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恆大集團是干什麼的
恆大集團是一家以民生住宅產業為主,集商業、酒店、體育及文化產業為一體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大地產)於1997年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成立,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也是集團的地產業務主體。
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解決就業130多萬人,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500多個,已成為全球第一房企。
2017年8月1日,恆大集團總部和恆大地產集團、恆大金融集團總部正式入駐深圳辦公,而恆大旅遊集團、恆大健康集團總部則繼續留在廣州辦公。廣州和深圳「雙總部」戰略正式實施,兩個城市的總部員工各三千多人。
發展歷程
從第一個項目奠基到拓展全國50多個城市,恆大地產集團堅持「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的方針,實施目標計劃和績效考核管理模式,滾動開發,高效運作,以「規模+品牌」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企業強大的體系競爭力,使恆大一直保持高速穩健發展,綜合實力不斷上升,成為全國房地產企業的精品領袖。
艱苦創業 高速發展【1997-1999年】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亞洲金融風暴,恆大地產集團逆市出擊,搶佔先機,採取「短、平、快」的策略,首個項目金碧花園以「環境配套先行」的開發理念,創造了廣州晝夜排隊購房、日進億元的銷售奇跡。
其後,恆大經過三年艱苦奮斗,於1999年從當時廣州的1600多家房地產企業中脫穎而出,首度躋身為廣州地產企業10強。
② 想知道恆大地產到底怎麼了
恆大地產股票大跌並且陷入內部危機。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法院支持廣發銀行的申請,對恆大地產和恆大地產子公司恆譽置業進行1.3億元的財產保全,恆大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辟謠聲明,並聲稱將依法起訴。
恆大還有另一件麻煩事,許家印寄予厚望的恆大汽車,目前仍處於投入期,短期內是不可能盈利的,有媒體披露恆大近5年來,在造車上總計投入高達2854億元。
恆大危機分析
恆大危機發酵了很久,但恆大金服的兌付出現困難又成為一記重錘,錘在了搖搖欲墜的恆大系身上。本周前三天,中國恆大跌22%、恆大汽車跌28%、恆大物業跌10%。但本周並不是單純只有恆大系在下跌,其他相關行業和公司也都或多或少受到情緒上的影響。
其他地產除了恆大系之外,首當其沖的就是其他地產公司。越是前幾年激進的民營房地產公司、越是被看作與恆大類似的公司,跌幅越大。本周前三天港股內地房地產公司中。
規律很簡單,全國布局的國企房地產公司受到的波及較小,民營房地產公司跌幅居前。因為恆大金服出事之後,市場預期其他房地產公司再融資也會受到影響。
不正規的房企發行理財產品,向自己員工融資,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這種方式規避監管、無需抵押而且融資成本低於信託。但恆大金服暴雷後,這種畸形的融資方式行不通了。
③ 恆大集團出現了什麼問題
整個恆大集團出現了債務危機。
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恆大(可以認為是整個恆大集團)公布的2021年中報中已經承認集團正在通過多種方式籌集現金舒緩債務。還列出了不少未來准備採取的方式,並說明如果所列方式無法成功實施的話則恆大集團可能面臨貸款違約以及遭受重大不利影響的法律訴訟。
根據2021年半年報,1-6月恆大的地產業務板塊居然虧損了40億元人民幣,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地產業務一直是恆大利潤源泉,從中也可看出今年上半年恆大確實在打折賣房、甚至有些房子的售價比成本價還要低,這么做也是為了快速回籠現金償還到期債務。
業務
恆大的業務很多,比如汽車、養生谷、旅遊、物業管理、體育產業等,不過這些業務加一起也無法和地產業務的規模相提並論。恆大的主要精力、資源、營收和負債均和地產有關,恆大一年可是能夠賣出7000億元以上地產的全國前三大開發商。
恆大所欠的債務主要也是地產板塊的,如果地產出現問題則其他業務再好也沒有用。現在的問題是恆大的地產業務確實出現了問題。
④ 中國恆大:上半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幣122.6億元,這意味著啥
這意味著恆大集團的經營情況有所好轉,恆大集團也需要進一步做好自己的債務重組工作。
對於恆大集團來說,因為恆大集團所欠下的債務已經達到了2萬億元的規模,恆大集團不僅欠了國內的投資人眾多欠款,同時也有著更多境外欠款。因為恆大集團的主營業務是房地產業務,恆大集團的房地產業務的經營情況也不好,同時存在巨大的債務規模,所以恆大集團需要妥善處理好自己的債務問題,更需要在債務重組的問題上做好相應的保障措施。
總的來說,恆大集團的債務問題相對比較復雜。不管恆大集團上半年的盈利情況如何,恆大集團最需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債務問題,並且盡可能通過積極溝通的方式給債權人相應的答復。在必要的情況下,因為恆大集團的債務重組方案非常復雜,恆大集團甚至需要主動變賣自己的核心資產。
⑤ 恆大集團到底怎麼了
遇到了難關。
恆大成立已經有20多年了,一路走來也並不是順風順水的。1996年成立,沒多久就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但是它沒有被打倒,反而在逆風中前進發展壯大。經過不斷的努力,慢慢地從1家發展到N家,成為了中國房地產的龍頭企業,並且還擠進了世界500強的位置。
但是看似輝煌的成就,卻有著不堪一擊的弱點。恆大集團的發展壯大其實靠的是高杠桿。而高杠桿是極其危險的,主要是在企業有負債的情況下,向銀行貸款來發展業務,擴大經營范圍的一種手段。
近日關於恆大的傳聞,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發展模式造成的。我們都知道恆大很有錢,但是如果仔細去查查他們的負債,就會發現負債也很多,多達上億萬元,所以以這種發展方式,一旦沒有錢及時償還銀行貸款,那麼企業分分鍾就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也別說什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次還真不是這樣。因為恆大怎麼說也是一個行業的龍頭企業,一旦出現問題,那麼就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事情了,那就是跟恆大有聯系的所有企業的事情了,那麼必將牽連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
首先是有合作關系的企業,按照恆大集團目前的情況,他們不僅會失去一個大客戶,還可能造成幾億元的壞賬損失。比如一直為恆大提供新房代理銷售服務的世聯行,就受到了影響,截至9月17日,雖然已經有2.46億元以抵房解決了,但是還有應收款項9.99億元未收回。
這還算輕的,有些公司甚至因為這件事,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了。
不僅如此,恆大此番變故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更是滅頂之災。我們都說買房難,老百姓好不容易辛苦了大半輩子湊齊了首付,買下了一個房子,還因此要背上幾十年的債務,原以為生活有了盼頭,結果這樣一來沒有交房的全成了爛尾樓,你讓老百姓怎麼辦,這樣的結果誰承受的了?
也許正因為恆大關乎著千千萬萬老百姓的住,所以才會備受關注,咱普通人也沒法阻止事情的發展方向,只能日日祈禱,希望不會有最壞的結果。
有人說,很大破產好啊,這樣房價是不是就會更便宜了。這真是一個可怕的想法,大家不要偏聽偏信,恆大一旦真的破產,那麼引發的動盪不是我們能想像的,員工、銀行。企業、百姓都會跟著遭殃。
所以對於很大的這次危機,我們希望它能安然度過,不為別的,只為普通百姓的安穩生活。
⑥ 恆大集團到底怎麼了
面臨倒閉的風險。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大地產)於1997年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成立,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也是集團的地產業務主體。
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解決就業130多萬人,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500多個,已成為全球第一房企 。
2017年8月1日,恆大集團總部和恆大地產集團、恆大金融集團總部正式入駐深圳辦公,而恆大旅遊集團、恆大健康集團總部則繼續留在廣州辦公。廣州和深圳「雙總部」戰略正式實施,兩個城市的總部員工各三千多人。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138位。 2019年8月22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恆大排名第5。「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32位。2019年12月,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排名28位。 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效益獎」。2021年6月11日,恆大集團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⑦ 恆大集團到底怎麼樣
恆大集團挺不錯的。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大地產)於1997年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成立,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也是集團的地產業務主體。
恆大地產集團旗下房地產開發公司,擁有中國一級開發資質。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不斷研究掌握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規律,在多年的開發建設中,建立起標准化、科學化、系統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過程質量控制和創優機制。
2017年8月1日,恆大集團總部和恆大地產集團、恆大金融集團總部正式入駐深圳辦公,而恆大旅遊集團、恆大健康集團總部則繼續留在廣州辦公。廣州和深圳「雙總部」戰略正式實施,兩個城市的總部員工各三千多人。
精品住宅:
恆大地產集團是中國標准化運營的精品地產領導者,持之以恆推行精品地產的標准化運營模式,將多年開發精品地產的成功經驗迅速復制到全國項目。
恆大地產集團已進入全國各大重點轄市、省會城市,在天津、重慶、沈陽、成都、武漢、南京、西安、長沙、太原、昆明等地,大規模開發精品產品,成功實現規模與品質的同步跨越。
⑧ 恆大集團出現了什麼問題
恆大集團出現債務危機,恆大集團出現債務危機的根本是因為恆大集團的樓盤銷售出現了問題。以往恆大都是靠銷售樓盤來周轉資金償還債務的,但近幾個月恆大的銷售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其出現債務危機,從而導致一些樓盤的停工。
主要原因:
恆大集團出現風險主要源於自身經營不善、盲目擴張。境外美元債市場是高度市場化的,投資人較為成熟、甄別能力較強,對於相關問題的處理也有清晰的法律規定和程序。短期個別房企出現風險,不會影響中長期市場的正常融資功能。近期,境內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一些中資房企開始回購境外債券,部分投資人也開始買入中資房企美元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