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下第一縣」指的是哪個縣﹖
天下第一縣指的是息縣。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隸屬信陽市。息縣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淮河過境75.4公里,河之南蔥翠秀麗,河之北坦盪寬廣,自古以來土沃田良、物產豐饒。
息縣有三千多年的建縣歷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國,公元前682年在華夏大地上首次設縣,古今相延不易「息」名、不改縣治,堪稱「郡縣制」的活化石,被譽為「中華第一縣」。
(1)中國最早的縣叫做什麼擴展閱讀:
一、息縣人民傳承燜、燉、蒸、滑、煎、炕、炸等傳統烹飪技藝,精心製作的「信陽菜」息縣菜系,營養豐富、咸香味厚、食材多樣、南北兼容,廣受全國各地賓朋的贊譽和喜愛。
面炕系列:面炕雞、面炕羊肉、面炕青椒圈、面炕葫子湯等。
燜菜系列:氣哈饃燜雞、紅燜五爪土雞、醋燜小焦魚。
燉菜系列:臘肉燉鱔魚(泥鰍)、清燉牛腩、燉魚頭、燉老土鴨等。
蒸菜系列:蒸榆樹葉、蒸槐花、蒸荊芥、原味蒸三樣等。
滑菜系列:三菌滑牛肉、滑魚片、滑豬肉片等。
炸菜系列:干炸焦魚、香酥河蝦、炸春卷、炸蘿卜丸子等。
此外,香煎淮河大白刁魚、鐵鍋魚塊、砂鍋魚塊、鐵鍋羊三寶、溜烏魚片等宴席菜,刷子雞塊、油酥饃、包信大餅、凹子饃卷咸鴨蛋、芝麻焦饃、松花蛋等小吃,亦是廣大食客舌尖上的精品。
二、方言
息縣方言屬北方方言中江淮方言的一種。由於地處南北交界,自古以來,五湖四海賓朋往來不絕,形成了平實古樸、種類繁多、兼蓄南北的息縣方言,長期以來在百姓口中廣為流傳。
如:搬坡兒——搬椅子和凳子給人坐;路壩子——有溝塘的村宅的出路;不成仙——不爭氣;迷瞪瓜——丟三忘四的人;眼氣——羨慕;花娘——小嬸子等。
三、藝術
息縣地處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交匯之地,古為姬姓封國,傳承數百年,文化積淀深厚。地理人文的特殊性使息縣民間文化兼有南北而又獨樹一幟,如:板凳龍、嗨子戲、淮河排、皮影、地燈、花傘旱船等。
嗨子戲,又名「花籃戲」,當地人稱「浪當妖」,形成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大約有200年的歷史,是息縣獨具特色的傳統地方戲。
旱船,始傳於明清年間,以舞為主、說唱為輔,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民間文藝形式。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濮公山廟會、張陶鄉、包信鎮的鄉會和正月十五等民俗節日期間,旱船作為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廣受歡迎。
四、民俗
息縣的民俗很多,從年初到年尾都有民俗相隨。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正月初十,給石頭放鞭炮,祈求一年風調雨順;正月十五,看燈展,小孩打燈籠,歡慶佳節;
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大人、小孩都搶在這一天理發、搬家、給未婚青年訂婚;三月三,到濮公山趕廟會,到寺廟上香請願祈福;端午節,門前插艾草、炸油條、吃粽子,清早煮艾草水給孩童洗澡,祈願驅除五毒;七月七,給心儀的人送花;
八月十五,家人圍在一起吃月餅賞月;重陽節登山,孝敬老人;臘月二十三日以後,家家打掃衛生,購置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