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引進蘇聯哪些飛機

中國引進蘇聯哪些飛機

發布時間:2022-09-04 11:10:27

『壹』 想知道當前中國都裝備哪些蘇制的戰斗機...

蘇27系列又不少啊,不過好像只有這個系列的,主要也是俄羅斯拿的出手的出口戰斗機也就這個了和米格29了,最近進了一批蘇33,中國進口的飛機不多,很多都是拿生產執照進部件(發動機之類的)自己組裝,也能偷偷技術。

『貳』 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多少武器

太多了,不算零部件,大件成品有:早期的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殲擊機、圖-16中型轟炸機,蘇聯解體前後的蘇-27SK/UBK戰斗機、蘇-30MKK/MK2戰斗轟炸機、伊爾-76運輸機、米-8/米-17/米-171通用直升機、卡-28艦載直升機、現代級驅逐艦、基洛級潛艇、S-300防空導彈等。還有這些裝備配備的導彈、炸彈、發動機等配套產品。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的軍工零部件,估計難以計數。不過現在,俄羅斯的東西,中國已經沒有多少看得上了。

『叄』 我國從俄羅斯引進了多少種型號的側衛系列戰斗機

第一批蘇-27

1992年俄羅斯向中國交付第一批蘇-27,包括20架SK和4架UBK。

這批戰機採用蘇-27標準的SUV-27火控系統,其配備如下:

RLPK-27雷達,採用NO01E天線

OEPS-27E光電跟蹤系統

ILS-31平顯

Shchel-3UM頭盔瞄準具

TS100火控計算機

SEI-27數據鏈系統

(蘇聯/俄羅斯的軍工電子命名體系:SUV是機載綜合火控系統的代號,RLPK是雷達系統的代號,而我們常說的NO01實際是雷達天線的編號,E代表出口型)

蘇-27的這套火控系統對戰斗機目標(RCS=3平方米)的搜索距離達80-100千米,跟蹤距離可達60-70千米。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但受限於數據處理硬/軟體的能力,只能同時攻擊1個目標。

蘇-27雖然也配備了早期的數據鏈,但限於數據處理能力和傳輸速度,只能向同行友機傳遞目標航向、預定攔截點等簡單信息。

中國的蘇-27SK和俄羅斯空軍的蘇-27S航電系統是基本一樣的(包括L006雷達告警機),只是帶有保密性的主動干擾機不同:蘇-27S是L005,蘇-27SK是L203/L204,這也是世界各國軍機出口的通例。

第二、第三批蘇-27

1996年俄羅斯向中國交付第二批蘇-27,包括16架SK和6架UBK。

這批蘇-27SK比第一批蘇-27SK的改進之處在於其雷達採用NO01P天線,提高TWS精度,可以同時攻擊兩個目標。綜合導航系統增加了A737
GPS系統。

2000年後第三批28架蘇-27UBK陸續交付,其配備和第二批蘇-27SK大致相同。另外據稱火控系統具備有限的對地攻擊能力,可以制導如КАБ-500L/KR和Kh-29T這樣的對地攻擊精確制導武器。但並沒有實際配置。

蘇-27的改裝

據國外媒體的消息,中國在2001年向俄羅斯的NIIR購買了20套採用NO10M無源相控陣天線的ZHUK-MS雷達的無源相控陣天線及發射機,用於現役蘇-27戰斗機的改裝。其發射機峰值6千瓦,平均功率1.5千瓦,對5平方米的空中目標的迎頭搜索距離為140-150千米。尾追搜索距離分別為55-60千米。有16個工作頻率,可同時精確跟蹤12個目標,同時攻擊4個目標。這將大大提高蘇-27的空戰能力。

請注意,這是無源相控陣版本的「隼」,而不是尚在試驗中的SOKOL有源相控陣版本的「隼」。而且這一消息尚未獲得證實。

蘇-27SMK

90年代中國向俄羅斯采購蘇-27的生產許可證,根據當年報道,俄羅斯向中國推薦的型號是單座多用途型蘇-27SMK,這個型號主要加強了蘇-27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主要有;

採用ZHUK-27火控雷達

採用MFI-68多功能顯示器的玻璃化座艙

加強機身結構以適應載彈量和油量的增加

機翼增加兩個負荷為2000千克的掛架,以掛載大型空地武器

配備P-77E空空導彈和Kh-59ME空地導彈等武器

加裝空中加油系統

但中國最終沒有接受這個方案。現代空戰帶給飛行員的工作量很大,單人操縱機載電子設備和機載武器(尤其是對地武器)時常手忙腳亂。大航程產生的長時間留空,也容易使飛行員疲憊,不利於應付復雜的作戰情況。因此戰斗轟炸機都需要加入第二名飛行員,也叫武器操縱員,專職負責操作機上雷達、通信等各種火控系統,使用武器發起攻擊。而另一名飛行員則專職負責具體航行操縱和自衛空戰。這也就在這個方案基礎上催生了蘇-30MKK。

第一、二批蘇-30

第一、二批蘇-30MKK於2000年至2003年陸續交付,共76架。

蘇-30MKK的火控系統由兩部分組成:SUV-VEP空空火控系統和SUV-P空地火控系統,SUV-P火控系統是蘇-30MKK新增加的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保障戰機對地/海面目標進行探測。識別和打擊,SUV-P空對面火控精確制導系統與SUV-VEP共用探測設備,僅在處理方式上有所差異。它能與精確制導武器進行寬頻通信,可將精確制導武器所攻擊的目標數據、武器的導航數據等顯示在座艙的4個顯示上。SUV-P還與機載光電吊艙中的電視制導裝置結合,以發射如Kh-59ME這類電視制導武器。

這套系統主要配備如下:

RLPK-27雷達系統,配備NO01VE天線

OEPS-30E-MK光電跟蹤系統

MVK火控計算機

1553B數據匯流排

TKS-2高速數據鏈

NO01V系列雷達天線,是俄羅斯已經定型並投入使用的蘇-27系列用機載雷達中真正具備對空對地/對海探測的多用途雷達天線,可以提供完整的空對地模式包括DBS、SAR及GMIT等。

俄羅斯正在使用NO01V雷達天線改裝其已有的蘇-27,其對戰斗機大小目標(RCS3m2)的迎頭搜索距離為135-150千米。但蘇-30MKK使用的NO01VE天線是NO01V的簡化出口型,迎頭搜索距離只有80-100千米,後向為40千米。使用空對空TWS模式時最多可追蹤10個目標、同時制導2枚RVV-AE(P-77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的出口型號)攻擊2個目標。不過機載火控電腦具備同時制導6枚導彈的能力,但需要雷達天線更換為相控陣。

TKS-2型(俄羅斯內部稱為R098)戰術加密高速數據鏈可以支持16架編隊的聯合作戰。可以充分支持蘇-30MKK實行聯合網路作戰,實現編隊內的信息共享,比如編隊的雷達可以交替進行開機以擾亂對方的電子偵察系統。僚機可在完全不開雷達的情況下進行「隱密」攻擊,也就是由長機提供火控數據給僚機,僚機以此為發射出去的導彈進行無線電指令制導。

具有高效高速的數據鏈,大大提高了蘇-30MKK的信息感知和共享能力。從飛機和飛機這種單機上的對抗,走向系統與系統之間的對抗,為走出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網路中心戰打下基礎。

總的來說,蘇-30MKK的航電系統基本達到了與西方先進戰機相媲美的水平,作戰部隊實現了由單打獨斗向體系作戰的轉變。

第三批蘇-30

第一、二批的蘇-30MKK目前仍舊處於MK-1標准,從今年起中國海軍航空兵接收MK-2標準的蘇-30MKK,數量是24架。

按俄羅斯媒體的說法,與蘇-30MK相比,蘇-30MKK共安裝了150套新設備,包括空面武器控制系統、火控系統、光學定位儀、無線電偵察裝置、視頻記錄系統、頭盔瞄準儀、電視制導設備等,擁有更強的目標識別和指示能力。

雷達採用NO01VEP天線,對空探測距離稍增加到90-110千米,增加雷達空對地信道,可同時攻擊兩個地面目標。空面武器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可以制導增程型的Kh-59MK和Kh-31A反艦導彈。據稱,蘇-30MK2已成功完成了對海上低解析度目標的導彈發射試驗。然而,這批雷達仍將是供俄羅斯空軍使用的NO01V的簡化型,一些最敏感的技術,諸如跟蹤距離增強和多目標分辨功能將被省略。

作為對蘇-30MKK執行精確打擊任務的增強,蘇-30MK2將配備由烏拉爾光學儀器聯合體研製的「游隼-Э」(Sapsan-E)前視紅外/激光目標指示吊艙,該吊艙長3米,直徑為0.39米,重250千克左右,內裝電視攝像機、激光測距儀和目標照明器、激光光斑方位探測器、前視紅外搜索/跟蹤單元、捷聯式慣導系統及控制系統等設備。可以提供戰機對地/海面目標的搜索,跟蹤與鎖定能力;控制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射;輔助導航和空空輔助跟蹤等。

其工作頭的工作俯仰角為+10度到-15度,滾轉角為±180度。這樣當飛機做大機動飛行時,仍有充分能力保證將目標鎖定在視場內。在沒有配備這種吊艙之前,蘇-30MKK的對地精確攻擊由OEPS-30MK-E(也是烏拉爾光學儀器聯合體生產)來完成,其雖然對地面較大的目標如機場,指揮中心等具備搜索與跟蹤能力,但對於車輛等小型機動目標還力不從心,「游隼-Э」的配備將有力的提高蘇-30MK2的攻擊能力,該吊艙也將裝備在蘇-30MKK上。

蘇-30MK2還將具備由「圓頂」設計局研製的M400偵察吊艙(裝在兩台發動機進氣道之間),這種大型吊艙可以裝載包括機載合成孔徑雷達、電視、紅外裝置、遠距斜向攝影照相機在內的各種感應器,包括:

合成孔徑雷達,平面搜索距離可達100千米,精度可達2米。

電視/紅外掃描儀,搜索距離可達70千米,精度可達0.3米。

遠程傾斜照相機,作戰距離亦可達70千米,精度0.4米。

M400系統可以精確鎖定海上和其它目標,可為遠程攻擊武器提供目標搜索幫助。其信息不但可以通過數據鏈在編隊內形成信息共享,並且還可傳遞給地面指揮所。

總之,蘇-30MK2將具備足夠的反艦能力和有限的全天候對地作戰能力。

傳說中的「蘇-30MK3」

按通常的說法,在俄羅斯交付完中國空軍訂購的所有蘇-30MKK戰斗轟炸機後,將著手進行機載雷達升級。俄方將為蘇-30MKK換裝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個階段的蘇-30MKK將處於MK-3標准。

但雷達的具體型號仍尚沒有確定,眾說紛紜。而且由於俄羅斯軍費緊缺,相關設計局不得不頻繁推出各種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為製造噱頭,以至於連雷達編號與名稱的對應關系相當混亂,詳情我們將在附文中予以說明。

目前俄羅斯正在推銷的兩種雷達分別是NIIR採用SOKOL有源相控陣天線的ZHUK-MSFE(即「隼」)和NIIP採用Pero有源相控陣天線的RLSU-27(即「熊貓」)。不過無論「隼」還是「熊貓」都還處於試驗飛行階段,現在討論誰將裝到蘇-30MKK上為時尚早。

採用SOKOL有源相控陣天線的ZHUK-MSFE雷達的原型在2001年的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展出,在散發的材料中聲稱,它將發展成一個系列:天線直徑為980毫米的用於蘇-27系列的改進(稱之為「隼」),700毫米的用於米格-29系列(稱之為「法老」),440毫米的用於雅克-130教練/攻擊機,更小直徑的型號則競爭俄羅斯下一代戰斗機的尾椎後視雷達。根據常理判斷,ZHUK-MSFE很有可能會有天線直徑超過1000毫米的型號去競爭俄羅斯下一代戰斗機的前視主雷達。

980毫米的有源相控陣「隼」目前正在俄羅斯蘇-30MKK的502號原型機上進行了測試,進行飛行試驗,其性能上將比無源相控陣版本有新的提高:集成約1000個X波段的T/R模塊,峰值功率8千瓦,平均功率2千瓦,掃描俯仰范圍達到+56°~-40°。對戰斗機目標的迎頭探測距離增加到170-180千米,尾追探測距離達到60-80千米,可以同時跟蹤30個目標,攻擊其中的6個。

據估計,「隼」要到2006年之後才能完成定型,達到可以裝備的狀態。而估計「熊貓」將至少要到2008年。這並不奇怪,法國的「陣風」使用的RBE-2也仍是無源相控陣雷達,西歐的「台風」甚至還在使用多普勒雷達ECR-90,預計最快也要到2006年之後才能換裝馬可尼、湯姆遜、戴姆勒宇航聯合研製的AMSAR有源相控陣。

在任何國家的武器商業出口當中,「猴型」的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只是視地緣戰略關系親疏而程度不同罷了。
即使對於合作較為親密的盟友,也常有在自用型裝備技術完全成熟,可以列裝部隊之前,使用這部分技術製成檔次稍低的出口型武器,銷售給盟國,由盟國完成技術驗證和使用驗證;或者乾脆在成功的出口型武器上繼續完善性能,發展為供本國部隊使用的武器,如此一來,即可規避風險,還可分擔研製費,FC-1戰斗機、85系列坦克不也是這樣的類似例子么?

而真正的關鍵技術誰也不會輕易出售,誰也不會輕易拿出來與人共享。所以我們應該用成熟的態度來對待國際軍火交易,不要聽到銷售廠家說蘇-30MKK是最先進的就欣喜萬分,聽到其有不足之處又懊惱萬分。

『肆』 中國轟電-5電子戰飛機的性能參數是怎樣的

轟電-5電子戰飛機是中國從蘇聯引進的伊爾-28(IL-28)噴氣轟炸機的仿製品。該機採用兩台渦輪噴氣發動機,平直翼型,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一種前線轟炸機。

機身下有一個大型整流罩和幾個小型整流罩,還有一個機尾整流罩—據說該整流罩內安裝著一部全方位雷達告警接收器。三人機組成員包括駕駛員、導航員和電子設備操作員各一名。

中國空軍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將轟-5輕型轟炸機進行了改裝,以提供急需的電子戰和電子戰反制支援。如此,轟-5上的雙23毫米機尾火炮被容納一部全方位雷達告警接收器的機尾整流罩所代替。

轟電-5很難在各種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並且航程和續航時間也都十分有限。可以想像轟電-5被採用運-8或殲轟-7A改裝的新一代電子戰和電子戰反制飛機所完全取代。

盡管轟電-5技術老舊,但其機載的大功率干擾器十分有效。例如,1997年的一場演習中在距離演習區域很遠地方的民用頻率仍然受到了干擾。

轟電-5電子戰飛機機組人員3人,翼展21.45米,機身長度16.768米,機高6.20米;發動機為2台渦噴-5渦輪噴氣發動機,每台靜推力27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184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1200千克,最大載荷3000千克;最大速度900千米/小時;航程2400千米,實用升限12500米。

『伍』 抗戰時期,中國買了蘇聯哪些飛機

只說買的不說圓柱的

伊-15(波利卡爾波夫I-15),是蘇聯二戰前夕的主力戰斗機,也是蘇聯紅軍裝備的最後一種雙翼戰斗機,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當時中國從購買單價是每架35000美元。


望採納

『陸』 中國的空軍戰機,殲10,殲11B,殲15,這些飛機都是山寨俄羅斯的嗎另外,蘇27,蘇35這些又是什麼飛機

J10不是俄羅斯技術,用的以色列技術比較多,某種程度就是西方技術。J11B,J15都是仿造俄羅斯的,雖然某些部件是國產,但是技術上不成熟,沒經歷過實戰。最重要的發動機是俄羅斯的,這種結果直接導致的就是真正戰斗時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戰機可以同時作戰,因為俄羅斯發動機故障率很多,中國的存貨也不多,戰時可能供應不需,所以戰爭中不會存在很多戰機去群毆別國戰機。
su27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為數不多的不是吃老本行的東西。這也就俄羅斯值得驕傲的地方了。這款戰機比較成熟,機動性好,傳說可以比肩f15。但是真正的單挑是沒機會的,現在都是系統之間對抗,你再牛發現不了也不行。真正能用處它極限的國家就是俄羅斯,別的國家買的時候某些核心都不會賣。所以才造成了俄式戰機屢次被美式幹掉的結局,就是因為不是俄羅斯自己用的。su35是俄羅斯最新型號戰機。據俄羅斯自己的參數來看,目前可以排在全球第三或第四。畢竟是沒驗證過的東西。

『柒』 中國 空軍 引進 俄羅斯 機型 是什麼

和蘇-27比較有何有點?
它能否和國產殲八1、2組成長機、僚機的戰斗小組?
中國合式發展艦載機?
中國引進型號較新的米格機嗎

1.中國引進蘇聯的飛機型號多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SU27系列戰機.其實中國最早引進的就是SU27,後來么俄羅斯為了賺錢,故意把型號弄得很復雜,說是什麼升級版本,其實基本一樣.而中國為了引進蘇聯的技術自己生產,有弄出了J11的編號,所以現在的型號非常復雜,但其實都是SU27系列的,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2. 想當初引進蘇聯戰機就是為了能提高空軍戰鬥力,要SU27這種三代機和我們的二代機組隊實在是不合適。性能差遠了。
3.中國目前如果要盡快發展航母的話,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迅速引進SU33戰機,我們國內目前沒有適合的機型進行改裝,也沒有能力完成全部改裝工作。
4.中國沒有引進MIG系列飛機的計劃。主要是考慮J10是輕型戰機,沒有必要再引進同類的MIG29系列。

『捌』 抗戰時期蘇聯援華飛機有那些

從1937年初-1942年底(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就停止對華軍援了),蘇聯對華軍事貸款173175810.36美元,培訓中國航空人員10206名,中國政府從蘇聯購買飛機1285架。其中驅逐機777架,ce中程轟炸機328架,IIe遠程轟炸機30架,TE-3重型轟炸機50架,教練機100架。此外還有發動機、油料、航空彈葯等。

『玖』 二戰期間蘇聯援華都有什麼飛機

在中國抗日戰爭初期和中期,蘇聯以優惠軍事貸款的形式共向中國提供飛機1285架,其中殲擊機777架、轟炸機408架、教練機100架。援華殲擊機的主要機種是И-15和И-16。蘇聯提供的408架轟炸機包括ДБ-3重型30架、CБ-2中型328架、ТБ-3重型50架。

閱讀全文

與中國引進蘇聯哪些飛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人種怎麼樣 瀏覽:422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2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8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5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
人民幣兌多少越南錢 瀏覽:357
印尼按摩的店叫什麼名字 瀏覽:239
中國銅儲備能維持多久 瀏覽:336
伊朗這狀態怎麼跟美國斗 瀏覽:205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4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5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5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