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圓明園的由來是什麼
圓明園原是明朝的一個故園。入清以後,康熙皇帝把它賜給了其子胤禎(即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帝死後,乾隆帝即位,他六下江南,遍訪名勝,看到名園美景,便命人記下,回北京後即在圓明園內一一仿造。他在位60年,修建圓明園的工程一直未輟。經康、雍、乾、嘉、道、咸六朝,150多年的經營,終於以人民的血汗為基礎,建成了我國歷代王朝前所未有的、與法國凡爾賽宮合稱世界園林史上兩大奇跡的御苑。清代帝王還廣收中外古今珍貴文物藏於園中,使這所景色宜人的園林,同時還成為宏偉壯觀的博物院和藝術館。
圓明園內有玉泉山水流入,水陸各半,山水之間,建有許多樓台殿閣廊榭館軒,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侵略者打到北京,闖進圓明園,進行了瘋狂的搶劫。英軍官赫里斯搶到的東西,找了7個士兵幫忙才運回了兵營,其中有一座2?1米高的金塔,還有一個鏤金花盆,金鏤之間有用白珊瑚雕琢成的文字,盆中栽有一株高0?3米的金樹,樹上掛著紅玉為核的藍寶石果子。後來鎮壓太平軍的劊子手戈登也參加了搶劫,他寫道:「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隔了幾天(1860年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搶掠,劫奪之烈瞬即達到高峰。英軍書記官寫道:「每個人都是腰囊累累,滿載而歸。」法國兵營駐扎園前,他們手持棍棒,遇珍貴可攜者則攫而爭奪,遇珍貴而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等,則以棒擊毀。侵略軍在大肆洗劫之後,又決定放火燒園。1860年10月18日清晨,英國密克爾騎兵團3500人進園縱火,全園頓成火海,火勢三日不息。集中國人民無數血汗的傑作,遂化為瓦礫之地,法國大文豪雨果曾撰文斥責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卑劣行為。
2. 什麼是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此事件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頁屈辱史。
3. 圓明園的解釋
這是直接網路的。。。
「圓明園」,這一名稱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圓明"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質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這是別人回答的。。。
為什麼叫圓明園?恐怕沒有人去深究這個問題。
圓明,這個詞最早源於佛教,用來形容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是圓明的,完滿的,光明的,它證入圓成實性。那什麼是阿賴耶識呢?人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五識為普通的直覺;第六識合並掌管上述五識;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思想,理性的成分大;而阿賴耶識乃是精神的最高境界,又稱做「種子識」。
其實,按佛教的觀點,人行走在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體驗到的和知覺到的,都不會被遺忘,只是你的阿賴耶識被遮蔽了。有一天,當你的阿賴耶識被開啟了,那麼哪怕你很小的時候過目的一頁書,都會被清晰地記起。一切都被保留在阿賴耶識里。
當然,圓明,還有儒家的解釋。圓明園的第一殿,就是「正大光明」殿,意思是體圓而光明,就是說,有形之體是周正的,而無形的內心之光是明亮的。這就是中庸說,也是中正說。中國人的學問,一句話,就是講「正」,剛正,正直,正義,信直。中國的意思,不是國家,而是行中正之道的理想國。所以,它不是民族的,也不是文化的,而是精神的。
另外,圓明園在康熙賜園雍正的時候,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鏤月開雲」,指的是月亮。月亮在中國人心中的意味非常特別,好象是一個魂魄,高懸頭頂,在中秋之夜,指引一切離散在世界各地的中正之人的腳步都走回家鄉。有詞雲:「十分月好,不照人圓。」這個意境是非常悲涼的。人們在神話時代,還編造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都和悲歡離合有關。圓明之夜,應是合歡的良宵,然而這個願望在現實中總是難以達成。這個解釋非常民間,可以理解為道家的思想。
但最有意思的,該是法國人雨果的理解。當英軍上尉為了在巴黎展覽搶掠圓明園的成果而邀請雨果前往的時候,這位浪漫主義的文學大師回信道:「藝術有兩種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和帕台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相同。請想像一下,有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物,有某種月宮般的建築物,這就是圓明園……如果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大家也夢見過它。」可見,在法國人那裡,圓明。就是夢想的意思,就是人類的想像力。
所以,圓明園的毀滅正是人類夢想的毀滅。
4. 圓明園什麼意思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5. 圓明園的意思是什麼呀姐
圓明園
Yuánmíng Yuán
[Winter palace] 中國清代皇家御苑。 在北京西郊頤和園東。 原是1709年康熙賜予雍正的別墅, 雍正即位後於1725年建為苑囿。 乾隆時大加擴建。 圓明園通常指圓明、 長春、 綺春三園。 建在湖泊密布的平原上, 佔地320公頃, 水面佔35%。 除圓明園前部中軸線上的正大光明殿和後面的九州、 清宴兩組建築具有宮殿性質外, 其餘上百組大小建築群都是分布在湖邊島上的園林建築, 其中後湖、 福海景物最密集。 三園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 現僅"西洋樓"存留斷壁殘垣
6. 圓明園的資料簡介。
(園林介紹)
(1)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海淀區,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稱萬春園)。組成統稱為「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圓明園規模宏偉,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融合了各式園林風格,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因為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所以也稱"夏宮"。
圓明園中最著名的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2)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又稱為圓明園獸首、圓明園紅銅獸首、圓明園獸首銅像等。是原中國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由義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1860年十二生肖獸首被英法聯軍掠奪後流落四方。其中鼠首與兔首被法國人收藏。2013年4月法國皮諾家族宣布歸還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則下落不明。
(3)十二生肖獸首」是人身獸首選材為精煉紅銅歷經百年而不銹蝕。18世紀中期,乾隆皇帝在圓明園東邊一塊狹長的地帶造一座豪華的西洋花園,宮廷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是設計師,他設圓明園計並推薦法國神父蔣友仁負責建造人體噴泉位於花園中央,一天24小時12個生肖動物每隔兩小時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
(4)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台南北兩岸12石台上的。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涌射噴泉,蔚為奇觀。
這些青銅生肖雕像高520公分,雕刻精細,為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5)長春園
長春園位於北京市圓明園東側始建於1714年雍正十年前後。此地原是康熙大學士明珠自怡園故址,有較好的園林基礎。兩年後該園中西路諸景基本成型,1745年乾隆十六年正式設置管園總領。在西部增建茜園北部建成西洋樓景區,並於1767年-1773年(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間)集中增建了東路諸景。
(6)長春園昔日的園林景觀僅在乾隆年間由宮廷畫師繪有一幅大型全景圖,1860年英法聯軍焚園後下落不明。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長春園山形水系至1994年9月竣工放水。長春園不是對圓明園的簡單擴展和內部增建而是在圓明園東側另闢一所面積約一千畝的新園。與圓明園本園不同的是長春園是一個事前精心規劃設計的作品,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園林傑作。《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完成之後乾隆皇帝的建築熱情暫時消歇。不過僅僅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造園熱情再次勃發。這一回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說法他是要給自己興建一座退位後宴居的所在盡管這個時候他還只是一個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因此之故頤養和休閑就成了長春園最大的主題。不妨這樣說長春園是乾隆皇帝親手為自己營建的老年活動中心。
(7)萬春園
綺春園成園於乾隆中葉主要營建工作在嘉慶年間完成並把萬春園歸納為「萬春園三十景」。道光初年以後便主要成為了大清國太後太妃們的園居之地。綺春園早期曾是清怡親王允祥的與御賜花園名為「交輝園」。到乾隆中期該園又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春和園」。嘉慶朝時將綺春園西邊諸多小園並入加以修繕、添建才初成規模。此時的綺春園達到全盛規模無論是質量還是規模都無法與圓明園及長春園相比。
綺春園位於圓明園的東南最初在乾隆年間稱為春和園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圓明園東南幾個小園擴建成綺春園。在嘉慶十四年1870年擴充將西部小園並入由竹園、含暉園、西爽村以及春和園組成。綺春園的面積54.3公頃園林規模比長春園略小。綺春園在道光年間以後主要作為太後、太妃居住之所。
(8)圓明園被毀後同治年間准備重修圓明園時擬大修綺春園並令改名萬春園後因財政拮據而作罷。後人常將綺春園稱為萬春園但萬春園只是為重建而命名並沒有真正出現過。
(9)圓明園的毀滅
1860年10月5~7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取。並聽說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並將圓明園洗劫一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10)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裡裝進的珍品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在法國軍營里堆積著珍奇的鍾表、五光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一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琺琅瓶他們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大規模的焚燒共兩次第一次是 10月6日至17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更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