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品絨是什麼面料
是經過拉絨後表面呈現豐潤絨毛狀的棉織物。
絨布布身柔軟,穿著貼體舒適,保暖性好,宜作冬季內衣、睡衣。印花絨布、色織條格絨布宜做婦女、兒童春秋外衣。印有動物、花卉、童話形象花樣的絨布又稱蓓蓓絨,適合兒童著用。本色絨、漂白絨、什色絨、芝麻絨一般用作冬令服裝、手套、鞋帽夾里等。
火車平絨絨毛較長,常用作火車座墊;絲光平絨絨毛較短,經絲光處理,布面光亮,常用作服裝、軍領章和裝飾。緯平絨主要用作服裝和裝飾。格絨它可用作服裝面料,亦可用於日常家居使用。
絨是綜合了纖維,紗線,組織特點再配合染整加工中的縮呢,磨絨,剪絨,鹼洗,植絨等整理產生的仿生及手感外觀效果。這些都是形象的稱呼。
辨析
絨(velvet),用桑蠶絲或桑蠶絲與化學纖維長絲交織成的起絨絲織物。統稱絲絨。表面有聳立或平排的緊密絨毛或絨圈,色澤鮮艷光亮,外觀類似天鵝絨毛,因此通常也稱天鵝絨。是一種高級絲織品,適於做服裝、窗簾、帷幕、裝飾和工藝美術用品。
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絨圈錦,說明當時已採用提花機和起毛桿織制絨圈織物。此後,歷代都有生產,明代尤為發展。絲絨品種繁多,分類方法不一。
⑵ 絨是什麼做的
絨(velvet),是用桑蠶絲或桑蠶絲與化學纖維長絲交織成的起絨絲織物。統稱絲絨。
表面有聳立或平排的緊密絨毛或絨圈,色澤鮮艷光亮,外觀類似天鵝絨毛,因此通常也稱天鵝絨。是一種高級絲織品,適於做服裝、窗簾、帷幕、裝飾和工藝美術用品。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絨圈錦,說明當時已採用提花機和起毛桿織制絨圈織物。此後,歷代都有生產,明代尤為發展。絲絨品種繁多,分類方法不一。按織制方法分為:①雙層經起絨織物。如喬其絨。②雙層緯起絨織物,如鴛鴦絨紗。③用起絨桿使絨經形成絨圈或絨毛的絨織物,如漳絨和漳緞。④將緞面的浮經線或浮緯線割斷的絨織物,如金絲絨。按原料不同分為真絲絨、人絲絨和交織絨。按織物後處理加工不同分為素色絨、印花絨、爛花絨、拷花絨、條格絨和彩經絨等。各類絨的地組織都採用平紋、斜紋、緞紋及其變化組織。
⑶ 絨的分類有哪些
下面的資料有些專業,涉及一些英文術語
1、保暖抓絨
這類抓絨多數為單一材料採用編織或粘合的方法加工而成抓絨。目前材料多數為滌綸,我想主要是因為這種材料有快乾的特性吧。早期採用過羊毛,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逐漸被化纖材料代替,近期好像又有回朝的趨勢。
實際上這類抓絨非常多,一般休閑類也有,戶外面料中更是不計其數,花樣繁多,既有專業面料廠家的,也有各大戶外品牌自有的,選擇起來還真的比較麻煩。以下所涉及的面料只是我接觸過的,我沒有見過的還很多,有空大家補充。
1)、Decathlon Creation Novadry2。迪卡隆的Novadry2基本上用在其品牌的大部分抓絨服裝、帽子、手套上,面料的厚、薄不一,這個Novadry2我還沒搞清楚是作為一個技術,還是抓絨的型號。其中190 g/m 2 搖粒絨所做的套頭衫僅49,說是穿在內衣外,我常常直接貼身穿,沒有什麼不適,其保暖性能趕上兩件羊毛衫,而且輕巧,有點類似POLARTEC CLASSICS 100,所以從此我再也沒有穿過羊毛衫,不足就是無彈性,當配合的外衣不當時有點靜電。其他還有一些比較厚的,也有號稱防風的,我估計是通過密植絨來實現的類似POLARTEC Wind Pro的性能,但是個人感覺壓縮性能不行,所以沒有嘗試。
2)、Marmot DriClime。在marmot的產品目錄中,它被歸於防風抓絨類的,但是其防風性能是依靠與其配合的外層尼龍面料實現的,故我將其獨立出來,在marmot的產品中使用較為普遍,那件著名的DriClime WindShirt Jacket就不說了,與其相同面料的還有褲子,marmot的一些兩層沖鋒衣、手套、羽絨服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
marmot對其有相當的自信。這個抓絨非常輕薄,絨毛並非常細小,幾乎看不出,壓縮性也很高,保暖類似POLARTEC CLASSICS 100,但厚度要小很多,大約只有一半吧。不足之處是只能貼內衣外穿,如果裡面是毛面抓絨,穿脫不是很順滑。
題外話:這個DriClime WindShirt Jacket曾經出現過國內標價(660元)低於國外標價(100美金)的事情,遺憾的是現在已經提上來了,是不是網上有朋友推薦的結果?
3)、marmot Radiant P-825。8.25oz/m2,這是marmot自主品牌的抓絨,厚度類似POLARTEC CLASSICS 200,保暖性能也相當,在marmot的產品中,好像只有一款夾克使用,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國內的標價低於國外的標價,我拿的對折才335。但與POLARTEC CLASSICS 200相比,略重,壓縮性略差一點,面料的手感柔順性也有點差距。
4)、Polartec。這個大名鼎鼎,美國Malden Mills公司的拳頭產品,提到抓絨不能沒有它的存在,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最好的抓絨之一,目前沒有一個著名戶外服裝品牌沒有它的身影,可以看出其成功的一面。其產品線齊全,應用廣泛。其共同的特點是比一般的抓絨衫輕、軟、暖和、快乾、易打理、抗靜電、易壓縮,而且不易掉絨。
(1)、POLARTEC CLASSICS 100。主要用於內衣、帽子、手套。厚度相當於羊毛衫,保暖性肯定好於一件羊毛衫,壓縮性能較好,一般我都是以它做參考來比較壓縮性能,有一定彈性。
(2)、POLARTEC CLASSICS 200。保暖層的主力產品,廣泛運用在中層保暖、帽子、手套甚至是襪子。保暖性以個人的實際使用體會,穿在沖鋒衣內,5度以上很舒服,壓縮性能一般,無彈性,經過處理的有一定的防潑水能力,手感柔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廠家的這個面料有所不同,一般名廠的更好,同材料不同廠家的價格差異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3)、POLARTEC CLASSICS 300。據說這種抓絨的保暖性能相當於一件羽絨內膽,一般用於中層保暖層,因為這樣的服裝用在長時間處於嚴寒環境的戶外運動,並且還有另一種性能更好的替代,所以這個材料的產品不是很多。我比較怕冷,有一件,保暖的確很好,有一定防潑水能力,但是重、無彈性、壓縮性能一般。如果你和我一樣怕冷也可以來一件,因為它的確保暖。
(4)、POLARTEC THERMAL PRO。唉,這個抓絨是我看到抓絨裡面品種最多的,有點頭疼。這個系列相對於POLARTEC的其他抓絨,主要是保暖、壓縮性能更好。也因為其保暖性能超群,其運用范圍已有超過POLARTEC CLASSICS 200的趨勢,服裝、手套、帽子都可以,面料厚度很多、品種也花樣百出,薄的如羊毛衫的厚度,厚的我看過標POLARTEC THERMAL PRO 300的,選擇時需要注意其單位平方米重量,保暖還是離不開厚度。各廠選用的也大相徑庭,價格差異較大。其保暖性以個人的感受來看,mhw的棉猴與POLARTEC CLASSICS 300相當。
(5)、POLARTEC power dry。這個是不是該歸到抓絨?POLARTEC是作為一種快乾材料開發出來的。但是我自己按照個人的理解,還是歸為抓絨來看,因為這種面料裡面是一層小田格的細絨,厚度相當於羊毛衫,彈性很好,觸膚感舒服,有很好的壓縮性能,保暖不如POLARTEC CLASSICS 100,快乾還沒有體會,一般作為內衣,也有作為手套的,但是很少見。冬天的話,我願意穿這個材料的內衣,因為真的舒服。
(6)、Polartec Power Stretch。同上面一樣,也是一種內衣材料,一面光滑,一面是細小的絨毛,厚度相當於羊毛衫,可以兩面穿分別為更排汗、更保暖。有人說觸膚感不好,可能我皮比較糙,我穿的很舒服,這個面料彈性非常好,保暖應該和POLARTEC CLASSICS 100相當,其性能介於POLARTEC CLASSICS 100和POLARTEC power dry之間。如果配合mhw的棉猴的話,我穿在0度應該沒有問題。
現在有點fb了,越來越喜歡有彈性的面料,如果各位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5)、TECHNOWARM 200。對於關注POLARTEC的朋友來說,這個可能比較陌生,擁有這個面料純屬偶然,是樂飛葉沖鋒衣的內膽,在我只知道抓絨和沖鋒衣這個名詞的時候買的東西,後來查了一下,TECHNOWARM也是一個比較齊全的系列,只是僅樂飛葉在用,其他品牌沒見過,會不會和哥倫比亞的那個抓絨一樣是自有品牌就沒有考證過,宣傳稱等同POLARTEC CLASSICS 200,實際感受其手感倒是差不多,但是薄了點,因此保暖也有點差距,壓縮好像要好點,穿的不多,未見起球。
6)、Patagonia Synchilla。Patagonia一個與鳥齊名的戶外品牌,其經營理念讓我贊嘆不已,用回收的可樂瓶做的抓絨是不是這個,還需要考證一下,這個抓絨好像也是一個系列,厚薄均有,我接觸過的是號稱如狗熊的那款有帽的抓絨衣,但是遺憾的是這個面料沒有給我留下太好的影響。面料的厚度與POLARTEC CLASSICS 300有一比,外觀為長毛絨,很密,手感不佳,柔順不足,保暖未試,因二手的尺碼不合,送人的。
2、防風抓絨
由於早先得抓絨不防風,需要與外層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抓絨的使用范圍。一些廠家通過改良,在保有原有的性能上,使得防風性能得到改善,同時其他綜合性能也有較大提高,我簡稱防風抓絨實際上並不準確,但由於防風性能的改進是重點,所以姑且這樣簡單一點,見諒!這類抓絨目前我看到的有兩種形式,一是密絨;二是復合。所謂密絨,就是通過提高面料的抓絨密度,增加面料的防風性能,而復合的形式確復雜很多,基本上為三層三明治結構,通過中間的膜來大幅提高面料的防風性能,由於三層材料的不同,這類面料的變化可想而知。
一般情況下同等厚度,抓絨材料保暖性能接近的防風抓絨,保暖性能好於保暖抓絨。需要注意的是厚度仍然是決定保暖性能的主要因素,防風抓絨因為有一層膜的存在,保暖性能得到提高。
1)、密絨
(1)、Polartec Wind Pro
關於這個抓絨的相關說明,網上很多,我就不多羅嗦了,個人感受壓縮性能尚可,好於200的抓絨,但不如THERMAL PRO,防風性能比一般抓絨稍好,但是我不會用它作為防風衣來穿。絨在外,不宜單獨外穿。
(2)、Polartec Power Shield
居然又是Polartec的東西,不過我比較喜歡這個面料,據說能防98%的風,不過沒有測試過,這個面料外面光,裡面短絨,絨的厚度與POLARTEC CLASSICS 100差不多,有彈性和良好的防潑水能力,防風感覺與尼龍類防風材料差不多,沒有有膜的好,壓縮性能一般。
(3)、POLARTEC THERMAL PRO
比較奇怪的是POLARTEC THERMAL PRO本身是作為保暖抓絨的,但是我看到Patagonia的圓點夾克的面料卻有所不同,故在此提及一下,這個面料外面是光面,裡面是長毛絨,其防風能力比Polartec Wind Pro好,但是不如Polartec Power Shield,比較適合外穿不宜起球,壓縮能力一般,有防潑水能力,但易濕,保暖與POLARTEC CLASSICS 200相當。
2)、復合
隨著技術的進步,這類面料的發展最為迅速,功能性也更強,已經突破原有軟殼的概念,成為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戶外面料。由於復合的方式與材料的不同,這類面料我已經無法單獨介紹,而且手上的這類面料成品所涉及的僅是這類面料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故只能在後面成品的介紹中談談感受,這類面料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防風能力更強,有的幾乎接近沖鋒衣的,但是壓縮能力和面料手感不是太好。
⑷ 中國絨面料是什麼樣的
絨料的一種,我們這邊是柯橋中國輕紡城,全國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各種面料都有。------火速找樣
⑸ 絨面料哪種最好
羽絨服面料應具備防絨、防風及透氣性能,其中尤以防絨性至關緊要。防絨性能的好壞,取決於所用面料的紗支密度。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羽取以尼龍塔夫綢和TC布為主,一般紗支密度在230T以上,250T為最佳,230T以下則很難保證絨毛不外鑽。在識別面料時,先看其薄厚,一般情況薄著為稀,厚者為密;其次是用手拍打,如有絨毛飛出,密度必在230T以下; 再次是握住衣服某一部位稍加力揉搓,如無細小的絨絲鑽出,密度當在250T;因尼龍稠面料有一層塗料,其處理以亮、滑潤、均勻為好。
羽絨服對面料有以下三個要求:
1、透氣防風:基本上市面上銷售的羽絨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風性能。而透氣性能是所有衣服都必須具有的。
2、防絨:穿羽絨服最痛苦的莫過於衣服上經常沾上從羽絨服里鑽出來的絨毛,所以一般好的羽絨服都有一定的防絨性。
3、柔軟輕薄:現在的羽絨服都趨於輕量化,而羽絨服面料的輕薄程度對整件衣服的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柔軟的面料不僅增加舒適度而且有利於羽絨蓬鬆度的發揮,提高保暖性能。
⑹ 羽絨服裡面的絨的分類
白鴨絨、灰鴨絨、白鵝絨、灰鵝絨。
衡量羽絨的重要指標: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蓬鬆度: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
(6)中國絨是什麼面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穿著羽絨服的時候,盡量不要烤明火取暖,以防火星濺到衣服上,使衣服產生焦洞,影響衣服美觀。吸煙的人更要謹防煙灰、火柴頭燒洞。另外這種衣物不宜用火烘乾。
2、忌硬、糙物件:穿著這類衣物後,忌搬、背有稜角或者毛糙的物件,以免羽絨服磨損或者勾破。這類衣物比較容易勾破,在搬運物品的時候最後換件衣服。
3、忌用開水浸泡:由於羽絨服的面料、絮、里子都怕高溫,如果用開水浸泡、洗滌,會使衣服起皺、變形,影響衣服的平整。通常建議用30°C水溫洗是最合適的。
⑺ 棉絨是什麼面料起球嗎
棉絨也叫做棉籽絨絨,指從軋棉後的棉籽表皮上剝下的短纖維,是提取纖維素的重要原料。棉絨也會起球。
棉絨是棉籽胚珠表皮細胞突起延伸加厚充實而成的單細胞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有的品種含量高達90%以上。長度在13mm以上的短絨可供紡紗使用,短於13mm的作纖維素原料。
常見的絨面料
1、天鵝絨
即漳絨,因起源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地區而得名。明代已有大量生產,是中國傳統織物之一。天鵝絨原料採用的為22~30繭甲級原絲,也採用蠶絲為經,棉紗為緯交織的「地」。以蠶絲或人造絲起絨圈。經絲和緯絲都先經脫膠或半脫膠、染色,加拈後織造。
2、金絲絨
金絲絨是由桑蠶絲和粘膠人造絲交織的單層經起絨絲織物。絨面絨毛濃密,毛長且略有傾斜,但不及其他絨類平整。一般用於婦女的服裝、帷幕和裝飾用品。金絲絨面料手感絲滑,有韌性,作服裝面料較高檔。雖然易掉毛,但清洗過後柔軟、親膚。
⑻ 羽絨服面料是什麼 羽絨服面料特點
1、防水型塗層(覆膜)面料
這類面料有點類似於沖鋒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濕的性能,一般用於高山專業型羽絨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體會比沖鋒衣面料更加輕薄柔軟一些。
另外因為羽絨服一般在寒冷環境下使用,針對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態水的融水為主,因此面料耐水壓的要求不會像沖鋒衣那麼高,而且大多數採用防水面料製成的羽絨服是不用壓膠的。
2、高密度防水面料
本身織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後再通過高溫融合表層織物以減小織物空隙的後期處理工藝,提高防絨性。面料的輕薄、柔軟程度是所有羽絨服面料裡面最高的,同時具有防風、防潑水、透氣性能。
這類面料是羽絨服和羽絨睡袋使用最廣法的面料,但後期處理工藝的高低對於面料的防絨性影響很大。
3、普通梭織面料
加防絨布一般採用密度較低的尼龍或者滌綸,在製作羽絨服的時候,在面料里側添加防絨布,可以起到防絨的作用,防絨性能不錯。缺點是,防絨布影響了羽絨服的柔軟度,並起增加了整衣的重量。
最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是低劣防絨布的話,羽絨服的透氣性會大大降低,而且在洗滌之後,防絨布容易破損或結塊。另外一種方式是作防絨處理,其工藝是在面料里層刷上一層防絨膠,面料手感很差,並且不透氣。
面料特點:
1、高密度
不論是尼絲紡、春亞紡還是滌塔夫都強調高密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宜於保溫;二來方便後道整理進行深加工。
2、色彩淡而亮
據市場經營戶反映,羽絨服廠商十分的偏愛淡彩色,乳白、粉紅、淺綠等色彩較為突出。分析原因,主要是時代進步,人們的生活觀也隨之改變,這幾種顏色不論老少,成衣在身,都會顯得活力四射,魅力無窮。
3、功能化
羽絨服面料除了做常規的防水、防油、防紫外線處理外,還兼有防靜電、吸濕排汗等功能,加之環保印染,讓人穿著非常舒適,功能更勝一籌。
(8)中國絨是什麼面料擴展閱讀:
選購注意事項
1、要注意含絨量
含絨量與充絨量是決定羽絨質量的關鍵,其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2、注意回彈性
按一下蓬鬆的羽絨一下再松開,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並感到羽絨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3、注意透氣性
羽絨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果羽絨的面料、里料、膽料的透氣性差,會造成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並且洗滌後不易曬干。
4、注意羽絨的氣味
味重刺鼻的羽絨要避免選購。
羽絨服填充物:
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
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序,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一般來說相同質量和含絨量的鵝絨比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好些。
羽絨服指標要求: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羽絨質量的指標,它是指羽絨服中所有羽絨填充物的重量。一般來說,戶外羽絨服的羊絨量約為250-450克,具體取決於目標設計。
2、含絨量:含絨量是羽絨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戶外羽絨服的羽絨服含量一般在80%以上。這些數據的表面是80%的羊絨和20%的羽毛。
3、蓬鬆度:蓬鬆度是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如果一盎司下降佔用的空間是600立方英寸,那麼據說羽毛的體積為600.羽絨的蓬鬆度越高,用於保持和加熱羽絨的空氣量就越低,所以羽絨的溫暖越好。蓬鬆度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硬指標,測量的相對誤差也很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