
中國環保民間組織成熟階段:2003年的「怒江水電之爭」和2005年的「26度空調」行動,讓多家環保民間組織開始聯合起來,為實現環境與經濟發展目標一致而行動。中國環保民間組織已由初期的單個組織行動,進入相互合作的時代。環保民間組織活動領域也從早期的環境宣傳及特定物種保護等,逐步發展到組織公眾參與環保,為國家環保事業建言獻策,開展社會監督,維護公眾環境權益,推動可持續發展等諸多領域。
⑷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環保組織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內羅畢,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將總部設在發展中國家的聯合國機構之一。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成立於1993年(前身為1984年成立的中國環境保護工業協會),是由在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從事環境保護產業的科研、設計、生產、流通和服務單位以及中國境內從事環境保護產業的行業專家自願組成的社會團體,是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的全國性、行業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常識管理篇。
⑸ 中國比較大的環保組織有哪些
政府牽頭的有:中華環保聯合會、中華環保基金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民間組織的有:自然之友、地球村
⑹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民間環保組織
破罩行 Beijing Human and Animals Environmental Ecation Centre 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 Green Cross 法治環保在線 Environment & Law on Line(ELL) 中國香根草網路 China Vetiver Network 綠色北京 Green Beijing 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會 Hunsandake Desert Reclamation Association 北京市海淀林業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動物救助分會 Animal Rescue Beijing(ARB) 北京富平學校環境與發展研究所 Fup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ation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 綠網 Green Web Alliance 北京市朝陽區綠家園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Green Earth Volunteers 新疆自然保育 Xinjiang Conservation Fund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綠色之星廢電池志願者服務隊 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中心 Green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GEPC) 石油與環境網路 Petroleum and Environment Network 清水同盟 Clean Water Alliances (China) 國仁綠色聯盟 Ground Green Union 大海環保公社 Ocean Protection Commune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Beijing Raptor Rescue Center 曾經草原網站 ECHOING STEPPE 自然景象環境保護協會 CNature 自然景象環境保護協 CNature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北京天恆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South-Nort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熱愛家園 Grassroots Community 上海綠洲野生動物保護交流中心 Shanghai Green Oasis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上海野鳥會 Shanghai Wild Bird Society 天津綠色之友 Friends of Green in Tianjin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 The Green Volunteer League of Chongqing 中國香根草網路 China Vetiver Network 大足縣生態農業種植合作協會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Chongqing Community Association for Culture Promotion 重慶市萬州綠色三峽志願者協會 Wanzhou Volunteers』 Association for Green Three Gorges, Chongqing 重慶濟溪環境咨詢中心 The Gsean Environmental Advisory Center of ChongQing 江蘇綠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發展交流中心) Friends Of Green Environment 綠石環境行動網路 Green Stone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 青島市青年環境保護促進會 Qing Youth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QYAEP) 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 Entering the nature-Ji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河南省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 Green Fu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 Changyu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國仁綠色聯盟 Ground Green Union 綠色珠江(東莞市東城身行環保工作室) Green Zhujiang 綠點??廣州 Guangzhou Green Point Environmental Portection Information Center 廈門綠拾字環保服務社 Xiamen Greencross Association 綠眼睛環保組織 Greeneyes China 屏南綠色之家 Pingnan Green Association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China Mangrove Conservation Network (CMCN) 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 FuJian Green Home Environment friendly center 海南省自然保護發展研究會 Nature Conserv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Hainan Province 海南生態環境教育中心 Hain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cation Centre 海南觀鳥會 Hainan Bird Watching Society 瀚海沙 Han Hai Sha 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會 Mao County Association of Friends of Wild Animal and Plants Protection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Shangri-la Alpine Botanical Garden 綠色江河 Green River 綠色駱駝 Green Camel GreenSOS(綠色學生組織網) Green Student Organization Society 甘孜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化協會(綠色康巴協會) Green KHAM 中國志願者保護藏羚羊協會 China Volunteer Association on Pretection for Tibetan Antelope 大巴山生態與貧困問題研究會 The Daba Mountains Academy For Biology and Poverty Problems 石油與環境網路 Petroleum and Environment Network 昆明思得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Kunming EarthWat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Cheng Urban Rivers Association(CURA)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社區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Maoxian Promotion Association for Development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淮河衛士 Huai river water liuing circumstance scientific researching centre 中國香根草網路 China Vetiver Network 霍山環境扶貧發展中心 Center fo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CEDPA) 綠滿江淮 Green Anhui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蕪湖生態中心 Wuhu Ecology Center 河北綠色知音 Green Friend Association 衡水市地球女兒環保志願者協會 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愛鳥協會 Pingshan Xipo Love Bird Association of Hebei 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中心 Green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GEPC) 國仁綠色聯盟 Ground Green Union 綠色和諧使者——橄欖綠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Green Hotel Angel 滄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CANGZHOU WILDLIFE RESCUE CENTER 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雲南人與自然基金會) East Asia Institute of Visual Anthropology at Yunnan University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Pesticide Eco-Alternatives Center Yunnan China 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綠色流域) Green Watershed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昆明野地環境發展研究所 Yunnan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香格里拉民間自然保護協會 Shangri-La Folk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sociation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Shangri-la Alpine Botanical Garden 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 Entering the nature-Ji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 Zhaoto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 to Protect Black-necked Cranes 雲南生態網路 Yunnan EcoNetwork 卡瓦格博文化社 昆明思得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Kunming EarthWat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昆明環保
⑺ 在中國有什麼環保的公益組織,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參加的
雖然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部分人都過著不愁吃穿的生活,但是環境衛生問題是目前我們亟待解決的事情。我們總在電視上看到哪個明星或者是企業家參加了什麼公益活動,那麼,在中國有什麼環保的公益組織,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參加的?下面我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像這樣的民間組織主要靠的就是群眾的力量,畢竟人民群眾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希望群眾能夠齊心協力共創美好的家園,美好的明天。我相信這樣的協會未來會越來越多,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以上僅是我的個人觀點,但是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⑻ 著名環保機構有哪些
著名環保機構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簡稱 UNEP) )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內羅畢,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將總部設在發展中國家的聯合國機構之一。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專門機構成員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均可加入環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個國家參加其活動。在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對全球環境狀況及世界可持續發展前景愈加深切關注的21世紀,環境署受到越來越高度的重視,並且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中華環保聯合會
中華環保聯合會(All-China Environment Federation,英文縮寫為ACEF。)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注冊,國家環保總局主管,由熱心環保事業的人士、企業、事業單位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的、全國性的社會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宗旨是圍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圍繞實現國家環境與發展的目標,圍繞維護公眾和社會環境權益,充分體現中華環保聯合會「大中華、大環境、大聯合」的組織優勢,發揮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中國環境事業發展,推動全人類環境事業的進步。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成立於1993年(前身為1984年成立的中國環境保護工業協會),是由在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從事環境保護產業的科研、設計、生產、流通和服務單位以及中國境內從事環境保護產業的行業專家自願組成的社會團體,是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的全國性、行業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有團體會員46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環保產業協會),單位會員超過1100家,並通過省市協會聯系著上萬家企業。
環保中國產業聯盟
環保中國產業聯盟(英文縮寫:EPCIU):簡稱環保中國,是致力推進「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的非法人、活動性、學術性民間組織。聯盟由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主流媒體、領袖企業共同發起,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大力支持。聯盟宗旨:環保使世界更加美好。加速中國環保事業產業化發展,打造成熟環保產業鏈,整合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環保企業、主流媒體等各方資源,促進環保產業上、中、下游企業有效融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發展。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英文名稱為: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英文縮寫:CECPA)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是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跨地區、跨部門、非盈利性質的全國性環境文化組織。該會由社會各界專家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新聞工作者、宣傳教育工作者、企業家及社會知名人士等自願加盟組成。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英文名稱: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英文縮寫:CSES)於1978年5月批准成立,是中國國內成立最早、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非盈利全國性非政府科技社團組織,是中國科協所屬的全國一級學會,具有跨部門、跨行業、橫向聯系廣泛的優勢和特點。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