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國人好賭
有句戲言說,十億中國人九億賭,還有一億在跳舞。這句話我不敢說對,但就一種中國特有的「賭文化」而言,也不無道理。在一些地方,春節賭博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一大夥一大夥人回家過節,兜里拽著打工賺來的一大把一大把鈔票,閑著也是閑著,只要有一人振臂高呼賭,就會有一大堆人前來響應。 春節這樣,平日里又何嘗不是如此。以生活的城市為例,城市很小,二十萬人還不到點,賭風卻不小。如果你是初來乍到,小城的「賭文化」定讓你大開眼界。麻將桌街邊隨便一擺,四人就可以悠然自得地砌起長城來;麻將室則被冠上某某老年活動室、某某社區棋牌室的美名;茶樓也大多掛著羊頭在賣狗肉,來者皆醉翁之意不在茶,而在麻也!這是公開的賭,之所以能公開,是因其叫小賭。明智賭徒打趣曰,小賭娛人,大賭傷身。 大賭,何為大,其實也沒一個標准。一千兩千,一萬兩萬,一二十萬,還是一兩百萬,也或......只是與小賭不同的是,大賭者大多躲在暗處、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賭。當地媒體曾披露一起賭博案,這是公開了的賭博大案,四領導幹部參賭,賭資高達數十萬元。這是抓到的大魚,還有很多綠豆芝麻小案,有得紀檢、公安查一會。 正是綠豆芝麻小案太多,考慮到紀檢、公安忙不過來,於是有人提議,娛樂和賭博還是要分一分,區別對待。乍區分呢?話又沒說清楚。上面的話沒說清楚,下面的事就不一定好做。不好做,乾脆不做,久而久之,賭博之風更日盛。 國人好賭,賭錢賭物都行,甚至有無聊者,實在沒什麼東西可賭,就拿老婆做賭資與人賭。國人好賭,根深蒂固。在賭業界流行著一個說法:各大洲中數亞洲人好賭,亞洲中又以中國人為最。每一個賭徒都有著自己之所以成為賭徒的個別原因,但一個民族被公認為最嗜賭的民族之一,則應該有著其自身的原因。君不見,香港的賭片拍的神乎其神,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君不見,各種賭術書籍、騙錢賭具充斥於街市;君不見,變異後的「六合彩」害得內地多少家庭,人不像人,家不成家;君不見,內地官員香港澳門豪賭,一輸動輒千萬。國人好賭,可以追溯到老祖宗,封建時代,沒有現在的高科技賭具,不要緊,雞呀、蟋蟀呀都可以賭,市井小民玩,皇侯將相也玩。
『貳』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賭博
賭博 中國人好賭,全世界都知道。賭博有害,全中國人都知道。黨和政府採用了許多方法,但收效不大。我有兩個美女賭友,她們太美了,一到賭場,會讓房間忽明忽暗,明是因為燈在較勁,暗是因為一聲啊,把燈震掉了。我和她們打牌,十打九輸,唯一贏了一次是我想向她們借錢捐給慈善機構,她們通過輸錢的方式成全了我的愛心。為了贏她們,我常絞盡腦子,有天我做了個夢,夢中一老人說,水果啊,你只有讓她們離開賭桌,才能征服她們。老人啊你說的很對,她們的美貌被賭博貼上了封條,並吞噬她們的青春,但我智慧不夠啊。水果啊,看在她們的善心上,想一想,賭博吸引人的原因和能夠賭的條件,也許會有答案的。 我們已經知道了中國人受封建思想壓抑太久,無法直抒胸臆,形成了中國人的面子,只有賭博能夠釋放人們心中的壓抑,撕去無法透氣的面子。在賭桌上人們盡情發揮,沒有父,沒有夫,沒有妻,沒有左鄰右舍,更主要的是沒有官。能充分展現一條龍的才幹,有心理學知識,有辨證思考,有數學知識。輸了的有權表達怒氣,贏了的就無權表達喜悅,這體現了照顧弱勢群體的精神。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聖潔的賭博又挽上了時代的手臂,成為現代生活缺一不可的助手。可以增進友誼,聯絡感情。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上級下屬,用富裕的時間和可愛的賭博把我們緊緊聯在一起,贏了的請客,輸了的買單,它在私利的同時顯現了利他的高貴品質,因為它也讓出租業和賓館餐飲興旺發達。賭博才是真正的無煙工業。它比旅遊業好,遊客會經常不小心把樹子損壞。在沒有好的考核平台時,賭博還可以考察幹部,上級了解下級品德,下級了解上級的思想。當談到時間時,賭博總會有些臉紅,它總是支支捂捂,這是它唯一的缺點啊。一陣驚慌後,它總能理清自己的頭緒,跳上高高的土台上,吐沫橫飛的講到,我仁慈而又聰明的孩子們,請聽一聽我這密不傳人,而又博大精深的教義吧。先談談農民伯伯,白天背著熱熱的太陽,晚上抱著冰冷的月亮,他們多辛苦啊。他們在學校沒學過土壤學,植物學,也不知道外界有什麼希奇古怪的農業技術,也不需要這些,因為有博學多才的鄉村幹部。還有化肥技術,農葯的使用也在教導他們離開那膏飴的土地,至於城市的女孩的早熟,鄉村聽不見鳥叫也是應該的。因為早熟的女孩能解決男女比例的失調,愚蠢的鳥兒從來沒干什麼大事,甚至還吃掉寶貴的糧食。至於那些學過農業的大學生,他們會走進事業單位,政府機關,他們不會來到炊煙裊裊的田野,因為炊煙沒有前途,最多爬到五到十米就被風吹散了,特別是雞鳴犬吠總會產生噪音,只有城市的汽車聲能讓他們知道糧食的出路。總之沒有人願意來到農村,只有我賭博才來到他們的身邊,彈奏那歡快的音樂,消磨他們多餘的時光。再看看那些工人叔叔,高爐的鐵花灼傷了他們的視力,漆黑的煤窯損壞他們的呼吸系統,超時的工作麻木了他們的神經。讀書會增加他們的痛苦,了解得越多就會知道別人的缺點越多,不利於安定團結。他們沒有那萬能的文憑,就懂不起高深的ABC。至於那些熱情似火的機器,那是我們引進的國外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們那藍領智慧只配做機器附屬物,只需服從帶眼鏡的就行了。想了解工藝原理,提高費效比,對他們,對企業沒有好處,弄不好搬石頭砸腳。所以請他們在業余時間買一張門票,到我賭桌上來,聽我的人生贊歌。治好他們的職業病。又看看我的商界朋友,吆喝總會影響他們的形象,千方百計想把顧客的錢掏出來,和強盜沒有什麼區別。只有以次充好,才能節約時間,才能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讓顧客與商家都得利。在豬身上注點水沒有什麼不道德的,水是生命之源,豬的痛苦也是它對人類最後的貢獻。要說那些監管人員,他們也不容易,有錢大家賺嘛。那個只有兩百年智慧的外國人,說什麼信息不對稱,對稱了還有錢賺嗎。至於外國商家像蜜蜂一樣嗡嗡亂叫,簡直是傻冒。花去少許時間,就可養家糊口,用不著朝更高發展,知足常樂嘛。只有這樣才有時間聆聽我賭博那美妙的音樂。至於一個有六十個學生的老師,讓他寫六十個教案,簡直是想在我們的教育界標新立異,無異謀財害命,全國人民都在積極行動起來搞好經濟建設,老師也不能離開物質社會,否則就是唯心主義,清教徒。還有企業界,如果讓他們去研究,搞創新,有可能花掉了時間和金錢還一無所獲,讓外國鬼子去吧,我們只需記住研究不如購買,購買不如引進,引進不如合資就行。………文水果身體不好,聽久了,就有些老眼昏花,居然說出糊塗話:賭博你這個陰陽人,你站的那高高的土台經不起暴風雨,美日兩國在我們周邊磨刀赫赫,印度想把喜馬拉雅山全部拿去變成他們的彩屏。如果禁運十年,你還有什麼技術。自然法則從來就不同情弱者,國人都去買日貨,等於拿錢給日本去造勒中國人的索子。這是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說不的砝碼。暴跳如雷的賭博,怒視著文水果:只認識幾個字的文水果,無知又幼稚的傢伙,在全球化的時代,說出狹隘的民族語言。美日是愛中國的,它們害怕中國亂啊。真亂了,會有上億的難民像蝗蟲一樣吃東吃西。讓全世界發抖吧。暴風雨就要來了,閃電預示著什麼,黨和政府看到了危險。文水果也慌慌張張地去叫美女賭友去避雨。
『叄』 中國人為什麼好賭
在商業領域,中國人的賭性也不容小視,你看看黃光裕、孫宏斌這些人吧,哪一個不是豪賭的高手?經常有人說中國人有創業精神,在中國,創業精神往往和好賭這個詞聯系在一起,因為很多創業者都需要有好賭精神。延伸說開去,吳敬璉老先生說中國的股市是個賭場,而且是一個不講規矩的賭場(我想今天應該很少有人否定這個看法了),如此說來,中國的幾千萬的股民也是賭徒。 很多人明明知道,就平均數而言,賭徒肯定是要輸的,否則賭場就沒法生存了,他們為什麼還那麼好賭?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想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人對外在環境經常有一種無力感,而非常相信所謂的偶然性的運氣,所以很迷信小概率事件。中國人很喜歡聽這樣的故事:某某人只是小學畢業,依靠自己的奮斗,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這種勵志故事就是一種小概率事件,但因為足夠傳奇,而且能讓很多鬱郁不得志的人有一種希望的感覺,他們希望這些事都會發生在自己頭上。比如說,如果你說大學生最好畢業之後再創業,肯定有人拿比爾蓋茨說事,盡管這絕對上小概率事件,但中國人很相信這種小概率事件。 中國人對小概率和運氣的相信,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於對外部環境和制度的無力感。西方人總是抱有一種信念,只要自己足夠勤奮,就會有成功的一天,相信「事在人為」。而中國人則相信「上天」的眷顧,相信「明君」的出現,他們認為,先對於外界的環境和制度,自身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中國人往往對外部環境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對制度性建設更是不以為意,而寄希望於偶然性的事件,以及一兩個大人物的意志。如果加上賭的砝碼不是很大的話,他們就很可能會採取堵的方式,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這種偶然性。 中國人好賭的性格,一方面是因為制度和規則缺失造成了,同時也加劇了人們對制度和規則的漠視。中國人強調「義氣」,關羽是很多人心中的道德偶像,甚至一些商人將關羽像擺在家裡,天天膜拜。這種所謂的「義氣」,更多的是對內的,而不是對外的,所以可以對朋友客客氣氣,而對不是朋友的人不必客氣。有時候,這種「義氣」是很靠不住的,有時候就是維系利益的一種手段,所以也會因為利益而終結。有的人平時口口聲聲「義氣」,是為了為自己謀取利益,但為了一己之私,可以不講「義氣」,還要怪別人不講「義氣」,從道德的制高點打倒對方,然後似乎做什麼壞事都有某種理由了,這就是很多人的一種處事原則。
『肆』 中國古代賭 ,坊的賭 ,博方式有哪些
其實除了西洋撲克牌,感覺跟現在的賭博大同小異。。。比如說堆牌九,賭骰子,還有鬥蟋蟀什麼的。。。還有些其實不算賭,感覺像是考眼力的,比如我們平常玩把一個小東西放進一個不透明的盅里然後三個同樣的盅移來移去猜在哪一個里一樣吧。。。還有就是買魚蝦蟹。。。我這里地區比較落後,就算是現在在圩日的時候大街上還能時不時看到一些人在賭。博,gong an 們也不管
『伍』 中國最古老的賭術是什麼
文字記載的就是投壺,源自射禮,射禮就是射箭比賽。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游戲。投壺用來賭酒,在戰國時期盛行。
『陸』 中國最大的賭場叫什麼贏了就想贏更多,輸了就想把輸了的贏回來,結果越輸越多!這就是賭!害我妻離子散
中國最大賭場是彩票,加上合法兩個字,使很多不理智的人傾家盪產....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柒』 賭博在古代叫什麼
賭博,最早通稱之為「博」(或簙)、「博戲」、「博揜」等。直到《唐律疏 賭場 議》中的《博戲賭財物》,才首次把「博」與「賭」聯系在一起,成為專有名詞。北宋蘇軾在一篇奏議中記道:「城中有開櫃坊者百餘戶,明出牌榜,招軍民賭博。」中國的賭博,因為歷史悠久,所以花樣也是在繁多。譬如有名的成語「斗雞走狗」,就是典型的賭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記載,季氏與郈氏兩人斗雞,季氏的雞武裝的更有手段,用芥子粉,塗於雞翼下,讓郈氏「為之金距」的雞無法睜眼,最後將其擊敗。而「走狗」,則與英國賽狗類似,比賽誰能跑的最快。《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中說,「袁盎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斗雞走狗」。袁盎是漢朝時期,有名的大臣,他力主漢景帝誅殺晁錯平息眾怒。洪邁在《容齋隨筆》中還批評,雖然殺晁錯實屬無奈,但是也不至於族滅整個晁錯家族,感嘆漢代的刑法正是嚴酷。其實,洪邁是與宋朝相比,如果要與秦朝相較,漢代簡直就是史書說的「寬省刑法」的好時代了。
話扯遠了,回到斗雞。在西漢時,斗雞走狗上至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很喜歡。即使漢亡後,三國時期,也照樣被一些上流社會的人們所熱愛。魏明帝曹叡,不僅喜歡斗雞,還專門為此建了斗雞場所,進行大規模的斗雞游戲。這一股風氣,到了南北朝時期,依舊是「高端人士」們的嗜好。唐朝建立後,早期,朝廷財政困難,邊疆不穩,同時開國君主深知「水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勵精圖治,生怕腐化導致內亂。到了唐明皇時期,大唐已經進入了鼎盛,有錢又有閑,艱苦奮斗讓位於奢靡的生活,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玩起這類的「斗戲」。而「斗雞」則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博戲之一。不僅李隆基愛玩斗雞,整個長安城中斗雞者不計其數。甚至有專門靠養斗雞維持生活的人,得到皇帝的垂青,專門招來,替皇帝養雞。《虞初志》中有,長安東城一個叫賈昌的人,從小就愛養雞斗雞,因為「業務」突出,被李隆基吸納成「皇家工作人員」,並且還封他為「衣食龍武軍」「雞坊小兒」。當時人們還編成順口溜:「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這與白居易的《長恨歌》里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參照著看,發現,在李隆基執政下的唐朝,始終有那一股「反潮流」的諷刺感。
唐朝不僅「斗雞」,也在「鬥蟋蟀」,「斗鵪鶉」,據說也都始於唐朝,而且還是李隆基時代。宋朝的顧逢在其撰寫的《負暄雜錄》中記載:「斗蛩之戲始於天寶間」。當時一到秋天,皇宮內的妃子們,就用小金籠捉住蟋蟀,關到裡面,放到枕頭旁,晚上聽它的叫聲。皇家這樣做,引得普通百姓紛紛效仿。時間一長,,就要讓其互斗,來博取游戲的快樂,遂成為一種很有名的「博戲」。到了宋代,鬥蟋蟀逐步開始盛行,官宦家庭和平頭百姓都在玩
『捌』 中國的賭玉是什麼回事
賭地都有!賭石或賭貨是指翡翠在開采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的翡翠稱賭石。老廠產的翡翠都有皮,但產在河床中的水石翡翠也為老廠玉,皮很薄或無皮。新廠產翡翠大多無皮,但產在坡積層內的有皮。皮的厚與薄主要取決於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塊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時見了綠,但可能切第二刀時綠就沒有了,這也是常有的事。離開翡翠礦山的地方,賭漲的只佔萬分之一(指色料〉,在翡翠礦山賭漲的機會率要高得多。賭漲一玉,一夜暴富,但絕大多數以失敗而告終。忠告玩玉者賭石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