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章回體歷史叢書,含:《前漢演義》(含秦朝故事)、《後漢演義》(含三國時期故事)、《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史代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民國演義》等十餘部。把歷史故事寫得通俗生動,引人入勝。
這套叢書不屬於古典小說。書中也有虛構加工成分。(比如:北宋後期宋江的一些故事)
類似作品還有《北洋軍閥演義》等。
『貳』 中國的歷史用電視劇排序,順序應是、
夏(目前沒有看過),商(封神榜),周(戰國紅顏),秦(尋秦記),漢(漢武大帝),三國(三國演義),晉(暫時想不到,陶淵明是那時候的人),南北朝,隋唐(隋唐英雄傳),五代十國,宋(包青天),元(成吉思汗),明(帝女花),清(鹿鼎記)
『叄』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按時間先後順序是如何排列的。
按照時間順序為:《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
1、《水滸傳》,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2、《三國演義》,元末明初洪武年間,作者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
3、《西遊記》,明代,作者吳承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4、《紅樓夢》,清代,作者曹雪芹。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漢語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
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
「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書」,中國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這種說法。相較於「奇書」,「名著」的稱呼更有文化意味,更強調在文化上的成就。
四大名著不是某個人定下來的,而是在流傳過程中廣大讀者研究、解讀、衡量後評定出來的,四大名著承載了許多文化精華,在潛移默化中對許多人的思維智慧、為人處世方式產生了影響,對往後社會思潮、社會風氣、政治生態變化有著深遠影響。
『肆』 想了解中國歷史題材電視劇,歷史時間按順序怎麼看
我只推薦幾部優秀的,很多無聊狗血的爛劇是不值得我們浪費時間滴(*^__^*)
戰國時期,《大秦帝國》,《尋秦記》
漢代,《漢武大帝》
三國,當然是《三國演義》啦
至於兩晉南北朝……好像沒聽過
隋朝,看看《隋唐英雄傳》吧,不太正史,不過看著還行
唐朝,《貞觀長歌》,不是太正史啊
五代十國,也沒看過相關的電視
宋朝,《水滸傳》
元朝,肯定是《成吉思汗》
明朝,《大明王朝1566》寶國演得好啊o(>﹏<)o最近看一部《萬曆首輔》,講張居正的,挺有氣勢
清朝,《康熙王朝》愛看。《雍正王朝》也經典呢。《走向共和》
(個人意見啊)
『伍』 三國演義故事排序
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舌戰群儒、六齣祁山、七擒孟獲、九伐中原、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刮骨療傷、舌戰群儒、三氣周瑜、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木牛流馬、吳下阿蒙、大意失荊州、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
桃園結義:東漢末年,黃巾賊出,天下大亂。中山靖王後劉備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聲嘆息。被身後的本地屠戶張飛見到,就厲聲問其故。劉備見這個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紹並且說出了嘆息的原由。張飛一聽此人出生不俗,談吐間也相當投契,就拉著去酒館准備邊吃邊說。
(5)中國歷史演義如何排列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說中的劉備就是「仁」的代表,關羽是「義」的代表,張飛是「勇」的代表,諸葛亮是「智」的代表,趙雲是「忠」的代表等等。劉備是小說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國文化精神中「仁」的體現者。
小說第一回介紹劉備時說:此人「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朱」。後來又「跨下黃鬃馬,手掣雙股劍」,從而構成小說劉備的整體形象:作品不僅通過大量的具體故事和人物評價刻畫了劉備抱負遠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點。
最主要的還是渲染了劉備寬厚仁義的特點:《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把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作為一個「仁」的典型來塑造的,「仁」是劉備性格的基凋,而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陸』 中國四大名著的排序是什麼
《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時間順序排序。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6)中國歷史演義如何排列擴展閱讀: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
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柒』 按照中國歷史表 該看什麼電視劇 按照順序
可以去各個視頻網上搜一個歷史群像視頻《千年》(另外還有好幾個類似的視頻),這是個電視劇、電影剪輯視頻,就是按照從上古三代到清滅亡的順序來剪輯的。在這個視頻的最後有一個演員表和,按照這個表來看基本上就能把中國歷史過一遍了。
附局部參考:
·上古三代·
《傳說》
《大舜》
《封神榜》
《東周列國》
《驪姬傳奇》
《卧薪嘗膽》
《爭霸傳奇》
……
·秦漢魏晉
《大秦帝國》
《荊軻傳奇》
《大風歌》
《美人心計》
《漢武大帝》
《母儀天下》
《三國》
《北魏馮太後》
……
·隋唐宋元
《隋唐英雄傳》
《秦王李世民》
《武則天秘史》
《大明宮詞》
《大唐歌飛》
《問君能有幾多愁》
《楊門女將》
《水滸傳》
《建元風雲》
……
·明清
《乞丐皇帝傳奇》
《鄭和下西洋》
《後宮》
《大明王朝1566》
《柳如是》
《太祖秘史》
《孝庄秘史》
《少年天子》
《康熙王朝》
《雍正王朝》
《乾隆王朝》
《金枝欲孽》
《大清後宮》
《咸豐王朝》
《蒼穹之昴》
……
『捌』 按書中故事所發生的年代先後排列,《封神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應該怎樣排列
《封神演義》故事發生在商末周初 公元前1044年以前,因為武王在這一年伐紂。
《三國演義》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 約公元220-316年間 。
《水滸傳》 故事發生在宋朝宋徽宗年間。
因此,應該是《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
《封神演義》作者是明朝的陳仲琳(或許仲琳)。
《三國演義》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水滸傳》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和施耐庵
按書的寫作時間排,也是 《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
『玖』 中國歷史朝代排序是如何排列的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21、民國:公元1912-1949年:,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22、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 ,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首都北京。
(9)中國歷史演義如何排列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說公孫軒轅)(公元前2717-前2599年)時期算起,至今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了。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中國歷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拾』 封神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按年代著作是如何排列
封神演義:商周
三國演義:三國,東漢末年。
水滸傳:宋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商 約公元16世紀-約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約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東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時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戰國時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漢 西 漢 公元前206-公元23
東 漢 25-220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西 晉 265-316
東晉 十六國 東 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東 魏 534-550
北 齊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國 後 梁 907-923
後 唐 923-936
後 晉 936-946
後 漢 947-950
後 周 951-960
十 國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華民國 191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