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今工程有哪些

中國古今工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6 10:04:46

『壹』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指新疆的坎兒井和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

1、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

作為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巨大的古運河,京杭大運河給我國做出的貢獻也不小。仔細想像,一條長達1797公里的河道,還貫通了五大水系,其中還包括長江與黃河,想想都相當的震驚,而由這條河孕育出來的著名城市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這條河的貢獻功不可沒。

『貳』 中國古代五大工程

關於中國古代的五大超級工程
1.世界最長的古代防禦工程——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國,同時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體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秦國時期更是將修築這項工程推向頂峰。千千萬萬的中國勞動人民為了這項工程付出的血和淚,著名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就是以修築長城為背景的。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世界最大規模的皇家宮殿——故宮
故宮,舊稱為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PS:古代工匠之厲害啊,這個中軸線是怎麼找的啊,換做小編,東西南北都分不清)。北京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雖然它體量很大,但是細分到各個建築,都有自己精細之處,堪稱人類文化的瑰寶。北京故宮居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地下長城——新疆坎兒井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堪稱是中國的地下長城。坎兒井,其實就是「井穴」的意思,存在的歷史悠久,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它的建造,是中華民族敢於改造自然的過程。新疆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干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新疆的農業發展,很大的功勞是坎兒井。

4.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人工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齊名於世界。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之一。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京杭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運河開鑿於春秋初期,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隨著隋王朝的統一,它的目的又轉為經濟和政治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為了發展內陸和江南經濟的溝通,後面又轉為加強統治階級對江南的管控。封建王朝當權者以它為基礎建立了將各地物資輸往都城的歷時千年的漕運體系,維持著王朝的生命。而兩岸的人民也因為漕運受益。

5.世界歷史最為悠久且仍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富庶的'天府之國',它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並且還在使用的水利工程。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叄』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那三個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指新疆的坎兒井、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

1、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

2、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始建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於長城的典故。

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此前,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



3、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3)中國古今工程有哪些擴展閱讀: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跡。

『肆』 古代工程有那些

1、古代四大工程是指:長城、都江堰、靈渠、大運河。
2、簡介
(1)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2)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3)靈渠
靈渠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
靈渠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東北60公里處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4)大運河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建、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為發展南北交通,溝通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伍』 中國古代偉大工程有哪些

1、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 2000 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 50000 多千米。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
2、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 5 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 2000 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4、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 25 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 1600 多米 ,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 年 12 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5、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 " 天府之國 "。它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6、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 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 年),歷時約九十年。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 71 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7、靈渠
靈渠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 214 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 " 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 的美譽。
8、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 7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陸』 中國古代的四大工程分別是什麼 四大工程簡單介紹

1、中國古代的四大工程分別是長城,都江堰、靈渠以及京杭大運河。

2、四大工程保證了經濟、文化、交通正常交流與發展,又為全國交流和互補提供了場所和方便。中國古代的四大工程不僅宏偉壯觀,令人驚嘆,而且修建難度也極高。不僅如此,四大工程都有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偉大功績,而且其中有三個是秦國修建的。

『柒』 古代三大工程指什麼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指新疆的坎兒井、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
1、坎兒井
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
2、萬里長城
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始建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於長城的典故。
3、京杭大運河
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捌』 中國的四大古代工程是什麼

古代四大工程是指:長城、都江堰、靈渠、大運河。

1、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

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2、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3、靈渠

靈渠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

靈渠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東北60公里處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4、大運河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建、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為發展南北交通,溝通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8)中國古今工程有哪些擴展閱讀

1、長城的影響意義: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

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

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

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並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2、都江堰的歷史意義:

都江堰的創建,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3、靈渠的歷史意義: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4、大運河的歷史意義:

大運河充當中國漕運的重要通道歷時1200多年。清代中葉後,山東北運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糧米便改由海運至天津,再轉北京。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大運河就逐漸湮廢。到1949年前山東境內河段和中運河已不能通航。里運河水位不穩,時常決堤成災。

1949年後對里運河進行了全面整治,興建船閘和節制閘,並開辟新河道使河湖分開。在里運河的南段開辟瓦鋪至六圩港間的入江新航道,縮短了與江南運河間的航程。中運河也經過拓浚和改建。為便利徐州煤炭南運,沿微山湖西側辟了新航道。

江南運河原由鎮江市區入江,由於河道狹窄淤淺,已改由諫壁口入江,在諫壁建有大型船閘控制水位。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今工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中國人比印度人團結 瀏覽:121
越南山裡做什麼好吃 瀏覽:353
印度為什麼技術落後外包產業好 瀏覽:337
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東埔寨是什麼 瀏覽:986
印度人為什麼要講話 瀏覽:945
印度是哪個國家的軍工 瀏覽:916
印度左右逢源是怎麼回事 瀏覽:68
歐陸戰爭義大利第一關怎麼打 瀏覽:653
印尼電信廣告什麼歌 瀏覽:30
中國入境可以帶多少手機電腦 瀏覽:267
怎麼看待伊朗捐款事件 瀏覽:512
越南富安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376
外國人到中國定居有哪些條件 瀏覽:983
印度到印尼要多少錢 瀏覽:17
義大利有什麼的手錶品牌排行榜 瀏覽:770
過去幾年中國有多少人口 瀏覽:702
非洲美女要多少錢才肯嫁到中國 瀏覽:964
越南的火龍果要怎麼運到中國 瀏覽:274
伊朗官方語言英語怎麼說 瀏覽:294
中國到越南火車經過多少站口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