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象棋怎麼算局數

中國象棋怎麼算局數

發布時間:2022-08-31 10:02:57

㈠ 中國象棋積分規則

這種積分叫等級分。

中國大陸棋手的等級分由中國象棋協會負責計算,並且每半年發布一次。棋手的等級分能夠均衡的、客觀公正的反映出棋手半年來的真實水平。

為了計算等級分,中國象棋協會制定有預計得分勝率表。即以某一棋手自身的等級分為基數,他在比賽中碰見某一等級分的對手,應該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已經預計好。如果超過這個預計成績,他的等級分就提高,否則就降低,正好則不變。

請您參考:

象棋棋手等級分制和技術等級標准實施細則

為執行象棋棋手等級分制和技術等級標准,特製訂本實施細則。
一、棋手等級分表示棋手的實力水平,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根據棋手在統計期限內的比賽成績計算確定。
上半年統計期限為前一年十二月一日至本年五月三十一日止;下半年統計期限為本年六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止。凡跨越統計期限的比賽,其統計期限以比賽結束日期為准。
二、經過計算確定的棋手等級分,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於每年一月—日和七月一日各公布一次。公布的最低分數:男子為2301,女子為2101。
有等級分的棋手如一年內未參加比賽,其等級分不作變動,第二年降20分,第三年降50分,第四年取消其等級分。
三、可計算等級分的比賽,統稱為等級分賽,包括:
(一)全國團體賽和個人賽;
(二)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的其它比賽。
四、等級分賽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比賽如為單循環制,至少三分之二棋子應有等級分,如參加人數在十人以下,則全部應有等級分;
(二)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解放軍和行業體協為單位參加(主辦單位例外)的比賽,不得少於四個單位,同單位棋手不得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三)至少應有兩名國家級裁判員主持整個競賽裁判工作;
(四)採用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的最新象棋競賽規則(經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批准,某些比賽可採用「亞洲象棋聯合會象棋比賽規例」);
五、可獲得等級稱號的比賽,統稱等級稱號賽。包括:
(一)可獲得男子、女子特級大師稱號的比賽,簡稱男子、女子特級大師稱號賽;
(二)可獲得男子、女子大師稱號的比賽,簡稱男子、女子大師稱號賽;
六、等級稱號賽在具備等級分賽條件的基礎上,還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參加人數不得少於十二人;同單位的棋手不得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無等級分棋手不得超過20%。
(二)至少應有兩名國家級裁判員主持整個競賽裁判工作。
(三)比賽等級和稱號標准應在比賽開始前公布,平均等級分(Ra)取最接近的整數,1以下的小數按四捨五入處理。相應稱號的標准分如有小數,等於或大於0·1,小於0·6時,計為0·5;等於或大於0·6,小於1·1時計為1。
(四)男子、女子特級大師稱號賽由男、女大師參加。男子、女子大師稱號賽由一級棋士參加。承認女子在男女混合比賽中達到的技術等級稱號標准。
七、等級分賽和等級稱號賽結束後,由裁判長按規定格式完整無誤地填寫競賽報告,主辦單位於兩周內上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
比賽成績按勝1、和0·5、負0計分。
未對弈的得分應用記號※標出,必要時加以說明;凡能影響成績有效性的其它情況,也必須加以說明。
棋手的姓名和所屬單位如有任何變動,均應在備注欄中詳細說明。競賽報告如有錯誤,其後果由上報單位負責。
八、競賽報告所列的數據將填入棋手等級分變動表。
每次比賽之後,棋手等級分的變動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AR=K(w—We)式中,△R為等級分的變動值,正值為升,負值為降。
W為實得局分。We為預期局分。
K為換算系數。對於無等級分棋手,前三次比賽或前三十局棋K值取25,以後取15,等級分一經達到2500,以後即使再降也永遠取10。
其中,預期局分按下列公式計算:We=NPC
公式中,N為對手人數,PC是根據棋手本人等級分與對手的平均等級分之間的差值計算出來的預期得分率,由附表中查得。
為節省計算時間,在單循環比賽中按下列公式計算預期局分:We=M·pa-1/2
公式中,M為參加比賽人數,Pa系根據全部棋手(包括本人在內)的平均等級分與本人等級分之差值計算出來的預期得分率,由附表中查得。
將棋手在整個統計期限內各次比賽的升降值累加(減)之後,即得出該棋手在該期限的總升降值,再與棋手的原等級分相加(減),即得出棋手的新等級分。
公式如下:Rn=Ro+∑△R
Rn為新等級分,Ro為原等級分,∑△R為總變動值。每次公布新等級分時,個位數均取整數(小數4舍5人)。
凡計算等級分的比賽中,個人冠軍不降分。
九、無等級分棋手參加等級分賽或等級稱號賽時,以男子2300,女子2100作為暫定等級分(Ru)。男女混合比賽,女子等級分低於2300者,她對男棋手時按2300計分。女對女時,則仍按各自的實際等級分計算。
在積分編排制比賽中,有等級分的棋手只根據他和特等級分的對手對弈的成績計算等級分;無等級分的棋手必須與有等級分的棋手對弈9局以上方可計算等級分,如不足時,允許在連續兩個年度內參加另一次可評分的比賽(無論是積分編排制或單循環賽),前後累積奕滿規定局數。
如果無分棋手得分等於或超過50%,須按他的有分對手的平均等級分和他超過(包括等於)50%的計值來計算等級分應用相應比值。
無等級分棋手在循環制比賽中得0分時,與他對奕而得到的局分,不能計人實得局分內。
不論是有分棋手還是元分棋手,由於多種原因未曾對弈而得到的局分,也不能計入實得局分內。
十、將級大師稱號申請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比賽不少於兩次,局數不少於18局;
(二)兩次取得特級大師標准分。
大師稱號的申請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比賽不少於兩次,局數不少於18局;
(二)兩次取得大師標准分。四年前在等級分賽和等級稱號賽中取得的成績不能用來申請等級稱號。
申請人或其所屬單位必須完整無誤地填寫等級稱號申請表,按規定手續上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審批。
十一、凡屬通過名次的途徑獲得等級稱號的棋手,其等級分在下屆公布時規定作如下調整:
(一)男子特級大師調整到2550。
(二)男子大師調整到2450。
(三)女子特級大師調整到2350。
(四)女於大師調整到2250。
如本人等級分現已超過或以往曾經達到或超過上述相應數字時,則維持現狀不予變動。

象棋等級稱號賽應有勝率表

比賽等級
平均等級分
應有勝率(%)




女子大師
女子
特級大師
男子大師
男子
特級大師

1951—1975

1976—2000

2001—2025

2026—2050

1

2051—2075
76

2

2076—2100
73

3

2101—2125
70

4

2126—2150
67

5

2151—2175
64

6

2176—2200
60

7

2201—2225
57
76

8

2226—2250
53
73

9
1
2251—2275
50
70
76

10
2
2276—2300
47
67
73

11
3
2301—2325
43
64
70

12
4
2326—2350
40
60
67

13
5
2351—2375
36
57
64

14
6
2376—2400
33
53
60

15
7
2401—2425
30
50
57
76

16
8
2426—2450

47
53
73

17
9
2451—2475

43
50
70

18
10
2476—2500

40
47
67

19
11
2501—2525

36
43
64

20
12
2526—2550

33
40
60

13
2551—2575

30
36
57

14
2576—2600

33
53

15
2601—2625

30
50

16
2626—2650

47

17
2651—2675

43

18
2676—2700

40

19
2701—2725

36

20
2726—2750

33

2751—2775

30

表一

由得分率P查等級分差D(P)

PD P

1.00 —

.99 677

.98 589

.97 538

.96 501

.95 470

.94 444

.93 422

.92 401

.91 383

.90 366

.89 351

.88 336

.87 322

.86 305

.85 296

.84 284
PD P

.83 273

.82 262

.81 251

.80 240

.79 230

.78 220

.77 211

.76 202

.75 193

.74 184

.73 175

.72 166

.71 158

.70 149

.69 141

.68 138

.67 125
PD P

.66 117

.65 110

.64 102

.63 95

.62 87

.61 80

.60 72

.59 65

.58 57

.57 50

.56 43

.55 36

.54 29

.53 21

.52 14

.51 7

.50 0
PD P

.49 —7

.48 —14

.47 —21

.46 —29

.45 —36

.44 —43

.43 —50

.42 —57

.41 —65

.40 —72

.39 —80

.38 —87

.37 —95

.36 —102

.35 —110

.34 —111

.33—125
PD P

.32 —133

.31 —141

.30 —149

.29 —158

.28 —166

.27 —175

.26 —184

.25 —193

.24 —202

.23 —211

.22 —220

.21 —230

.20 —240

.19 —251

.18 —262

.17 —273

.16—284
PD P

.15 —296

.14 —309

.13 —322

.12 —336

.11 —351

.10 —366

.09 —383

.08 —401

.07 —422

.06 —444

.05 —470

.04 —501

.03 —538

.02 —589

.01 —677

.00 —

表二 由等級分差D(P)查預期得分率PH:高分棋手L:低分棋手

DP P

等 級 分 差 H L

0—3.50.50

4—10.51.49

11—17.52.48

18—25.53.47

26—32.54.46

33—39.55.45

40—46.56.44

47—53.57.43

54—61.58.42

62—68.59.41

69—76.60.40

77—83.61.39

84—91.62.38
DP P

等 級 分 差 H L

92—98.63.37

99—106.64.36

107—113.65.35

114—121.66.34

122—129.67.33

130—137.68.32

138—145.69.31

146—153.70.30

154—162.71.29

163—170.72.28

171—179.73.27

180—188.74.26

189—197.75.25
DP P

等 級 分 差 H L

198—206.76.24

207—215.77.23

216—225.78.22

226—235.79.21

236—245.80.20

246—256.81.19

257—267.82.18

268—278.83.17

279—290.84.16

291—302.85.15

303—315.86.14

316—328.87.13

329—344.88.12
DP P

等 級 分 差 H L

345—357.89.11

358—374.90.10

375—391.91.09

392—411.92.08

412—432.93.07

433—456.94.06

4571—484.95.05

485—517.96.04

518—559.97.03

560—619。98.02

620—735.99.01

超過7351.00.00

本人愛好象棋理論以及象棋文化已經20多年,是象棋三級棋士、國家二級裁判,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希望象棋能夠豐富您的生活!給您帶來快樂!

㈡ 中國象棋如何計分

根據最新2011象棋規則:第13,14條

第13條 成績計算
13.1 每局棋結果,勝者2分,負者0分,和棋各記1 分。

13.2 團體賽記分,分別記「場分」(團體分)和「局分」(個人分)。每場棋結果,局分多者為勝,場分記2分;局分少者為負,場分記0分;局分相等者為平,場分各記1分。
13.3 可根據比賽需要調整雙方勝、負、和的記分標准。如勝方計3分、負方計0分、和棋各計1分或勝方計3分、負方計0分、先手方和棋計1分、後手方和棋計2分等。

第14條 名次確定
14.1 在一局循環制的個人比賽中,根據個人積分排列名次,積分多者列前。如積分相等,按以下順序區分:小分(所勝對手的全部積分與所和對手積分的一半之和)、勝局、直勝、犯規、後走局數、對局時後走。

14.2 在兩局或多局循環制個人比賽中,根據個人場分排列名次,場分多者列前。如場分相等,則按以下順序區分:局分總和、勝局、、直勝、犯規、後走勝局。
14.3 在一局積分編排制的個人比賽中,根據個人積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如積分相等,有以下兩種區分辦法供選擇:
14.3.1依次比較對手分(所對弈過的全部對手的積分之和)、勝局、犯規、後走局數。如無法區分,則比較前一輪成績,以此類推,直至區分;
14.3.2依次比較累進分(每輪積分相加總和)、勝局、犯規、後走局數。如無法區分,則去除第一輪得分進行比較,如仍相等,則再去除第二輪的積分,以此類推,直至區分。
14.4在比賽開始前退出,如系循環制且剩餘為雙數,應重新抽簽。如系積分編排制,可考慮補足雙數。一旦出現單數,凡輪空者的成績按勝局計分,其對手分按有分棋手中的最低得分處理。
14.5 在一局循環制的團體比賽中,根據各隊所得場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場分相等時,則按以下順序依次區分:全隊總局分、全隊勝場、全隊勝局、直勝、全隊犯規。如無法區分,則比較後走勝局,後走局數,直至區分。
4.6 在一局積分編排制的團體比賽中,根據各隊所得的場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場分相同時,則按以下順序依次區分:團體對手分(所對弈過隊的場分總和)、全隊總局分、全隊勝場、全隊勝局、全隊犯規。如無法區分,則比較前一輪成績,以此類推,直至區分。
14.7 在一局積分編排制的團體比賽中,也可根據各隊的總局分排列名次,多者列前。14.8 在隊員總分制(無論循環制或積分編排制)的比賽中,根據各隊棋手個人名次總和多少排列名次,少者列前。如相等,則比較最高個人名次。

㈢ 象棋--中國象棋殘局以及時間是怎麼算的。

象棋比賽時間一般由主辦方在比賽前公布比賽規程,規定雙方比賽用時。一方提和 「自然限著」(一般為60回合)雙方都無吃子,可判和棋。但江湖上下彩棋雙方用時由雙方自由約定。一方提和一般採用自然限著30回合雙方無吃子可判和棋。

根據最新2011象棋規則

第6條 計時
正式比賽,採用具有兩個鍾面的數字式電子計時鍾或指針式計時鍾,分別計算雙方走棋的時間。對局雙方必須在行棋後用走棋的手按鍾。比賽前棋鍾置放朝向應統一安排,原則上放在先手方左側。賽前應根據比賽性質與規模,規定具體採用的棋鍾和計時方案。計時方案有:
6.1 基本用時加秒制(數字式加秒電子鍾):例如每方基本用時60分鍾,每走一步加30秒。 6.2 限時限著制(數字式、指針式計時鍾均可):在規定時限內走滿規定著數。例如第一時限每方60分鍾內必須走滿30著,以後每10分鍾內必須走滿10著,直至對局結束,超時判負 6.3 限時包干制:規定時間內完成比賽,不限著數。
6.4 快棋賽用時制:每方限時15分鍾(含)以下的比賽統稱為快棋賽。
6.5 貼時制:特定的比賽,為了平衡先後走的差別,可採用貼時辦法。

第21條 超時的裁定
21.1 在規定時限內,未走滿規定著數者,按「超時」論。
21.2 使用有過時標志(小旗)的棋鍾,以標志落下作為衡量「超時」的依據。
21.3 使用數字式電子計時鍾,以時間用盡為「超時」依據。
21.4 在對局過程中,如發現棋鍾出現故障,應立即提出,由裁判員處理。若鍾面誤差較大,裁判員應向雙方明確表示如何進行調整,取得一致意見後再予更換。
21.5 採用數字式棋鍾,因少按鍾而導致限著不滿的超時,或採用倒旗裝置的計時鍾,囚棋鍾故障而出現提前倒旗(以一分鍾為界),應服從裁判員的裁決。
21.6 一方走棋後「超時」,除出現將死、困斃外,其他情況均按「超時」判負。

第22條 提和的裁定
22.1 提議作和必須在自己用時內提出,提和方不得撤回提議。對方口頭表示不同意或繼續對弈,則為拒絕和棋。任何一方提和次數不得多於對方兩次。
22.2 一方提出「自然限著」(一般為60回合)規定的和棋要求,裁判經停鍾審核屬實,即應判和。如不屬實,判提出方犯規一次,並在其棋鍾上扣除5分鍾繼續對弈,若因此而超時,則判負。
審核回合時,提出方「將軍」最多隻計10著。
22.3 對局記錄漏記過多或無法辨認的一方提出「自然限著」、「待判局面」的審核要求,裁判不予受理。

第23條 待判局面的裁定
23.1 在對局中出現雙方著法循環反復達三次,稱為「重復局面」一方棋手要求裁決,此局面稱為待判局面。
23.2 在判斷是否已達「重復局面」時,即形成循環之首著(通常為「外來點」)應計算在內。如首著為「吃子」應予扣除,不計算在循環反復之內。 23.3 雙方重復局面不足三次,裁判不予受理。
23.4 在兩個點上反復三次為六個回合。如果一方在三個或三個以上點上,連續以犯禁著法或無積極意義的允許或禁止著法達九個回合,即使未形成三次重復的待判局面,經一方提出,可按待判局面的有關規定進行裁決。 23.5 待判局面的裁定:
23.5.1 單方「長將」立即判負。
23.5.2 其他待判局面,均允許單方兩個回合內變著。 23.5.2.1符合25.2和26.8.4條款,雙方不變判和。
23.5.2.2 符合25.3,26.8.1,26.8.2和26.8.3條款,應變著一方不變判負。

㈣ 中國象棋那個數字怎麼分、就是那個一到九的數字,比如什麼「炮八進五、車七進三」什麼的,那數字怎麼分的

很簡單的:這也就是讀普呀,紅方用漢字比如一,黑方用阿拉伯數字比如1,紅黑都是從右向左數的1到9(一到九)

㈤ 象棋中一局的勝、負、和怎麼算

帥(將)被對方將死或困斃;因失子失勢未至局終便自動認輸;違反棋規超過規定的范圍和次數,都判作「負」,對方判得勝(誤動帥將送給對方吃,只算違例一次,不判作負)。和棋則較為復雜,大體可依下列標准給予判定。(1)從局勢或子力看,雙方均無取勝可能,作和。有的棋經臨時限著後,著數到了又未能殺棋,亦作和。(2)一方走子後,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作和。如另一方拒絕或繼續走子,提議方不得再提,須待另一方也有一次提和被拒絕(此時如同意亦和)後,任意一方可再次提和,總之除第一次不得連續兩次提和外,以後雙方的提和次數不得超出對方兩次以上。另外,在提和後,對方作出明確的表示之前,不得撤回提議。宣布同意的一方也不能臨時反悔。(3)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達三次以上,雖屬「允許著法」,但一方提和,經裁判審定可判作和棋。或不經任何一方提議,可直接由責任裁判判和。(4)凡從一局棋無論哪一著算起,在六十回合中雙方均無吃子,允許任何一方提和,裁判審查屬實可判和。(5)雙方著法循環重復,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規定的,判和。

㈥ 中國象棋規則

中國象棋規則:

中國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在戰法上遵循古代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戰思想,以「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二人對抗性游戲。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在棋戰中,人們可以從攻與防、虛與實、整體與局部等復雜關系的變化中提升思維能力。

一、行棋規定

1、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右圖。

2、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走一步。

3、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著。

4、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5、走一著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佔領那個位置。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照將」不必聲明。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二、棋例總綱

1、棋例釋義

(1)對局中有時出現雙方著法循環不變的重復局面。據以裁處這種局面的規則條例,稱為《棋例》。

(2)長將、長殺、長捉、一將一殺、一將一捉、一殺一捉等循環重復的攻擊手段,統稱為「禁止著法」。

(3)閑著(含:兌、獻、攔、跟)、數將一閑、數殺一閑、數捉一閑等著法,無論是否重復,統稱為「允許著法」。

(4)車、馬、炮、過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帥(將)、未過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簡稱「子」。

(5)子力價值是衡量子力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斷是否「捉子」的依據之一。原則上,一車相當於雙馬、雙炮或一馬一炮;馬炮相等;士相(象)相等;過河兵(卒)價值浮動,一兵換取數子或一子換取數兵均不算得子。

2、棋例總則

(1)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單方面長將。

(2)雙方均為允許著法,雙方不變作和。

(3)雙方均為禁止著法(不包括一方為長將),雙方不變作和。

(4)一方為禁止著法,另一方為允許著法,應由前者變著,不變判負。

3、棋例通則

(1)允許帥(將)本身步步叫吃對方的棋子,按閑著處理。

(2)其他棋子和帥(將)同時捉吃或借帥(將)之力捉吃對方的棋子,均按捉處理。

(3)兵(卒)本身捉吃對方的棋子(不含將殺),按閑處理;如形成相互長打局面,則應按捉處理。

(4)占據防守要點,立即構成簡明和棋,附帶產生的捉士相(象),按閑處理。

(5)凡走子兼具多種作用時,應從重稱呼和裁處。如殺兼捉,按殺;捉兼況,按捉等,依此類推。

4、棋例細則

(1)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許可單方面長將。

(2)凡是走子前不存在捉,而走子後造成捉的(即從沒捉到捉),一律按捉處理。

(3)凡走子後,預計下一著能在子力價值上構成得子者,均按捉處理。

(4)凡用作為根的子捉吃對方的子,也按捉處理。

(5)凡捉子兼具兌獻。送吃,也按捉處理。

(6)凡是原來已經捉著子的子或相關子,走動後無新的捉子行為(即從捉到捉)均捉閑著處理。

(7)凡形式上捉子,一旦吃子立即會被對方將死者,均閑著處理。

(8)雙方均為禁止著法(不包括單方面長將),雙方不變作和。

(9)其他棋子和帥(將)同時捉吃對方的棋子,均按捉處理。

(10)過河兵(卒)子力價值浮動。

(11)發生互打時,兵(卒)叫吃子均按捉處理。

(12)凡走子兼具多種作用,從重定性。

(13)占據防守要點,立即形成簡明和棋,附帶產生的捉士、相(象),按閑處理。

5、勝負規則

對局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方算輸,對方贏:

(1)己方的帥(將)被對方棋子將死或吃掉;

(2)己方無子可走(被困斃);

(3)己方對對方「長將」或「長捉」;

(4)己方發出認輸請求;

(5)有步時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時限制;

(6)有時間要求的,超過規定時間;

(7)違反比賽規則。

6、和棋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4)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6)中國象棋怎麼算局數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棋戲,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中國象棋是模擬的古代戰爭、直線戰爭、陸地戰爭、平面戰爭。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現在,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於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煉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大街小巷常常可見紋枰對弈的中國象棋愛好者。

中國象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紅黑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十條橫線、九條豎線共分成90個交叉點;中國象棋的棋子共有32個,每種顏色16個棋子,分為7個兵種,擺放和活動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先把對方的將(帥)「將死」的一方獲勝(因為擒賊先擒王)。已有幾千年歷史、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象棋在中國的群眾中基礎遠遠超過圍棋,一直是普及最廣的棋類項目。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象棋 (棋類游戲)

閱讀全文

與中國象棋怎麼算局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推拿流派有哪些 瀏覽:697
中國越南的戰爭有哪些 瀏覽:917
越南中文工資多少 瀏覽:282
英國月租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114
義大利語grigio是什麼顏色 瀏覽:389
印度酸梅湯怎麼做 瀏覽:334
中國都有哪些葡萄品種 瀏覽:22
越南紅酸枝正尺多少錢一副 瀏覽:671
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什麼 瀏覽:464
越南語解封怎麼說 瀏覽:411
英國紅茶配什麼搭配最好 瀏覽:939
英國每天生活都吃什麼 瀏覽:440
用越南服怎麼登錄真實視頻 瀏覽:159
越南人來中國要辦什麼證 瀏覽:466
紅的印尼哪裡有賣 瀏覽:148
印度尼西亞的物品是多少印尼 瀏覽:289
中國交通頻道怎麼直播 瀏覽:479
法國和義大利哪個城市化水平高 瀏覽:205
越南媳婦怎麼申請華僑 瀏覽:479
北京八中國際怎麼樣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