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足球如果想要躋身世界盃前列,需要做出哪些改變才行
世界盃正在激烈進行。雖然中國球迷、廣告等元素如約而至,但中國男足還是沒能進入前32。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找不到11個人參加世界盃。很多網友批評中國足球。國足遭遇瓶頸也不是一兩年的事了。不僅僅是足球,中國男籃這兩年也有所恢復,但亞洲杯輸給中國台北的一戰,卻一直銘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足球和籃球在某種意義上也象徵著國家的強大。我們在體育運動中遇到過哪些問題?
這屆世界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驚喜和情緒。許多被低估的相對較弱的球隊表現異常出色。只有33萬人口的冰島吸引了阿根廷。要知道33萬人連中國一個普通縣城的人口都達不到。為什麼別人可以這么優秀?代表亞洲最高水平的日本打敗了南美勁敵哥倫比亞。該隊自2002年以來建立了自己的傳輸和控制系統,國內聯賽穩步發展。拋開歷史因素和民族情懷,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嗎?我們最不能輸的國家已經在成為世界級強隊的路上了。
我們主隊沒能進世界盃,中國球迷和記者在俄羅斯或多或少都被忽視了。一個體育弱的國家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強國,一個男足弱、男籃弱的國家只能是體育大國,而不是體育強國。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再看到男籃和歐美強隊的較量。當我們看到男足進入世界盃,我們應該努力。
❷ 中國的足球迷世界最多,足球領域該如何去發展,才能夠打入世界盃
世界盃可以說是全世界球迷足球節,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個國家的隊伍相互角逐,最終在激動人心的冠軍杯舉起的那一刻結束,可以說世界盃是每一個國家球迷的夢想,誰也希望自己國家的球隊能夠進入世界盃。所以一旦知道自己國家的球隊進入世界盃,那麼球迷們會像是過節一樣的慶祝。
中國足球教育方面,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我們要把足球的國家榮譽感提升,減少金錢的腐蝕!讓每一個球員,知道是為祖國踢球,而不是為金錢混日子。這樣中國足球才能夠強大起來,才能夠進入世界盃。中國球迷是世界上最好的球迷,希望國足能夠改革的腳步快一些,讓我們也能夠看到中國足球隊在世界盃上的身影
❸ 評:中國男足怎樣成為世界強隊
中國男足成為世界強隊,這簡直是痴人說夢,寫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吹牛家就是瘋子和狂人,足球圈內的人尤其會這樣認為。這讓我想起小學時學過的一首蘇軾《題西林壁》的詩。詩句是這樣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看清中國男足的問題,在「山中」是看不出什麼來的,只有跳出這個圈子,也許能看得更清楚一些。那麼中國男足要成為世界強隊應該怎樣做呢?正如我在自己寫的《遵義會議與中國足球》一文中提到的:要大量研究中國足球現狀和具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在這里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真知灼見。
我們很多人都看過《笑傲江湖》這部電視劇,劇中有個華山派,華山派分為「劍宗」和「氣宗」。以岳不群為代表的「氣宗」認為:練劍應當以練氣為主,以劍招為用,「內功」練到深處,飛花摘葉也能傷敵。以成不憂和封不平為代表的劍宗認為:練劍應當以劍招為主,練氣為輔,只要劍招精妙,一樣可以克敵制勝。兩派還因為見解不同而大打出手,勢成水火。當然華山派還有一位高人叫風清揚的,他對華山派分為劍宗和氣宗非常不滿,他認為一切都應從實戰出發,練氣和練劍並重,不要分那麼清楚。我們姑且把這種看法作為第三種觀點。其實中國足球圈子裡也有上述三種看法。持練「內功」的人為最多。因為它最能打動人,鼓惑人。這些人的普遍看法是:中國足球應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抓起,應該請一些高水平的教練去執教青少年足球,增加踢足球的人在全民中所佔比重,這樣中國足球的「內功」練好了就能飛花摘葉、克敵制勝,中國足球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成為世界一流強隊就水到渠成了。不過呢,這得長期耕耘,十年或許小成,幾十年有可能大成。當前中國足球就是這么個現狀,但亞洲杯是要打的,世界盃預選賽是要踢的,你不能說等我練十年後再來比賽。「敵人」就在眼前,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做呢?我想辦法是有的,一是練:「內功」積蓄力量,二是練好「劍招」。而且練好「劍招」是見效很快的,也是當務之急。那又有人要問:「你不能光放空炮,怎樣才能練好「劍招」,你應該說得更具體一點」。我個人有一點淺見,不過也是受《笑傲江湖》的啟發。首先在臨陣對「敵」時不能有「招」,也就是不能示形於人,中國隊以往同對手交鋒時總是強調兩翼齊飛,中間包抄.我們這些外行也知道了,對手會不知道?對手採取針對性措施就很容易.當然這種辦法對付東南亞那些個子矮,速度慢的球隊很有效,因為這種打法正克他們,但是這種辦法對付有力量,有速度的球隊就不靈了,因此中國足球不光恐韓|、恐日、恐伊,就連中亞國家的球隊也恐。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學習「獨狐九劍」,因為「獨孤九劍」可破各種兵器,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根據不同的對手,找出其中破綻,然後根據這些破綻制定破解之法,這就要求我們的球隊要有不同的進攻方式,遇什麼對手用什麼進攻方式,那麼這些進攻方式怎麼學呢?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學習「劍招」,很多人會下圍棋、象棋。圍棋和象棋的開局、中盤、收尾階段都有很多「定式」,這些「定式」有些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有些是現代人臨陣對局研究出來的。不會下棋的人一但遇到高手,你走出第一步落入他研究的定式之中,你再往下走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後面的變化,他已瞭然於胸,你只有輸的份。足球跟下圍棋、下象棋一樣要多學「定式」,這些「定式」就是「劍招」。有人會說:「踢足球千變萬化,怎麼會正好出現你學習「定式」的那種情況呢?」你要說這話證明你的境界不夠高。事實上只要你學的「定式」足夠多。足球場上是會出現那種情況的,其實學習足球「定式」很容易的,一是從書本上學前人總結的進攻套路;二是看實戰錄像研究學習新的進攻套路。每種進攻套路都要求每個國足隊員爛熟於胸。然後統統把這些套路忘記,臨陣對敵時,遇什麼情況用什麼套路。三是加強足球基本功細節的練習。國足的球員基本功還是不錯的,乍一看跟歐洲、南美高水平足球運動員差不多,你要是這樣認為就錯了,你要是認為國足的球員不需要練基本功就更錯了。高水平足球運動員跟國足的水平差距在細節上,它就象一層窗戶紙,你必須捅破它,你只要在這些細節上達到高水平足球運動員類似水平,中國足球就騰飛有望了。
❹ 中國足球怎樣才能變強
中國足球改革應重回「舉國體制」
2004年,中國足球陷入了困境,在這一年裡,不久各個國家隊的戰績很糟糕,聯賽也是混亂不堪。直到現在,中國足球仍舊沒有擺脫困境,面臨著許多重大問題難以解決,且形象特別不好,足球的發展仍是舉步維艱,還完全看不到希望。
關於中國足球應怎樣才能擺脫困境,走向光明這一問題,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根本途徑是體制改革,我也是這么想的。但具體說來應如何改革體制,卻有幾種不同的看法,許多人認為中國足球當然應繼續推進職業化,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應實行徹底的舉國體制,取消職業聯賽,即回到94年職業化以前那樣。至於原因,我想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首先,「舉國體制」是我國競技體育的法寶,正是憑借它,我國體育水平有了飛速發展,從「東亞病夫」一躍成為奧運金牌第二大國,許多原本體育弱項(如女子網球),由於用了舉國體制,現在也成了強項,這和中國足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在足球方面,朝鮮也是通過走舉國體制之路,現在發展地很不錯,比中國發展地好,有些媒體甚至認為已超過中國足球了。如果他們國家的經濟好一點,再開放一些的話,足球水平必定是很強的。而中國足球實行職業化後,在多數球迷眼裡是還不如職業化前的(至少是沒有進步),憑此就有理由走舉國體制之路(而歐洲和日本通過職業化提升足球水平的道路在我國是走不通的)。也許有人會說,舉國體制本身是不科學的,它只是讓少數運動員獲利,而人口身體素質卻沒有因此提高。這是事實,但是,它能使我國競技體育不斷取得好成績,能讓國人為之振奮、高興,從這點上看,誰還會在意它的不科學之處呢?誰還會認為這是歷史倒退呢?
第二,中國足球職業化之後,形象一直很糟糕。在實行職業聯賽後,聯賽中一直少不了丑劇,像假球、黑哨、賭球等,現在已經非常嚴重了,這些使得競技比賽的本質——公平性根本無從談起,這樣球員水平的提高就更無從談起了。另外,球員、教練等的道德素質總體偏低,有些人有抽煙、酗酒、泡吧、打架等惡習,甚至有像劉建生這樣極端墮落的人物。還有,球員收入過高也是一大問題,總被認為於水平嚴重不符,媒體和球迷也沒少拿這來詬病,高收入也助長了球員的惡習。還有,中國球員經常被人說訓練太少,訓練不刻苦,比賽中也缺少拼搏精神。正是上述種種問題,使得中國足球不僅水平很低而且形象很惡劣,被大部分人看不起,說到中國體育時,他們(包括其它體育項目官員)經常會拿中國足球特別是中國男足做反面教材,而其它實行舉國體制的項目即使水平低一些,也不會有這么多問題,形象也好些。對於這些問題並不能全怪球員,畢竟他們也是人,他們是有不少缺點錯誤,但那些大都是常人也會有的(至少在那種環境、氛圍下)。如果換成你,即便你原來品德很高尚,到最後也難以不沾染。所以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職業化。要想解決這些目前也只能用重回舉國體制的方式。的確,在職業化之前,中國足球比賽不會有假球、黑哨、賭球,比賽還算純凈。球員、教練等的道德素質也不會像現在這么低,由於管的嚴了,出軌的事想做都做不成。更不會有「劉建生」之流了(他本來也完全不像現在這么墮落)。球員的收入肯定也直線下降,降到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水平,這不僅能減少丑聞,還不會因收入過高總被人罵。在訓練上,訓練量也不會少,比賽的精神也會好些。這些難道不好嗎?換句話說,中國足球如果不實行職業化,至少整體形象會明顯變好,不會再有這么多問題。
第三,中國足球普遍有青少年時水平、成績不錯,但到了成年隊後就不行了的問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也是職業聯賽的問題,由於我國聯賽水平低,又有相當多的丑聞。使得本來挺有希望的球員(他們早先就是通過舉國體制培養產生的)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最終被埋沒的結果。而如果實行舉國體制,就能使他們少受惡劣環境影響,並多通過國外集訓或國外聯賽提高水平。
最後一點,現階段中國足球必須用舉國體制爭取到一定的群眾基礎,這樣才有得踢。近幾年,由於中國足球成績太差,聯賽又那麼骯臟,因而現在家長已不願再讓自己的孩子踢球,足球人口就不斷減少,現在我國青少年一個年齡段的足球人口只有一兩百人,這是個低的可憐的數字!而且,目前越往後的年齡段踢球的人也越少,再這樣下去後果真的不堪設想!在這種局面下,顯然不能再通過職業化來提升足球人口了,因為足球人口不斷減少正是因為職業化,而繼續職業化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提高聯賽水平和減少聯賽中丑惡現象的,況且現在的俱樂部大都很急功近利,不會多培養新人。所以要想讓足球人口重新增加,應通過舉國體制的做法,讓職業聯賽帶來的那些糟粕都消失掉,同時盡可能先取得一些成績,改善整體形象。這樣,踢球的人自然會多起來,進而促進中國足球整體水平提升,實現良性循環。
或許有的人還是不贊成,理由是中國籃球走的就是職業化道路,卻發展地不錯。但是,中國籃球和中國足球的內在情況畢竟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在我國,籃球人口遠遠多於足球人口,這是毫無疑問的,加上有姚明這樣的球星做領軍人物,這就相對適合職業化了。其次,籃球由於世界影響力不如足球,也比較不易沾上假球、黑哨這類丑惡現象。最後,其實我國籃球職業化程度並不高,還不如足球,仍是以舉國體制為主的。比如姚明,他其實是通過舉國體制培養出來的。而且我國籃球總體水平也並不很高。
綜上所述,我覺得至少在現在,中國足球必須實行舉國體制,才能逐漸擺脫困境,看見光明。因為目前職業化被證實是不適合中國足球發展的。
❺ 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中國足球崛起
中國男足可以說是中國體育中的不良資產,承載著億萬人的希望,卻每每讓球迷心碎失望。
那麼如何讓中國男足崛起呢?
首先我們要目光長遠,要給足協官員時間。
❻ 中國足球要想成為世界一流強隊需要哪些改變
第一就是要發展青訓;第二就是要提高球員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