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毛主席長征的時候, 為什麼叫「李得勝」
因為1947年到1948年胡宗南率領30萬國民黨部隊對我西北解放區大舉進攻,即所謂的重點進攻。駐扎在延安的中央軍委決定放棄延安城,轉戰陝北。為了保密,中央軍委化名「昆侖縱隊」,毛澤東也取了一個別名——「李德勝」。用他老人家的話說,其意義就是,中國人民理應得勝,而且,這三個字的諧音是「離得勝」,意為「離開延安,取得勝利」。所以,毛主席十分喜歡這個名字。也就在轉戰的過程中,毛澤東把他的兩個女兒的姓氏改為「李」,即李訥和李敏。另外的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兩個女兒。
Ⅱ 毛主席和女兒李納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導演: 周力
編劇: 羅星 / 韓三平 / 周力
主演
類型: 劇情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集數: 15
Ⅲ 毛主席有幾個兒女分別叫什麼名字
毛主席有七個兒女,分別叫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楊月花、毛岸紅、李敏、李訥。
1、長子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1950年參加朝鮮戰爭,遇美軍飛機轟炸而陣亡。
2、次子毛岸青1923年11月2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2007年3月23日凌晨4:18在北京301醫院逝世。
3、三子毛岸龍1927年生於湖北武漢。1931年,在上海因患腹瀉性緊口痢疾,送廣慈醫院救治無效死亡。
4、長女楊月花1929年生於福建龍岩,沒過半個月被送給當地鄉人撫養。1973年被找到並確定身份。在世。
5、四子毛岸紅1932年11月生於福建長汀。長征後,交給毛澤覃和賀怡撫養,後毛澤覃犧牲,毛岸紅下落不明。
6、次女李敏1936年冬生於陝西省保安縣(今志丹縣)。曾在國防科委工作,現健在。 1959年,在北師大讀書期間,與炮兵副司令孔從洲的兒子孔令華結婚,1962年生子孔繼寧,1972年生女孔東梅。
7、三女李訥1940年8月生,1959年進北京大學歷史系。1990年退休,2003年任全國政協委員。
Ⅳ 毛主席有幾個子女
毛主席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1、毛岸英
毛澤東和江青的女兒,1940年出生於陝西延安,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退休前在北京市委工作。曾任全國政協委員。
Ⅳ 誰知道毛主席女兒李訥
李訥(1940年- )江青獨生女兒,生於延安;毛澤東幼女。據說「鼻子和眼睛酷似她的母親」,清秀;但「臉型、額頭和嘴卻極像她的父親,她的膚色微黃,像她的父親」,身材較胖「也像她的父親」。
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以「肖力」姓名,供職於《解放軍報》社。1967年1月13日組織「革命造反突擊隊」,貼出「解放軍報向何處去」的大字報揭批胡痴(其時任新華社代社長、全軍文革小組成員)、宋瓊以及楊子才等領導,左右了報社的運動方向。1月17日,林彪簽署的《給解放軍報社革命同志的一封信》(毛澤東批示「同意,這樣答復好」),肯定這一行動「在報社內部點起了革命火焰」。先後擔任軍報版面組(一說「中央文革記者站」《快報》)組長、解放軍報總編領導小組組長(相當於總編輯)。197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974年至1975年先後任中共北京平谷縣委書記和北京市委副書記。
1976年後曾一度賦閑;兩周探望一次母親江青,1984年江青保外就醫時一度與其同住。1986年到中國共產黨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工作;1990年代退休。住北京萬壽路四室一廳單元房。有一專用書房,喜讀史書。書法學其父、其母。除了參加家族祭奠活動以外,深居簡出。2003年任全國政協委員。2001年有報道說她患有嚴重的腎衰竭和多種疾病,因透析費用昂貴而不克治療。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遵其父囑「要在下面選擇,找個一般人」,第一次婚姻(1970年)嫁給一位徐姓丈夫(中央辦公廳北戴河管理處所屬內部招待所服務員),毛澤東以一套馬列選集相賀。育有一子徐小寧,離異而終;後與王景清(1929年生,陝西神木縣人,延安警衛團戰士,曾任昆明軍區怒江軍分區參謀長)結婚(1984年)。其子徐小寧改名王效芝,由打工而經商。
(參考資料:邢志遠《那年奉命尋李訥》;馬社香《紅色第一家族》;張聶爾《擁抱生命》;園丁《「肖力」是怎樣走上神壇的?》,《南方周末》1999年2月12日)
Ⅵ 在電視劇《延安頌》里毛主席有個叫驕驕的女兒她是誰
是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女兒李敏,因為毛澤東和賀子珍一共有六個孩子,最後留在他們身邊的就只有李敏,所以叫嬌嬌。賀子珍的第一個孩子早夭,第二個孩子毛毛在長征前送人;第三個孩子是女孩,出生在長征中,生下來不久就送人了;第四個孩子早夭;第五個就是李敏;第六個孩子是個男孩,沒有中國名字,是賀子珍到蘇聯養傷的時候生下來的,出生半個月後就死了。
Ⅶ 毛主席女兒李娜被老師叫家長來是哪部電視劇,第幾集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第八集33分
Ⅷ 毛主席女兒李那給老師提見意是什麼電視劇
是《換了人間》。
劇中剛剛由南京回到北平的聯絡代表劉仲容報告,李宗仁固然求和態度不變,但迫於各方面壓力愈加搖擺不定。至於白崇禧,還是堅決反對中共渡江。
與此同時,李娜在教室中和音樂老師起了爭執,李娜直接說出了音樂老師的錯誤,應該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老師因為說不過李娜,要求見李娜的家長。
國共雙方第一次正式會談,周恩來對草案的各條作了說明。第二次正式會議,會上宣布了協定的修正案。談判以4月20日為限期督促南京政府表態。南京代表團派黃紹竑、屈武攜《國內和平協定》修正案飛南京請示,希望南京政府能接受這一協定。
劇集評價
《換了人間》開篇時,畫面中毛澤東和周恩來正走在咔咔作響的薄冰上,以凝重的神態研討即將到來的勝利,以「如履薄冰」的心態謀劃著如何坐天下這篇大文章。這一頗具匠心的歷史畫面不僅把觀眾代入那個年代,並迅速融入故事情景之中,而且以開門見山的形式展示了電視劇的主題:換了人間。
該劇思想的精深表現為對1949年至1954年這一偉大轉折時期歷史主題與時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該劇藝術的精湛表現為,既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尊重歷史真實性,同時運用藝術的形式,創造性地塑造和表現了眾多性格鮮明、形象飽滿、內涵豐富的歷史人物形象。尤其對毛澤東同志的塑造和展現,以細節的方式展示其性格的豐富性,如他在西柏坡吟誦《沁園春·雪》最後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突然降低了聲調和放緩了節奏,他深吸了一口香煙,眉頭緊鎖,若有所思,目光嚴厲,神態堅定。以此展示了革命偉人對「共產黨人坐天下這篇大文章」的憂患意識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
與此同時,毛澤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一面在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他對小女兒李訥的舔犢深情與無限眷戀,飽含滿滿的父愛和家庭的溫馨,對初從蘇聯回國已經不會說漢語女兒嬌嬌(李敏)的父女相認和緊緊擁抱,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劇作既以藝術的方式展現了偉人的雄韜大略與英雄氣魄,同時也以細節的方式表達了作為血肉之軀的喜怒哀樂和人性之常的豐富與敏銳,詩意化地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來自人民並與人民同情共感的人民領袖形象。
劇作既以藝術的方式展現了偉人的雄韜大略與英雄氣魄,同時也以細節的方式表達了作為血肉之軀的喜怒哀樂和人性之常的豐富與敏銳,詩意化地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來自人民並與人民同情共感的人民領袖形象。
Ⅸ 為什麼毛爺爺的兩位女兒不姓毛而姓李
1、毛在抗戰勝利後,為了保密,改名為李000德勝。意思是離開延安獲得勝利、
2、毛很喜歡這個名字,所以給女兒起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