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偉大的三位母親,他們分別是誰
孟母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於他的母親的教育。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教,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故事,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為兒子傾盡畢生心血的孟母,在親眼看到兒子成功的時候,滿懷著一個母親成功的歡心,一病不起。在歸葬故鄉的途中,沿路經過的地方,無論民眾官員,無不爭相在路旁祭奠,表達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尊敬和哀思。
人一生中,母親的影響總是巨大的。母親是否有文化,是否品行端莊,是否教子有方,會直接影響孩子一生。母親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思想觀念。所以,一個男人若能娶一房好太太,便能「富」三代。當然,這里所說的「富」,並非指有錢,而是指思想富、品德富、有所作為。
『貳』 養育了87個兒女,20個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中國最偉大的廣西母親是誰呢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的偉大源於無私的奉獻和細水流長的呵護,養兒育女一輩子,卻時常忽略了自己,這是為人母的常態。
1960年出生的麥瓊方,2015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35年間,她一共養育了87個兒女,只有一位是她自己親生的,還替27位老人送終,挑物資用壞了幾十根扁擔,被人稱為「扁擔媽媽」。
她被稱為廣西境內最了不起的單親媽媽,也是老人眼中最值得驕傲的女兒。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所以,麥瓊方的身邊有一群同她一樣只為力所能及幫助他人的普通人,什麼也不圖。
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們也在不同的領域有著良好的發展,也許沒有麥瓊方孩子們就沒有這么美好的未來。往大了說,麥瓊方憑借不屈不撓的堅持為國家培養了多位棟梁之才,功不可沒。
相信如麥瓊方所願,她的大愛會一直被傳遞下去!
『叄』 古今中國有名的母親
古今中國有名的母親:孟子的母親,岳飛的母親,愛迪生的母親,楊延昭的母親,柯林頓之母,蘇軾之母——程氏。
1、孟子的母親
孟母三遷:當年孟母為了教育小時候的孟子搬過三次家,還剪斷過織布機上的布。兒子不用心讀書,是與附近的環境影響有關。在孟母的教導下,孟子終於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2、岳飛的母親
岳母刺字:岳飛拒絕了楊么使者王佐之聘,岳母怕日後還有不肖之徒前來引誘岳飛犯錯,一時失足,做出不忠判國之事,英名就會毀於旦夕。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時刻警惕孩子要為國為民,批肝瀝膽。
3、愛迪生的母親
童年時代的愛迪生學習成績"很差",被老師說成"笨蛋",被醫生說成是"腦子壞了"。愛迪生因此離開了學校。愛迪生的母親作過教師,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她讓孩子回到家中,首先表示自己相信他不笨,並用從平常人成長為科學偉人的故事,鼓勵愛迪生樹立求學的信心和志氣。
4、楊延昭的母親
外族入侵,宋皇驚恐萬狀,楊令公戰死,楊家七子死的死,傷的傷。已近百歲的佘老太君不得不親自掛帥,率領楊家孤兒寡婦奔赴沙場,最終打敗了西夏。這就是著名的《佘太君西征》。
5、柯林頓之母
柯林頓評價母親對他的一生的重大影響時說道,「她在三個方面給我樹立了好榜樣。首先,她總是不停地在外面辛勤工作。第二,在我成長中,我們家庭經歷了許多逆境,但她都應付得很好,表現得很堅強。
第三,我認為,她給我一個十分痛苦的開頭,這對於我參加公眾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能夠處理大量的緊急情況——遭受失敗,安排明天,重新奮斗!」1992年11月3日,可林頓當選美國第49屆總統。
6、蘇軾之母——程氏
蘇母教蘇軾讀《後漢書》時,讀到了《范滂傳》,蘇母為范滂母子不畏暴,為了正義而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動,不禁放下書來,喟然嘆息。年幼的蘇軾也深深被感動,他問母親:「如果我長大後,跟范滂一樣,不惜捨身就義,母親會允許嗎?」
蘇母肅然答道:「如果你能學范滂的樣,難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親一樣嗎?」 蘇軾從小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一身正氣,不攀附權貴,正直堅韌。
『肆』 中國古代四大賢母
孟母、陶母、歐母、岳母。
1、孟母
仉氏,生卒年不可考,孟子的母親。 戰國時人,以教子有方著稱。孟子三歲喪父,靠母親教養長大成人,並成為後世儒家追慕嚮往的亞聖,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教子佳話。
2、陶母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 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賢母,晉代著名大將軍陶侃的母親。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是著名的「四大賢母」之一。
3、歐母
歐母歐陽修之母鄭氏,四大賢母之一,含義為宋歐陽修早歲喪父﹐母鄭氏督教甚嚴﹐家貧無紙筆﹐嘗以荻畫地教子。事見歐陽修《瀧岡阡表》。後因以"歐母"為稱頌賢母之詞。
4、岳母
岳母姚氏,又稱姚太夫人,宋代抗金名將岳飛之母,古代四大賢母之一,對現在的教育很有作用,也作為影視劇里母親的代表。
(4)中國偉大的父母有哪些擴展閱讀:
四大賢母的事跡: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
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2、岳母刺字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 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而這一年,開封還是被金軍攻破。金軍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
3、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4、截發延賓
陶侃年少時就有大志,家境卻非常貧寒,和母親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舉薦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當時,冰雪滿地已經多日了,陶侃家一無所有。
可是范逵車馬仆從很多。陶侃的母親湛氏對陶侃說:「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來想辦法。」湛氏頭發很長,拖到地上,她剪下來做成兩條假發,換到幾擔米。
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來做柴燒,把草墊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馬。到傍晚,便擺上了精美的飲食,隨從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贊賞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對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謝。
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辭,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說:「路已經走得很遠了,您該回去了。」陶侃還是不肯回去。
范逵說:「你該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陽,一定給你美言一番。」陶侃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陽,就在羊晫、顧榮等人面前稱贊陶侃,使他廣泛地得到了好名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賢母
『伍』 中國最偉大的母親是誰
孟母。號稱中國「賢良三母」,而且位居「賢良三母」之首,是中國最偉大的母親。孟子三歲喪父,靠母親教養長大成人,並成為後世儒家追慕嚮往的亞聖,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教子佳話。
『陸』 中國最偉大的母親是誰,叫什麼名字
鄧穎超 最博愛的母親
周恩來和鄧穎超是一對有著特殊婚戀觀和價值觀的職業革命家,他們的愛情和婚姻有著鮮明的階級特性、時代特性和職業特性。在他們的一生中,尤其在艱難困苦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們的離別就像一日三餐一般平常,這平常中又蘊藏著很多耐人尋味的人生意蘊,引起人們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感嘆。
孟母 最知書達理的母親
相傳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相傳孟子年少時逃學,他母親就把織布機上的線割斷,對他說:「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會像這些斷線一樣,成不了布」。孟子從此勤讀,終成著名的學者。
孟母沒有棍棒相加,逼迫兒子習禮,也沒有謾罵中傷其子須勤學立業,而是設法「訓」了孟子一回。孟母的高明教子法在今天看來,也讓我輩擊節贊嘆。
岳母 最愛國的母親
岳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 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 忠 報 國」四字。
孝庄文皇後 最睿智的母親
孝庄文皇後,一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出生,一十三歲時,由她哥哥吳克善護送到盛京,嫁給皇太極。
十七世紀初,明王朝衰落,東北女真族崛起。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建立後金國。努爾哈赤死後,第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鮮,並於明崇須九年(1636)稱帝,國號清,建元崇德,奠都盛京,與明朝遙相對峙。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佔北京,崇禎皇帝縊死煤山,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叛明投清,於是清軍鐵騎奔突入關,逐鹿中原,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清軍追擊下瓦解。九月十九日,清宗室鄭親王濟爾哈朗率勁騎,護送清幼生從盛京遷居北京。十月一日黎明,古老的皇城裝點一新,上午已時,皇極殿前鞭鳴三響,鍾磐交鳴,韶和典樂徐徐奏起。年僅六歲的小皇帝福臨,即位。清王朝統治中國二百五十年的歷史,就從這里拉開帷幕。然而。這個小皇帝,並不理解這高高御座和聲聲歡呼的含義,只有坐在他旁邊的那位頭戴鳳冠的青年婦女,面色凝重,她就是小皇帝的母親、後世稱為孝庄文皇後。
佘太君 最堅強的母親
折太君(誤稱余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夫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亻先)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詔「故雲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贊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孝聖憲皇後 最幸福的母親
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生於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七年),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十三歲時入侍雍和宮邸,為雍王胤禎之側福晉。
一次,雍王患時疫,病情嚴重,幾乎喪命,鈕枯祿氏侍奉殷勤,煎湯熬葯,無不周到。雍王康復後,對其尤有鍾愛。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歷於雍和宮邸。弘歷十二歲時隨父雍王初侍康熙帝,宴於牡丹台,康熙帝見皇孫弘歷聰穎過人,十分喜愛,便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並稱弘歷「是福過於予」;連聲稱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為此,鈕枯祿氏更得雍王的恩寵。
雍王登基為雍正帝,先封鈕祜祿氏為熹妃,進而晉為熹貴妃。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歷名字書寫好,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弘歷二十五歲即帝位,根據雍正帝遺命,母以子為貴,封熹貴妃為皇太後。
乾隆帝視其為國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大後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並告誡宮監,今後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後勞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間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豬木蘭,皆奉陪太後同行。平日與其左右不離,遇萬壽節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別是太後八十萬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綵衣蹈舞,承歡膝下。使太後享盡了人間的「福、祿、壽」。《裕陵神功聖德碑文》中言乾隆帝「事孝聖憲皇後四十二年,晨昏問侍,扶掖安輦,極尊養之,隆祝厘讓,善至於終身。」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歲的太後駕薨,舉國致哀,尊徽謚號定為「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孝聖憲皇後」,葬於泰東陵。
『柒』 中國古代四位偉大母親
中國古代四位偉大母親分別是:孟母、陶母、歐母和岳母。
孟母
:
孟母位居「四大賢母」之首。她的兒子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學大家,被譽為「亞聖」。她的事跡「孟母三遷」廣為傳頌。
陶母
陶母是東晉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將,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樹。陶母「截發筵賓」「封壇退鮓」的教子故事廣為流傳。
歐母
歐母是北宋歐陽修之母。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桿代替。她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岳母
岳母是北宋名將岳飛之母。岳飛十五六歲時,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很多母親都希望能在戰亂年代保全子嗣血脈,但是岳母大義凜然,主動勵子從戎,精忠報國。
『捌』 中國古代有哪些偉大的母親
第一位孔子之母,孔子母親顏征是魯國貴族,她的先祖伯禽是魯國的始祖,是周公旦的長子,周文王的孫子,所以孔母從小就接受文化教育,知書達理,在孔子五歲的時候就教他念書識字,還把孔子送到當時的官辦學堂「癢」學習詩歌、古籍、歷史等各種書籍,讓孔子學到了很多的文化知識,為後來孔子辦學教育做出了很大貢獻,可以說沒有孔母也就沒有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孔子。
第二位孟子母親,孟母三遷的經典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聽過,講的是孟子頑皮孟母三次搬家,最終搬到子思學院,還利用「斷機教子」的方法挽回了貪玩的孟子,讓他變得勤學苦讀,成為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人尊稱為「亞聖」,試想如果沒有這幾次孟母的嚴厲教導,孟子註定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孟母去世後,受到當時各國的祭奠尊重,在我國的山東鄒城北至今還有孟母林,教育著我們一代代人。
第三位歐陽修的的母親,歐陽修是我們北宋時期著名的學者變革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母親鄭氏雖然說出身在一個貧困家庭,但是在歐陽修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做人和寫字,還有著「畫荻教子」的佳話,歐陽修也聰明好學,在20歲時候就名滿天下入朝為官,這時候歐母還教育歐陽修要心存仁義,公正無私,可以說教育影響了歐陽修的一生。
第四位岳飛之母,「精忠報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這就是岳飛母親為了讓岳飛不忘本心報效國家,親手在岳飛後背刺字,讓他舍小家顧大家,抗擊金兵,匡扶大宋,試想當時的一位婦人能有如此見識,可以說是真的很偉大了,當然岳飛也不負眾望屢次大敗金兵,但是最後由於奸臣秦檜一夥陷害於岳飛,不幸被害死於風波亭。
第五位徐庶之母,這是一位深明大義、大德烈性的母親,三國時期,其子徐庶當時是劉備謀士,劉備又為曹操敵人,曹操為了想把徐庶納為己用,騙徐母召喚徐庶,但徐母識破了其奸計寧死不從,曹操又施一記,偽造了徐母信件招來了徐庶,徐母知道後,怕自己成為兒子被他人要挾的把柄,貞烈自盡,如此烈性,真的是讓我們由衷佩服的一位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