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我們中國有哪些文化瑰寶

我們中國有哪些文化瑰寶

發布時間:2022-09-05 21:51:03

1. 中國的文化瑰寶

《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韓熙載為避免南唐後主李煜的猜疑,以聲色為韜晦之所,每每夜宴宏開,與賓客縱情嬉遊。此圖繪寫的就是一次韓府夜宴的全過程。這幅長卷線條准確流暢,工細靈動,充滿表現力。設色工麗雅緻,且富於層次感,神韻獨出。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這幅畫卷不僅僅是一幅描寫私人生活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個特定時代的風情。由於作者的細微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把韓熙載生活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畫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這幅巨作中,畫有四十多個神態各異的人物,蒙太奇一樣地重復出現,各個性格突出,神情描繪自然。《韓熙載夜宴圖》從一個生活的側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生活場面。畫家用驚人的觀察力,和對主人公命運與思想的深刻理解,創作出的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們永久回味。

全卷分為五段,第一段是「聽樂」,描繪了韓熙載與賓客們正在聆聽彈奏琵琶的情景,畫家著重地表現演奏剛開始,全場氣氛凝注的一剎那。畫上每一個人物的精神和視線,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從這彈奏琵琶的手上,似乎傳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這音符震動著觀眾的耳膜,勾攝了他們的內心情感。畫家對於不同的人物,根據他們不同的身份和年齡,刻劃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姿態、性格和表情,顯示出作者不同凡響的畫藝。第二段是「觀舞」,描繪了韓熙載親自為舞伎擊鼓,在這場面中有一個和尚拱手伸著手指,似乎是剛剛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視著韓熙載擊鼓的動作而沒有看舞伎,露出一種尷尬的神態,完全符合這個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第三段是「休息」,描繪的是宴會進行中間的休息場面,韓熙載在侍女們的簇擁下躺在內室的卧榻上,一邊洗手,一邊和侍女們交談著,也是整個畫卷所表現的夜宴情節的一個間歇。第四段是「清吹」,描繪了女伎們吹奏管樂的情景,韓熙載換了便服盤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個侍女說話。奏樂的女伎們排成一列,參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動態,統一之中顯出變化,似乎畫面中迷漫著清澈悅耳的音樂。第五段是「送別」,畫面描繪宴會結束,賓客們有的離去,有的依依不捨地與女伎們談心調笑的情狀,結束了整個畫面。完整的一幅畫卷交織著熱烈而冷清、纏綿又沉鬱的氛圍,在醉生夢死的及時行樂中,隱含著韓熙載對生活的失望,而這種心情,反過來又加強了對生活的執著和嚮往。畫面中屏風和床榻等傢具的使用,具有一種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起到了分隔畫面,使每段畫面可以獨立成章。另一方面又把各段畫面連系起來,使整個畫卷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畫面。在人物形象的刻劃上,更凸顯畫家卓絕的功底,特別是主要人物韓熙載,分別在五個畫面之中出現,但每個場景的服飾、動作、表情都不盡相同,但他的形態與性格卻都表現的前後一致。《韓熙載夜宴圖》在用筆設色等方面也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韓熙載面部的胡須、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鬆的須發好似從肌膚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紋組織的既嚴整又簡練,非常利落灑脫,勾勒的用線猶如屈鐵盤絲,柔中有剛。敷色上也獨有匠心,在絢麗的色彩中,間隔以大塊的黑白,起著統一畫面的作用。人物服裝的顏色用的大膽,紅綠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用色不多,但卻顯得豐富而統一。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服裝上織綉的花紋細如毫發,極其工細。所有這些都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傳統的工筆重彩畫的傑出成就,使這一作品在我國古代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此畫卷據傳系宮廷畫家顧閎中奉後主李煜之命而畫,此畫卷中的主要人物韓熙載是五代時北海人,字叔言,後唐同光年進士,文章書畫,名震一時。其父親因事被誅,韓熙載逃奔江南,投順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寵信,後主李煜繼位後,當時北方的後周威脅著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對北方來的官員百般猜疑、陷害,整個南唐統治集團內斗爭激化,朝不保夕。在這種環境之中,官居高職的韓熙載為了保護自己,故意裝扮成生活上腐敗,醉生夢死的糊塗人,好讓李後主不要懷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對他不放心,就派畫院的「待詔」顧閎中和周文矩到他家裡去,暗地窺探韓熙載的活動,命令他們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實地畫下來交給他看。大智若愚的韓熙載當然明白他們的來意,韓熙載故意將一種不問時事,沉湎歌舞,醉生夢死的形態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顧閎中憑借著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驚人的記憶力,把韓熙載在家中的夜宴過程默記在心,回去後即刻揮筆作畫,李煜看了此畫後,暫時放過了韓熙載等人,一幅傳世精品卻因此而流傳下來。

我國於1990年12月20日曾經發行了《五代·韓熙載夜宴圖》郵票,全套5枚連印。由「聽樂」、「觀舞」、「休息」、「清吹」和「送別」五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畫面構成,每一個畫面以屏風相隔,展現了韓熙載開夜宴行樂的場景。

2. 中華瑰寶有哪些

國名 領土 領海 領空 國旗 國徽 國歌 國格 人格

民族氣節 民族文化 民族傳承 瓷器 京劇 所有古代出土和傳

承的古文物 各種礦物資源 中華鱘 揚子鱷 華南虎 大熊貓

黃腹雉 虎斑鳽 蘇門羚 白腹山雕 白鷳 虎紋蛙 雪豹

朱䴉 中華秋沙鴨 鸚鵡螺 黑冠長臂猿 黑頸鶴 野象 野驢

野馬 野駱駝 汗血馬 水鹿 白鰭豚 伯樂樹 傘花木 觀

光木 長白山野山參 中國式炒菜 所有中國式樂器 中國式禮器

中國式禮節 中國式稱呼(全世界數我國的親屬稱呼最多,300多種)

3. 我國還有哪些享譽世界的瑰寶

文化瑰寶有《易經》、《道德經》、中醫、絲綢、瓷器等等。

補充介紹:
1、《易經》是我國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最早是由伏羲創制(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伏羲所創的八卦稱之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後,又有神農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殷商末年出現了《周易》。

2、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絲綢(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而做出發明絲綢(養蠶繅絲織綢)這一偉大貢獻的發明家,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的妻子嫘祖。

4. 中國十大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1、萬里長城

榮譽:北京,世界文化遺產,與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築奇跡之一。

5. 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什麼

在世界的范圍內,有四大古老民族,它們都伴著河流誕生。可是世界上只有一種民族,沒有中斷過歷史,其他的三種都被戰爭所終結。我國雖然歷史上經歷了很多的改朝換代,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始終在這片大地上綿延不絕。這支撐我們的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瑰寶,是我們的有力武器,支持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在我看來,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無外乎精神。他們是祖先,給我們留下自強不息,兢兢業業,努力奮斗,踏實能乾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用一生去學習,去踐行,去遵守。那些精神是我們最大的瑰寶,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能憑借這種精神頑強的奮斗,創造出另一番天地。

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就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種種精神,他們可以會起來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自強精神。有了精神,我們才有奮進的動力,才有前進的支撐,那些精神是全體中華民族的祖先,一滴血一滴汗得到的,他們不斷的在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也為後輩留下了一片陰涼。我們不能坐等這些,我們要繼承他們的精神,繼續開拓創新,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讓中華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6. 我國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1、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7. 我國有哪些世界文化瑰寶

北京故宮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長城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敦煌莫高窟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武當山古建築群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麗江古城
平遙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北京頤和園
北京天壇
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明清皇家陵寢
清東陵
清西陵
明十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
洛陽龍門石窟
大同雲岡石窟
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
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泰山
廬山
黃山
武夷山
武陵源
九寨溝
樂山大佛

8. 中國古代有哪些文化瑰寶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1、漢服

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

2、中醫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3、武術

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人民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是修習一門制止侵襲的高度自保技術,它在切實解決安全問題的基礎上,使我們的頭腦得到應變能力的訓練,簡便易行、能夠輕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體素質,防衛健身,精進卓越,快樂通融。

4、絲綢

一種紡織品,用蠶絲或合成纖維、人造纖維、短絲等織成;用蠶絲或人造絲純織或交織而成的織品的總稱。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

5、茶道

中國不僅是茶的故鄉還是茶文化的歷史發源地,它最早的記載於我國的第一部葯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後來慢慢的發展成了修煉身心的文化藝術。茶道不僅在中國很火,甚至在世界各地都有著它的擁護者,尤其是日本,茶道的受重視程度遠超中國。

閱讀全文

與我們中國有哪些文化瑰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0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3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2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499
哪個國家恨中國 瀏覽:592
義大利體和拉丁體哪個好看 瀏覽:569
越南回廣西坐什麼航班 瀏覽:324
二戰為什麼義大利成了戰勝國 瀏覽:618
中國為什麼和印尼不好 瀏覽:461
有哪些國家幫助了中國疫情 瀏覽:406
中國風影響力如何 瀏覽:633
越南蘸水怎麼弄 瀏覽:960
中國電機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518
中國銀行對公轉錯了多久能退 瀏覽:672
哪裡可買義大利石楠木 瀏覽:24
伊朗貨幣有什麼 瀏覽:140
想去越南玩需要辦理什麼證 瀏覽:518
在印尼買一瓶灌桶需要多少錢 瀏覽:269
伊朗阿巴斯什麼航線 瀏覽:539
中國是學什麼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