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元是什麼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公元又稱為西元、紀元,基督教譯為主後。
⑵ 公元是什麼意思
公元,即公歷紀年法,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歷或西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歷法——《格里歷》,其淵源為《授時歷》。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並行。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
用法:
公元,是紀年法稱謂,為紀年體系。該紀年法是以耶穌誕生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稱公元前。所謂的2020年就是從公元元年開始算起的兩千零二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0是自然數,但並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是公元1年,為公元元年。
雖然公元前的紀年是倒著數,後面的數目小於前面的數目,例如西漢成立的公元前202年,晚於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但具體到每一年的月份,還是正著數,1月在前,12月在後,日期也如此,初一在前,十五在後。
(2)中國公元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歷法通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法、紀年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西元紀年,但仍然並用我國傳統農歷,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西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西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干支紀年法、道教歷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佛教紀年、伊斯蘭教紀年、猶太教紀年、日本紀年、希臘紀年等。
早在上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便有了「干支紀年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在近代曾使用「黃帝紀元」,所謂「黃帝紀元」,是以傳說中的黃帝誕生年為元年的紀年方法,傳說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698年。「黃帝紀元」是由劉師培於清光緒二十九年(公1903年)在《國民日報》公開提出。黃帝紀元是以公歷為基礎,推算出來的。
⑶ 「公元」的來歷是什麼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6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名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7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主張以耶穌誕生作為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把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世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個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故稱公歷。由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元。
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末期平帝的原始元年,我國採用公歷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的1912年,但與當時中華民國紀元的紀年法並行。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完全採用公歷紀元。
⑷ 公元是什麼意思
公元的釋義:基督教紀元。基督教國家用以計算年代的紀元,以基督誕生為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相當於羅馬歷的754年;基督誕生由最早使用這個紀元的迪政尼修斯.艾克希古斯(約在540年)定為羅馬歷753年12月25日,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紀年法。
(4)中國公元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並行。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歷,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歷為准。
⑸ 「公元」是神馬意思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今年是公元2012年。
⑹ 歷史問題,公元是什麼意思
公歷紀元,簡稱「公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⑺ 公元是怎麼定義的
公歷紀元 公歷紀元,簡稱「公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歷紀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元。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歷史紀年的起算年代,如公歷以傳說的耶穌出生那一年為元年。
歷史上各國有不同的紀元。希臘人以公元前776年(即第一次奧林匹亞競技會)為紀元,羅馬人以公元前754年至前753年(建羅馬城)為紀元,阿拉伯人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由麥加遷麥地那)為紀元。中國紀元始於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自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後,歷朝皇帝都立年號紀元,也有的皇帝中途改元的。現在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公元紀元。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每一朝代有不同君王統治。從漢朝開始,君王又各有年號,一個年號沿用一兩年到幾十年不等。對地質年代的劃分,大體上也是這樣從粗到細(當然有的皇帝特別喜歡改元,甚至一年改兩次,比如公元696年是武則天治下的「萬歲登封」元年和「萬歲通天」元年。這種極端情況就不要追究了,本來就只是粗略的類比嘛)。我們很難將人類史上的某個事件精確定位到某天的幾點幾分,出於類似的道理,對地質年代也不用指望能精確到年——對大多數時期的界定,能夠做到誤差在幾萬年之內,就很不容易。
地質年代最大的單位稱為「宙」,往下依次分為代、紀、世。它們對應的地層或地質紀錄則稱為宇、界、系、統。比如一種在中國遼西發現的長翅膀的恐龍,生活在「顯生宙-中生代-白堊紀-早白堊世」,它所在地層屬於「顯生宇-中生界-白堊系-下白堊統」——描述時間的時候,用「早、中、晚」;而描述空間(地層順序)的時候,就用「下、中、上」。時間再往下還可細分到期、時,對應地層稱為階、時帶,這些就相當專業了,非專業讀者很少會接觸到。
顯生宙的名字指「看得見生物的年代」,它開始於5.42億年前的寒武紀,直到現在。為了解釋顯生宙與此前年代的區分,必須先重點介紹一下寒武紀(Cambrian Peroid)。它於1835年由英國地質學家塞奇韋克命名,源自發現這一時期地層的威爾士北部寒武(Cambria)地區,後者的名字可追溯到古威爾士語里的Cymry,意為「反抗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同胞」。在被確立為正式的地質年代之前,寒武紀就是地球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當時人們發現多細胞動物化石的最早時期。後來逐漸發現了寒武紀以前的多細胞動物,例如於6億多年前的埃迪卡拉紀生活在今澳大利亞南部的動物群。寒武紀因此也被重新理解為兩側對稱動物首次出現的年代,這類原始動物的典型代表就是扁蟲(蟲子沒有骨頭也沒有硬殼,當然不會留下化石,可是它們的洞穴會變成化石)。此外,寒武紀還產生了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寒武紀大爆發」,在很短(地質意義上的很短,其實也有數百萬年之久)時間內,生物種類突然豐富起來,呈爆炸式的增加。它意味著,生物進化除了緩慢漸變,還可能以跳躍的方式進行。
有了寒武紀這個名稱後,更深、更早的那些地層,就被自然地稱為「前寒武紀」地層。它並不是一個紀,而是指寒武紀以前的所有時代。在20世紀,人們習慣用「隱生宙」(生命隱藏的年代)來稱呼這個時期,但現在已很少用,而仍將從地球誕生到寒武紀開始前(也就是顯生宙開始前)的漫長歲月稱為前寒武紀。除了它的末期——埃迪卡拉紀,前寒武紀的大多數年代裡可研究的東西太少,也談不上什麼代表性的地層,所以雖然也分為太古宙和元古宙兩個宙,但兩者的界限——距今25億年——純屬人為劃定,下分的代和紀如成鐵紀、造山紀、覆冰紀之類也是理想化的設定,並非根據實在的地質記錄而定義。太古宙的開始年代也沒有劃定。有人建議把太古宙之前地球上沒有生命、如冥府般不可測的時期稱為冥古宙,但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發布的2004年版地質年代表裡並沒有正式採納這個詞。
另外,原先在元古宙末期、寒武紀開始之前,還定義過一個「震旦紀」,它開始於約8億年前,是生命發展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名字源自古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日出之地」。但目前在國際上也不採用了,新的地質年代表中,震旦紀原來指代的時期基本上由覆冰紀和埃迪卡拉紀代替。
顯生宙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下又細分為多個紀。最常與那些稀奇古怪的滅絕生物聯系起來的,就是這些紀的名字。而從這些名字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國是早年地質學的中心,特別是古生代:奧陶紀和志留紀的名字都來自寒武區古代威爾士民族的名字,泥盆紀的英文名直譯過來就是「德文紀」,代表地層發現於英國德文郡。石炭紀源自英國的一套煤炭地層。二疊紀的直譯是「彼爾姆紀」,地層發現於俄羅斯烏拉爾山的彼爾姆城,二疊紀是中國按地層特點所作的意譯。在古生代,蕨類植物、魚、兩棲動物繁盛起來。隨後是巨大爬行動物華麗登場的恐龍時代——中生代,它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疊紀得名於德國西南部的三套地層,侏羅紀得名於瑞士和德國交界處的侏羅山,白堊紀則得名於英吉利海峽上由白堊土形成的白色斷壁。
在距今6550萬年前,恐龍滅亡了,原先在它們的陰影下苟且偷生的哺乳動物在新生代興盛起來,成為地球新的統治者。新生代原本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在新的年代表中變成了古近紀和新近紀。下分7個世,從最早的古新世到最近的更新世和全新世,總之是一個比一個「新」就對了。
列表
古生代
前寒武代:600—564
寒武系 前期:564—535 中期:535—515 後期:515—500
奧陶系 500—436
志留系 436—409
泥盆系 前期:409—389 中期:389—378 後期:378—360
石炭系 前期:360—335 後期:335—284
二疊系 284—250
中生代
三疊系 前期:242—237 中期:237—229 後期:229—208
侏羅系 前期—中期:208—159 後期:159—140
白堊系 前期:140—94 後期:94—64
⑻ 中國公元是什麼意思
公元的意思:
即公歷紀元,又稱西歷和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制定的一種歷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是從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公元紀年是近代由西方傳入我國的一種新紀年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元紀年法,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開始採用公元紀年。
(8)中國公元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法、紀年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西元紀年,但仍然並用我國傳統農歷,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西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西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干支紀年法、道教歷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佛教紀年、伊斯蘭教紀年、猶太教紀年、日本紀年、希臘紀年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從黃帝紀年開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至今(2018)是中國傳統歷法開元4715年。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⑼ 歷史中所說的公元是什麼意思從什麼時候才能稱為公元謝謝大家的熱心幫助
公元是一種紀年,就像古代皇帝的年號一樣。不同的是公元是大家公認的紀年方式,從耶穌誕生那一年開始算,為公元1年或者說公元元年,之後到現在就是兩千多年了。因為之前幾百年都是西方比較強大,所以中國接受了西方這一紀年方法。因為公元本來是西方的紀年方式,所以又稱西元。有一首歌叫「愛在西元前」意思就是在耶穌誕生之前。
⑽ 公元是什麼意思
公元也稱公歷,是一種紀年的方法.中國過去是干支紀年,從1912年起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紀年方法,採用公歷月、日紀年,當時也採用民國紀年.新中國建立後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沒有「公元0年,所以公認新世紀始於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