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舞 跳的好 一般排隊伍哪裡
第一排正中間,比較差的就在兩側。
隊形一般都是雁行式:中間的突出來,其它的依次退後些,如雁飛時的隊形,舞蹈的動作也許仍相似,但是觀眾主觀上認為中間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於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這種主次之分,可以在舞蹈中輪換舞者,來消除其階序;也可以變換成其它獨立式舞隊,使主次之分不明顯。
(1)中國舞劇目怎麼排擴展閱讀
舞隊時的變化法,常見的有:
1、動作輪流:雖然動作一樣,但是時間不同,例如火焰之舞有一段一字排開輪流動作的安排。
2、交換位置:是指舞者在舞蹈中互換位置,但是舞蹈隊形基本不變,這種小插曲,可以多些變化,增加趣味性。
3.、A、B、C三種隊形穿插變化:舞蹈是時間藝術,可以在其中變換舞隊的形式,這三種舞蹈隊形性質近似,常有變換的情形。變成D的或許有,但是比較少見。
4、還有一種輪流突出個人的,例如街舞有時會出現其它舞者皆退後,拍著手打拍子,一個人上前獨秀舞技的情形。
㈡ 中國民族舞蹈1-3級是怎麼分組考試的
我那時候是6個人一組,考的時候是1、3、5號在前面,2、4、6號在後面,站成兩排
㈢ 中國考級舞蹈 舞蹈名字順序是怎樣排的
舞蹈學院的考級或者舞蹈家協會的考級都有AB題的,這都有考級中心固定的考題來定的。由學生一組為單位來抽提,進行考試的!
望採納!!
㈣ 藝考時的舞蹈劇目 民族舞 相對簡單點的 大概2分鍾
藝考舞蹈劇目推薦:《思嫁》、《春逝》、《點絳唇》、《且看行運》、《空谷幽蘭》、《彩蝶飛舞》、《東山吟》、《梅娘》、《春》、《海棠依舊》、《鳳還巢、情緣》、《驚憐夢》、《山鬼》、《吉祥天》、《翩若驚鴻》、《楚優》、《青、
蜓》、《再別斷橋》、《嫦娥》、《霓裳夢》、《人間四月》、《紅色童年》、《夢角兒》、《自在幽蘭》、《竹音瑟瑟》、《神祭》、《戀舞。伊人》、《「背勒個」沁》、《情。劫》、《天地間》、《羽化靈蛇》、《西域之火》、《浪》、《心境》、《冬趣兒》
㈤ 中國現有芭蕾舞劇團的數量、排名、及具體名稱
中國有5個芭蕾舞團,排名如下: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
上海芭蕾舞團
廣州芭蕾舞團
遼寧芭蕾舞團
天津芭蕾舞團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簡稱:中芭)成立於1959年,是中國唯一的國家芭蕾舞團。以前蘇聯芭蕾藝術大師彼.安.古雪夫為首的專家為劇團打下了堅實的古典芭蕾基礎。劇團至今已擁有《天鵝湖》、《吉賽爾》、《堂.吉訶德》、《海盜》、《希爾薇婭》等古典芭蕾名劇。近二十年來,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劇團又排演了《小夜曲》、《練習曲》、《最後的四首歌》、《春之祭》等眾多的當代芭蕾和現代作品。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成功地運用芭蕾這一西方藝術形式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紅色娘子軍》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黃河》、《梁祝》、《大紅燈籠高高掛》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保留劇目。這一大批優秀作品已為創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戴愛蓮、李承祥、蔣祖慧、白淑湘等一大批著名的編導和舞蹈表演藝術家為中國國家芭蕾舞團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劇團今天的演員朝氣蓬勃,藝術上走向成熟,在馮英、王才軍等教師的辛勤培育下,朱妍、張劍、王啟敏、孟寧寧、李俊、餘波等在歷屆重要的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獲金獎、銀獎和銅獎;以孫傑為代表的這一批優秀演員引起了國際芭蕾界的廣泛注目。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國際交流頻繁,至今已出訪了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劇團堅持每年邀請國外著名芭蕾大師及編導來團授課、排戲,擴大了中國的芭蕾藝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使劇團努力接近於國際芭蕾藝術的最高水平。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除完成了本團各舞劇的演奏以外,還經常與外國來訪的芭蕾舞團合作。樂團舉辦的各種音樂會也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劇團舞台美術部門參與了本團和外團眾多舞劇的舞美設計和製作。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所屬的天橋劇場建於1959年,於2001年翻建竣工,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專為芭蕾舞、歌劇演出的劇場之一。
近10年來,劇團在趙汝蘅團長的領導下,為「努力繁榮中國芭蕾藝術」這一偉大目標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來自中央芭蕾舞團官方網站)
㈥ 中國舞一級到十級基本功的順序
1,一級(4-5歲):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2,二級(5-6歲):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開腿、推指、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3,三級(6-7歲):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4,四級(7-9歲)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單手位、波浪、壓跨、勾綳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5,五級(8-10歲):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0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1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6,六級(9-11歲):提、沉、含、仰、移(盤坐、雙跪准備)、開胯練習(吸、雙腿開胯)、雙腿大環動、壓腿(前、旁、後)、搬腿(前、旁、後)、大踢腿(前、旁、後)、掰膀子、腰(站下腰強化練習,提高難度)。
7,七級(10-12歲):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單把前、旁、後)、五位擦地(雙把前、旁、後)、小踢腿(雙把前、旁、後)、單腿蹲(雙把分解)、立身射雁(雙把踏步蹲起)、涮腰(單把)、壓腿(前、旁、後)、搬腿、大踢腿(單把前、旁、雙把後腿)。
8,八級(11-13歲);九級(12-14歲);十級(13-15歲)這三級為專業曲目所設定的專頁舞蹈動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級過程中基本結束。
(6)中國舞劇目怎麼排擴展閱讀:
中國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
古典舞創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 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中國古典舞的基礎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的技術、技巧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與其它舞種中的技術、技巧有著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們民族自己的一套訓練系統,而這套系統已具有比較強的民族特性,有我們民族的審美特徵和美學規范,有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它訓練體系所代替不了的。
㈦ 女子獨舞藝考古典舞劇目有哪些
女子獨舞藝考古典舞劇目有《且看行雲》、《鎖清秋》、《霓裳夢》、《空谷幽蘭》、《梅娘》、《羽化靈蛇》、《狂歌行》、《金剛》、《逼上樑山》、《書韻》、《風吟》等。
古典舞劇目女子獨舞藝考要有舞蹈水平要求,身高要求,身體比例要求,文化課的要求。舞蹈作為一門專業性的藝術,對於女生自身身高、體重、上下身的比例都有一定要求。而且不同的舞蹈對於自身身體的要求也不同,其中芭蕾舞要求最嚴格,其次是古典舞。
好的舞蹈劇目,關鍵在於考生自己,每個劇目優點,也有缺點,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能展現自己優勢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有的劇目適合高個子跳,有些劇目適合矮個子跳,所以劇目的選擇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定。
古典舞訓練方法介紹:
舞蹈的地面訓練,是舞蹈訓練的一種空間佔有形式。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訓練。內容主要可以概括為柔韌訓練(俗稱為軟開度訓練),力量訓練(又稱為能力訓練),技術、技巧動作訓練三個方面。柔韌、力量、技術技巧是構成舞者職業生涯的三個主要技術性成分,亦是一名職業舞者所必須具備和達到的身體基本條件和技術條件。
地面訓練,就是從上述三個方面入手,為舞者身體柔韌性、力量、技術技巧動作的具備與掌握,給予基礎的、全面而系統的訓練。地面訓練之所以成為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由地面訓練所具有的特殊性決定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古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