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中國油價比美國貴兩塊,中石油中石化還虧損
我就很好奇,兩桶油倒是承擔了身為國企的什麼責任?納稅?得了吧,每年叫著虧損還得國家去給他貼錢你能指望它們交稅?
國民分紅?呵呵,國際油價跌它推三阻四就是不肯降價,國際油價漲他閃電速度跟進。你倒是說說他給老百姓什麼紅利了?
中國石油開采難度大是事實,開采成本相對較高也是事實。然而造成這種事實的原因是什麼?海洋油田資源被外國勢力霸佔。看似軍事勢力發展結果除了增加軍費開支就沒看到軍隊維護過自己的領海權利。幾十年前被人霸佔的,現在依然被人霸佔。說自己是常任領事國,我很想問外交官們,你們臉紅不?
中國不是沒有可開採的廉價石油資源,而是沒那個膽氣拿回來,說了好多年,今天還在舔著臉說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擱置你妹啊,本來就是自家的東西,強盜來了不奮起反抗還舔著臉說我的家產我們平分怎麼樣,我也是拜服。
說到底,兩桶油是坑了家裡人去賣好友邦。真是魯迅說的好啊,友邦一驚詫,某些人腿就打顫。
② 中國的油價 為何那麼貴
油價再一次上漲。3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3月2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44元和0.51元。此次調價之後,油價進入了8元時代。
價格上漲總是會引起消費者的不快,更讓人不滿的是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油價上漲時的解釋「雖然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比較高,但是國家也是控制了成品油的調整幅度,並且也是延後了調價的日期,如果按國際油價(上漲)10%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成品油價每噸漲幅應該達到700塊錢。」這句話的意思是,此次調整油價,消費者不僅不應該抱怨,甚至還應該感謝發改委給我們省下的100塊錢。
是的,在目前「4%+22個工作日」的機制下,此次油價調整確實來得遲了,同時每噸成品油確實也少調了100元。但是,這個結果恰恰說明目前的成品油調價機制存在問題——假如國際油價變動已經符合調價機制,為何國家發改委不能在第一時間調整價格,而是要讓石油企業承擔損失?既然國家發改委不能在正確的時間上調油價,是不是意味著它也會在很多時間控制油價下跌?換句話說,國家發改委作為油價主管部門,有沒有依法行政?
當然,目前的「4%+22個工作日」機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像很多專家早已經指出的,單從數學模型來看,假設原油(103.25,0.00,0.00%)價格從100美元漲到104美元,漲幅4%,我們是上調價格,但如果從104美元跌到100美元,跌幅卻不足4%,不具備下調條件,再從100美元漲到104美元,漲幅又達4%,再度漲價。在目前的定價機制下,必然會造成漲多跌少的現象。而2009年新調價機制實施後的油價調整,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發改委一共17次調整油價,其中上調次數12次,累計上調汽油價格達4680元/噸,柴油價格達4450元/噸。
但是,油價的不合理並不僅僅體現在「漲多跌少」,而是油價相對於其效用來說實在偏高了。有媒體統計了3月22日的美國油價,發現當中國的93號汽油都已經邁入8元時代時,美國成品油的價格折算成人民幣也就是6.42元至6.83元每升。這意味著中國的油價已經高於美國!
不過,對於中國油價高於美國油價的現象,有專家認為這種對比並沒有多大的意義,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的油價中稅收所佔的比重較高。在2009年,國內甚至引發了一場「裸油價」風波。中石化的一位專家指出,「(2009年)7月6日中國90號汽油的最高零售價為7543.67元/噸,其中包含了增值稅1096.09元/噸、消費稅1388元/噸、城建等稅收248.409元/噸,稅佔比為36.22%。最終,不含稅的國內汽油價格為3.47元/升,比美國低13.03%。」雖然現在已經是2012年,但是稅收所佔比例並未減少,仍然在36%左右,而美國油價中的稅金只佔15.7%。換句話說,中國油價之所以高,並不是裸油價格高,而是中國油價中所含的稅太多,從而推高了油價。
盡管「裸油價」的概念提出之後遭受了不少媒體的質疑,但是這種說法倒是解釋了國內成品油油價為何會高於美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國際原油價格統一,但是各國油價為何不一的現象。事實上,不少國家的油價中最為重要的成分就是稅收——歐洲油價之所以貴,是因為稅金占油價的三分之二左右,日本的稅金比例是51.44%。美國油價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其稅金所佔比例低。
不過,即便把稅金加上,中國的油價還是顯得過於昂貴了——或者說,中國的稅實在是太貴了。因為中國車主在上路之後不僅要支付不菲的油價,同時還要應付數量不菲的過路費。而在歐洲和美國,車主使用高速公路時一般都不需要另行付費——因為該費用已經攤入油價之中。我們以滬杭線為例,上海和杭州相距170公里,大約需要繳納110元的過路費,以百公里10升的標准共需要耗油17升,油價成本為140元,再加上過路費則通行費用為250元。如果把這些費用都攤入到汽油中,則每升油高達14.8元!
當然,並不是每次出行都要經過收費公路,對於上班族而言,高速公路並不是經常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躲避每升高達14.8元的油價成本。事實上,由於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物品都是通過陸路運輸而來,這意味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經為目前的高油價而買單了。
如果以上的推論成立,那麼,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油價太貴,而是稅費太重。當美國只需要通過油價15%的稅金就解決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營運費用,我國占油價36%的稅金也無法解決高速公路建設資金的來源問題。從這個意義而言,解決中國高油價問題並不僅僅是要完善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機制,更是要降低稅費——縮小政府的規模。
如果我們只把目光盯住成品油的價格調整機制而無視油價中稅費的分量,從而忽視稅費的性價比,那麼這樣的改革註定是不成功的——對於一個稅收佔三分之一的行業來說,只有調整稅收的比重和流向,才能真正減負於民。換句話說,在中國只有把油費和過路費聯合在一起考慮,才能真正地測量出油價的高低——而這,是以前絕大多數討論者所忽視的。
③ 為什麼中國汽油比美國貴
1.中國的石油資源比美國缺乏。
2.因此中國的石油大量靠進口,要收關稅。
而汽油是石油產品。
④ 中國的油價為什麼比國外高
1、我國油價有近一半是各種稅,比例高於美國的22%,這是我們油價比國外貴的重要原因。
3、國家建立是有儲備以保障燃油供給安全,這也需要成本之處,這些錢其實都得車主出了。
4、因為稅率和技術這兩種因素,國內的油價普遍要比其他國家要高,不過這些問題是目前很難解決的,我國的石油資源也並不是很豐富,技術也需要提高。
⑤ 為什麼美國汽油很便宜,中國汽油卻很貴
這個應該說美國是產油國,而且美國它有頁岩油,這個當然是會更便宜一些的,這個中國的稅收比較嚴重。
⑥ 中國的油價為什麼比美國高
真正決定油價的不是原油成本,而是稅。中國油價里一半以上是稅。如果都不含稅,一升汽油中國比美國便宜一元,但是因為中國的稅特別多,實際零售價中國比美國還貴一元。
圖說:中國油價
第二,零售油價不是只考慮國際油價,而是發改委規定還要考慮兩桶油的「適當利潤」(石油價格個管理辦法第八條)。
⑦ 為什麼中國石油油價比美國油價高
一直以來,車主們對油價的漲跌都悉心關注。不少關注國際油價的車主都會有這樣一個質疑:為何國際油價只跌不漲,國內油價卻反其道而行,中國的油價為什麼比國外高?
單從每升汽油的價格(以人民幣計)中國的油價與美國相比,是很貴,但與歐洲國家相比也不算很貴。
中國的油價比美國油價高,在於國內油價調節機制不合理、不科學所致。我國燃油成品稅比較高企,遠遠高於美國。相關資料披露,我國成品油價格中稅負佔比47%,比美國高出32個點,這可能就是導致中國油價高而美國油價低的主要原因。
中國油價既然與國際接軌,油價調節機制也應與國際接軌,而且稅也一樣要與國際接軌,尤其三桶油的部門利益應該要徹底打破。中國油價才能真正回歸合理軌道
⑧ 為什麼中國的汽油價格比美國還高
壟斷的必然結果。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比美國加上30%燃油稅的售價還高得多。
⑨ 中國的油價為何比美國的都貴
據我所知,這裡面主要原因是中國稅收比較高的原因是其一。
目前全球物價都在漲,石油價格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物資,2008年前,我國油價一直比美國等市場低不少,是因為政府在把控油價,隨著近年來兩大石油巨頭的不斷提價和對利潤的過高期望,油價基本比以前提高了許多,加上國內石油工業成本還比較高,各項稅收增加,因此油價最近兩年是超過美國。
這裡面也有美國油價市場的因素,目前因為美國把控著伊拉克等中東國家的石油命脈,美國的油價還不是全球最高,歐洲和日本的石油價格也很高,中國的石油價格是最近兩年升上去的,也就是和美國油價進行了跟蹤的結果造成的。
⑩ 大揭秘,國內油價為什麼會比國際油價貴
最近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可國內油價卻沒怎麼降,很多朋友對此表示不解。其實,國內油價並不是隨時都跟國際油價掛鉤的。比如,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直白點就是,國際油價高於130美元時,國內油價可以不漲,同樣,當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時,國內油價可以不降。正常情況下,當國際原油價格在40美元到130美元之間時,國際油價漲,國內油價可能調價跟漲,國際油價跌,國內油價可能調價跌。但是現在國際油價跌倒了30美元以下,那麼根據國內成品油調控上下限機制,30美元大幅低於40美元,國內油價自然不用跟隨調降了。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以實際油價為准。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