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那四大名刀,都產自那,叫什麼名字
中國四大名刀:
雲南的阿昌刀,又稱「戶撒刀」,因多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臘撒地區而得名。這種刀「制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原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
西藏的藏刀分長劍和腰刀兩種。長劍,藏語稱「巴當末」,長約1米;腰刀,藏語叫「結刺」,長度在10厘米一40厘米之間。藏刀的刀鞘,有木質、銅質的,也有鐵質或銀皮鑲包的。刀鞘上常刻有龍、鳳、虎、獅和花卉等圖案。有的圖案上還點綴著寶石、瑪瑙等貴重物品。
甘肅的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傳統的手工藝製品,主要產於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劉集鄉及周邊地區。長期以來,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一直是維系整個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經濟文化的命脈。
新疆的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和鋒利的刃口而顯露頭角。英吉沙小刀是以原產地英吉沙縣而命名的。英吉沙縣位於新疆 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傳統手工業相當發達,一向以生產鐵器、土陶、制靴、織花、織布而著稱。生產這種工藝佩刀的歷史約有400年左右。它既實用又美觀,是很受歡迎的民族特需工藝品。
❷ 中國有哪些名刀
庫爾勒彎刀
❸ 中國十大名刀,你都聽說過哪些
在古代作為殺傷力最強的兵器就是刀了,同樣很多將領大多數都會使用刀具作為自己的武器,除了霸氣以外,殺傷力是劍遠遠達不到的;而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名刀誕生的記載,那麼,對於中國的十大名刀,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就來科普一下中國的十大名刀:
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有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的稱謂;
❹ 咱們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刀是哪種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刀---唐刀
唐刀有四制,為中國唐朝時期軍隊所裝備刀制的合稱。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障刀: 蓋用障身以御敵。
橫刀: 兵士所佩之刀, 名亦起於隋 。《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其甲、?、弓、箭之類,有時應執著者並不得遠身。宿衛時,「橫刀常帶」,故而高宗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可見橫刀為宿衛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陌刀: 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由此可見後世統稱的唐刀有四種,儀刀、障刀、橫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劃為禮儀和戰斗刀兩種,陌刀與儀刀、橫刀、障刀(即一般的護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屬於宿衛兵仗,上引《唐律疏議》卷八宿衛者所持兵仗有橫刀、甲、?、弓、箭之類,但沒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會要》卷七二軍雜錄門略雲:其年(開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內諸司衛所管羽儀法物數內,有陌刀利器等……其諸司衛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請納在軍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請給儀刀。可見陌刀不是羽儀法物,而是利器。
橫刀的形狀為直刀形狀且短柄。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刀」的形狀總體上就是完全抄襲中國的唐朝的「橫刀」樣式,雖然這對於喜歡標榜「日本刀」攻擊力的日本人來說是種難堪,但是這的確就是真實的歷史。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
中國唐刀,德國的開山刀,都可以說是刀中極品,只是正宗的少見,特別是唐刀,天下少找賣家,只能托經驗豐富的老鐵匠來特別打造.日本的倭刀與唐刀外形極象,怎麼形成的不用再說,日本有幾樣東西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
唐朝時發展出新的刀型,刀首無環,柄部以木夾裹鐵莖,外纏絲繩,刀首包裹金屬飾件,刀柄與鞘均鑲金刊嵌玉、裹以鮫革,裝飾華麗非常,日本稱之為「唐樣大刀」,至今正倉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傳世品可供參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後,以此為基礎而發展出後來的武士刀。
除了短柄長刀之外,唐代還有一種長柄的刀,長一丈(約三米),稱為「陌刀」,威力極強,步兵持之以橫向密集隊形列於陣前,「如牆而進」,但唐以後就未見使用的記載了。
兩把刀都是唐朝八世紀中國制的寶刀,當時運到日本,現藏日本皇宮擁有的正倉院。
第二把刀裝的白刃,這把刀是高造、直刃文;日本刀的製法如夾鋼和包鋼、切刃造和高造、用燒土來淬刃和造刃文、反復鍛打都是中國發明而流傳到日本的。
陌刀
中國長刀的一種。陌刀為一種兩刃的長刀,較重,大約50斤。為現今武士刀(日本刀)的原形之一。唐代軍中大量配備。唐代以後陌刀逐漸消失。
唐帝國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
軍事
力量,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出現了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
唐刀中的陌刀是做為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並且在唐中期作為軍用器物,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其傳承應為漢之長劍(漢:稱一種長劍為「斷馬劍」,應該是一種雙手使用的長劍),漢長劍現在出土的有長達140餘厘米,可推測經過盛唐的發展,變成一個雙手所持並加長手柄的兩刃長刀,至今考古資料未曾出土實物,宋《武經總要》總繪制的「掉刀」、「三尖兩刃刀」也許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繼承者。
陌刀也主要為步軍所用,個別主要將領使用陌刀作為主戰兵器。根據唐《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盪、奇兵等多種。每當戰斗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步兵稍敗後,奇兵、馬軍、跳盪不準輕舉妄動,如果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盪、奇兵、馬軍即迎前騰擊,步兵後退整頓後准備再援,如果跳盪、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掩殺。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為先鋒,騎兵為側輔,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陌刀作為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為先鋒步兵沖陣的主要兵器,與馬軍、奇兵一起構成唐作戰的主要特色。從史書看唐太宗的作戰很有個人特色外,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沖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時期大量的騎兵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而中期的步軍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從武德到天寶,唐在立國戰爭及與善騎射的游牧民族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步兵的進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說不構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現與推廣使用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它關涉到唐馬政及整個軍事形勢,也可以說,陌刀使用、推廣的歷史就是唐立國及對外戰爭、開天武功歷史的一個方面。唐代刀雖分為四種,真正在疆場上發揮作用的兵器只有陌刀。
陌刀軍的參戰,在任何可查詢的戰例中都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陌刀軍做為戰斗序列中單獨的作戰力量在唐中期為唐軍的爭戰立下汗馬功勞,陌刀是漢民族與善騎射的游牧族戰爭中改變自己馬少不精的劣勢、發揮步兵多優勢的關鍵兵器,戰爭兵器的演化實際是隨著戰爭形式的發展而演化,隨著國力的強盛與衰落而變化。隨著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游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岳家軍用「麻扎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豪華的陌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台,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橫刀
橫刀:兵士所佩之刀, 名亦起於隋 。
《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其甲、?、弓、箭之類,有時應執著者並不得遠身。宿衛時,「橫刀常帶」,故而高宗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可見橫刀為宿衛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橫刀,最初傳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發展到後來逐漸被日本人變為了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刀形,而現在的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刀形。
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大刀」。橫刀,為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變為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基本形狀和現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橫刀的刀身及刀鋒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現在的常見的「日本刀」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唐朝橫刀的形狀為直刀形狀。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刀」的形狀總體上就是完全抄襲中國的唐朝的「橫刀」樣式,雖然這對於喜歡標榜「日本刀」攻擊力的日本人來說是種難堪,但是這的確就是真實的歷史。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
❺ 中國歷史上的名刀,除了唐刀之外,你還知道哪些
感覺只要一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名刀,我們就能想像當中小說跟電視里有很多名字特別長的刀,具體的名字你可能不清楚哦,只知道是唐刀,其實除了唐刀,還有許多其他的刀!
斬馬刀!
其實斬馬刀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被記載為一種神兵利器,說它是刀其實它長得還有一點像劍的樣子,細長細長的,刀口很鋒利。
因為時代的變化,等到唐代的時候斬刀就會變得特別重,我記得歷史書上記載我總共的重量好像有15,相當於現在的15斤白面,可以想像的到,暫時拿這么重的刀在戰斗的時候隨便活動幾下手指就會很酸。
古錠刀
古錠刀是一種武器的種類,在古代也非常的出名他跟斬馬刀差不多,流傳的時間都特別的悠久,我記得三國演義當中的孫策在打仗的時候用的好像就是古錠刀,古錠刀的前面是彎的,刀尖也很鋒利。
古錠刀還有一個名字叫七星刀,做刀的時候一定要把鐵多燒幾遍,一定要做得又尖又鋒利不能坑坑窪窪的,拖刀的時候一定要用純鐵,這樣打仗的時候才會順手,不會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