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國後中國都與哪些國家打了哪幾場戰爭
第一次印支戰爭(1950),對法國、法屬印支、寮國、越南國、柬埔寨聯軍;
抗美援朝(1950-1953),對韓國、聯合國聯軍;
中印戰爭(1962),對印度;
中蘇珍寶島(1969):對蘇聯;
第二次印支戰爭(1963-1975):對南越、美、韓、澳、紐西蘭、泰、高棉共和國、寮國共和國聯軍;
寮國民主戰爭(1969-1973):對寮國王國、泰國、南越、美國聯軍;
中越戰爭(1979,1984):對越南;
B. 中國和印度的戰爭
中國都打到新德里了知道嗎,有些一樓總以為中國很弱
C. 中國與印度打仗是哪年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D. 中印之戰是哪一年
1962年。
20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51年至1953年間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南面領土。
1954年起,中印雙方開啟會談,數次交涉無果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4)中國和印度戰爭哪些國家出戰擴展閱讀:
歷史影響: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中國邊防部隊在特殊高原地區進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反侵略作戰。戰區自然環境惡劣,部隊機動、指揮、協同不便;交通線長,運輸補給困難。中央軍委靈活運用軍事、政治、外交手段,不僅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也取得了政治外交斗爭的主動。
反擊作戰部隊克服高原、嚴寒、山高、谷深的困難,大膽運用穿插迂迴,分割包圍戰術手段,發揚吃苦耐勞、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勝利地完成了作戰任務,保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中國邊防部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英明領導和指揮下,緊緊依靠邊疆各族人民群眾,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
E. 中國近年來和哪些國家打過戰
一、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這是一場朝鮮與韓國兩個意識形態對立的政府之間的戰爭,同時也是美蘇兩強爭霸在朝鮮半島(韓半島)的體現。美國、蘇聯與中國三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冷戰中的一場「熱戰」。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朝鮮的第七警備旅向韓國的陸軍第十七團發動進攻開始,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半島軍事停戰協定》。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議而非和平協議,因此從法理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傷亡: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軍民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數在1560,000餘人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美軍方面軍隊共計陣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00餘人,負傷103 248人,被俘後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蹤,估計也只好歸於死亡一類。共計損失169 300餘人。許多時候中美的傷亡近20:1。但就這樣,美軍還是被打回三八線。
二、中印邊界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1個月,我軍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東段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侵印軍89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00餘門,坦克10輛,汽車400輛各種槍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在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邊防部隊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打擊了當時印度擴張主義者的囂張氣焰,大揚了國威軍威。
三、珍寶島之戰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烏蘇里江上的一個島上(中國一方稱之為珍寶島,蘇聯稱之為達曼斯基島(Остров Даманский),面積0.74平方公里),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蘇聯伊曼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陣亡,蘇軍的一輛T-62型坦克被擊壞並被中國邊防部隊拖回運往北京展覽。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為:蘇聯方面亡58人,傷94人。中國方面公布的數字為:中國邊防部隊亡29人,傷62人,失蹤1人。
這次戰斗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戰斗之後中蘇雙方都在江岸集結大量軍隊。
四、西沙海戰
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 。這次戰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共擊沉南越海軍護航炮艦1艘,擊傷其驅逐艦3艘,俘49人(戰斗結束後不久,中國即將全部俘虜遣返),收復被南越軍隊侵佔的永樂群島中的3個島嶼。這一勝利,沉重打擊了南越當局的擴張主義,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戰斗結束後,參戰部隊和民兵受到中共中央軍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通令嘉獎。而老蔣的表現無疑讓人對他刮目相看。
五、中越自衛反擊戰
1978年11月底,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的參戰部隊完成一切行動准備。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12月13日,下達開進命令,至12月底,中國軍隊9個軍、22.5萬人雲集廣西、雲南中越邊境,箭在弦上。這也是共和國史上最為艱苦的戰爭。 一言難盡,推薦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方參戰人數:陸軍和民兵約:100,000+ ,指揮官:文進勇
我方:步兵:85,000+、400輛坦克 ,指揮官:楊得志,許世友
越南方面傷亡數據
爭議中,20,000人傷亡
中國聲稱:40,000人陣亡
越南聲稱有平民10,000以上死亡
我方傷亡
爭議中,20,000人陣亡
越南聲稱:26,000人陣亡;40,000人負傷
中國聲稱:6,954人陣亡;15,000人負傷
六、80、90年代的老山反擊戰
1984年4月2日凌晨,沉睡中的老山、者陰山靜悄悄的。
忽然間,隨著兩顆信號彈騰空而起,我邊防部隊集結的數千門各式火炮同時開火,數十萬發炮彈帶著中國人的憤怒猛烈地傾瀉在老山、者陰山的越軍陣地上。炮火打得氣壯山河,越軍陣地完全被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越軍士兵在睡夢中就被炸得屍骨無存。
火力准備整整持續了26天!
1984年4月28日,昆明軍區(後並入成都軍區)第14軍40師,49師分別對老山,者陰山一線越軍發起進攻!40師一部7分鍾佔領662.6高地,5小時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兩個主力營向船頭,八河裡東山方向推進,佔領敵10餘個高地。到5月15日,又收復了八里河東山。
經過18天的血戰,我邊防部隊收復老山、者陰山。
90年代,又陸陸續續發生沖突,直到1996年,才平靜下來。
F. 中印戰爭時印度還和哪國打仗
和巴基斯坦的沖突在先。因為中印沖突,所以巴基斯坦報了中國大腿交了鐵哥們。
G.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發生了幾次戰爭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
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7)中國和印度戰爭哪些國家出戰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發生的部分原因:
1、英國埋下中印邊界糾紛禍根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2、印度獨立後的多次侵佔中國領土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印度獨立後,西藏地方政府認為印度脫離了英國的管轄,西藏同樣也應從英國侵佔的特權下擺脫出來。為此,西藏地方政府與印度駐拉薩「代表處」進行了交涉。對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態度宣布,要繼承英帝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英國侵略者雖然炮製了「麥克馬洪線」,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敢侵入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地區。
H. 新中國成立後與周邊國家又發生過幾次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與周邊國家又發生過7次戰爭。
1、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
2、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
3、1965年春,抗美援越。
4、1969年3月,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5、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共和國(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
6、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
7、1988年中國和越南發生海上沖突,中國海軍為保衛南沙群島,與入侵中國領土的越南海軍展開了僅僅50分鍾的近距離海戰。
(8)中國和印度戰爭哪些國家出戰擴展閱讀
中華戰爭史
1、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中國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中朝軍隊傷亡總人數約63萬人。中國方面統計,中朝軍隊共斃、傷及俘虜「聯合國軍」共1093839人,其中美軍39萬餘人。美國政府承認有近6萬人陣亡在朝鮮。
2、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我軍俘獲殲滅印軍9000餘人打死敵准將師長一名,損失2000餘人,戰爭的順利一邊倒是雙方都沒想到的,但由於西藏補給困難,中國並沒被勝利沖昏頭腦,果斷回撤。
3、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共和國(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此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勝告終,從此中國牢牢控制西沙群島。
4、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
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
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
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5、1988年中國和越南發生海上沖突,中國海軍為保衛南沙群島,
與入侵中國領土的越南海軍展開了僅僅50分鍾的近距離海戰,中國海軍以1人負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南海軍2艦、重創1艦的一邊倒勝利。戰斗規模雖然很小,卻深刻影響了整個南海局勢。
I. 中國與哪些國家打過戰
中國與日本,越南,印度,美國,法國打過戰。
1、抗日戰爭,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結束,共14年抗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越南抗法戰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抗美援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抗日戰爭
J. 中國跟哪些國家打過仗
中國與日本,越南,印度,美國,法國打過戰。
1、抗日戰爭,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結束,共14年抗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越南抗法戰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抗美援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