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基建是什麼項目
新基建的項目:
1、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2、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伴隨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持續跟蹤研究。
3、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4、新基建是疫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而5G基礎設施建設是「新基建」布局的重中之重,是遠程醫療、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工業互聯網等新型產業發展的戰略支點。
5、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配送、巡檢等方面大顯身手,兒童陪伴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拖地機器人等家用服務機器人亦加速落地。隨著包括5G網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在內的「新基建」按下快進鍵,雙重因素疊加,服務機器人市場正迎來新的發展新機遇。
2. 新基建項目包括哪些
新基建項目全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同時涉及其他多個相關的領域。
新基建和原來的基建相比,新基建更多的是注重高科技,人工智慧方向,和過去的馬路、鐵路和基本社會設施不太一樣,更多是數字中國的建設,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是主旋律和主基調。
高科技和AI人工智慧是未來工作的重點,但這並不是虛無縹緲的。主要的表現就在於新基建在基礎設施上有非常明確的概念。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
存在優勢
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范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側重於突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物聯網,都體現出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的大趨勢。
3. 新基建包括哪些項目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這里提到的「基礎設施投資」指的就是新基建,那麼新基建包括哪些項目呢?
新基建項目的全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一般來說,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
1、 特高壓(Ultra High Voltage)英文縮寫UHV,在我國,特高壓是指 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
我國國土幅員遼闊,而電能分布不均,遠距離輸電尤為重要,特高壓送電不但能節約輸送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還節約土地資源。因此,在2022年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作為基建項目,進行大力推進,作為經濟的增長點。
上市公司中與特高壓相關的板塊包括:許繼電氣、平高電氣、國電南瑞、金冠電氣等。
2、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
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得益於新能源車,上市公司中與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相關的股票包括:科陸電子、科林電氣等。
4.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2],是以新發展為理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和原來的基建相比,新基建更多的是注重高科技和人工智慧方向,和過去的馬路、鐵路和基本社會設施不太一樣,更多是數字中國的建設,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是主旋律和主基調。第一信息基礎建設。我們比較清楚的就是5G基站為代表的的通訊網路建設,其實還有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最後就是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第二、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這個理解起來有點復雜,因為這個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造的。打個比方,我們傳統的交通通訊通過升級後就會變成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這就是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的代表。第三、創新基礎設施。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理解為創新科技和人工智慧、高科技的孵化園和學習中心。主要的作用是用於學習和引導尖端科技,給上面的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和人才的基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5. 新基建是指哪些行業呢
新基建指的行業是:
1、大數據中心
從市場角度來看,2020年初的疫情讓無接觸服務、在線辦公、遠程醫療等信息化被越來越多採用,數據中心作為底層基礎設施將會發揮更加重要作用,同時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大數據中心開始升級為「雲數據中心」,特點是伺服器、存儲、網路、應用等高度虛擬化,用戶可以按需調用各種資源。
6. 新基建包括哪些行業
新基建行業包括:
1、5G:
從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來看,5G將是新技術中最值得期待的方向,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慧,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5G作為產業支撐。全球加快布局5G的大環境下,國內5G建設落地速度有望比計劃提前。
2、特高壓:
我國特高壓建設潛力依然龐大,當前國家已經規劃的各類特高壓項目大概在50-60條之間,意味著仍有大約30條已納入規劃線路在未來有望落地,近期國網公布向社會資本開放特高壓投資,通過解決資金問題進一步增加特高壓持續建設的確定性。
特高壓作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技術,我國已順利實現巴西美麗山二期特高壓直流電力工程和核心設備的出口。我國中長期需求和海外更大的空間將增強設備公司的業績可持續性。
3、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2019年開工潮投資額增加+通車里程高速增長+貨運三年增量計劃支撐車輛采購釋放+車輛設備相關企業業績恢復明顯增長,四大利好共振,板塊將有明顯收益。
4、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跨入19年,新一年的補貼政策尚未正式出台,再度給了車企一定的緩沖空間。而無論政策何時落地以及具體形式,降本扶優的主旋律不會改變,產業鏈亦將去分擔補貼下滑帶來的壓力,細分領域龍頭的優勢或將進一步積累,錨定龍頭,抓住確定性。
5、大數據:
目前大數據的應用非常廣泛,從資訊分發到視頻娛樂,大數據無處不在。目前大數據已經成為了熱門投資方向之一,在資本的大力支持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或超過萬億。在重視數據的今天,大數據行業必定會成為2019年的創業風口。
7. 哪些屬於新基建領域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發展新基建領域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台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
二是優化政策環境。以提高新型基礎設施的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為重點,修訂完善有利於新興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准入規則。
三是抓好項目建設。加快推動5G網路部署,促進光纖寬頻網路的優化升級,加快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能+」升級。同時,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
8. 新基建包括哪些行業
新基建包括的行業: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
一、5G基建
應用范圍: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慧、遠程醫療等;
相關產業鏈:網路規劃;無線主設備及傳輸設備:小基站、天線、鐵塔、基站射頻、濾波器、SDN/NFV、光纖光纜、光模塊、光纖通信設備;終端設備:終端天線、濾波器、終端射頻材料;運營商。
二、特高壓
應用范圍:電力等能源行業;
相關產業鏈:直流特高壓:換流閥、控制保護、換流變壓器、互感器、直流斷路器、高壓電抗器、電容器、高壓組合、斷路器、避雷器等;交流特高壓:GIS、特高壓變壓器、特高壓抗壓器、550kv組合電器、互感器、斷路器額隔離開關、電容器、避雷器、變電站監控等。
三、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應用范圍:交通行業
相關產業鏈:上游:鐵軌、鐵路配件、軌道工程等;工程機械(挖掘機、泵車等)、基礎建築、土木工程、橋、路、隧道、高架、項目承接等;中游:機車車體、零部件、輔助設備等;牽引供電工程、通信、變電站、變壓站等;下游:城軌運營;物流、客貨運輸;航空、公路、港口。
四、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應用范圍:新能源汽車。
相關產業鏈:上游:殼體、底座、插頭插座、線纜、充電模塊或充電機等;中游:充電樁、充電站、充電平台;下游: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
五、大數據中心
應用范圍:金融、安防、能源、業務領域即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雛形、購物、運動、理財等)。
相關產業鏈:基礎設施:IT設備、電源設備、製冷設備、油機、動環監控等;IDC專業服務:IDC集成服務、IDC運維服務;雲服務商:運營商、雲計算廠商、第三方服務商等;應用廠商: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傳統行業(如能源等)、軟體行業等。
六、人工智慧
應用范圍: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移動設備/UAV、自動駕駛;其他行業應用:加劇、金融、安防、醫療、企業服務、教育、客服、視頻/娛樂、零售/電商、建築、法律、新聞資訊、招聘等;
相關產業鏈:AI晶元:雲端訓練、雲端推理、設備端推理;視覺感測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監控攝像頭、自動駕駛攝像頭、3D體感;計算機視覺: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視覺識別;雲平台/OS/大數據服務:大數據服務、雲計算服務、OS、物聯網平台等。
七、工業互聯網
應用范圍:企業內的智能化生產、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網路化協同、企業和用戶的個性化定製、企業與產品的服務化延伸。
相關產業鏈:上游:智能硬體;中游:邊緣層、IaaS層、PaaS層、SaaS層;下游:高耗能設備、通用動力設備、新能源設備、高價值設備、儀器儀表等專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