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簡要論述為什麼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在地質時期,台灣島曾與大陸相連,後因台灣海峽地塊沉陷而分隔成島.從元朝開始,中國歷代政府先後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對台灣進行有效管轄.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1887年,清朝正式設置台灣省.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省被日本侵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省回到祖國懷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共識,也是得到聯合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承認的. 故答案為: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在地質時期,台灣島曾與大陸相連,後因台灣海峽地塊沉陷而分隔成島.從元朝開始,中國歷代政府先後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對台灣進行有效管轄.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1887年,清朝正式設置台灣省.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省被日本侵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省回到祖國懷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共識,也是得到聯合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承認的. |
2. 為什麼說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灣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緣,是中國第一大島,同大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流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等對此就有所著述,它們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紀和七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台。進入十七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在台灣的開拓規模越來越大。十七世紀末,大陸赴台開拓者超過十萬人。至公元一八九三年(清光緒十九年)時,總數達到五十點七萬余戶,二百五十四萬餘人。二百年間增長二十五倍。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東,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大大加速了台灣整體開發的進程。這一史實說明,台灣和中國其他省區一樣,同為中國各族人民所開拓所定居。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侵佔的五十年間,這一基本情況也沒有改變。台灣的開拓發展史,凝聚了包括當地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一,中國歷代政府在台灣先後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
二,一九四五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
三,海峽兩岸中國人為反對外國侵佔台灣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
四,一八九四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3. 為什麼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地緣上,祖國大陸和台灣有著密切的聯系。台灣海峽最深處不過100米,過半地域深度只有50米,台灣島與大陸最近處僅130公里。
血緣上,自古以來台灣就不斷有大陸移民遷居,大陸也一直有台灣人民遷入。解放戰爭勝利的時候,更是有大量的大陸人到了台灣。而且,隨這些人遷入台灣的還有中國大陸的先進科技和光輝的文化。
歷史上,在三國時期,吳國就已經開發台灣了,後來台灣一直是祖國大陸的一部分。在明朝時期,荷蘭侵略者侵略了台灣。明末,鄭成功勝利收復了台灣。從那時起,鄭氏的後人打算反清復明,拒絕承認清朝,但是在康熙朝的時候,康熙恩威並施,收復了台灣。從康熙朝,一直到清末,台灣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後來被日本侵略。再後來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國民黨接收。——總的說來,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曾經短時間被荷蘭和日本侵略,但是台灣從來就不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台灣和祖國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上更是如此。故宮的藏品有一半都在台北。台灣也因為自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也一直都享受了大陸科技文化帶來的好處。在解放戰爭勝利的時候,大量的大陸的財富流入了台灣寶島。在語言風俗上,大陸的閩南地區和台灣更是高度的一致。
試問,世界上除了中國,哪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僅僅只有漢語一種?
一個和我們國家有共同語言、共同文化、甚至有共同祖先的一個小島,說自己不屬於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豈不是笑死人了?
4. 說說台灣為什麼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用史實說明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琉球。
1、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時間可以上朔到一千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所著的《臨海水土志》對此就有所著述。公元3世紀和7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先後派萬餘人去台。
2、進入17世紀以後,中國人民在台灣的開拓規模越來越大。至公元1893年(清光緒19年)時,總數已達到50.7萬餘人。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大大加速了台灣整體開發的進程。台灣社會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
3、中國歷代政府在台灣先後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早在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駐守澎湖,將澎湖地區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管轄。元、明政府在澎湖都設有行政管理機構「巡檢司」。
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簽署的《開羅宣言》指出,「要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土地,例如滿州、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蘇聯參加)簽署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5、1945年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列島重歸於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5. 為什麼說台灣自古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1 從地理上看.台 灣是中國大陸架的延伸,在遠古時代,台灣和大陸本來連在一起。後來由於地殼運動,相連結的部分陸地沉為海峽,台灣遂成海島
2 從歷史來看,台灣在中國的史籍記載中,在戰國時代稱為「島夷」,前後漢和三國時代稱「東鯤」、「夷洲」,隋、唐以後稱「流求」,明萬曆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灣」的名稱。
3 從民族來看,台灣有大量漢族人,高山族與漢族頗有淵源。
4 從政治上說歷來有台灣屬於中國的記載,清朝更是設立了台灣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
6. 台灣為什麼就是中國的領土
很簡單的理由:
1.
自古以來……
2.
中國(無論是PRC還是ROC)憲法和地圖規定台灣是中國領土
3.
聯合國規定台灣是中國領土
4.
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宣布台灣為中國領土
5.
日本投降的時候放棄了台灣的主權,世界上只有中國宣布擁有台灣主權。
7. 歷史 台灣為什麼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中就有關於台灣的記載。當時將台灣的居民稱為「島夷」。三國時期,吳主孫權曾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軍隊到過台灣。之後隋煬帝也曾3次派人去過台灣。南宋時開始屯戍澎湖。元朝已開始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管理台灣和澎湖地區的民政,行政上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已正式成為中國行政區的一部分。
據1980年在台東縣阜南鄉考古發掘出的大批二三千年前的台灣居民遺物,可以確認他們來自大陸,是從東南沿海渡海過來的古代越仆族人。幾千年中,大陸沿海居民總是不斷有人渡海前往台灣、澎湖定居謀生。例如唐朝進士施肩吾就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明朝時福建大旱,為解決飢民的生計,曾有計劃地向台灣移民,共招飢民數萬到台灣墾殖。現在台灣居民絕大部分來自大陸,可以說台灣與大陸血肉一體,手足相連。
台灣古有「貸與」、「瀛洲」、「東鯤」、「夷洲(州)」、「琉求(球)」等多種名稱。到明朝時,常以局部地名如雞籠、淡水、大丹等代替全島的名稱。台灣這個名稱起於清康熙二
十三年,即1684年。當年清政府設置台灣府,從此,台灣成為代表全島的正式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明朝時,中國政府對台灣的經營已非常嚴密和富有成效。為了防倭寇對大陸的侵襲,加強了澎湖和台灣的防衛。先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後又增設了「游兵」,各島配備船隻20艘,士兵800人,在基隆、淡水常年駐屯軍隊。
8. 台灣為什麼自古以為就是中國的領土
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因:
1、寶島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海峽兩岸人民自古以來就是骨肉同胞,那裡的每一寸土地就是炎黃子孫繁衍生息的地方,都浸潤著中華文化的日月光華,沐浴著華夏文明的雨露春風。
2、古厝老城、碑揭陵墓,記錄下中華兒女開發建設台灣的艱辛歷程;邊關炮台、城堡要塞,講述著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保家衛國的悲壯故事;名剎寶寺、祠堂廟宇,展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風貌。
3、盡管在近代,台灣遭受到一些列強的蹂躪,但1945年台灣又重回中國版圖、重新置於中國主權之下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台灣寶島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把台灣和大陸分開。
4、雖然在解放前夕,蔣介石兵敗之後退居台灣,造成兩岸分離,但這完全屬於中國內政,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外國勢力都無權干涉,台灣仍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蔣介石當時也並沒有聲稱自己從此獨立了。
(8)為什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擴展閱讀:
堅持台灣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對台灣來說,兩岸穩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大陸台海軍演倒數,兩岸關系轉趨緊張之際,回顧李登輝的「兩國論」到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可以看到罪魁禍首往往就是政治人物的口水。兩岸關系陷入險境,對台灣經濟面的沖擊歷歷在目。
2、當大陸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兩岸綜合實力日趨懸殊、雲泥分判之時,「台獨」圖謀得逞的可能性早已為零。中國人民有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分裂國家的圖謀。
3、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台灣的前途系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系於中華民族的強盛。為了兩岸共同福祉,為了中華民族能早日實現偉大復興,兩岸同胞理應攜手同心,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一起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進程,共圓中國夢。
9. 為什麼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台灣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緣,是中國第一大島,同大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流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等對此就有所著述,它們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紀和七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台。進入十七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在台灣的開拓規模越來越大。十七世紀末,大陸赴台開拓者超過十萬人。至公元一八九三年(清光緒十九年)時,總數達到五十點七萬余戶,二百五十四萬餘人。二百年間增長二十五倍。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東,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大大加速了台灣整體開發的進程。這一史實說明,台灣和中國其他省區一樣,同為中國各族人民所開拓所定居。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侵佔的五十年間,這一基本情況也沒有改變。台灣的開拓發展史,凝聚了包括當地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一,中國歷代政府在台灣先後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
二,一九四五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
三,海峽兩岸中國人為反對外國侵佔台灣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
四,一八九四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五,一九三七年,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
六,國際社會公認台灣屬於中國。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百五十七個國家先後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它們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10. 為何說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有台番鼓吹:台灣是化外之地,史前已有人種出現,鄭成功以及清朝等是入侵
首先總說一下,台灣自古都是中國領土,這個知識是在初中課本里一再強調的。
1、三國時期孫權派衛溫到達夷洲(今台灣)
2、元朝設立了澎湖巡檢司,管理琉球(今台灣)和澎湖列島
3、明朝時荷蘭入侵台灣,鄭成功成功收復台灣,歸還大明朝所有
4、清朝時設台灣府
其實在新中國建立後,台灣問題一直都很困擾,後來關系不斷緩和,台灣和大陸也保持了經濟流通的關系,而且台灣也承認了是中國的領土,實行一國兩制的前提就是只有一個中國,只是到了後來由於國外反動勢力(以美國為主)煽動台獨,所以才導致現在台灣和大陸僵持的關系。
既然說了是台番,那這個性質就和藏獨分子差不多吧,台灣所教歷史和大陸的偏差就跟日本教科書和中國教科書出現的偏差是一個性質,目的就是想扭曲歷史。
還說一下,就在台灣當時調整「三不」政策後,台灣人民可以回大陸探親,當時那是有幾萬人,這個我們教科書上寫了的,場面何等壯觀悲切,有的找到了親人,幾十年未見,都已經古稀,不過這還算好的,有的找不到了廣播里到處放著尋人啟事,有的只能找到親人的墳了,這不就說明台灣人和大陸人都是一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