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冠疫情全稱叫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
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
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❷ 新冠命名是怎麼樣的
新型冠狀病毒被命名為「COVID-19」。
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病毒」,「Vi」為「病毒」,「D」為「疾病」。至此,在中國引發大規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正式名字。
(2)新冠病毒為什麼不叫中國病毒擴展閱讀
2015年起,當年5月8日,經過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共同磋商,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新人類傳染病命名的最佳實踐》(以下簡稱《最佳實踐》),「目的是盡量減少疾病名稱對貿易、旅行、旅遊業或動物福利的不必要負面影響,並避免對任何文化、社會、國家、地區、專業或民族群體造成侵犯。」
《最佳實踐》指出,疾病名稱可以包括疾病症狀方面的通用描述性術語,比如呼吸道疾病、神經綜合征、水樣腹瀉等;在足夠可靠的情況下,應當包括疾病表現、受影響人群、疾病嚴重性、季節性特徵等更為具體的描述性術語。
比如進行性、青少年、嚴重、冬季等;當已知引起疾病的病原體時,那麼該病原體就應當被納入疾病名稱,如冠狀病毒、流感病毒、沙門氏菌等。
同時,疾病名稱應盡量簡短並且容易發音,例如H7N9(一種禽流感)、rabies(狂犬病)、malaria(瘧疾)等類似的命名。
《最佳實踐》還規定,在疾病名稱中應當避免使用包括地理方位,如中東呼吸綜合征、西班牙流感、裂谷熱;人名,如克羅伊茨費爾特—雅各布病、恰加斯氏病。
動物或食物種群,如豬流感、禽流感、猴痘等;涉及到文化、人口、工業或職業的內容,如軍人、護士等;以及有可能引起過度恐慌的術語,如不明、致命、流行等。
❸ 部分中國科學家商討,為什麼新冠病毒可能重命名
新冠病毒命名之“二重曲”
❹ 新冠病毒為什麼不能像非典一樣突然消失呢
這個問題最好的答復就是:因為新冠疫情不是非典疫情,新冠病毒也不是非典SARS病毒,所以這次新冠疫情便不會像2002年的非典一樣來去匆匆。但可以確信的一點是,從2002年抗擊非典疫情,我們從中獲得的很多經驗都可以用到抗擊新冠疫情上,畢竟引起非典和新冠疫情的病毒都屬於冠狀病毒,都是主要以呼吸道傳染傳播為主,但新冠病毒更勝一籌。
只能希望全人類能夠盡快從根本上遏制新冠病毒,以及變異毒株,期待美好的明天!
❺ 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是什麼
0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020年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現場發布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近一個多月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然而引發這場疫情的病毒,其實還沒有一個正式又合適的名字。
據外報道,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ICTV)的專家團隊花了兩天的時間討論出一個新名字,然後提交給科學期刊發布。
最早這種病毒被稱作冠狀病毒,然而這只是它所屬的病毒大類的統稱。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這個最新發現的冠狀病毒暫時命名為2019-nCoV。其中2019是病毒被發現的年份,CoV為“冠狀病毒”,n則代表“new”,意為“新”。
然而這個名字比較拗口,不太好用,在諸多的海外報道中,這個名字並沒有被頻繁使用,而諸如“武漢病毒”這類帶歧視性的名字卻常常出現。
為了避免國家或城市被歧視或妖魔化,來自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專家們一直在討論,如何確定一個最合適的名字。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助理教授克里斯特爾·沃森表示:一種新型病毒的命名工作通常會滯後,這可以理解。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名字,是因為目前科研人員們都將精力放在對於疫情的防控上。
然而毋庸置疑,取一個合適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社交媒體的助推下,不正式的病毒名一旦流傳開來,就很難再收回。
沒有用對病毒的名字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例如在2009年H1NI病毒所導致的“豬流感”,正是“豬流感”這個名字,使得埃及人屠宰了所有的豬,盡管這所謂的“豬流感”並不是由豬傳播的,而是由人傳播的。。
為病毒正式命名是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ICTV)的責任,但官方發布的名字也不一定是合適的。例如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的命名,此前就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批評。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5月發表聲明稱,在對某種疾病的命名時,名字中不應該提及地理位置、人的名字、動物或某種食物的名字以及特定的文化或行業,像中東呼吸綜合征這個名字遭受批評,就因為其中就提及了地區。
同時,名稱還必須簡短,且能夠說明基本特徵。例如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意為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既說明了疾病特徵,又易於使用。
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11位專家參與了此次新病毒命名的討論。他們從兩周前開始討論,並花了兩天時間最終決定。
病毒學教授本傑明·諾伊曼是其中的一員,她表示,為病毒命名是一項重大的責任,希望這一新的命名能夠幫助公眾了解這種病毒。
2020年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現場發布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❻ 鍾南山稱疫情不一定發源於中國,為何他會有這樣的判斷
我認為主要是由於鍾南山院士考慮到了國外也有很多病例的出現,並且首先發生於中國並不等同於源頭就在中國。下面可以看我的具體分析!
當然了,以上內容均是我自己的看法罷了,如果大家有其他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多多補充哦!
❼ 牛津專家表明新冠病毒並非源自中國,那病毒源自何處
據英國5日報道,牛津大學專家湯姆·傑斐遜認為,新冠病毒可能在世界各地處於休眠狀態,並且在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才被激活,這種病毒並非源自中國。牛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高級副教授、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客座教授傑斐遜博士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亞洲出現之前就已存在。他說:很多證據顯示,各地的污水中存在大量病毒,此外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病毒通過糞便傳播。4度的污水病毒濃度高,其溫度是最理想的溫度,病毒可以穩定存在並可能被激活。所以博士得出了結論新冠病毒並非源自中國,病毒可能在世界各地,並且在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被激活了。
❽ 美國年初就有嚴重的病毒,為何有些人非要將新冠病毒和中國聯系
美國年初就有嚴重的病毒,為何有些人非要將新冠病毒和中國聯系?其實新冠狀病毒疫情話題和中國聯系,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下面給大傢具體的解釋一下,朋友們就能夠明白:
三、美國希望通過新冠狀病毒疫情污衊中國,獲得更多利益:
新冠狀病毒疫情和中國聯系起來,能夠讓美國政客在國內獲得更多的支持度,彰顯他們的英明果斷,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只不過,現在來看反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❾ 新冠病毒真的來源於美國為何日本,義大利等國都將矛頭指向美國
我國最近爆發了嚴重的新冠病毒疫情,經過專家研究發現我國可能並不是這種病毒的發源地。這時,有傳言稱美國流感可能時新冠病毒的源頭,但是這種流感一直都只在美國國內流傳,所以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這種流感的嚴重,也沒對它投以過多的關注。
但是以上的所有看似有道理的證據都是我們的猜測,如果我們真的想確定病毒是否是來源於我國,我們應該世界各國的病毒加以深入研究,分析病毒的進化方向,來比較哪個國家內的病毒屬於更早的版本。
但是很顯然我們現在並不適合做這樣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全力對抗病毒,將我國國內傳播的病毒全部消滅干凈,然後有餘力的情況下去幫助我們的兄弟國家,盡快恢復世界的正常運轉。
相信在我們全人類的一起努力之下,新冠病毒一定會徹底被我們打倒,患者人都會變得健康,大家都能夠自由自在地走在街上擁抱陽光。
❿ 新型肺炎簡稱為什麼是「COVID-19」
這個名字COVID-19來源於corona(冠狀)、virus(病毒)以及disease(疾病)三個詞,而19則代表這個疾病出現的年份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在2019年12月31日上報至世界衛生組織的。
新冠疫情之初,世衛組織曾建議使用2019-nCov(2019 novel coronavirus),但被不少媒體吐槽過於拗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助理教授克里斯汀·沃森(Crystal Watson)告訴BBC,「2019-nCov用起來一點也不方便。沒有正式名稱的危險是,人們就會開始使用諸如『中國病毒』之類的術語。在社交媒體上,一旦一個名稱流傳開來,很快就會占據主導地位,並且很難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