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原始社會劃分為哪些發展階段

中國原始社會劃分為哪些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2022-08-30 11:05:53

A. 原始社會從社會形態上如何分期

目前國內史學界流行的是以階級來定義社會形態,並據此對歷史進行分期。

根據這一方法,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而由於特殊性,中國歷史分又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個階段。這個劃分是國內主流的分期方法,我們從小到大學的就是這種分期方法。

當然這個分期也並不是非常完美,無懈可擊的。

自80年代以來,史學界對此就有廣泛質疑,中國歷史具有特殊性,其發展脈絡、指導思想與西方完全不同,用西方的方式來劃分中國的歷史,難免就有生搬硬套之嫌。很明顯的,封建社會,中國在夏商周三代就是很明顯的分封制,諸侯與天子的關系,很明顯就是封建制的,而主流史學卻將夏商周劃分到了奴隸社會。

由於主流觀點存在不少缺陷,所以自改革開放解放思想以後,史學界對中國歷史分期的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這些分期方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缺陷。

在1996年,晁福林提出「氏族封建——宗法封建——地主封建」的社會分期說,他認為中國由原始社會直接進入封建社會,夏商主要的組織形式是氏族,其社會經濟形態是封建制度,可稱氏族封建制,西周宗族是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宗法觀念、宗法制度與封建緊密結合,可稱宗法封建制。東周時期則進入地主封建制時期。這一觀點將夏商到明清都視為封建社會,未能突出周秦之際的重大社會變革,有不足之處。

2000年,田昌五提出,將中國的全部歷史分為洪荒時代、族邦時代和封建帝制時代。但這一分期明顯迴避了近現代史,是不太完整的。

2000年,葉文憲提出,中國歷史分為酋邦時代(五帝時期)、封建王國時代(夏商西周)、轉型時期(春秋戰國)和專制帝國時代等幾個時代,其中專制帝國時代又可分為漢民族第一帝國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漢民族第二帝國時期(隋唐)和多民族帝國時期(宋元明清)三個時期。這一分期我比較認可,但將沒有獨立社會形態特徵的春秋戰國單獨列為一個歷史階段。

2003年,王震中提出「邦國——王國——帝國」的古史分期觀點,認為龍山時代的聚落群是體現貴族的支配權力的邦國形態,夏商周是王國形態,王權受到很多制約,是非專制的。秦漢及以後為帝國時代,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2003年,郭沂提出中國自有文明以來,經歷了聖權時代、王權時代、霸權時代、皇權時代和民權時代五種社會形態和發展階段。同時他還提出了「中國經濟形態及其演變可以分為三種形態和相應的三個階段,即農業社會、農商社會和工商社會」,「中國社會關系形態也可分為三種形態和相應的三個階段,即貴族社會、士人社會和公民社會」。中國社會意識形態演進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宗教時代、宗教人文一體時代、宗教人文獨立時代和科學時代,並即將進入第五種形態和相應的第五階段,即人文主義時代」。他的這一分期方法從多個角度來分析歷史,令人耳目一新,劃分也非常合理,就是概念太多,不好記。

2007年 ,馮天瑜提出將中國歷史時代劃分名目命名為「氏族時代」「封建時代」「皇權時代」「共和時代」,並細分為「原始群時代」、「氏族共同體時代(先夏及夏代)」、「 宗法封建時代(商代及西周)」、「宗法封建解體時代(春秋戰國)」 、「皇權時代前期(秦至中唐)」、「皇權時代後期(中唐至清)」、「共和時代(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9年,焦培民提出中國歷史可分為游群、部落、封建、郡縣、共和五個時代。後三個時代都已經進入國家階段,因而也是三種國家形態。五個時代有四個人物及事件作為分期標志:有巢氏君主革命,黃帝封建式統一,秦始皇郡縣式統一,孫中山民主革命。

這一時代劃分主要形式來進行,簡單且全面,也是比較符合歷史實情的劃分方法。

B. 中國原始社會群體組織形態發展經歷的幾個主要階段

我國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採取的過渡形式有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之前土改後是農民土地所有制)
1互助組
中國勞動農民在個體經濟基 礎上組成的帶有社會 主義因素的集體勞動組織。
土改以後得到廣泛發展。自願互利,互換人工或畜力,共同勞動。有農 忙臨時互助和常年互助之分。
在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中,發展成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2初級組
半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中國農村經濟由個體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渡形式
3高級組
全稱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我國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建立的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
1956年由初級社發展而成,規模較初級社大。特點是土地、耕畜、大型農具等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取消了土地報酬,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
1958年進一步發展為農村人民公社。(性質來自網路)

C. 原始社會經歷了哪三個時期

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原始社會主要分為著三個時期,通過生產力的變化來劃分的,現實體現就是石器、石頭工具的改進和發展.

D. 原始社會的三個階段是

原始人群、血緣家族和氏族及氏族公社。

原始社會亦稱「原始公社」「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人類產生的過程也就是原始社會形成的過程。它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生產力極其低下是原始社會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標志是使用石器工具。

勞動的結合方式主要是簡單協作,人們之間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別、年齡實行的自然分工。人們單身無力同自然界進行斗爭,為謀取生活資源必須共同勞動,從而決定了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同時,人們在勞動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關系,產品歸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實行平均分配。

原始社會科技文化——象形文字

原始社會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

現時世上最廣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聖書體,雖然如此,但更精確地說,聖書體應屬於一種意音文字。此外,現時中國西南部納西族所採用的東巴文和水族的水書,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還有可能存在的第三種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達巴文(即將消失)。

漢字雖然還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徵,但由於漢字除了象形以外,還有其他構成文字的方式,而且亦在某程度上表示語音;而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所以不屬於象形文字,而屬於表意文字。然而,甲骨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此外,瑪雅文字的「頭字體」和「幾何體」亦是。

E. 中國的原始社會概況表

1、黃帝軒轅氏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9年。

2、少昊金天氏公元前2598年~公元前2515年。

3、顓頊高陽氏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

4、帝嚳高辛氏公元前2436年~公元前2367年。

5、帝摯高辛氏 公元前2366年~公元前2358年。

6、唐堯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258年。

7、虞舜公元前2257年~公元前2208年。

中國的原始社會,約從一百七十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夕為止,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階段。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距今約八十萬年)和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都處於原始人群階段。

北京人已經能夠製造和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使用天然火,通過採集和狩獵獲取食物,原始人群是早期的人類社會。

到一萬七千年前,山頂洞人按血統關系組成比較固定的集團,依靠集體力量向大自然作斗爭,開始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他們採取磨製和鑽孔技術製造石器、骨器,並學會製造骨針,把獸皮縫成衣服,還懂得了人工取火,勞動技能比前人有了更大的進步。

到距今約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開始進入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農耕和畜牧是當時主要的生產事業,人們學會了種植粟和水稻,並飼養了大量的豬、狗、牛、羊等牲畜;同時,打獵和捕魚也還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生活方面,人們學會了建造房屋,開始過著定居的生活,同時產生了簡單的記事刻畫符號。

這種符號是原始文字的萌芽。在社會組織方面,婦女在生產和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氏族成員以母親的血統來確定親屬關系。在氏族公社內,土地、房屋和牲畜歸大家公有,氏族公社成員共同勞動,共同消費,過著平等的生活。

到距今四、五千年前,由於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男子的作用不斷加強,逐漸代替了婦女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這時,人們以父親的血統來確定親屬關系,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生產的發展使產品有了剩餘,氏族公社內開始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差異。

(5)中國原始社會劃分為哪些發展階段擴展閱讀:

原始社會的科技文化:

1、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

2、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居民利用葛、麻紡織。

3、據考古發掘證明,我國最早的房屋建築產生於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當時的房屋主要有兩種:

(1)以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為代表的北方建築模式——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多圓形,地穴有深有淺,以坑壁作牆基或牆壁;坑上搭架屋頂,頂上抹草泥土;有的四壁和屋室中間還立有木柱支撐屋頂。

(2)以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建築模式——干欄式建築;一般是用豎立的木樁或竹樁構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懸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干欄式建築上面住人,下面飼養牲畜。

F. 我國原始社會劃分為那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

原始社會亦稱「原始公社」「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人類產生的過程也就是原始社會形成的過程。它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生產力極其低下是原始社會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標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勞動的結合方式主要是簡單協作,人們之間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別、年齡實行的自然分工。人們單身無力同自然界進行斗爭,為謀取生活資源必須共同勞動,從而決定了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同時,人們在勞動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關系,產品歸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實行平均分配。

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經歷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兩個發展階段。氏族是原始社會的人們以血緣關系聯結起來為特徵的共同生產和生活的基本經濟單位。

氏族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階段。前者表現為,婦女是氏族的主體,氏族成員的世系按母系計算,財產由母系血緣親屬繼承; 後者表現為,世系按父系計算,財產按父系繼承,氏族領導權落在男子手中。原始社會沒有剝削,沒有階級,因而也就沒有國家,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全體成員參加的氏族會議作出決定。

閱讀全文

與中國原始社會劃分為哪些發展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3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0
越南峴港古鎮有多少錢 瀏覽:980
為什麼中國是世界 瀏覽:701
印尼節能燈每年消耗多少 瀏覽:503
印尼客機墜毀前發生了什麼 瀏覽:74
義大利炮怎麼炸mc 瀏覽:96
中國冬奧會會場在哪裡 瀏覽:541
中國推拿流派有哪些 瀏覽:699
中國越南的戰爭有哪些 瀏覽:919
越南中文工資多少 瀏覽:284
英國月租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116
義大利語grigio是什麼顏色 瀏覽:391
印度酸梅湯怎麼做 瀏覽:334
中國都有哪些葡萄品種 瀏覽:22
越南紅酸枝正尺多少錢一副 瀏覽:671
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什麼 瀏覽:464
越南語解封怎麼說 瀏覽:411
英國紅茶配什麼搭配最好 瀏覽:939
英國每天生活都吃什麼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