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在悄悄消失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在悄悄消失

發布時間:2022-09-01 17:08:46

❶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失傳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八大傳統節日 1、春節: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2、元宵:農歷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

❷ 中國有什麼節日已經消失了

宋王懋《野客叢書》載:「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七日假,謂前三後四。」較之今日政府和民間所推崇的節日,已經大相徑庭了。

冬至作為表示一年天時和氣候變化二十四節氣之一,除極個別地方還以家庭為單位,舉行一些簡單的祭祖活動外,基本上只存在於掛歷某個日子的附註位置,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所謂元正,又稱為元旦,一年之始的日子。民國成立後,全國採用西歷,奪了「元旦」二字,代稱西歷每年的第一天,古之元正、元旦則被名不符實地稱之為「春節」--因為每年的春節,在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天寒地凍,根本見不到絲毫春的影子。

寒食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其起源與春秋時的介子推有關。介子推追隨晉文公流亡國外,等到晉文公回國即位後,他不願做官,攜老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用燒山的辦法想逼他出來,結果他與母親一起被燒死在山上,於是晉文公規定每年的這一天禁止動煙火做飯,以寒食對介子推表示悼念。宋周密《癸辛雜識》載:「綿上火禁,昇平時禁七日,喪亂以來猶三日。相傳火禁不嚴,則有風雹之變,社長輩至日就人家以雞翎掠灶灰,雞羽稍焦卷,則罰香楮錢。有疾及老者不能冷食,就介公廟卜乞火,吉則燃木炭,取不煙;不吉不敢用火。」這些說法已經少有人知道,很多人連「寒食」是什麼意思可能都弄不懂,遑論過什麼寒食節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不管有沒有道理,一些新的節日出現了,一些舊的節日消亡了,原本十分正常。不過,有些消亡的節日與今日社會氣氛倒很是合拍,輯錄在此,看看它們有沒有咸魚翻身的機會。

一曰「田生日」。元陸友仁《研北雜志》載:「世所謂正月三日為田本命。」周亮工《書影》載:「吳俗以正月三日為田生日。」 中國歷來重農,到今日為止,仍然也還是個農業國度,農民雖然大量進入城市覓尋吃食,可城市對他們卻不太客氣,所以大多數人還是視農田為他們的根本。可惜,農田似乎日漸疲老,出產財富的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上上下下為農村、農業、農民等所謂「三農」問題大為撓頭。如果現在一到正月初三,全社會一起來給田過過生日,情況是不是會好一些?

一曰「開市日」。清顧祿《吳趨風土錄》載,正月五日是「路頭神」的誕辰,一到這天,眾商家便「金鑼、爆竹、牲醴畢陳」,「早起迎之」,「謂接路頭」。祭過路頭神,「懸旌返肆」,便開市大吉了。現在的商人無來由的對數字諧音感興趣,春節之後開市喜歡選擇含「八」(發)、「六」(順)的日子,這顯然是一種迷信--既然都是迷信,他們就不怕得罪神明的嗎?

一曰「送窮日」、「迎富日」。「送窮日」大約因地方不同,具體日期也不一樣。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載,正月五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歲時廣記》說「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窮」。晦者月盡也,正月晦日也就是正月月末。時人還有一首《送窮鬼》的順口溜:「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隻,燈盞兩雙明輝輝,更有宴席。奉勸郎君小娘子,飽吃莫形跡,每年只有今日,原我來稱意。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七枚煎餅、一隻芭蕉船,就可將窮鬼送走,如真能如此,對普天下的窮人來說,那多美妙啊!「迎富日」乃蜀中之俗,清錢大昕《養新錄》載,魏華父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詩》:「才過結柳送貧日(這里還有一個什麼結柳送貧的),又見簪花迎富時。誰為貧驅竟難逐,素為富逼豈容辭。貧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為。里俗相傳今已久,漫隨人意看兒嬉。」 唉,其實古人也知道,窮難送富難迎啦。不過,人們有這樣的心願,總是好的吧?

❸ 中國有哪些傳統文化習俗正在消失或已經消失

正在消失的非遺:閩劇、潮劇 客家鹹水歌、中元節、上巳節、花朝節

❹ 有哪些逐漸被現代人遺忘的傳統節日

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和清明節一起,絕對是「失去其最初含義」節日的冠軍。這兩個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最初是為了紀念「介之推」而設立的節日,如果說後來被引申到拜祭先輩親人還基本不脫其「本來面目」,但時至今天,卻幾乎成了一個「旅遊節」的假日了。即使我們出行還有「祭拜」那個動作,也基本只是順帶而非主要目的了。寒食節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在詩文里,不知到哪個地方還有「寒食節」這個習俗。

❺ 被淡化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被我們淡化了的傳統節日—臘八節
網路的普及,讓我們可以了解更新的信息資訊。但讓人尷尬的是,若不是網路,中國傳統節日也被淡出了我們的生活。
也許今天就是忙忙碌碌的一天,為生活埋頭苦幹,你會記得今天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嗎?即使知道臘八節,也會弱弱的問上一去,什麼是臘八?
由於社會轉型和生活形態的變化,年輕一代已對傳統節日越來越陌生,傳統文化難免淡化了。
在老年人的觀念中,過完臘八節就算是過年了。此後,家家戶戶開始忙著殺年豬、打豆腐、制風魚臘肉,「年」的氣氛逐漸濃厚。老人們會在臘八節這一天祭祀祖先、敬神供佛。
吃臘八粥:各地吃臘八粥所選的食材有所不同。在湖南,除常用的粳米、糯米、薏米、紅棗、花生外,湖南的特產湘蓮是臘八粥中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而將煮好的臘八粥與鄰里分享也是老長沙人好客、熱情的傳統表達。
做臘八豆:臘八豆是湖南家庭必不可少的壇子菜。由於這道菜一般在臘八節前後製作,所以稱作臘八豆。
如今的我們,在外打拚,不到大年二十八還不算過年。再匆匆趕上兩天的火車汽車票,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八,歡慶團圓,初八過後,已是各奔前程。

❻ 有哪些傳統節日在逐漸消失

端午節吧,端午原本為了紀念屈原,現在就是為了吃個粽子,什麼龍舟賽的根本沒什麼人看了好吧。

❼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遺失了

遺失的節日
天穿節又叫補天節,為正月二十日(宋代以前為正月二十三日)。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形成於漢代,在東晉成俗,宋代盛行。
最早記載天穿節的資料是東晉王嘉所撰《拾遺記》,清代所修類書《淵鑒類函》卷一三《歲時部》記載:「補天穿。《拾遺記》雲:『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煎餅置屋上,曰補天穿。』相傳女媧氏以是日補天故也。」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焚香燃燭、叩頭禮拜以敬奉女媧娘娘,而且以項祭祀活動必須由家族裡的中老年主婦來主持,以象徵女媧在氏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日節

人日節,又稱「人勝節」、「人慶節」等,在農歷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
「人日」源於古老的創世神話傳說。據《占書》記在: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
最初,人日節的主要活動是單一的占卜活動。魏晉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
到了唐朝人日節最為盛行,這天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唐代以後,人日節日漸衰落。

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流行,是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論語》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上巳節的情形。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花朝節

花朝節,俗稱「花神節」。南宋楊萬里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
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而在唐代的詩文及史籍中,關於花朝的記載已很是常見,如司空圖的「傷懷同客處,病眼卻花朝」、盧綸的「虛空聞偈夜,清凈雨花朝」。
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這是紀念百花的生日。

❽ 為什麼很多傳統節日消失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按照我國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一年中有八個傳統的節日:
1、春節: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2、元宵:農歷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
3、清明: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同時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4、端午:農歷五月初五。
5、七夕: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也有人稱為 「乞巧節」或「女兒節」。
6、中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7、重陽:農歷九月初九。叫「登高節」,習俗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現在我國又將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
8、冬至: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寒衣節,人日節,天穿節,上巳節,觀蓮節,花朝節,天貺節,天灸日,尾牙節,這些日漸消失的中國節日你都有聽過嗎?

❾ 中國有哪些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春節
路神生日
元宵節
春龍節 (龍抬頭)
寒食節
清明節
立夏節
端午節
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火把節
七夕
盂蘭盆節、中元節、鬼節
地藏節
中秋節
重陽節
祭祖節
冬節
闊時節
臘八節
小年
除夕
回族節日
好象都比不上這個什麼聖誕節,因為問聖誕節怎麼過,送什麼的問題是N多!

❿ 到目前為止,我國哪些優秀的傳統已經消失

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但是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使我國一些優秀傳統不斷丟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有哪些優秀傳統已經缺失了呢?

其實有很多我國的優秀傳統都已經慢慢淡去,只是舉了兩個方面,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評論。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在悄悄消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6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4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2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3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6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7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9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5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