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文物有什麼

中國文物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9 21:17:10

A. 中國文物有哪些

中國文物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法門寺出土的佛指舍利,秦始皇陵2號陪葬坑中出土的銅車馬,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司母戊大方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武威張將軍墓出土的銅奔馬馬踏飛燕等等。
未發掘和失蹤的文物有:夏禹收九牧之金所鑄九鼎,象徵九州;和氏壁,極有可能在秦始皇陵地宮中;傳國玉璽,元末明初被元順帝帶到蒙古,下落不明;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日本侵華期間失蹤;王羲之所書《蘭亭序》,原本極有可能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

B. 中國的歷史遺產文物都有些什麼

1、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2、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

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4、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常被誤寫做「禪」),西漢織綉,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該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

5、新石器時代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陶器,於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C. 中國文物有那些

: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
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
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還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於明十三陵定陵地宮的金翼善冠。中國現存最為精緻的帝王皇冠,其細金工藝登峰造極。該冠由前屋、後山、角(俗稱紗帽翅)三個部分組成。此冠以極細的金絲編織得天衣無縫,空眼均勻。精美絕倫,氣勢雄渾,充分表現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嚴肅穆氣氛,堪稱中國明代金銀細工高超技藝的傑作。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清代金雙龍鈕「天子之寶」方形璽。該璽上有滿文「天子之寶」陽文篆書,附黃色綬帶及牙牌,牙牌兩面分別用滿漢文刻「天子之寶匱」。原紫禁城交泰殿在乾隆初年收藏39方寶璽,乾隆十一年(1746年)將御寶總數定為25方。從剩下的14方中又選出10方,這10方寶文有的與25寶文重復,或者是清初諸帝使用過,曾經在歷史上發揮過很大作用,所以乾隆帝非常重視,將「十寶」存於盛京(今沈陽)。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俄國出兵東北,盛京告急。「十寶」同其他國寶被送往承德避暑山莊,民國時送回北京。這方寶璽就是「十寶」之一。

西周時期的伯矩鬲。鬲為古代炊具,此為燕國貴族伯矩所屬。有蓋,口沿外折,方唇,束頸,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狀。此鬲造型別致,工藝復雜,以高浮雕修飾,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見,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國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清乾隆年間的銅胎鎏金掐絲琺琅三足香爐。銅胎掐絲琺琅器的代表作,用於宮廷陳設。器身通體施天藍色琺琅釉,彩色纏枝蓮間飾萬壽團花,以銅鍍金象首為足、耳。該器寓意太平吉祥。

現代作品白玉東方巨龍花薰。花薰共分為兩個部分,蓋鈕為一條昂首盤龍;花薰蓋部鏤雕百花紋樣,四個開光內分別雕有祖沖之、張衡、僧一行、李時珍之像。用料講究大氣、富麗典雅,為現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該器物由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特級藝術大師夏長馨雕刻完成,曾長期陳設在人民大會堂的毛主席休息廳內,後被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

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這座高65厘米的觀音像,是現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藝術品。此尊塑像頭戴寶冠,廣額豐頤,神態庄肅,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態自然優美。這種姿勢的觀音一般稱水月觀音。

明代景德鎮窯青花海水白龍紋天球瓶。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間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鎮御窯廠燒造。圓口、長頸、圓腹、平底,頸部用青花飾以卷草紋一道,瓶腹飾滿青花海水紋,在洶湧起伏的波濤之間,兩側各有一條白龍。此器獨特之處在於以青花繪大面積海水紋,以暗刻工藝留白做龍紋,製作復雜,工藝繁縟。

西漢虎牛銅案。西漢時期滇國貴族盛放祭品的禮器。此件虎牛銅案造型別具一格。牛頭巨大而前伸,雙角向前,項頸肥壯;設計者為處理由於沉重的牛頭給整個銅案帶來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連鑄了一隻緊緊咬住牛尾的猛虎。它是雲南青銅文化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古滇國高度發達的青銅製造技術和藝術成就。

D. 中國十大文物

一、大禹治水圖玉山
大禹治水圖玉山是中國最值錢的十大文物 之一,這件文物是乾隆皇帝親自籌劃雕琢而成的,總共用了10年的時間目前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面,這個文物採用比較珍貴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琢而成。

二、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是戰國時期的文物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這件龐大的樂器是青銅鑄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的高低排序起來懸掛在大型的鍾架上面。

三、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是唐朝的文物,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這件文物的壺腹兩側用模具沖壓舞馬圖,特別的精美。這件文物是在1970年的時候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四、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1995年出土於徐州獅子山楚王陵,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徐州博物館。是一件非常值錢的文物,是用1576克金絲連綴起,另外還有4248塊大小不一的和田白玉和青玉組成的非常的名貴,這種玉的質量很好而且玉也多。

五、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這件文物十分珍貴目前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是春秋時期越國的青銅器。這把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所以至今都是完好的千年不銹。

E. 中國古代文物有哪些

西安的兵馬俑、西安的大雁塔、西安的秦始皇陵、西安的乾陵、洛陽的白馬寺、洛陽的龍門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雲岡石窟、南京的明孝陵、南京的明故宮。

F. 中國十大文物簡介

1、青銅第一寶:毛公鼎,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圓腹,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

2、瓷器第一寶: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汝窯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窯,以天青釉色著稱於世。汝窯的傳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約二十件,其中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3、書法第一寶: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善本書第一寶:文淵閣四庫全書,《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不但對內容精心製作,而且外觀設計也力求莊重考究。《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囊括了經、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獻,共計二百餘萬頁,一百五十三張光碟。

5、出土文物第一寶:秦皇銅馬車,秦陵彩繪銅馬車一組兩乘,1980年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20米處車馬坑中,現陳列於秦俑博物館文物陳列廳內。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

6、玉器第一寶:大禹治水,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國的國之瑰寶。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嶺、瀑布、古木蒼松。

7、繪畫第一寶: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5厘米,絹本設色。

8、.雕刻第一寶:大理石梟形立雕,此件大理石雕像出土於河南西北岡1001 號大墓的翻葬坑中,是殷商時期的遺物。高34.1公分,長25.2公分,寬24.8公分。是殷墟大理石雕的精品,以一直立的梟為造型。尖喙圓眼,弧形粗眉,胸略凸出,形象生動。

9、篆刻第一寶:二十五寶璽,二十五寶璽是乾隆皇帝根據周朝是歷史上皇帝綿延代數最多的朝代,共綿延25代,乾隆皇帝也想讓自己的王朝能像周朝那樣長久輝煌下去,這是表面的意思。

10、佛教第一寶:龍藏經,全稱是《乾隆大藏經》,它的另一簡稱是《清藏》。《龍藏經》就是把一切佛教經典匯集儲存在一起的意思。《龍藏經》是中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學大網路全書。

G. 中國文物九大鎮國之寶是什麼

中國文物九大鎮國之寶是:

1:漢高祖斬蛇劍

漢代鎮國之寶當然是開國皇帝劉邦的佩劍——斬蛇劍,劉邦斬蛇起義開創了大漢四百年基業,斬蛇劍自然被當作鎮國之寶收藏。

2.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玉山置於嵌金絲褐色銅鑄座上。用呈青白二色的最為名貴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國之瑰寶。

3.春秋蓮鶴方壺

通高117厘米口長30.5厘米口寬24.9厘米。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

4.銀雀山漢墓竹簡

《銀雀山漢墓竹簡》1972年發掘出土於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漢墓中。簡文書體為早期隸書,寫於公元前140~前118年(西漢文景時期至武帝初期)。銀雀山漢墓竹簡共計有完整簡、殘簡4942簡,此外還有數千殘片。

5.四羊方尊後母戊鼎

藏於國家博物館,商代晚期的青銅禮器,主要以祭祀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為58.3厘米,重達34.5公斤,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尊工藝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氣勢之磅礴,堪稱「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是名符其實的國寶級文物,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6、敦煌壁畫和經書

何謂敦煌壁畫和經書: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敦煌經卷是指敦煌縣莫高窟出土的4—11世紀多種文字的古寫本。

7.王翚仿唐宋元諸名賢橫景六幅圖手卷

王翚(1632-1717)清初六大家之一,名石谷,號耕煙散人等。仿唐宋元諸名賢橫景六幅作於1715年,是王晚年最佳的仿古山水作品,在王?的存世作品中將風格各異的山水裝為手卷,亦頗為罕見

8.蜀素帖

北宋時蜀地出產一種質地精良的本色娟,名為蜀素。有人將一段織有烏絲欄的蜀素裱成長卷,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題寫。但蜀素的紋路滯澀,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因此傳了三代,竟無人敢寫。北宋元佑三年,米芾得見此段蜀素,一揮而就,在上面題自作詩八首。

9.龍藏經

《龍藏經》就是把一切佛教經典匯集儲存在一起的意思。《龍藏經》是中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學大網路全書。它是清代唯一也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因奉雍正皇帝御旨而雕刻,每卷首頁又均有雕龍萬歲牌,故又名龍藏。

H. 中國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1、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常被誤寫做「禪」),西漢織綉,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該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

2、新石器時代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陶器,於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3、北朝紅地雲珠日天錦,古代經錦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花色和地色的織物組織完全相同,都是雙層結構的復式平紋或復式斜紋,稱為平紋經錦或斜紋經錦,依靠織物縱向彩條經線的顏色來顯現花紋,是一種典型的「彩條經錦」。

平紋經錦是我國傳統的織錦。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紋經錦,隋或初唐時期的斜紋經錦,盛唐時期的斜紋緯錦、織金錦等。平紋經錦到了唐代數量已明顯下降,大量出現的是隋代前後興起的斜紋經錦。

4、青花釉里紅瓷倉,元代樓閣式瓷倉,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院。

5、竹林七賢磚印模畫,南朝。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I. 中國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中國著名的文物太多了。
文物分為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僅在不可移動文物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長城和故宮,另外所有的皇家園林、帝陵、古代建築、構築物有很多都非常著名。在可移動文物中青銅器中的司母戊鼎、玉器中的金縷玉衣、書畫中歷代書畫大師作品、瓷器中的鬥彩雞缸杯等等。
如果把中國著名文物一一列舉,僅僅是列舉最著名的,也肯定超過大四位數。

J. 中國有那些著名文物

1、青銅第一寶: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圓腹,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與其他殷商時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銅器區別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銘文卻是當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銘文青銅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銅器之最,相當具有研究價值。

2、瓷器第一寶: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高:6.7公分 深:3.5公分 寬:16.4公分 長:23公分。汝窯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窯,以天青釉色著稱於世。汝窯的傳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約二十件,其中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體簡雅大方,由於重復施釉的關系,釉層略具厚度,並帶有流動性。口沿處釉層較薄,隱約透出胎土色澤;而四個雲頭足的轉折部分,又有釉層堆積,柔膩如脂。釉層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與質感的細膩變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窯器多有開片,獨此件光潔無紋,益發顯得勻凈端莊,充分展現北宋制瓷工藝對於如玉釉質的無上追求。

3、書法第一寶: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善本書第一寶:文淵閣四庫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不但對內容精心製作,而且外觀設計也力求莊重考究。《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囊括了經、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獻,共計二百餘萬頁,一百五十三張光碟。它採用圖像方式存儲文獻資料,保存了原書的風貌,並提供書目檢索功能等。

5、出土文物第一寶:秦皇銅馬車

秦陵彩繪銅馬車一組兩乘,1980年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20米處車馬坑中,現陳列於秦俑博物館文物陳列廳內。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

銅馬車整體用青銅鑄造,大量使用的金銀飾件重量超過14千克,零部件達3000餘個,採用了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我國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銅車馬通體施以彩繪,有雲紋、幾何紋、夔龍紋等圖案,紅、綠、紫、藍等色彩艷麗豐富,生動描繪了秦代皇家屬車的華貴富麗。秦陵彩繪銅車馬是秦代宮廷輿服制度的真實寫照,對研究古代車制更是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物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旅行哪裡好 瀏覽:628
人民幣9000對印尼多少錢 瀏覽:661
一塊印尼放點什麼都軟了 瀏覽:280
中國有哪些技術領跑全球 瀏覽:852
越南對外戰爭有哪些 瀏覽:588
義大利和西班牙哪個是主場 瀏覽:767
為什麼印度景色總是昏黃的 瀏覽:815
印尼產的摩托車怎麼能看出來 瀏覽:729
義大利商務男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63
越南當兵去什麼地方 瀏覽:235
印度紅犬什麼時候能長大 瀏覽:774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5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2
越南峴港古鎮有多少錢 瀏覽:982
為什麼中國是世界 瀏覽:703
印尼節能燈每年消耗多少 瀏覽:503
印尼客機墜毀前發生了什麼 瀏覽:74
義大利炮怎麼炸mc 瀏覽:96
中國冬奧會會場在哪裡 瀏覽:541
中國推拿流派有哪些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