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二戰時中國如何保護以色列人

二戰時中國如何保護以色列人

發布時間:2022-09-01 14:27:28

1. 二戰時期中國人怎麼幫助猶太人的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吞並了奧地利,中國外交官何鳳山在1938年至1940年出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冒著風險向當時在奧的大批猶太人發放前往中國上海的簽證,幫助他們逃離納粹魔掌。
以下是何鳳山先生的具體事跡:
二戰期間,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的何鳳山向數千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上海的簽證,使他們免遭納粹的殺害,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

「生命簽證」

何鳳山 1901 年 9 月 10 日出生於湖南益陽市赫山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1921 年考入長沙雅禮大學, 1926 年考取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公費留學生,並以特優成績獲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他 1937 年任中國駐奧地利公使館一等秘書, 1938 年至 1940 年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

何鳳山上任時,歐洲上空已戰雲密布,納粹德國肆虐橫行,掀起反猶惡浪。 1938 年 3 月,德國吞並了奧地利。奧是歐洲第三大猶太人聚居地,總數約 18 . 5 萬人。納粹欲將這里的猶太人趕盡殺絕,規定集中營的猶太人只要能離開奧地利就可以釋放,趕不走的則在集中營里成批屠殺。因此,對奧地利的猶太人來說,離開就是生存,不能離開就意味著死亡。於是,猶太人紛紛想方設法離開奧地利。

要離開首先要有目的地國家的簽證。但不少國家都「強調自身困難」,相繼對猶太人簽證亮起了紅燈。求生的慾望使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每天奔走於各國領事館之間,但大都沒有結果。 17 歲的艾瑞克·高德斯陶伯把除中國以外的駐維也納的 50 多個領事館都跑到了,一個簽證也沒有拿到。富有同情心的何鳳山不忍看著猶太人在維也納等死,勇敢地打開了向猶太人發放簽證之門。高德斯陶伯 1938 年 7 月 20 日一次就從中國總領事館拿到了 20 份前往中國上海的簽證。這消息在猶太人中迅速傳開,中國總領事館門前每天從早到晚排著長龍,許多求助無門的猶太人在這里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簽證」,從而逃離歐洲去了中國,或轉道上海去了美國、巴勒斯坦、澳大利亞等地。頂住壓力何鳳山成批地給猶太人發放簽證,引起了納粹當局的不滿。納粹以中國總領事館的房子是猶太人的財產為借口,沒收了房子。何鳳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領事館搬到了另一處很小的房子里,堅持發放簽證。

當時國內政界對向猶太人發放簽證意見也不一。蔣介石對德國有好感,使用德國軍事顧問,購買德國武器,還把兒子蔣緯國送到德國學軍事。這自然對何鳳山形成了很大壓力,他很快就受到了來自頂頭上司———駐德大使陳傑的直接威脅。陳傑秉承國內的旨意,想維持

同德國的關系,害怕得罪對方,因此堅決反對何鳳山給猶太人發放簽證,但何鳳山沒有理睬。後有人向外交部打小報告,說何鳳山在向猶太人出賣簽證。陳傑於是採取突然襲擊方式,派人到維也納調查。因查不到證據,才不了了之。但是,何鳳山於 1940 年 5 月被調離維也納。

救了多少人

何鳳山到底向多少猶太人發放了簽證,至今尚無准確數字,只是以找到的簽證號碼推算,至少是幾千份。一位倖存者 1938 年 6 月得到的簽證號碼為 200 多號,另一位 7 月 20 日的簽證號碼為 1200 多號,而漢斯·克勞斯的簽證日期為 1938 年 10 月 27 日,號碼為 1906 號。 1938 年納粹的「 11 月大屠殺」之後,申請簽證的就更多了。到 1939 年 9 月, 70 %的奧地利猶太人已外逃,我國上海收容的猶太人就達 1 . 8 萬人。由此推算,所發簽證至少是幾千份。古巴等地還有一本書中說,有 4000 名維也納猶太人拿著到上海的簽證逃到了巴勒斯坦。

塵封六十年

何鳳山救助猶太人的壯舉,直到他過世後才公諸於世,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從 1937 年到 1939 年,上海被日本佔領,猶太人進入上海無需簽證,研究人員難以想到駐歐洲的中國外交官能有此等壯舉。二是二戰結束後中國陷入內戰,以後又由於各種政治因素和歷史條件的限制,關於中國人救助猶太難民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開展起來。 1995 年,上海猶太研究中心的學者訪問德奧兩國時才得知,雖然當年入境上海不需簽證,但猶太人沒有到上海的簽證就不可能離開奧地利。三是何鳳山一生淡泊名利,並不認為救助猶太人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自己很少對人提起。他同女兒何曼禮談及此事時就說:「我對猶太人的處境深感同情,從人道主義立場出發,我感到幫助他們義不容辭。」他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書中,對這件事也只花了很少筆墨。書中寫道:「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別人是很自然的事。從人性的角度看,這也是應該做的。」

大白於天下

1997 年 9 月 28 日, 96 歲高齡的何鳳山在美國舊金山去世。女兒何曼禮在訃告中提到父親在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曾向猶太人發過簽證。訃告在《波士頓環球報》刊出後,在美國的猶太裔歷史學家艾立克·索爾即打電話向何曼禮詢問此事。接著,這位歷史學家找到了何鳳山親筆簽證的一些猶太倖存者及其後裔,找到了當年的簽證。以後,猶太人在舉辦納粹大屠殺展覽時,都把何鳳山放在顯著位置,世界各國不少媒體也相繼對他進行了報道。索爾教授說,兩年前,在猶太人圈子裡,沒人知道何博士的名字。而現在,幾乎接觸到的每一個猶太人,都在講述何博士的故事。

1999 年,由加拿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和猶太人大屠殺問題教育中心聯合舉辦、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協辦的一個名為「猶太人在上海」的系列活動中,中國外交官何鳳山幫助數千猶太人免遭納粹殺害的壯舉被公諸於世。 2000 年 1 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辦的一個名為「生命簽證」的展覽,介紹二戰期間各國外交官救助猶太人免遭納粹殺害的實物和資料,最先介紹的就是中國外交官何鳳山。之後,這段塵封了 60 年的歷史終於大白於天下。

義舉在人心

「國際義人」稱號授予儀式之後,何鳳山的兒女來到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的「義人園」。自 1963 年以來,已有 1 . 7 萬名義人的名字刻在園里各國的石壁上。在一堵刻著「中國」的石壁前,何氏兄妹輕輕地揭開一小塊黑絲絨布,花束裝飾下是何鳳山三個字,兄妹倆人久久地撫摸著父親的名字。

實際上,那些被救的猶太人誰也忘不了何鳳山的救命之恩。不少被救者已不在人世,但恩人何鳳山的名字仍珍藏在他們後人的心中。

現居加拿大的猶太裔婦女克勞蒂亞的父母憑著何鳳山發的簽證,到達上海後生下她。她說,當時在奧地利有 50 多國的外交官,只有中國外交官何鳳山敢於幫助他們。因此,她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

現維也納愛樂樂團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因茨·格林伯格隨父母逃到上海時還只有 6 歲。他在上海接受了音樂啟蒙,學會了拉小提琴。他對何鳳山幫助他們一家到上海避難十分感激。他認為,他的生命和事業都是何鳳山給的。

加拿大的克勞斯回憶道,當年,他的丈夫在中國領館外排隊等候時,見總領事的車經過大門,就從車窗把簽證申請表扔了進去。他很快接到電話通知,拿到了救命簽證。一位被救者的女兒在父親的簽證前與何鳳山的女兒何曼禮含淚擁抱,激動地說:「看見你,我好像看見了我爸爸。」何曼禮也說:「看見你,我也好像看見了父親。」

美國大名鼎鼎的億萬富翁、現任世界猶太人大會秘書長辛格的父母也是何鳳山救的。他含著淚水,激動地對歷史學家索爾說:「我的父母是何博士救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紹給全世界的人。」

故里情深

何鳳山 1973 年定居美國舊金山,以寫作自娛。長期漂泊,鄉思日深。 80 年代後,他曾多次回國觀光,盛贊改革開放後中國發生的巨變。 1986 年 11 月,他應邀回湖南,參加長沙雅禮中學 80 周年校慶,發表了題為《懷念雅禮》的長篇講話,還向雅禮中學捐資 9000 美元。他向親友表示,希望百年之後魂歸故里,長眠在家鄉的土地上。

為紀念這位國際人道主義的衛士,益陽市決定修建「何鳳山先生紀念館」。紀念館建成後,家鄉人民將以隆重的禮儀歡迎何鳳山魂歸故里。

2. 二戰時期中國人怎麼幫助猶太人的

基督教是歐洲的傳統宗教,而基督教跟猶太教有著很深的淵源.基督教其實是從猶太教演變而來的,但是猶太教起源和繁榮都是在中東地區,其波斯王朝就是猶太教的代言人,不斷入侵希臘,這就是為什麼歐洲人仇視猶太人的原因.接著代表著歐洲的羅馬帝國和代表亞洲的波斯王朝發生戰爭,最終波斯被打敗,猶太人從此被趕出了家園.但歐洲人對猶太人的憎恨一直沒有改變,就連基督教的耶觫,傳聞都是被他的猶太弟子出賣,莎士比亞的作品裡,猶太人都是心腸歹毒的高利貸,所以在歐洲,猶太人這個異教徒,已經成為了罪惡下賤可恥等象徵了,連歐洲人的神 耶穌都是被猶太人害死
所以二戰時期或者二戰爆發前,猶太人在歐洲各地都不受歡迎,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除了因為希特勒為了轉移國民對社會矛盾的注意力外,還代表著基督徒對異教徒野蠻的殘害.納粹一直宣揚德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那優秀二字怎麼解釋呢?是最有錢最健康最高最帥最聰明嗎?不是,這些都太膚淺,最優秀,指的是神最虞誠的子民,基督最忠誠的信徒.
這個最忠誠的信徒,去消滅上帝的背叛者,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德國士兵可以這么慘絕人寰的對猶太人進行屠殺,沒有一絲憐憫.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德國的猶太人生意是經營得比較好的,這就遭到德國民眾的仇視,因為當時德國一戰戰敗了,賠款割地,經濟險些崩潰,整個國家都處於危難和恥辱當中,但猶太人卻自顧自的做生意賺錢,所以他們把猶太人當做是國家的吸血鬼.
二戰在上海避難的猶太人人數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日本人密謀在中國東北建立尤太國這點是完全不可能的.以華治華是日本在華的統治方針,所以才有了滿州國和汪偽政府,讓一個跟中國沒有任何關系的猶太民族統治中國佔領區,就太扯談了,這樣還不如日本自己來管,直接劃到日本行政區還方便.日本人在二戰除了自己沒有尊敬過任何一個民族,他不可能讓猶太人替自己管理佔領區的,因為這樣無法讓中國平民信服.
所以你看到這么多國家入侵完之後,最多隻是重組當地政府,而不是自己吞並,日本建立滿州國,就可以借中國人之手來招募偽軍幫助自己防務,建立尤太國,需要面對的就是上千萬的民眾的反抗,日本人不會這么蠢,美國打伊拉克後都不敢說讓美國去統治或者讓科威特人去統治..
打個簡單的比方,你讀書時,班主任讓一個很沒能力的同學擔任班長,你們可能會不服,會鄙視這個班長,但是班主任讓隔壁班的人來當你們班的班長,這就是對你們全班的侮辱,你們絕對集體抗議,不交作業,嚴重點還不願意上學了...
退一萬步說,日本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去得罪德國,這不符合邏輯.
噢,看了樓下的回答我想起來了....希特勒的父親是1/2血統的猶太人,因為他爺爺是純種的猶太人.而希幼年時經常遭到父親的毒打(這不是拜見希特勒里虛構的情節,事實上希的父親經常虐打孩子),所以野說經常把納粹屠殺猶太人說成是希對父親扭曲的報復...當然這也只是飯後趣談,當不得真的,沒人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但是單純為了報復自己的父親的話,這個說話沒什麼理論能夠支撐得住,畢竟德國人不會單憑希的家事就沒有人性的屠殺吧?

3. 二戰時各國對猶太人避之不及,為什麼中國卻願意對他們展開懷抱

我覺得當時中國對猶太人的救助還是挺讓人感動的,同樣都是被法西斯侵略的民族,卻在那樣的危難之下依然伸出手去幫助他們。不過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客觀因素存在的,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其實如果中國想要收留他們很方便,並且我覺得從某種感情上,的確收留他們也可能會是一種感性上的決定。


所以說,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理智上,中國在當時接納猶太人都有著充分的理由。同樣都是被法西斯侵略,自然要共同合作互相幫助。而且猶太人其實在經商方面的頭腦很不錯,如果中國能夠救助他們,他們日後肯定也是會懂得感恩的。所以救助他們是一個好的決定,也是一個不得不的決定。

4.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幫助過以色列嗎

當然,中國當時救助過很多以色列人,為此以色列還算有一點良心,一直對中國感恩戴德,九十年代以色列要賣給中國預警機也源於這個恩情,後來美國阻止了以色列,不得已沒有成交。二戰中中國多次幫助過猶太人,有很多資料可以查出來。

5. 二戰中中國人救助猶太人的文章

從1933年到1941年,大批從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歐洲猶太人遠涉重洋來到上海,其總人數達4萬,他們與同樣受日本人欺壓的中國人一起生活,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他們被稱為「上海猶太人」。1937-1941年,大批從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逃出的大批猶太難民從西伯利亞輾轉逃到日本神戶,因日本政府拒絕,想去美國、加拿

大的猶太難民先後來到了上海。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當局將滬上的英美人士視為"敵國僑民",並將他們關押在上海郊區的集中營內。最初一兩年裡,來自德國和奧地利的猶太人仍保持

自由。因為他們來自於日本的盟國,但在這些難民的護照上都印有"J"字猶太人標記。二戰中有600萬猶太人在歐洲慘遭殺害,而遷移和逃亡來到上海的5萬猶太人,除了病老死亡外,其餘的都奇跡般地生存下來了,而且還出生了408人。

在歐洲的許多猶太人坐義大利船逃往上海,當時上海是世界上惟一不拒絕猶太人的大都市。上海接納了5萬猶太難民,是當時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和紐西蘭接收的猶太難民人數的總和。按照史料上的描述,來到當年猶太難民隔離區最繁華的街道:唐山--舟山路--霍山路--長治路。 舟山路至今還保留著許多猶太風格的建築,這些紅磚尖頂的狹窄房子在今天屬於上海貧民

窟。老輩坐在門口曬太陽,小輩卻夢想著離開。記者走訪了幾位老人,他們都對那段猶太人住在這里的歷史耳熟能詳,還表示很喜歡這些老房子,"很涼爽很漂亮"。 當年,兩萬多猶太

難民就擠在這些狹窄房子里,進出口處由日本兵猶太衛隊(日本當局強迫組織的3500名男性猶太人的所謂"猶太保甲"中的警衛隊)把守,猶太人出入要向日本士兵敬禮,要拿出身份證以備檢查、搜查。出生在上海的作家SonjaMühlberg:說「我們從來沒有從中國人身上看到反猶太主義的傾向,從未感到敵意。雖然他們本身並不富有,但他們從來沒有試圖把我們從自己的國土上趕走。」

從1939年到1947年,約有500個猶太難民的子女在這里誕生,他們被稱為「上海寶寶」。近70年後的今天,他們依然與這個被他們當作第二個故鄉的地方有著剪不斷的情結。 為了紀念這

段歷史,他們成立了不少團體和協會,「特拉斯夫原在華居民協會」就是其中之一,該協會為猶太難民上海紀念館提供了許多史料上支持。今天,他們仍然時時帶領後輩來上海參觀,來尋找自己家族在中國的根,感謝中國人的恩情。

6. 誰知道二戰期間中國上海救助以色列人事件始末

在上海專門劃了個區,來安置他們.二戰結束後他們大多回國了

7. 在二戰期間,中國到底拯救了多少猶太人

1、二戰期間,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的何鳳山向數千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上海的簽證,使他們免遭殺害。

但是這些猶太人在上海安然度過二戰後,這數萬猶太人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在今後的餘生中,想起他們的救命恩人。這些奧地利的猶太人,早把救他們全家一命的救命恩人何鳳山列為路人甲、路人乙這樣的類別去了。

直到何鳳山先生去世後,才有其女兒披露其事跡,4年後的2001年,何鳳山才被列為以色列授予國際正義人稱號。

歐洲專家稱:何鳳山是解救猶太人最多的「義人」。然而從何鳳山先生發放簽證到其去世的60年間,這位義人早被猶太人忘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8. 二戰時,中國收留猶太人是怎麼一回事

人道主義援助而已,最主要的,是中國當時風雨飄搖,入境簡單,幾乎沒有主權束縛!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和美國猶太人委員會曾在華盛頓舉辦「猶太難民與上海」圖片展,二戰期間「拯救猶太人」的舊事再度出現在輿論視野中,國內相關報道多以「大屠殺親歷者淚謝中國」作為標題,在強調中國人善良、樂於助人的同時,有的還捎帶了日本人的兇殘、蠻橫。

1933年—1941年,有3萬猶太人為躲避納粹迫害逃到上海,同期美國只接收了20萬猶太人。猶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1939年英國殖民當局宣布未來5年內只接受7.5萬猶太人。尤其是1938年11月9日德國爆發迫害猶太人的「水晶之夜」後,上海幾乎是全世界唯一對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

上海猶太難民留下的大量回憶文獻中,不少人表現出對上海的眷戀,但很少看到他們對上海或上海人表達感恩之情的文字。這與中國的相關報道差異很大。

【為什麼是上海】

上海無意中成為了猶太人的「希望之港」。

1933年納粹上台後,對前途悲觀的猶太人紛紛逃離德國,嚴格來說他們是僑民而非難民。「水晶之夜」後,納粹德國突然加速清除猶太人,那些在「事情不會那麼糟」的自我安慰中留下來觀望的猶太人,突然發現自己已變成難民,並且全世界幾乎找不到容身之所。

1938年7月,羅斯福牽頭在法國埃維昂萊班組織討論接收猶太難民的國際會議,但32個與會國中,除多米尼加外,其餘國家皆不願接收猶太人,牽頭者美國也不例外。當時西方盛行反猶主義,即使是對猶太人最友好的美國,也有上百個反猶太團體。

反猶壓力使得猶太人即使逃到美國也無法入境,最典型的是「聖路易斯」號郵輪悲劇。1939年5月,九百名猶太難民被納粹德國用「聖路易斯」號郵輪送至古巴,結果被古巴拒絕,停靠邁阿密登陸又被美國拒絕,只好返回歐洲。他們當中有六百人後來死於集中營。1980年代中國曾引進的美國電影《苦海餘生》即以該事件為原型。

雖然多米尼加表態接納10萬猶太人,但它無力籌措巨額安置費,而猶太人也不願去生活環境貧窮且與歐洲相去甚遠的國家。此時,萬里之外的中國上海因為多重因素疊加,成為唯一選擇。

首先是上海租界「國中之國」的獨特地位。1845年上海成立租界後,逐漸形成英美等國租界合並而成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它獨立於中國政府,尤其是不受任何外國領事管轄的公共租界,屬於由外國僑民自治的獨特地方實體。

由於租界地位特殊,清代及民國初,外國人旅居上海無需任何手續,1932年,民國政府開始對吳淞口和上海登陸的外國人增設查驗護照簽證程序,由於傳統習慣,上海實際上對任何人都實行落地簽,是世界最著名的開放城市。

1937年上海陷落,國民政府無法行使行政管轄,而日本還未組建傀儡政權管理上海,進入上海的簽證管轄權被虛置,租界無意中扮演了難民收容所的角色(淞滬會戰時,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被日軍控制,這部分後被稱為「日租界」)。

所以,從1937年八一三抗戰到1939年9月之前,上海租界為猶太人敞開了大門:無需簽證、無需有人宣誓擔保,無需警方證明,無需保證經濟獨立。

上海不僅有猶太人入境的便利,還有先期定居猶太人的財力。當時上海有兩個猶太人集團,一個是英國的巴格達商人,他們中有沙遜家族、卡多利家族、哈同家族等著名富豪,另一個是俄國猶太人,他們雖不如前者富有,但人多且頗有財力。

在外灘16鋪碼頭登陸的猶太人並不很像難民,至少從歐洲到上海的逃難並不狼狽,甚至算得上奢侈。他們購買頭等艙的船票,在船上開Party,吃高檔西餐。在許多猶太人的回憶中,綵帶、日本樂隊、專用乘務員、蛋糕是他們旅途最主要的印象。

但是戰爭期間的背井離鄉畢竟不同於旅行,上岸後,他們很快就典當完了傢具、衣服和行李,只有等待救濟。巴格達猶太富商第一個伸出救援之手,1938年他們組建了第一個援助猶太人的COMA委員會,不但提供公寓,還向每位難民每天提供5美分,足以保證難民的基本生活。

1939年,進入上海的猶太人由1938年的1374名激增至12089名。這時美國猶太人社團組織JDC聯合慈善力量,成為救助難民的主要機構。

JDC頒布的援助上海猶太難民文件

無論如何,猶太難民過得遠比上海當地人要好,亞洲式的貧困令他們印象深刻:「那些拉著富人一天到晚在街上閑逛的中國車夫簡直不是人,冬天他們沒有暖氣,很多中國人在街頭被凍死,第二天垃圾車來的時候,屍體直接被拋到了車上。」

日本佔領下中國人的不幸同樣讓他們印象深刻:「日本人對待猶太人和中國人的差別很大,每當中國人過橋時,總會受到日本人的侮辱,日本兵用刺刀戳他們,或用煙頭燒,但是中國人更厲害,他們回頭對傷害自己的日本人笑笑,在我看來,這是中國人打敗日本人的標志。」

猶太人當然是知恩圖報的民族。

二戰期間,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和日本駐立陶宛代理領事杉原千畝向猶太人大量發放簽證,拯救了許多人性命——當時的奧地利和蘇聯,猶太人若無簽證將無法離境。何鳳山和杉原千畝由此獲得以色列政府授予的「國際義人」稱號。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的市中心有一個紀念碑,上書「中國人,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恩!」似乎沒有人見到這塊碑,猶太人並沒有國內宣傳的那麼善良,當然,更不可能有「日本人,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恩!」
作為商人,猶太人始終是精通擅於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對他們的排擠,也可以說是即可憐又可恨。

閱讀全文

與二戰時中國如何保護以色列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6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4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2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3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6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7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9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5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