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十大名畫有哪些
1、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2、唐·閻立本《步輦圖》
《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3、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宮仕女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4、唐·韓滉《五牛圖》
《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8.8厘米,橫139.8厘米,無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韓滉 (723-787)〔唐〕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師休之子。那時,韓干以畫馬著稱,韓滉以畫牛著稱,後人稱為「牛馬二韓」。這幅《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
5、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縱27.9cm 橫69cm。《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2. 當代著名書畫家有哪些人
1,范曾
范曾,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2,黃永玉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
3,李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順,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代表畫作有《灕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4,許麟廬
許麟廬,又名德麟,山東煙台蓬萊人,1916年10月19日生。國畫家、書法家、書畫鑒賞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5,吳冠中
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3.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有哪些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1、《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
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
2、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3、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繪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制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4、《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極勾描渲敷之能事,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達了他對宮廷浮華美好生活的贊美。
5、《百駿圖》是義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圖稿本為紙質,原作分別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紙質稿本)和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絹本)。
此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謂曲盡駿馬之態。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系。
6、《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現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1] 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7、《唐宮仕女圖》是一幅中國畫作,作者是唐代張萱、周昉,該畫描述唐代美女眾生像。主要表現唐代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
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8、《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9、《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像力。
10、《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遊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在該作品人物的刻畫上,極其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用筆輕輕一點,具展翅翱翔之態。
4.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
國際藝術界2009年選出了中國目前最厲害的十個畫家。資格是會對藝術有很大的創新,對國際尊重和欣賞的態度,仍然在世的畫家。十位畫家依次是吳冠中、趙無極、丁紹光、范曾、歐豪年、黃永玉、范光陵、陳丹青、高占祥、劉國松十位。實力也是不分上下。
在1958年雲的作品之後,他的畫開始沒有標題,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開始擺脫一切束縛,肆意揮灑他的畫風,以各種創新組合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感受。在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注入了更多的溫情和安逸,當年的激情和對立逐漸融入到了雲彩或水氣中。人們也發現了他的改變,如果說文字是他們創作的里程碑,那麼色彩的運用就是擴大了藝術家的繪畫語言。他曾說“我不怕死亡,也不怕老去,只要我能拿起畫筆我就無所畏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一幅作品,要比上一張更出色,更自由。
5.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包括哪些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它們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亘萬里的錦綉河山。
大部分珍品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1、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摹本;
2、唐代 閻立本《步輦圖》;
3、唐代 張萱和周昉《唐宮仕女圖》中的《揮扇仕女圖》和《搗練圖》;
4、唐代 韓滉《五牛圖》;
5、五代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6、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7、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其餘的名畫分別藏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博物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館。
【溫馨提示】
故宮線上景區有非常多的資料可學習,對於想要去故宮旅遊的小夥伴,幫助非常大,既可以做攻略,還可以提前備課。
6. 中國現當代著名畫家的介紹及作品
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是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中期社會轉型時期的四位中國畫大師,無論是著眼於歷史的時代變遷抑或傾聽藝術史的自我陳述,他們的藝術都在精神與風格演化的同構中凸現出當下存在的感應與訴求,並最終同匯為強大的藝術文化風向。風氣所開,垂範至今。
作為海上畫派巨擘的任伯年,以人物肖像畫和花鳥畫為主攻,「專精體物」而又努力「合中西畫法」,其雅俗共賞的藝術風貌反映了風衰俗怨、怫鬱昂藏的時代氣息;吳昌碩在承續海派通俗應世的同時,以朴茂、雄強的書法用筆將清中期以來金石與繪畫的相融推向極至,筆墨恣肆雄奇,氣象蒼茫古厚,發展了大寫意花鳥畫內蘊旺盛的精神;「人民藝術家」齊白石承傳統正典而「衰年變法」,以個人真摯情感為基點,融人文意境與民間意趣、文人氣質與農民性情為一爐,創造出單純而朴、平直而剛、鮮活而趣的藝術風格,其溫暖的世俗光輝、跳動的生命情調為整個民族繪畫注入新鮮活力;以「國畫民學觀」為學術取向的黃賓虹,堅定學術可以救國的信念,潛心於畫史畫論研究及金石書畫,其山水畫在「五筆七墨」的筆墨系統中獨創「渾厚華滋」的「內美」之境,既是傳統筆墨之大成,又暗合抽象形式的表現意味,顯示出民族藝術傳統強大的再生能力。
求採納
7. 當代書畫名家有哪些
當代書畫名家有:
1,石開,原名張佩華,山東人氏,人稱魯人石開,出生於書畫世家,自幼愛好書法,並置身其中,十年磨一劍,他幾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書法藝術中。正是憑借著自己對書法藝術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他如今的名氣。
現在已經是文化部評定的一級書法師、一級美術師,國禮書畫家,同時還是文化部中藝卿雲書畫院書畫家,中國國際書畫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藝名(北京)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理事。
以上幾位當今書法領域頗有影響的書畫家,長期致力於中國書畫的發展與創新,他們堅持做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每一幅作品背後都蘊含著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不僅書畫風格各有千秋,更被譽為當代最具收藏潛力的書畫家。
8. 當代有影響力的國畫名家有哪些
「一指乾坤」之崔如琢
崔如琢作為中國當代水墨繪畫的代表性大家,以獨特的指墨以及積墨畫法享譽世界。他在前師基礎之上,將指墨、積墨、潑墨都賦予突破與創新,並集其大成,開創了指墨積墨山水以及指墨積墨花鳥畫的新篇章。隨著中國當代水墨板塊成為市場焦點,崔如琢近年迎來了他的飛速發展期,並以其獨特的風格,成為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的旗手,引領中國水墨藝術走向世界,為中國水墨藝術在全球藝術殿堂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
「詩魂書骨」之范曾
觀察中國當前藝術界動態時,范曾的確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數十年來,范曾把對中國文化精髓之感悟融入他獨特簡約而超逸豪邁的人物畫之中,其畫精於白描,尤喜寫意人物,提倡清初名僧石濤的「一畫論」,主張「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畫作筆力遒勁,線條簡括,氣韻生動。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江畔行吟之屈原、橫槊賦詩之曹操,還是豪氣干雲之鍾馗,無不顯現出清新雋永之畫風。
行走斑斕世界之黃建南
黃建南的水墨作品呈現出斑斕絢麗的色彩,對生命與自然的熱愛成為他畫作的主題,眾多作品均流淌著神秘莫測與眾不同的東方藝術意境和神韻。黃建南的藝術風格源自獨特的人生經歷,他12歲接觸舞檯布景,步入藝術天地,其一生游歷甚廣,曾從廣東步行至黑龍江,用9年時間縱貫中國南北,用雙腳、雙眼、雙手,行走、洞觀和描摹3.8萬多公里沿線的山川大地。
「墨分千層」之蔡茂友
「墨分五色」是水墨繪畫的物質特性。蔡茂友充分繼承了宋元花鳥畫的墨骨畫法,創造性提出了「墨分千層」的藝術理論,並探索實踐「墨分千層」的花鳥畫法。自其水墨牡丹長卷《春風得意》去年邁入千萬元梯級後,今年單幅作品《盛世昌隆繁華似錦》全卷以3795萬元成交,再創其個人記錄。蔡茂友的創作媒介、學術頓悟、市場認可經受了多重檢驗,未來的價值潛力令人期待。
「不老鬼才」之黃永玉
黃永玉頗具傳奇色彩,自學美術、文學,為一代「鬼才」,他設計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裝家喻戶曉。其博學多識,書畫俱佳,亦是詩、雜文、散文、小說、劇本的大家,在海內外享譽甚高。黃永玉用筆運墨反叛傳統,但審美趣味仍與傳統一脈相承,水墨畫作品展現出深厚淵博的學識、卓爾不群的才情、耿直倔強的性格。今年94歲的黃永玉可謂中國畫壇「不老鬼才」。
「點亮水墨山水」之邱漢橋
邱漢橋是「北勢南氣,山水大成」繪畫理論體系的創立者和倡導者。他在山水畫無限豐富的筆墨技巧中,單取「點」畫——大大小小的橢圓墨點,由點成線、成形、成畫。邱漢橋能「點」出自家風貌,並成為中國水墨畫壇中「亮點」,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受到收藏界的廣泛關注,作品升值平穩。2018年,60歲的邱漢橋作品總成交額由上年的4980萬穩升至7798萬人民幣。
工筆競獨秀之何家英
何家英在中國工筆畫壇一枝獨秀,技法全面,無論是工筆人物,還是水墨寫意,他都能找到藝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努力開拓,不斷創新,兼容百家,自具一格,以其雅俗共賞、韻味綿長獲得了「雙贏」。他的作品注重對心靈的卓越表現和對人性的深刻關注,開拓了水墨人物畫的新天地。2018年,61歲的何家英作品以總成交額7757萬人民幣,稱雄當代水墨工筆畫壇。
「海上丹青大家」之陳佩秋
96歲高齡的陳佩秋,早年以山水為起點,上世紀50年代後專攻花鳥,畫風濃麗秀美,無論重彩工筆還是潑墨寫意,都別具風韻。上世紀90年代始,她著力探索細筆青綠山水,以水墨的筆墨元素結合西方繪畫的色彩,開創了彩墨結合的水墨畫新風,被譽為「海上丹青大家」。2018年,陳佩秋作品取得總成交額6331萬人民幣,晉入「前十」榜單,位居第八。
游離跨界多元之邢東
「60」後的邢東,曾在紐約帝國大廈舉辦個人水墨藝術畫展,舉世無二。2016年在美國洛杉磯和好萊塢亮相,23名好萊塢明星同時拜師學畫。邢東是世界多家奢侈品牌的合作夥伴,擔任世界級32家品牌獨家版權授權藝術家。他帶著東方的詩性文化,邂逅西方現代文化的激情,以大膽和不間斷的創新,完成東西方文化從碰撞到交流、從牴牾到融匯,為中國水墨畫注入新的生機。
京華畫院掌門人之王明明
王明明,中國北京畫院的掌門人,以水墨人物享譽畫壇。其作品長於通過精嚴的筆墨表現出詩意精神,無論是表現南方熱帶雨林的花鳥,還是北方的花卉植物,都可以感受到畫家精心營造的詩意氛圍。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人物畫見長的王明明在花鳥畫創作上的探索,對當代水墨花鳥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和研究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