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高科技哪些不足

中國高科技哪些不足

發布時間:2022-09-07 20:52:42

❶ 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別是什麼針對不足,應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題干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別是什麼?針對不足,應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是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分析概括內容要點能力。本題有兩個問,第一問: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別是什麼,屬於考查學生篩選信息能力。信息篩選點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一個是中國科技發展的不足。通讀選文,可以確定本題的答題區域在材料三,仔細閱讀材料三,根據材料三中「近些年來,中國在全球高科技領域不斷追趕的態勢愈發突出,在不少領域實現『並跑』乃至『領跑』」「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開采等諸多方面,中國都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的科技創新成就,以及中國日益迸發出來的科技創新潛力,值得充分肯定」「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和成就足夠令人自豪。中國的科技創新成就,以及中國日益迸發出來的科技創新潛力,值得充分肯定」「從當年的『兩彈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進展,中國的科技發展很多時候都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實現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強不息的結果」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是發展速度快,成就突出;立足自身,富有創新意識,發展潛力大。根據在材料三中篩選出的「一旦核心技術受制於人,不知道哪天就會被人『釜底抽薪』。這樣嚴酷的現實,中國企業必須時時警醒」「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堅持不懈的深入研發,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在晶元、發動機等很多方面,我們需要下定決心,咬緊牙關,攻堅克難,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業」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中國科技發展的不足是部分領域發展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有待突破。根據在材料三中篩選出的「美國商務部日前對中國中興通訊公司採取出口管制措施。這一事件給中國科技企業敲響了警鍾,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業以更長遠眼光,謀求更自主、自強的發展」「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這一在深刻洞察基礎上發出的自強之聲,應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念茲在茲的信條,讓中國科技企業發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堅實」「國外的封鎖從來阻擋不了中國科技進步的步伐。外人越是『卡脖子』,我們越要加速厚植創新土壤,加快推進『中國製造2025』戰略」「我們也不會因為某一方的技術封鎖而選擇自我封閉。在持續深入開放的進程中,中國會加強與世界各國互通有無,其中自然也包括科技領域的共同進步」等信息以及第一問概括出的中國科技發展的不足之處,可以分析概括出針對不足指出,中國應該採取自力更生,堅持不懈;深入研發,厚植創新土壤;與世界各國互通有無等措施發展科技。

❷ 中國的科技怎麼樣有哪些不足怎嗎改進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❸ 中國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哪些領域還跟美國等西方國家存在差距

中國目前在科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我們的自主核心技術比較落後,比如像電子晶元。跟美國等西方國家存在差距如下:

一、科技水平

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興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電子計算機等技術在這一時期高速發展,世界也由此進入了「信息和科技」時代。當時西方國家則利用科技優勢在極少的成本下,在全世界掠奪財富,並且逐漸拉開了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

而中國在建國後還是一窮二白,在科技領域也非常落後。之後,在國家發展過程中,中國也意識到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並且越來越重視教育和創造力。現如今,中國在並不擅長的科技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在航天和原子能領域,中國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當然,中國的整體科技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不過隨著中國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未來可期。

二、經濟水平

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已經是世界第二,雖說與世界第一的美國還有很大差距,但是以中國目前的體量和發展趨勢,超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重點是在人均GDP方面,中國目前的人均GDP接近一萬美元,排名世界第76。西方國家的人均GDP普遍是2萬到6萬之間。

在生活水平上比中國有優勢。當然,造成這樣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面所說的科技水平的差異,以及中國體量太大,很難「一夜暴富」,需要「先富帶動後富」。人均GDP並不能代表一切。在當今世界,經濟總量才更具有影響力。

龐大的經濟總量意味著中國的市場大,創造的財富多,發展潛力當然也更大。



三、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指的服務類產業,中國在這方面也並不佔優勢。比如日本的旅遊業和動漫業很發達、美國的綜合技術業很發達、法國的奢侈品業很發達、英國的金融業很發達。這些都給西方國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以及極大地推動了本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中國由於起步比較晚,在這方面還處在發展當中,但是潛力很大。

四、民族自信

無論什麼時候,民族自信對一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然而在這方面,中國並沒有西方國家那麼強。現如今,很多中國人已經潛移默化地把西方國家看得更高,甚至有點崇洋媚外的嫌疑。比如說如今的「英語」地位在中國就很高,從小學到最高學歷,都必須要過英語這一關。

還有,如今西方人的節日也在中國流行起來,比如「聖誕節」、「感恩節」、「平安夜」。其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民族自信落後於西方國家。為什麼中國人必須要學外國語言,甚至95%的中國人以後都用不到?中國人為什麼要過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卻越來越不重視。

中國在歷史一直都很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創造了無數的財富,現如今中國的快速崛起也讓世界為之驚嘆。而西方國家只是在近代才崛起,有很多東西都沒有經過歷史的洗滌。總而言之,我們現在並不比西方國家更差,我們有理由自信,也必須自信。

五、總結

目前中國已經非常強大,但是並沒有做到最強,相比西方國家,我們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分別是:科技水平、經濟水平、第三產業以及民族自信。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都會有所改善,我們必須要對自己有信心。

❹ 中國高科技技術方面有哪些欠缺

航空發動機是最大短板,其次是坦克用大功率柴油機,然後是常規動力潛艇的推進(主要還是柴油機)。最後是潛艇消音技術

❺ 我國在科技發展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我國在科技發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有:

1、科技進步主體錯位

在我國傳統科技體制下,政府是科技進步的唯一主體,企業作為政府行政機關的附屬物,僅僅是科技成果的被動受體。這種政府主導型科技進步機制的最大缺陷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嚴重不足,科技進步缺乏充滿活力的微觀主體。這是導致我國長期以來科技發展嚴重滯後的根本性原因。

8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開始向獨立的經濟主體和市場主體轉化,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有所增強。但是,迄今為止,從總體上看,政府主導型科技進步機制仍未發生根本改變,企業作為科技進步主體的地位仍未真正確立。

2、科技成果的推廣擴散能力較差

技術擴散是指一項創新在最初的商業之後的繼續利用,它包括別的創新者使用採納這項創新,也包括原來的創新者擴大它的用途。技術擴散對提高新技術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它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由於科技體制改革滯後,我國科技成果與生產環節相脫節,科技成果的擴散能力較差,大批有實際經濟價值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許多科技成果長期停留在樣品、展品或禮品階段,科技成果的利用率很低。

3、全民科技文化素質較低,科技人員數量較少

目前,我國每萬人中科技人員的比重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科技人員的總體素質也不高,全國科技人員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比例很小。

我國科技人員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處於生產第一線的企業科技人員太少,在工業企業中,從事技術開發的科技人員更少。目前,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擁有工程技術人員約178.5萬人,從事技術開發的不足36萬人,平均每個企業只有5人。

提高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辦法: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和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國家和各級政府要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抓好人才的培養,建立國家科技獎勵制度,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堅持對外開放等。

2、中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敢於質疑,善於質疑,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多參加小製作、小發明,敢於創新,善於創新,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態度結合起來。

❻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不足之處

1、發達的聯想能力。基於中華民族極其豐富的經驗、悠久的文化傳承而形成龐雜繁復的感性認識和人生感悟,表現為別具特色的、發達的聯想能力。這是優點也是不足,因為更易關注事物的外在聯系、現象聯系、偶然聯系(或然聯系)甚至某些「可能的聯系」。中國式「謠傳」的繁多和巨大影響力就是聯想能力發達的表現。

2、深刻的洞察力。某些高明人士總是力求以其敏銳的直覺和豐富的經驗來把捉事物「內在的聯系」、甚至「本質的聯系」、「必然的聯系」,而其發現也常常「雖不中亦不遠矣」。

3、邏輯嚴謹性不足。由於在傳統文化中缺乏系統的邏輯學研究、進而在求知生涯中缺乏系統的邏輯訓練,以致中國人感性認知和感悟多而知性和理性少,長於思維和情緒引領而拙於嚴謹的、系統的理論論證。

4、實證性研究缺乏。長期止步於感性認知、感悟現象及其或然性、「可能性」,而不求將之邏輯化、數字化、系統化;滿足於經驗與洞察,而不思進行分門別類的實證研究、科學研究。

(6)中國高科技哪些不足擴展閱讀:

在文化上實行高強度的文字獄,科舉上是僵化的八股文。所以中國古代的科技以及在經濟上也也就被扼殺在襁褓之中。到了清朝時期,雖然有人人稱頌的』「康乾盛世」,但是在康乾盛世的背後,人們無論是思想還是經濟上都無比僵化。

中國古代有著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並且視普通的自然科學為洪水猛獸。君權神授、天命論的思想一直在人們心中。比如說皇帝家裡的房子被雷劈,就會將其視為上天在懲罰,當然這些奇怪的現象在中國人的心中當然不會往科學的角度上想。

❼ 中國高科技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

國家科技創新發展和國防與軍隊建設三步走戰略部署確定的機遇。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較大的提升。到2035年,躍身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實現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現代化。

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和一流軍隊。三步走戰略部署給我國科技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航天科技、「四新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的四個領域。以晶元和元器件、雲操作系統、區塊鏈、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技術加速發展,人類進入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萬物互聯時代,將對產業結構、產業形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決定性影響。

二、挑戰

高科技發展使我國面臨發展速度的挑戰。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明顯存在的科技差距,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壓力,而且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我國與發達國家並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這就意味著,我國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並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否則科技差距有可能拉大,進而導致發展差距拉大。

(7)中國高科技哪些不足擴展閱讀

高科技發展為我國提供了縮小科技差距的機遇。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將使全球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並產生關聯、輻射的現象。通過積極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我國能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客觀存在的科技差距,提高創新能力,為新世紀的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高科技發展同時為我國提供了加快高新科技產業化的機遇。在全球競相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背景下,我國能深入探討「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操作步驟,積極創造各方面的條件,加強硬環境和軟環境建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進程,不斷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

❽ 中國軍事高科技有哪些不足

科技方面沒有最好,只有不斷的攀登。各國也都是如此,

❾ 中國科技的不足

1.指導思想有了偏差:原來是"自力更生",我們搞出了「兩彈一星」。現在一心搞「引進」,結果外國凡是高科技的就卡著不買,結果現在什麼關鍵技術中國都沒有。。。
2.投入不足。科研經費嚴重不足。
3.文化意識有問題。過去科研人員還受尊敬,現在比不上買X的、
4.全民族對科技重視不夠。

閱讀全文

與中國高科技哪些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富士康印度工廠生產什麼時候 瀏覽:711
義大利為什麼這么熱 瀏覽:421
義大利壹佰文化傳媒怎麼樣 瀏覽:337
中國有多少徐國美 瀏覽:110
伊朗的教為什麼是第一大教 瀏覽:452
印度軍隊為什麼要用頭巾包頭 瀏覽:70
印度出嫁和中國出嫁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803
印尼手機官網怎麼找 瀏覽:535
30萬越南幣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17
印尼航空都提供什麼 瀏覽:206
在伊朗結婚需要什麼 瀏覽:251
中國多少種菩薩 瀏覽:887
印度淘汰產品如何 瀏覽:36
宋代從越南引進的新品種是什麼 瀏覽:746
印尼紅礦多少一噸 瀏覽:6
伊朗跟阿富汗是什麼關系 瀏覽:188
越南一百萬盾能買什麼 瀏覽:517
印度人眼罩怎麼樣 瀏覽:996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裡 瀏覽:451
印度德爾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