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五常地位怎麼來的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是由當時中國的抗戰地位以及其他因素決定的,決不是隨便撈的。首先,抗戰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提升,是通過千萬軍民的生命和鮮血澆灌出來的。作為當時在遠東戰場抗擊日軍的主力,中國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當時的美蘇英的領導人都是充分肯定的,其次,中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然有客觀因素。別忘了,當時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能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它可是個親英美的政府。美國從戰後的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略考慮,當然想多一個同盟者。只是,沒想到中國共產黨在內戰中取得了勝利,國民黨政府偏安台灣。但要知道,即使這樣。美國也一直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直到1971年才恢復。可以看出,美國當時的全球戰略考量也是中國成為安理會五常的重要因素。
㈡ 為什麼中國能進五常
中國並不是進五常,而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創始國之一。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蘇、中各國的代表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座古老莊園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會議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主要問題。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俄、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憲章同時也規定了「大國一致」原則:即安理會就非程序問題投票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
主要問題:
1、發展問題
聯合國在關於人類發展的問題上做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也簽署了許多有利於發展的協定。但這些協定由於涉及成員國數量多,各方利益成分復雜,在執行方面有很大難度。致使許多協定執行不力未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成為了「空頭支票」。
2、監督問題
對於這樣一個當今世界最龐大的國際間政府組織,到底誰應該對其運轉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這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按照憲章,成員國有義務對聯合國機構和員工進行監督,但這一效果顯然並不十分理想。
由於牽涉到人手和政治利益的原因,許多國家對於風平浪靜的表面更加滿意,而並不太想讓這個國際權威組織處於尷尬之下,這就為可能產生的腐敗提供了較為寬松的環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聯合國,網路—五常
㈢ 中國重返聯合國,為什麼會得到五常之一的
二戰時中國雖積貧積弱,但在對日本法西斯的戰爭中卻實實在在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三次國際會議中國都是主要成員,當然當時代表中國的還是蔣介石。
所以在聯合國成立時中國作為創立的五大國之一理所當然成為了「常任理事國」,49年建國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屬於退據台灣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蔣介石政府也繼續是「常任理事國」。
到了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合法席位時,台灣被趕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就是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由來。可以說中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是抗日先驅用頭顱和鮮血換來的。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五位創始成員國,即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國中的4大國和參加反德同盟的法國。1958年起,法蘭西改稱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席次,蔣介石的代表在非法佔據的席位上被驅逐。1991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席次為俄羅斯聯邦所繼承。
成為常任理事國,不僅需得到所有聯合國會員國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票,且現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亦是必要條件。
㈣ 中國是啥時候成為五常的
1945年10月24日,在中國、法國、蘇聯、英國、美國以及大多數其他簽字國批准《聯合國憲章》之後,《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1947年,聯合國大會正式將10月24日設為聯合國日,而此時的中國就已經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㈤ 中國怎麼進入五常的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席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表決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出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台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案。這個提案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
2、這次會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拓展資料: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俄羅斯聯邦(俄羅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其中五大國有安理會否決權。
㈥ 中國是怎麼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由當時中國的抗戰地位以及其他因素決定的,決不是隨便撈的。首先,抗戰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提升,是通過千萬軍民的生命和鮮血澆灌出來的。作為當時在遠東戰場抗擊日軍的主力,中國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當時的美蘇英的領導人都是充分肯定的,其次,中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然有客觀因素。別忘了,當時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能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它可是個親英美的政府。美國從戰後的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略考慮,當然想多一個同盟者。
只是,沒想到中國共產黨在內戰中取得了勝利,國民黨政府偏安台灣。但要知道,即使這樣。美國也一直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直到1971年才恢復。可以看出,美國當時的全球戰略考量也是中國成為安理會五常的重要因素。
中國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歸根結底,中國能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一方面,不能忽視羅斯福的鼎力相助,而另一方面,這個席位根本上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知難而上、敢闖敢拼取得的,更是無數熱血戰士不畏犧牲、拋頭顱灑熱血用命換來的。
十四年的抗日戰爭,既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也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㈦ 當初中國國力這么弱,是怎麼被選上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聯合國」這一名稱是由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設想出來的,該名稱於1942年1月1日發布《聯合國家宣言》時首次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期間,當時26個國家派出的代表承諾其政府將繼續共同對軸心國作戰。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蘇、中各國的代表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座古老莊園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會議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主要問題。
在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塔會議上,與會各國作出在舊金山召開制憲會議的決定時,建議中國和法國同蘇美英一起,共同作為舊金山會議的發起國(當時法國已成立臨時政府)。中國政府接受了這一建議。法國同意參加會議,但決定不擔任發起國,因為法國認為它沒有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的協商,不能要求其他國家在沒有自己參與制定的憲章上簽字。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俄、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憲章同時也規定了「大國一致」原則:即安理會就非程序問題投票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
經過70年的探索,聯合國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國際法體系,形成了由解決國家間爭端、終止國際有罪不罰現象、採取強制執行措施、監督國際法實施、建設國際法能力等要素組成的國際法實施體系,並通過激活《聯合國憲章》中的法治原則,改進和加強了戰後國際秩序的內在動力機制,從而加強國際法的效力,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提升國際社會對國際法的信任,鞏固以法律規則為基礎的多邊主義。
中國不僅是戰後國際秩序的主要創建者、堅定維護者和積極建設者,而且是聯合國推進國際法治的重要倡導者。
聯合國主要是二戰中的反法f西。斯聯盟建立起來的國際新秩序,而中國經歷的二戰在1937年就已經開始了
㈧ 二戰後,中國為什麼能進五常我指的是民國政府.
二戰時中國雖積貧積弱,但在對日本法西斯的戰爭中卻實實在在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三次國際會議中國都是主要成員,當然當時代表中國的還是蔣介石。
所以在聯合國成立時中國作為創立的五大國之一理所當然成為了「常任理事國」,49年建國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屬於退據台灣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蔣介石政府也繼續是「常任理事國」。
到了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合法席位時,台灣被趕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就是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由來。可以說中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是抗日先驅用頭顱和鮮血換來的。
(8)中國五常地位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法國之所以能成為五常之一,靠的就是英國的力保。經過世界大戰後,殖民時代已經結束,英國底下的殖民地基本全丟了,連印度都宣布獨立,為了對抗蘇聯和美國,德意日都是戰敗國,最後拉上了法國。
而蘇聯在歐洲、亞洲都有很大的威懾力,而蘇聯怕中國強大起來,威脅其在歐亞的地位,而且在中國北部有許多爭議的領土,所以剛開始並不同意中國加入五常。美國要對抗蘇聯,需要一個強大的亞歐國家來牽制蘇聯,日本小弟已經敗了,只有中國有這個實力,於是堅持讓中國加入,為了拉攏英國支持中國加入,美國也同意了讓法國加入,於是英國也投了中國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