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古代中國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古代中國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2 18:04:49

『壹』 「中國」在古代叫什麼

中國在古代別稱有:「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

1、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2、中華: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洛水、洛陽)。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別其他四方而稱為中國 (古代「中國」與「中原」同義)。後隨著歷史演化,與各民族不斷融合,因此凡屬於中華文化范疇的皆屬中國。

華者,初源於華胥氏(位於華山之西,今西安市藍田華胥鎮)。《列子·黃帝》有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3、九州

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夏朝初年,夏啟(大禹的兒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從此,九鼎象徵著九州,夏王亦順應「天命」,成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傳國寶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傳。

(1)古代中國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世界遺產數量全球領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6年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此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實行改革開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

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貳』 中國是什麼

「中國」二字,最早來自於對夏朝描述的文獻記載,而目前出土的西周何尊青銅器,其銘文中有「宅茲中國」,是最早出現「中國」二字的考古實物及文字記錄。 「中國」一詞,最初並不是國家或者地理的概念。「中國」,最早是國家治理的概念。天子之國自居於天地之中,是以我為主,以我為尊,天大地大,天子最大,以天子為中,以天子國為中央之國。天子中央之國,群領其他華夏族後裔諸夏之國,威鎮番外夷國。古代夏商周開始,就始稱「中國」,是泱泱中央之國,王權國家,天子之國自居於天地之中,諸夏等諸侯藩國圍守在外,四夷等外族國居於中國外圍四邊偏僻荒野之地,遷凶族於諸夏國與夷國之間,「以華變夷」,用文明同化野蠻,用先進統領落後。「裔不謀夏,夷不犯華」,這,就是最初的「中國」。而後,「中國」又特指天子所居之國,「首都」,「宅茲中國」,「天下之中」,世界的中心。又特指中原國家,國家概念。又特指中原,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地理概念。又特指中華彊域。又特指中華民國。又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有意思的是,歷史上少數民族國家也自稱「中國」,接受了天子中央之國的國家治理概念,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北魏、前秦、遼國、金國、大理國等。現在來看「中國」,原來遠不是當年的「華夷之辯」!「中國」,是最早的多民族國家治理概念!原來,我們的祖先,當年也曾遇到多民族問題,我們的祖先,是如此的聰明!「中國」,就是中央大一統的思想原型,代表以文明為核心的廣域認同。先有思想,統一了思想,後才有夏朝的大一統,秦朝的大一統,甚至是少數民族匈奴的大一統。「中國」,對於我們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來說,就是繁榮穩定,就是國家自信,不管是曾經,還是現在,都有著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叄』 中國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在古代,人們所說的「中國」,並不是現在的「中國」。
古代的「中國」,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國」的代名詞。在我國的文獻中,「中國」一詞有六種含義: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因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一般都處在各諸侯國的中間,所以叫「中國」。後來又發展為凡是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都叫「中國」。
3、指中原地區。
4、指國內、內地。清朝就把內地叫「中國」。
5、指諸夏族居住的地方。諸夏地區不僅居住著漢人,也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人們把這個地區叫「中國」。
6、指諸夏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從漢代起,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歷史上「中國」的范圍,除了王朝之外,還應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權和部落。19世紀以來,「中國」則指我國的全部領土,與古代的不同。
「中國」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個王朝——商朝。由於商朝的國都位於它的東、南、西、北各方諸侯之中,所以人們稱這塊土地為「中國」,即居住於中間的王國,它同時又是政治、經濟中心。
在古代,「中國」沒有作為正式的國名出現,因為那時的王朝或政權,只有國號,而沒有國名。他們所說的「中國」,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肆』 中國在古代的意思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一詞所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

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

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到清代,處於清政府管轄下的全部領土,都以中國為:它的代名稱。在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才專指國家的全部領土,不做他用。

(4)古代中國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一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但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沒有一個王朝曾經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簽署的國名是「大清」。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一名,在外交文獻上出現,始於1842年的《南京條約》。

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伍』 「中國」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的由來是什麼

“中國”二字在古代其實是指代中原,而這二字的由來則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刻於“何尊”上的銘文“宅茲中國”。根據《周禮》這一古籍的記載,古人建立邦國主要是通過土圭法來擇選地域。藉助土圭法,古人能夠確定地中所在。所謂“地中”,在古人看來是“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為此適合用於建立邦國。而於地中建立的邦國,其實也就是中國。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開始進入到大一統封建王朝階段,而“中國”二字所指代的對象也逐漸變更為了中原地區。古代的中原地區主要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中的中心為河南洛陽至開封一帶。黃河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非常重要的一處發源地。處於天下中心的中原長久以來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因為這方面原因中國古代諸多王朝曾建都於中原。除此之外,華夏民族所處的中原地區也被稱為“中華”,而生活於非中原地區的部族在古時候則被稱呼為“四夷”。

待脫離封建王朝的統治之後由於中華民國的建立,作為簡稱出現的“中國”二字開始正式轉變為擁有近代國家概念的一個名詞。待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二字也一直作為簡稱存在。

『陸』 中國在古漢語是什麼意思

中國在古漢語的意思如下: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6)古代中國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以這種書面寫成的作品。

一般認為上古的時候,口語與書面語十分接近。《詩》、《論語》等與上古的口語較為接近。秦漢以後,書面語與口語逐漸脫離。上古書面語定型以後,各代一直使用這種語言書寫,唐宋明清的散文家就是用這種文言寫作的。

古白話

古白話以北方話為基礎形成的。

魏晉以後,某些作品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口語化的文字,例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等。古白話的真正興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變文,禪宗語錄。宋代話本的出現標志古白話的正式形成。這些古白話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此外,吳語、閩語支(包括閩東語、閩南語等)、粵語和客家語素有語言化石之稱 。甚至現今都保留著很多與古語相同的語法和發音。

『柒』 什麼是古代中國

古代中國一般指中國。 中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中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中國是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  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捌』 古代的中國叫什麼在古時候,中原是不是就表示是中國

看古裝電視劇或者小說時,總會遇到一個名字,就是中原。那麼這個中原到底是什麼地方呢?為什麼明清時期的電視劇里的人物每當提到中原時都會情不自禁的產生佩服之意呢?這個地方究竟有什麼讓人尊敬之處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介紹。

中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又名「中原」、「中國」、「中土」。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黃淮海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

『玖』 古文中的中國是什麼意思

,古代文言文里「中國」應該是「中原」知吧.那麼,中原廣義道上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指整個黃河流域.-----------------中原,歷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專省及山東省各一部分屬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這里是中華...

『拾』 古文中的「中國」是什麼意思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8] 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9]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10]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11] 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與古代中國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89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59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4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5
中國去巴域怎麼走 瀏覽:387
中國石化加油站如何開發票 瀏覽:531
在英國讀什麼最賺錢 瀏覽:357
中國女排奪冠評分是多少 瀏覽:299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麼地方玩 瀏覽:525
印度芋頭怎麼炸好吃 瀏覽:853
伊朗宗教集會什麼時候 瀏覽:5
越南哪裡買工業設備便宜 瀏覽:118
巴厘島6個人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07
緬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瀏覽:125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5
台灣什麼時候屬於中國的 瀏覽:871
中國糧倉儲備糧食夠中國人吃多久 瀏覽:743
中國到哪裡到國外是最遠的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