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低空開放的中國發展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昨天表示,民航局將在吉林、廣東、黑龍江三省低空開放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湖南、湖北、廣西與內蒙古東部擴大試點范圍,爭取到2015年實現全國低空空域的全面開放。
李家祥解釋,這也是鼓勵和支持私人飛機的一項舉措,但是在全面開放之前,會對低空領域的通用航空器飛行制定嚴格完備的標准。 將在6管制區深化試點
2010年,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8月印發《關於深化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低空空域改革試點自2011年起開始向全國推廣。對於低空空域管理,將按照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三類劃設進行管理。 管制空域,需要提前申請並接受航管部門管制指揮;監視空域,則僅需要備案,確保雷達看得見、能夠聯繫上;報告空域,則類似於自由飛行。
與此前低空空域全部實行管制管理相比,分類管理在改進審批、簡化審批程序和縮短審批時間上有很大進步。
關於千米以下低空放行,原則上是垂直地面1000米以下,可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要求,具體劃設高度范圍,經報批後嚴格執行。
意見還要求國家民航局會同空軍一起研究論證在現行航路內、高度在四千米以下,按照「監視空域」管理辦法,為通用航空飛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務。
按照三類空域劃設要求,空軍在長春、廣州兩個試點地區劃設了13個報告空域、4個監視空域、21個管制空域,其中報告空域和監視空域占兩個分區面積的60%,滿足了當地通用航空飛行需求。
據了解,長春、廣州飛行管制分區試點已於2010年底完成,空軍還計劃今年在沈陽、廣州飛行管制區和6個飛行管制分區組織深化試點。這位負責人說,將力爭在今年底前完成組織深化試點運行。試點結束後,國家將研究出台低空空域管理政策法規。如果進展順利,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望明年在全國推開。
軍航使用空域佔23.51%
對於中國目前的空域利用情況,新華社記者從中國國家空域技術重點實驗室得到的數據是,中國目前實際可用空域面積為998.50萬平方公里。其中,民航日常使用空域面積319.53萬平方公里,佔32%;軍航日常使用空域234.72萬平方公里,佔23.51%。
此外,臨時航線佔用面積約為54.97萬平方公里,佔5.51%。還有部分空域未被有效利用,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人煙稀少地區。
空軍相關部門介紹,「十二五」期間,空軍將開放6個機場實行軍民合用。此前,空軍已開放63個機場、關閉(調整)380個訓練空域。
作為全國飛行管制的統一組織實施者,空軍有關方面稱將採取有效措施緩解航班延誤現象。
中國國家空域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介紹說,2010年全國航班延誤調研結果表明,在影響航班延誤的因素中,航空公司運行管理佔42.3%,流量控制佔26.1%,惡劣天氣影響佔20.9%,軍事活動影響佔7%,機場保障及其他因素佔3.7%。民航局公布的《2010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報告》與此基本一致。
Ⅱ 我國通用航空何時開放
1、根據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的規定,2016-2020年為低空空域合理開放時間。
2、開放後,駕駛自己造的飛機屬於試驗飛行,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需要審批。
3、需要向局方審批後才能進行試驗飛行。
4、低空開放後,根據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的意見,按照飛行的空域范圍,如果屬於報告空域就不需要進行審批。
5、目前,無論是駕駛自己造的飛機還是有適航證的飛機,如果未經批准上天飛行,輕者有可能是行政處罰,重者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Ⅲ 中國低空飛行什麼時候開放
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小組討論會後表示,近期將在吉林、廣東、黑龍江三省低空開放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湖南、湖北、廣西與內蒙東部擴大試點范圍,爭取到2015年實現全國低空空域的全面開放。中新社發
Ⅳ 中國低空什麼時候開放,低空空域開放政策
2020年前,國家發改委將重點推進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加快通用機場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強化全程安全監管等五大任務。
為擴大低空空域開放,中國將推進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簡化通用航空飛行任務、飛行計劃審批或者備案的程序。
Ⅳ 中國什麼時候可以實現城市低空出行
我有關注到吉利旗下的沃飛長空的,正在大力開展城市低空出行,已經和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先驅 Volocopter 達成了合作,說是很可能3-5年內就可以在國內統一實現城市低空出行。
Ⅵ 低空空域的空域開放
2012年推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獲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導意見》明確,在北京、蘭州等5個飛行管制區分類劃設低空空域。這意味著60年沒變的空域劃分和低空空域管制有望正式破冰。
按照現行空域管理體制,我國空域在國家空管委的統一領導下,航路內由民航提供管制指揮,航路外由軍航負責管制指揮。這種空域模式無法實現通用航空空域使用靈活、多樣的要求。此外,目前我國所有空域均屬於管制空域,各類飛行必須經批准方可實施,空域使用審批程序復雜,保障職責分工不明確。
《意見》提出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實施步驟,提出了未來5-10年的改革目標。此前珠三角和東北兩個地區作為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開放的試點,2013年將在全國推廣。
Ⅶ 中國低空空域的開放飛行政策出台了嗎
1.幾經修改完善後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日前已上報決策部門,如無意外,將在年內正式下發。
2.據了解,規定從空域分類劃設、空域准入使用、飛行計劃審批報備、相關服務保障、行業監管和違法違規飛行查處五大方面,就未來我國真高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管理使用進行了詳細、有實操性的規定,將成為未來我國低空空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據。
3.此外,意見稿還就空管系統等的建設提出具體要求。業內人士認為,該政策的出台,後續將帶動基礎設施如通航機場、空管系統等的一系列建設潮,製造、運營、維修、培訓等通航各環節將涌現投資機會。
Ⅷ 中國領空對私人開放嗎
中國領空對私人開放,但都是有條件的,需要報備的。
有例為證:假如中國領空不對私人開放,靠小品發財買飛機的趙某人,飛機豈不成了玩偶,怎麼到處顯擺呀!
中國領空對私人開放的條件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一是中國公民;二是合法活動;三是正常申報;四是經過批准;五是具有飛機駕照;六是規定批准時間段內。。。。
未經批準的私人擅自飛行,都要自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Ⅸ 中國低空開放政策
法律分析:2018年10月12日,為了進一步加強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保證低空空域安全高效使用,民航局結合我國通航發展需求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實際情況,印發了《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新方案中提出了兩大目標,分別於2022年初步建成三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2030年該體系需全面覆蓋低空報告、監視空域和通用機場。
法律依據:《關於印發《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 第五條 發展目標。按照確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形成功能層次清晰、體系布局合理、資源數據共享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實現與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目標趨同相向而行、與通用航空業發展需求匹配相互適應、與運輸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協調發展相互支撐,推動航空市場充分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Ⅹ 現在國家允許飛機低空飛行不是不行的嗎
2014年11月2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民航局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會議上確認,正在沈陽、廣州飛行管制區,海南島、長春、廣州、唐山、西安、青島、杭州、寧波、昆明、重慶飛行管制分區進行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力爭2015年在全國推開。這意味著我國自明年將開放低空管制,允許私人飛機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除了「禁飛區」,不必得到軍方的批准。
《航空法》已列入國家立法
據會議透露,航空法已列入國家立法計劃,力爭明年進入立法程序,《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空域使用管理條例》等法規的修訂制定,也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本次會議還討論了《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規定》、《通航空管信息服務站系統建設和管理規定》、《目視飛行航空地圖管理規定》等法規草案。
4年來,中國通航企業、通航飛行器迅速增長,2013年通航飛行小時比2010年增長近500%。據中國民航局預測,5年後中國通航作業飛機將超過5000架,國內通用航空需求總價值將達15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