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旅遊市場主體包括哪些
旅遊市場的構成要素
從經濟學的角度說,旅遊市場是由三個要素構成的,即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和市場中介。其中,旅遊市場主體是指參與旅遊產品交換的買者和賣者,即旅遊產品的消費者和旅遊產品的供應者;旅遊市場客體是指可供交換的旅遊產品;旅遊市場中介是指介於旅遊產品買者和賣者之間的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媒介和橋梁,如旅遊中間商和其他中介機構以及旅遊價格、旅遊競爭、旅遊網站、旅遊信息與旅遊問詢中心等。
二、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及其特點
1.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構成
我國入境旅遊市場是指我國境外的客源市場,它由外國人市場、華僑市場和中國港澳台地區市場三部分組成。
2.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主要特點
(1)我國的入境旅遊人數一直在上升,自1980年在世界排名第18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2)在入境遊客人數中,我國香港,澳門,台灣的遊客仍占絕大多數,如1978年佔86%,2016年仍佔79.7%,主體地位仍然穩固。
(3)我國的外國人旅遊市場基本穩定,除美國一直是我國旅遊的主要客源國外,其他主要集中在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其中排名前十的旅華客源國分別為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泰國。
(4)入境遊客的主要目的以了解中國特色文化和游覽觀光為主,即集中在山水風光、文化藝術和美食烹調等方面。持這種目的的遊客2016年占入境總人數的33.4%。
(5)隨著我國入境遊客人數的增多,我國的旅遊外匯收入也在穩步增加,在世界各國的排名不斷上升,從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三、中國國內旅遊市場及其特點
1.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的范圍
我國國內旅遊市場是指大陸范圍內的旅遊市場,即境內旅遊市場。
2.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的主要特點
(1)國內旅遊市場規模大,發展潛力足。無論是出遊人數還是旅遊消費總額都遠遠超過了入境旅遊市場。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旅遊人數一直在增加,從1984年的2億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0億人次,我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2)旅遊形式以散客為主。在國內旅遊中,絕大多數遊客都採取的是自助游,旅行社組織的只佔很小一部分,如2016年只佔出遊人數的35%
(3)旅遊消費增長快,但消費水平仍較低。1985年,我國國內旅遊消費總額為80億元,2016年增至3.94萬億元,年均增長12.19%。然而、在人均消費額上,2016年我國國內旅遊遊客的支出摺合美元約為133.6美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而同年我國接待入境遊客則人均支出為869.56美元。
四、中國出境旅遊市場及其特點
1.中國出境旅遊市場
出境旅遊是指中國公民到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它是我國公民境內旅遊需求向境外的延伸,是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公民的出境旅遊包括出國旅遊、邊境旅遊和港澳台地區旅遊。2016年,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均消費為900美元,比同年境外來華遊客人均消費高30.44美元。
2.中國出境旅遊的主要特點
(1)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發展速度快,消費水平高。出境旅遊人數由1987年的32.8萬人次增至2016年的1.22億人次,年均增長12.26%;出境旅遊消費由1991年的4.17億美元增至2016年的1098億美元,年均增長12.49%。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
(2)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以自助游為主,但跟團游的比重在提高。2016年的出境旅遊總人數中,自助游的遊客為6472.9萬人次,跟團游的遊客為5727.1萬人次,前者佔53.1%,後者佔46.9%。但是與2012年跟團游遊客數量占當年出境旅遊總人數34%相比,有顯著提高。
(3)出境旅遊目的地以亞洲國家和地區為主DP。2016年,被列為我國出境旅遊目的地首站的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除美國外其餘9個均位於亞洲和周邊地區,占當年出境全部人數的31.24%。
(4)在出境消費行為上,中國遊客的消費方式正在實現從「走走走」「買買買」到「慢慢慢」「游游游」的理性轉變。雖然近年來遊客在境外購物仍然為花費最高的項目,但購物所佔比重在收縮。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遊客境外旅遊不再只是走馬觀花式的游覽和熱衷於購物,隨著出境次數的增加和旅遊意識的提高,中國遊客境外旅遊逐漸回歸旅遊的本源更加註重對目的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深度體驗。另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發布的《2016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屮國遊客對旅遊服務項目的關注度分別為交通33.7%、景點20.9%、美食15.4%、購物6.5%、出入境5.1%、天氣3.5%、外匯兌換2.9%。
㈡ 目前中國最大的旅遊客源市場是
目前中國最大的旅遊客源市場是那些60歲以上退休的老年人,他們經濟條件嗯,非常好,而且又有時間,家庭負擔很輕,孩子又大了,所以他們就出去旅遊,這些人是旅遊的客源,抓住了這些人旅遊的心理,那麼旅遊業就會興旺發達
㈢ 國內旅遊的兩大市場
旅遊市場通常是指旅遊需求市場或旅遊客源市場,即某一特定旅遊產品的經常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從經濟學角度講,它是旅遊產品供求雙方交換關系的總和;從地理學角度講,它是旅遊市場旅遊經濟活動的中心。屬一般商品市場范疇,具有商品市場的基本特徵,包括旅遊供給的場所(即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消費者(即遊客),以及旅遊經營者與消費者間的經濟關系。旅遊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的區別在於它所出售的不是具體的物質產品,而是以勞務為特徵的包價路線。同時,旅遊供給與消費過程同步進行,具有很強的季節性。
㈣ 我國的旅遊市場包括
我國的旅遊市場包括國內旅遊市場、出境旅遊市場和入境旅遊市場三大市場。
㈤ 我國旅遊主要客源市場
主要客源市場在大城市,這里的人有很強的健康意識,喜歡旅遊休閑,放鬆自己的心情。
㈥ 旅遊市場的概念是什麼
旅遊市場通常是指旅遊需求市場或旅遊客源市場,即某一特定旅遊產品的經常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從經濟學角度講,它是旅遊產品供求雙方交換關系的總和;從地理學角度講,它是旅遊市場旅遊經濟活動的中心。
屬一般商品市場范疇,具有商品市場的基本特徵,包括旅遊供給的場所(即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消費者(即遊客),以及旅遊經營者與消費者間的經濟關系。旅遊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的區別在於它所出售的不是具體的物質產品,而是以勞務為特徵的包價路線。同時,旅遊供給與消費過程同步進行,具有很強的季節性。
(6)中國的旅遊市場有哪些擴展閱讀:
旅遊業基本特徵:
由於旅遊業主要通過勞動服務的勞務形式,向社會提供無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價值,以滿足旅遊者進行旅行游覽的消費需要。其行業的基本特徵是非生產性的,所以又稱無煙工業。
旅遊業從整體上看,它不是實現商品流通的經濟部門,而是憑借旅遊資源,利用旅遊設施,提供食、住、行、游、娛、購的勞務活動,去滿足旅遊者旅行游覽消費的需要。所以也稱為無形貿易。
(1)旅遊業的依賴性;
(2)旅遊業的綜合性;
(3)旅遊業的脆弱性;
(4)旅遊業的波動性;
(5)旅遊業的季節性;
(6)旅遊業的帶動性;
(7)旅遊業的涉外性;
(8)旅遊業是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㈦ 中國三大旅遊市場包含哪些遊客,有何特點
當前我國各級政府搶抓機遇,大力發展大眾旅遊,促進旅遊消費。我國旅遊消費規模穩步擴大,結構快速變化,質量持續提升。
2016年,在穩定的宏觀經濟和社會環境的保障下,國民旅遊需求不斷釋放,旅遊消費持續升溫,產業投資和創新更加活躍。在全域旅遊、廁所革命、「旅遊+」戰略、打擊「不合理低價游」等工作的推進下,各地旅遊消費環境日趨完善,旅遊保障體系日益健全,旅遊消費市場秩序不斷優化。在不斷升級的旅遊需求推動下,自由行、品質游、度假休閑旅遊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旅遊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重要選項。據分析,2016年我國國內、入境和出境旅遊三大市場旅遊人數47億人次,旅遊消費規模5.5萬億元。
當前我國旅遊消費與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眾旅遊上升為國家戰略。當前,國內旅遊年人均花費增長到880元,旅遊銷售加入到以采購電器、服裝、生活用品為主題的「雙十一」促銷戰中,成為人們日常采購的主要對象,家庭旅遊佔比達60%,好友組織的出行佔比在20%左右。自由行成為主要出行方式,自駕游、鄉村游持續升溫,帶動全域旅遊示範工作順利開展。當前國內、入境、出境旅遊三大市場的自助遊客比例分別為93%、82%、61%。國內自駕游、鄉村游等旅遊形式成為出遊常態。2016年國慶期間全國鄉村游遊客人數達1.29億人次,在5.93億總旅遊接待人次中佔比21.7%,成為長假出行的主要消費選擇。旅遊消費市場在增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旅遊消費需求進一步提檔升級,郵輪、海島游、冰雪游等為代表的度假旅遊消費增幅巨大。2016年我國在線郵輪市場收入規模有望突破18億元。中國遊客總數位居全球郵輪遊客數量的第8位。
從途牛旅遊網監測的國慶長假各地方接待情況來看,北京、天津等傳統旅遊目的地增幅穩定,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遊客接待量達15%的增長率,內蒙古、甘肅等西部則以20%以上的增速呈井噴式發展。2016年,新疆、青海、甘肅、四川、寧夏等西部地區是旅遊人次同比增長最快的旅遊目的地。其它增長較快的目的地還包括遼寧、廣東、海南等。
一、2016年中國旅遊消費主要特徵
(一)旅遊消費與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眾旅遊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根據這一總體發展方向,全年國家、地方連續出台一系列促進、升級旅遊消費的政策措施。
2016年,旅遊加入到以采購電器、服裝、生活用品為主題的「雙十一」促銷戰中,成為人們日常采購的主要對象。為備戰「雙十一」市場,途牛在10周年三天大促中,銷售額同比增長294%,活動參與人數突破960萬。途牛旅遊網2016年二季度財報顯示, 80%的在線旅遊產品訂單是通過移動端完成。
這些數據表明,國民旅遊消費正趨向常態化,日常生活化,居民旅遊消費變得更加頻繁,購買決策時間進一步縮短,決策過程越來越簡化,逐漸趨同於生活用品的購買。
其中,以親子游、爸媽游為代表的家庭旅遊成為旅遊消費市場主力。中國旅遊研究院居民出遊意願調查顯示,家庭旅遊佔比達60%,其次為好友組織的出行,佔比在20%左右。根據途牛旅遊網數據監測,2016年最受歡迎的親子游線路集中在主題公園、嘉年華、房車營地等旅遊產品。桂林、三亞、麗江是最受歡迎的爸媽游線路。
(三)旅遊消費市場在增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旅遊消費需求進一步提檔升級,郵輪、海島游、冰雪游等為代表的度假旅遊消費增幅巨大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遊客調查顯示,2016年度假休閑動機的遊客比例已超過七成。郵輪、海島旅遊,避暑旅遊,冰雪旅遊等度假旅遊消費增勢顯著。其中,郵輪旅遊市場消費潛力巨大。途牛發布的《中國在線郵輪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顯示,2016年我國在線郵輪市場收入規模有望突破18億元。中國遊客總數位居全球郵輪遊客數量的第8位,但中國郵輪市場的滲透率只有0.05%,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途牛、同程、攜程是在線郵輪交易規模排名前三的在線旅遊運營商。報告還顯示,伴隨著國內郵輪母版圖的擴大,郵輪遊客源地范圍正逐漸向內地延伸,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地區成為未來最具成長潛力的郵輪客源市場。
其次,品質團、定製游成為旅遊消費升級新標志。歷年《旅遊抽樣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國內旅遊人均消費水平逐年增加,人均旅遊消費增長至2016年的880元。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遊客追求品質團、定製游等高品質旅遊產品。途牛旅遊網經營的以品質團為特色的牛人專線業務,2016年收客量同比增長77%,其定製旅遊業務同樣增長顯著,2016年7-9月和10-11月途牛定製游收客量分別同比增長67%、 66%。
㈧ 中國現代旅遊市場由幾部分構成其發展的先後順序是怎樣的為什麼會這樣
我國現代旅遊市場由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構成。其發展順序是先入境旅遊,在國內旅遊,最後出境旅遊。這種順序與當時我國的經濟水平有關系,也決定了旅遊發展順序。
㈨ 中國旅遊三大市場是指什麼
國內、出境和入境三大旅遊市場。
㈩ 我國旅遊市場的分類
旅遊市場通常是指旅遊需求市場或旅遊客源市場,即某一特定旅遊產品的經常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從經濟學角度講,它是旅遊產品供求雙方交換關系的總和;從地理學角度講,它是旅遊市場旅遊經濟活動的中心。屬一般商品市場范疇,具有商品市場的基本特徵,包括旅遊供給的場所(即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消費者(即遊客),以及旅遊經營者與消費者間的經濟關系。旅遊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的區別在於它所出售的不是具體的物質產品,而是以勞務為特徵的包價路線。同時,旅遊供給與消費過程同步進行,具有很強的季節性。
從國家旅遊局獲悉:2015年國慶假期前4天,全國大部分地區氣候適宜出行,遊客出行熱情高漲,全國旅遊市場秩序良好,國家旅遊局未接到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訴報告。10月1日至4日,全國納入國家旅遊局監測的125個直報景區累計共接待遊客1964.36萬人次,同比下降0.79%;累計門票收入10.89億元,同比增長3.1%。
假期前4天,互聯網與旅遊融合效應顯現。遊客網路預訂增速迅猛,移動互聯網預訂比例上升,眾多在線旅遊企業假日訂單增幅達到100%至300%。各級政府部門利用互聯網提高旅遊公共服務質量,旅遊企業不斷開拓"旅遊+互聯網"經營新模式,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假日旅遊出行質量。
參考資料:旅遊市場是旅遊需求市場和旅遊供給市場的總和,反映著國家之間、國家與旅遊經營者之間、旅遊經營者之間、旅遊經營者與旅遊者之間錯綜復雜的經濟關系。旅遊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是這些關系協調發展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