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現代中國軍事長官如何劃分

現代中國軍事長官如何劃分

發布時間:2022-09-01 23:33:35

① 旅長、司令、師長、連長、營長、團長、排長,這些官職的大小如何排列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的人,就是雖然沒有去參軍,但是對於軍營的生活特別的嚮往,然後年輕的時候也有過參軍的想法,但是那個時候可能說因為一些身體上面的原因,比如說近視或者說一些其他原因沒有去當兵,但是在之後的話還是會對於軍營生活比較嚮往,然後也會去了解一些這方面的資料。

同時的話對於身邊的退伍軍人感覺非常的親切,總是纏著人家讓對方給我們講一些軍營里的故事,其實我就是這樣的人,然後我對於這個軍銜的話也有一定的了解。畢竟看很多戰爭片的話都信仰一下這個人是什麼級別呀,誰的官大這些問題。

那麼我國的軍銜是怎樣劃分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文職

除了以上的級別之外,還有就是我們部隊的文職的軍官,他們也有著一些級別,但並不是軍銜,他們是享受我們的待遇,但是沒有軍銜。

比如說享受正團級待遇,正軍級副師級這樣的待遇。

② 軍營中的官職是怎麼排序的

軍委(主席,副主席,委員),司政後裝參,軍區司令員,集團軍級,副軍級,師級,副師級,旅級。副旅級,團級,副團級,營級,副營級,連,副連,排,副排,班,老兵(6期,5期,4期,3期2期一期上等兵),新兵,

③ 中國軍官等級如何劃分

一、軍銜等級:中國軍官等級以軍銜劃分,可以分為下列三等十級:
(一)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二、職務等級:軍事、政治、後勤軍官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上將;
正大軍區職:上將、中將;
副大軍區職:中將、少將;
正軍職:少將、中將;
副軍職:少將、大校;
正師職:大校、少將;
副師職(正旅職):上校、大校;
正團職(副旅職):上校、中校;
副團職:中校、少校;
正營職:少校、中校;
副營職:上尉、少校;
正連職:上尉、中尉;
副連職:中尉、上尉;
排職:少尉、中尉。
三、專業技術軍官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少校至中將;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上尉至大校;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少尉至中校。

④ 旅長、司令、師長、連長、營長、團長、排長,這些官職的大小如何排列

司令,在軍以上的級別主要有軍、集團軍、方面軍、軍區、總軍委里都有司令這一職務。
在行政級別上,現在世界主要國家把旅和師平級化了。
排職從在到小的排序為:司令、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

⑤ 中國軍人的軍官等級怎麼劃分

軍官:上將:邊花 三星中將:邊花 二星少將:邊花 一星大校:二杠 四星上校:二杠 三星中校:二杠 二星
少校:二杠 一星上尉:一杠 三星中尉:一杠 二星少尉:一杠 一星士兵: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
陸軍軍銜——將官校官 校官尉官文職幹部學員 士官 士兵
海軍軍銜——將官校官 校官尉官文職幹部學員士官 士兵
空軍軍銜——將官校官校官 尉官文職幹部學員 士官 士兵
將官(上 中 少 終身) 校官(大 上 中 少 大校終身) 尉官(上 中 少) 文職幹部(終身) 學員 (牌 無任何星杠) 士官(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般五六級後終身不退役)士兵(列兵 上等兵 士兵服役兩年退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制軍銜,基本上實行一職編兩銜的制度,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正的《軍官軍銜條例》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的職務編制軍銜為上將,其他各職級的編制軍銜為: 正大軍區職:上將、中將 ; 副大軍區職:中將、少將; 正軍職,少將、中將 ; 副軍職:少將、大校; 正師職:大校、少將; 副師職(正旅職);上校、大校; 正團職(副旅職):上校、中校; 副團職:中校、少校; 正營職:少校、中校; 副營職:上尉、少校; 正連職:上尉、中尉; 副連職:中尉、上尉; 排職:少尉、中尉。

⑥ 中國軍人的軍銜級別是怎樣劃分的

中國的軍銜制度
現行軍官軍銜設下列三等十級:
1,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軍官軍銜依照下列規定區分:
1,軍事、政治、後勤軍官:
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軍、空軍軍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
2,專業技術軍官:
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銜
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政治、後勤軍官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上將;
正大軍區職:上將、中將;
(正大軍區職包括總參副總長,總政副主任,總後總裝主任政委,大軍區海軍空軍二炮司令政委,國防大學校長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政委)
副大軍區職:中將、少將;
正軍職:少將、中將;
副軍職:少將、大校;
正師職:大校、少將;
副師職(正旅職):上校、大校;
正團職(副旅職):上校、中校;
副團職:中校、少校;
正營職:少校、中校;
副營職:上尉、少校;
正連職:上尉、中尉;
副連職:中尉、上尉;
排職:少尉、中尉。
專業技術軍官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中將至少校;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大校至上尉;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中校至少尉。
上將: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的編制軍銜;正大軍區職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的輔助軍銜
中將:副大軍區職的主要軍銜;正大軍區職、正軍職的輔助軍銜
少將:正軍職、副軍職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正師職的輔助軍銜
大校:正師職的主要軍銜;副軍職、副師職的輔助軍銜
上校:副師職、正團職的主要軍銜
中校:副團職的主要軍銜;正團職、正營職的輔助軍銜
少校:正營職的主要軍銜;副團職、副營職的輔助軍銜
上尉:副營職、正連職的主要軍銜;副連職的輔助軍銜
中尉:副連職的主要軍銜;正連職、排職的輔助軍銜
少尉:排職的主要軍銜
現行士兵軍銜按兵役性質分為:
1,志願兵役制士兵:六級士官、五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
2,義務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軍銜按等級分為:
1,高級士官:六級士官、五級士官;
2,中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
3,初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軍、空軍士兵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二字。
兵:服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晉升為上等兵軍銜;
初級士官:義務兵服現役期滿,被批准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級士官軍銜;第一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二期服現役的一級士官,晉升為二級士官軍銜;
中級士官:第二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三期服現役的二級士官,晉升為三級士官軍銜;第三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四期服現役的三級士官,晉升為四級士官軍銜;
高級士官:第四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五期服現役的四級士官,晉升為五級士官軍銜;第五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六期服現役的五級士官,晉升為六級士官軍銜。

⑦ 軍銜如何區分

我軍軍官銜級的設置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共設三等十級:
將官三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級:上尉、中尉、少尉。
我軍新軍銜制與其他幾種軍銜類型相比:
比"東方型"軍銜少元帥、大將、大尉等銜,多大校,比前蘇聯少三級,比其他國家少一至二級;
比"西方型"軍銜少元帥、准將,多大校,上將以下軍銜等級一樣多;比"東亞型"軍銜多大校一級。
應該說,比較而言,我國新軍銜制在軍銜設置上,更接近傳統的"西方型"軍銜,至少軍銜等級一樣 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軍銜有元帥和准將,我軍軍銜制在相應的位置上是一級上將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級上將,而西方國家的元帥平時基本不用)。我軍平時最高軍銜為上將,這一點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我軍的大校和朝鮮一樣主要是為師職幹部設的。由於我軍師職幹部數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將,將官數量過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則顯得偏低;如設准將軍銜,將官數量更多,因此設置大校銜。這樣,我軍的編制軍銜就比較特殊,尉官對應連、排軍官,這一點與其他幾種類型軍銜制樣;而將官對應軍以上軍官,校官對應師、團、營軍官,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兩杠)

兩杠一星是:少校

兩杠二星是:中校

兩杠三星是:上校

兩杠四星是:大校

·將軍
沒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葉,直接加上金星。

一顆金星:少將

二顆金星:中將

三顆金星:上將

一、士兵軍銜肩章版面底色:陸軍為棕綠色,海軍為黑色,空軍為天藍色。
士兵有兩級,列兵(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和上等兵(現役第二年的義務兵)。

二、士官分為一級士官、二級士官、三級士官、四級士官、五級士官、六級士官。其中一級、二級士官為初級士官,三級、四級士官為中級士官,五級、六級士官為高級士官。士官軍銜在肩章版面上綴以象徵符號和折杠。象徵符號、折杠的繁簡分別表示士官軍銜高、中、初三等和級別。三道粗折杠為六級士官軍銜;兩道粗折杠加一道細折杠為五級士官軍銜;兩道粗折杠為四級士官軍銜;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細折杠為三級
士官軍銜;一道粗折杠為二級士官軍銜;一道細折杠為一級士官軍銜。士官軍銜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軟肩章。

三、兵的軍銜在肩章版面上綴以折杠,無象徵符號。兩道折杠為上等兵軍銜;一道折杠為列兵軍銜。兵的軍銜肩章為套式軟肩章。

軍銜產生於15—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和職業軍隊建立的時期,軍銜一詞最早出現於1578年的法文當中,意為「等級的台階,不同頭銜的階梯或職銜的等級」。我國古代從春秋時期就陸續出現了元帥、將軍、校尉的稱號,這比西歐國家早了十幾個世紀。中國古代軍隊的武官階品體制,與西歐軍銜體制職能一致,但形式不同,各自獨立,兩者沒有承襲關系。1894年,清朝政府決定依照西歐國家軍隊編練新軍。到1904年建立了新軍的階位、品級,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55實行軍銜制,1966年被取消。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新兵役法規定,恢復實行軍銜制。1988年7月1日,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批准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斷了23年之後,我軍又開始實行新的軍銜制度。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實行軍銜制。各國對軍銜等級的設置,大都採用西歐式軍銜體制。

大元帥 大元帥源於拉丁文「最大的」、「最主要的」。最早大元帥是作為榮譽稱號授予本國或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時也授予皇家成員和國務活動家。 1569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將大元帥稱號授予其弟昂茹公爵。以後,世界各國被授予大元帥軍銜的共約30人。1719年俄國陸軍條令正式規定:大元帥為俄軍最高軍銜。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1945年6月22日,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定設蘇聯大元帥軍銜,次日將這一軍銜授予斯大林。

元帥 元帥一詞源自上古德意志文「馬」和「僕人」。據說,最早的時候,元帥是宮廷里管理皇帝馬廄的官。在中世紀的法國和其他國家,它是職務名稱,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的庶務以及指揮前衛、選擇營地等。到16世紀,元帥一詞在法國表示最高軍銜,在16世紀下半葉先後授於立有卓著戰功的18名將領以元帥軍銜。現在,元帥銜仍是一些國家的最高軍銜。

將軍 將軍源於拉丁文「總的」、「主要的」。將軍作為軍銜,最先出現在 16世紀的法國。在德國,15世紀人們就用該詞稱呼騎士集團的首領,到16世紀才作為軍銜使用。隨著戰爭規模和軍隊編制的擴大,將軍遂分為若乾等,以指揮不同規模的軍隊。准將一般指揮旅,少將指揮師,中將指揮軍,上將指揮集團軍。現在,除少、中、上將銜為世界多數國家所設以外,西方國家一般還設有準將銜。俄羅斯和東歐一些國家還設有大將銜。美國在戰時還設有五星上將銜。此銜前蘇聯認為相當於大將,而西方國家則將其同別國的元帥劃為一級。

大校 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一級銜稱,始設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20世紀50年代中國實行軍銜制時亦設此銜。還有的國家稱上校為大校,如現在越南和舊日軍的校官,均分為3等,第一等稱大校,實際是上校。現在世界上設大校銜的只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國。

上校 上校一詞源於義大利「(軍隊之)縱隊」。在法國古代的步兵部隊中,上校是團長的代名詞,18世紀末法國人往往把團長和上校混為一談。在俄國,上校一詞首先見於16世紀,當時人們稱呼指揮團隊的軍官為上校。目前,世界各國的軍銜中一般均設有上校銜。除朝鮮和中國外,上校是校官中最高的一級銜稱,一般是團長的編制軍銜。

中校 在17世紀的俄國,中校最初為副團長的職稱,後來成為副團長的銜稱。1713年開始,彼得一世在俄國海軍中設海軍中校銜,對應的職務為二級軍艦艦長。1935年前蘇聯紅軍實行軍銜制時,校官只設上校和少校兩級,到1939年才補充設置中校銜。現在世界各國的軍銜中多數均設此銜,一般為副團長或營長的編制軍銜。

少校 少校一詞源於拉丁文「職位較高的」、「年長的」。400年以前,西班牙軍隊最先把少校作為軍銜使用。16世紀少校這一術語傳入德國,開始只作為一定職務的稱呼。德國在建立常備軍時,少校便用於軍銜稱謂。18世紀至19世紀,俄國軍隊一度將少校分為一級少校和二級少校兩個銜級。現在各國軍銜中均設有少校銜,一般為營長的編制軍銜。

大尉 大尉源於拉丁文「首領」一詞派生出的「軍事長官」。這個稱號最早出現於中世紀的法國,是獨立軍區長官的頭銜,當時一度高於元帥。後來,大尉一詞逐漸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從1558年起,連長開始稱為大尉,軍區長官則稱總大尉。目前世界上設有大尉軍銜的有10來個國家。舊日軍尉官中的最高一級銜亦稱大尉,但它不設上尉,故作為上尉看待。現在西方國家亦將前蘇聯等國的大尉譯為上尉,在軍銜對照表裡,同西方的上尉列入一格。

上尉 上尉一詞源於拉丁文「首領」。早期的連由一個上尉指揮,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連長是同一詞。該詞由「頭」和「人」兩片語成,即表示一個地位顯赫的人。這在過去一般是首領和司令官的稱呼。現在世界各國軍銜中均有此銜,一般作為連長的編制軍銜。

中尉 中尉一詞源於法文「代理人」、「副職」。中尉作為軍隊的職務名稱,最早出現在法國。1444年,法軍將擔任副隊長的人稱為中尉。到15世紀末,中尉成為副連長的代稱。從17世紀下半葉起,中尉成為法國等國的陸海空軍軍銜。現在世界各國軍銜中均設有此銜,一般與副連長職務相對應,也有的國家將中尉規定為排長的編制軍銜。

少尉 在古代,法國稱步兵和騎兵部隊中掌權的軍官為少尉。從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起,少尉被定為法軍最低一級軍官的軍銜。在德國,少尉一詞是1500年前後由法語「代表」一詞演變而來。開始,人們用該詞稱呼某軍事長官的代表和其他公務人員,約18世紀以後,則稱軍隊中最低一級的軍官為少尉。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銜體系中均設有少尉這一銜級,但也有少數國家例外。如波蘭尉官的最低軍銜是中尉;羅馬尼亞的少尉銜是專為女軍官所設,男軍官的尉官最低一級軍銜為中尉。

准尉 准尉源自古斯拉夫文「旗」。1649年,俄軍首次將「旗手」稱為准尉。旗手通常是從最勇敢、健壯,並經過戰斗考驗的軍人中任命。彼得一世建立正規軍時,於1712年正式設准尉軍銜。目前世界絕大多數軍隊都設有準尉軍銜,多數作為軍士與軍官之間的過渡,但也有少數國家將准尉列入軍官或軍士范圍。中國於1909年在清軍中設置此銜,時稱「額外軍官」。現在許多國家都很重視准尉的作用,將其分為若乾等,最多的達6等,以解決他們合理報酬和待遇問題。

軍士 軍士一詞源自拉丁語「職員」,常用於軍事人員。法國首先於15世紀把軍士作為軍銜,授於業務熟練的有經驗的士兵。後來這一銜稱傳入德國。1716 年彼得一世將其移植到俄軍,其地位介於班長和司務長之間,使用70多年後,於 1789年廢除。

上士 上士是由德文「野戰」和「差役」兩片語合而成。「差役」一詞是由動詞「不停地運動」演變而來,表示那些為主人跑腿的人。在僱傭軍中,差役是中隊最高長官上尉和士兵的中間人,負責溝通上下聯系。差役分為野戰差役和普通差役兩種。野戰差役由上級指定,而普通差役每月從士兵中推選。

中士 中士源於拉丁語「服務者」。它作為軍銜稱謂,最初於15世紀在法軍中設置,後來在德國和英國軍隊中出現。1716年俄國正規軍中開始增設此銜。以後中士被許多國家的軍隊所採用,成為軍隊初級指揮人員的一級銜稱。

下士 下士來源於義大利語「班長」。在俄國1647年的軍隊條令《步兵習武概則與謀略》中,首次提到下士這個稱號,1722年列入《官級表》的第17級。下士在德文中由「旗幟」和「貴族子弟」兩片語合而成。過去貴族為把自己的子弟培養為軍官,從小就將他們送入軍隊。由於他們出生豪門,在軍隊中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權利,即掌旗,因此被稱為「掌旗的貴族子弟」。1806年普軍被拿破崙打敗後廢除了這一稱呼。1899年威廉二世重新把它定為軍銜中的一級稱號。

上等兵 上等兵一詞源於法語。法軍曾規定,騎士如在戰斗中失去馬匹,則暫歸步兵指揮,執行步兵勤務,但仍保留他們的騎士稱號和薪餉,並免於干粗活。後來把這些免於干粗活的騎士叫上等兵。17世紀初,德國將上等兵作為一級軍銜設置於連隊。上等兵從有經驗而可靠的士兵中選出,負責執行哨兵派班、押解俘虜等較重的任務,有時班長缺勤時,還可代理班長。

二等兵 二等兵一詞是由德語「自由」和「解脫」兩詞演變而來,即「被解脫者」之意。在17世紀的僱傭軍中,一些年紀較大的可靠士兵被免除低級、繁重的勤務,二等兵便是對這些略享優待的士兵的稱呼。1859年,在普魯士炮兵中還曾出現過一等兵的銜稱,位於上等兵與二等兵之間。在二戰中,德國士兵的服役年限長達12年之久,因此,士兵中便需要增加等級層次,於是又增設了三等兵銜,使士兵的軍銜增加到了4等。

列兵 1722午1月24日彼得一世頒布的《官級表》在俄軍中首次設置此銜。前蘇聯紅軍1935年實行軍銜制時,始設「紅軍戰士」銜,1940年11月2日改設列兵軍銜,為士兵銜中的最低一等。20世紀50年代中國軍隊實行軍銜制時亦設有此銜。

⑧ 中國軍人。連長,團長,營長。。。。。等等是怎麼分的

是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進行劃分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第八條規定:

現役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如下:

總政治部主任:上將;

正大軍區職:上將、中將;

副大軍區職:中將、少將;

正軍職:少將、中將;

副軍職:少將、大校;

正師職:大校、少將;

副師職(正旅職):上校、大校;

正團職(副旅職):上校、中校;

正營職:少校、中校。

(8)現代中國軍事長官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現役軍官軍街的首次授予

(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

第十三條

軍官軍銜按照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授予。

第十四條

授予軍官軍銜以軍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對革命事業的貢獻和在軍隊中服役的經歷為依據。

第十五條

初任軍官職務的人員依照下列規定首次授予軍銜:

(一)軍隊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的,授予少尉軍銜;

大學專科畢業的,授予少尉軍銜,可以按照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有關規定授予中尉軍銜;

大學本科畢業的,授予中尉軍銜,可以按照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有關規定授予少尉軍銜;

獲得碩士學位的,授予上尉軍銜,可以按照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有關規定授予中尉軍銜;研究生班畢業,未獲得碩士學位的,授予中尉軍銜;

獲得博士學位的,授予少校軍銜,可以按照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有關規定授予上尉軍銜。

(二)戰時士兵被任命為軍官職務的,按照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授予相應的軍銜。

(三)軍隊文職幹部和非軍事部門的人員被任命為軍官職務的,按照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授予相應的軍銜。

第十六條

首次授予軍官軍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予以批准:

(一)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准授予;

(二)中校、少校,由人民解放軍各總部、大軍區、軍兵種或者其他相當於大軍區級單位的正職首長批准授予;

(三)上尉、中尉、少尉,由集團軍或者其他有軍官職務任免權的軍級單位的正職首長批准授予。

第五章

現役軍官軍銜的晉級

第十七條

軍官軍銜按照下列期限晉級:

(一)平時軍官軍銜晉級的期限:少尉晉升中尉,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的為二年,其他為三年;中尉晉升上尉、上尉晉升少校、少校晉升中校、中校晉升上校、上校晉升大校各為四年;大校以上軍銜晉級為選升,以軍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和對國防建設的貢獻為依據;

(二)戰時軍官軍銜晉級的期限可以縮短,具體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戰時情況規定。

軍官在院校學習的時間,計算在軍銜晉級的期限內。

第十八條

軍官軍銜一般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逐級晉升。

第十九條

軍官軍銜晉級的期限屆滿,因違犯軍紀,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不夠晉級條件的,延期晉級或者退出現役。

第二十條

軍官由於職務提升,其軍銜低於新任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的最低軍銜的,提前晉升至新任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的最低軍銜。

閱讀全文

與現代中國軍事長官如何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6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4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2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3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6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7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9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5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