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夢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夢」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為八個方面:
一是未來性。「中國夢」是指向未來的,是對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美好的期許和願景。
二是目標性。「中國夢」是以到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根本目標的。
三是豐富性。「中國夢」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本質內涵。
四是主題性。「中國夢「貫穿中國近現代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主題。
五是民族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是13億中國人的夢,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彰顯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六是開放性。「中國夢」是與世界分享的,是積極吸收、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不是脫離世界文明大道的狹隘民族夢。
七是人民性。「中國夢」的本質特徵是人民性。「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八是激勵性。「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始終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智慧為底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
中國夢的目的取向
中國夢承載著億萬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國夢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夢想,也不僅僅是哪個階層的夢想,而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它凝結著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它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嚮往,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② 中國夢有什麼特點
中國夢的特點是什麼?跟著我一起了解下。
中國夢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除此之外,中國夢還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理論特色,一個新的科學理論的提出,都是總結,概括實踐經驗的結果;
二、時代特色,中國夢的提出,彰顯了對時代主題的准確把握,體現了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發展新要求;
三、民族特色,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從傳統走向現代轉型實踐的現代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四、實踐特色,中國夢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這個實踐就是奮斗。
③ 什麼是中國夢以及中國夢的基本特徵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
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④ "中國夢"有哪三個鮮明的特點
夢想是人類的共同價值,世界各國的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中國也不例外。相比其他國家的夢想,我們今天的「中國夢」有3個鮮明特點:
第一,規模大。中國的崛起,是13億人在崛起,規模不可謂不大,人類歷史上沒有這樣的先例。改革開放,為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提供了實現他們夢想的廣闊空間。盡管存在著貧富懸殊、城鄉差別,但是總體上看,不論什麼地方,中國人的生活比改革開放前是好多了。這殊為不易,既是國家夢想的體現,也是個人追逐夢想的結果。
第二,領域廣。中國現代化事業是一項宏偉的事業,包括了各行各業。俗話說,「行行出狀元」。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都涌現出大量傑出人士。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並不知名,但是他們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踏實勤奮的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幹得很漂亮,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第三,與世界分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找到了自己發展的空間,找到了實現人生夢想的機會。中國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互利共贏。「中國夢」不僅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⑤ 什麼是中國夢,它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夢想對於一個人來說,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是有的,不管你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是為了報效國家而學習、工作,這些都是我們的夢想。同樣一個國家也有自己的夢想。
中國夢的特徵:
1、是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的「實力特徵」。「中國夢」的第一要義,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
2、是社會和諧進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徵」。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圓「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提升幸福指數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考慮物質因素,又要考慮非物質因素。
3、是中華文明在復興中進一步演進的「文明特徵」。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幾千年來不斷延續、傳承至今的文明,但要體現現代文明色彩,就必須超越數千年來創造的農耕文明形態。
4、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價值特徵」,《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聯合體」。「中國夢」具有多個維度,而其價值維度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⑥ 中國夢的含義和特徵有哪些
中國夢的含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的基本特徵:1.未來性。2.目標性。3.豐富性。4.主題性。5.民族性。6.開放性。7.人民性。8.激勵性。
⑦ 中國夢的特徵包括哪些
「中國夢」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為八個方面:
一是未來性。「中國夢」是指向未來的,是對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美好的期許和願景。「中國夢」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的產生有其現實的基礎,是在中國基本國情現實的基礎產生的。但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夢」產生於現實而又高於現實,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對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的共同期盼。站在民族復興的歷史新方位,對照「中國夢」的美好願景,我們的現實還有不小差距。實現「中國夢」,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只有通過不懈奮斗、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有所作為,才能把美好的「中國夢」變成活生生的現實。
二是目標性。「中國夢」是以到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根本目標的。實現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高綱領。但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需要通過若干階段的具體目標,有步驟、分階段地向前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到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我們還要看到,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的偉大目標還必須進行目標轉化。只有把到本世紀中葉的偉大目標轉化為一個個相互關聯、具體實在的建設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們的具體實干中變為現實。這就要求每個行業和領域形成具體目標、具體路線圖、具體時間表,讓全社會的每一部分肌體、每一個工作崗位都煥發出最大的創造活力,進而匯聚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洪流。
三是豐富性。「中國夢」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本質內涵,它包括兩個層次的豐富內容:從整體上把握,「中國夢」是民族復興、國家強盛之夢;從個體上把握,「中國夢」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夢。具體來說,這兩個層次的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環境美麗、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公平正義、人生出彩,等等。今天的「中國夢」,是一幅多維度的藍圖,富有鮮明時代特徵和生活氣息,也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它是活生生的,充盈在我們人生旅途的每個驛站。國家夢與人民夢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四是主題性。「中國夢「貫穿中國近現代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主題。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長期居於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近代中國的災難,是從西方列強欺負中國開始的。百年屈辱,百年渴望。當中華民族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千年未有之強敵」,中華兒女就萌生了一個執著的夢想,一個民族復興的夢想。為了國家、民族的富強之夢,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尋。從林則徐、魏源的「睜開眼睛看世界」,到李鴻章、曾國藩的「洋務運動」,從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變法」,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歷經一次次的失敗,但民族復興之夢從未泯滅。「拯斯民於水火,扶大廈之將傾」。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擔起了實現這個夢想的歷史重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無數志士仁人頑強追求的目標,是貫穿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基本線索。
五是民族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是13億中國人的夢,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彰顯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夢」源於中國,屬於中國,它把個人成功與人們共同幸福有機結合,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它不僅表現在規模大(中國有13億多人口,人口基數世界第一)、領域廣(實現中國夢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教育、科技、環保等眾多的領域),而且更重要地表現在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六是開放性。「中國夢」是與世界分享的,是積極吸收、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不是脫離世界文明大道的狹隘民族夢。與世界同分享,是中國夢獨具特色的重要內涵。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推動發展,以發展捍衛和平,中國的發展打破了「國強必霸」的傳統模式,為趕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從「入世惠及中國、也惠及世界」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日益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在與各國的交流合作中,始終追求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事實已經並將進一步證明,成就「中國夢」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中國夢」的實現將為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展提供一種新範式。「中國夢」是復興之夢、發展之夢,也是和諧之夢、和平之夢。「中國夢」倡導不同文明開展對話、彼此包容,已經並將繼續推動不同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相互借鑒、共同發展。
七是人民性。「中國夢」的本質特徵是人民性。「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勾勒出的美好圖景,最終統一於人民夢的歷史語境。「中國夢」既是「宏大敘事」的國家夢,也是「具體而微」的個人夢。「中國夢」,最終是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個體夢相匯聚而成。人人都有追夢的權利,也都是夢想的築造者。「中國夢」的實現,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個體夢想的實現,是國家夢想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必備條件。離開了廣大人民的創造性勞動,「中國夢」就會成為水中月、鏡中花,就無法夢想成真。人民是實現「中國夢」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切為了人民,「中國夢」才有牢固的根基。
八是激勵性。「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始終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智慧為底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牽引著中國砥礪前行的腳步。近幾個月來,「中國夢」已成為全黨上下、全國人民熱烈討論的話題,從報紙熒屏到街頭巷尾,從QQ群到微博客,有關「中國夢」的議論不斷升溫。「中國夢」,一個撥動人心弦、激動人心靈、振奮人心勁的詞彙,正在億萬中國人心頭回響,它成了當下中國社會的最強音。「中國夢」已經並將繼續激勵我國各族人民勇敢迎接挑戰、不辜負歷史責任、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開拓進取。
⑧ 中國夢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夢的特點是人民性、民族性和實踐性的特性。基於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深刻認識的科學命題。它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基本內涵目標,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歷史、現實和理想緊密相連。
中國夢的意義:
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近代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體現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且體現在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的世界期待也折射出世界的中國期待。當前,各方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憂慮,期待中國表明立場和態度。中國的回答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開辟人類更加繁榮、更加安寧的美好未來。
⑨ 中國夢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中國夢的具體表現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中國夢的特徵
是未來性,中國夢是指向未來的,是對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美好的期許和前景,目標性,中國夢是以到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根本目標的,豐富性,中國夢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本質內涵,主題性,中國夢貫穿中國近現代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主題。
開放性,中國夢是與世界分享的,是積極吸收,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不是脫離世界文明大道的狹隘民族夢,激勵性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始終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智慧為底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