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基本任務是什麼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基本任務是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黨的十五大報告作了十分明確而簡潔的概括:「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於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1、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
1、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既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又是思想道德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條件。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現代化建設的智力支持問題。實現現代化需要教育、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文盲半文盲人口較多的中國要實現現代化更需要教育、科學和文化的發展。
2.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有哪些
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3. 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第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公民素質提出的綜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是對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則是對公民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兩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協調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者的內在聯系。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為的規范和理想的體現;紀律是實現理想、維護道德的重要保證;文化是基礎,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紀律觀念的重要條件。這四個方面構成了培育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整體標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始終按照「四有」這樣一個整體標准去培養人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第二,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包括文化建設在內所追求的根本目標。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長遠的理想和目標,需要一個長期艱苦的奮斗過程。培育「四有」公民,指明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目標。在現階段,加強文化建設就是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要求來引導人、教育人、培養人,逐步使全體公民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的紀律觀念和較高的文化素質,使創造精神得到充分發揮,精神境界得到極大提高,使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不斷向著更高的層次提升。
第三,培育「四有」公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我國文化建設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現階段共同理想的關系,更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扎扎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清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引導青少年珍惜年華,刻苦學習,努力掌握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真才實學,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增強紀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黨的十五大報告作了十分明確而簡潔的概括:「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鄧小平指出:「我們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時,一定要堅持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堅持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全國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黨的十五大制定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綱領,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任務,明確地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規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
有理想,是指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科學信念。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狀態和精神境界。人們只有把個人的理想同國家的民族的前途緊密相連,把個人的奮斗融匯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活動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會有取之不盡的動力之源。
有道德,是指要遵守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並使「五愛」在社會生活各方面體現出來。在現階段,共產主義道德代表著社會主義道德的發展方向,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它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有文化,是指社會主義公民應當具有良好的社會文化素質,具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所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科學文化是代表著一個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從根本上取決於大批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人才的培養。一個文盲、科盲充斥的國度是很難實現現代化的。
有紀律,是指社會主義公民應當增強法紀觀念,自覺地遵紀守法。在「四有」公民的要求中,鄧小平特別強調有理想、有紀律。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有效地把全黨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上來。
「四有」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之間密切聯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標,道德是基礎,文化是條件,紀律是保證。「四有」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和現代化建設對全體公民的社會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素養,法制紀律觀念等全面發展的要求。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和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容是: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2、堅持「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
4、堅持立足當代又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立足本國又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5、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
(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可以看作人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2、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有著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
3、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當代中國現實屬於客觀實際和社會存在的范疇,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屬於主觀認識和社會意識的范疇。
4、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當今時代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與此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
6.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根本任務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7. 怎樣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解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教育和科學對於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作用。
8.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是適應社會主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1、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理想建設,理想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分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兩個層次。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道德建設。道德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體內容。可分為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兩個層次。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誠信是規范、制度、人品)為重點。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
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
(3)紀律建設。紀律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保證,同時也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2、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覺悟的重要條件。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