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美國崛起看中國復興之路
美國的崛起對於今天的中國是很有借鑒意義的。如果將中國與美國獨立之前的「日不落帝國」做對比: 中國的東南沿海是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內地則工業化程度還很落後。恰好類似於當年的英國本土與美洲大陸的對比。中國東部的上海、深圳、北 京,類似於英國本土的倫敦、利物浦;中國中西部的中小城市和農村,類似於北美十三州。
歐洲列強的競爭成為征服世界的競爭。最終,使得英國不僅成為歐洲最強國而且成為世界最強國。當然,工業革命並沒有保證英國的永遠強盛: 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於德國,這個剛剛統一起來的半封建國家,發明了汽車;第三次工業革命出現於美國,發明了電。 美國則是在立國之初依然是一個農業國,種植園經濟是國家的支柱之一。美國是先引進了工業文明的思想和技術,而後才有經濟的工業化。 英國是工業文明創造和發展的過程,美國則是工業文明引進和再發展的歷史。因此對中國更是借鏡。
Ⅱ 美國現在對中國是什麼態度
西方主流意識上普遍瞧不起中國,現在更有向東南亞擴張的趨勢,你想想看,我們的地緣政治最多隻能算在北偏西方向有突破口,包括周遭小國也看不起我們,東南面有第一島鏈重重封鎖,西南阿三對我們虎視眈眈,北國的毛子其實是唯利是圖的傢伙。
中國不可否認有著博大的胸襟,但是缺少一種霸氣,我們可是主動放棄了日對華賠款,而隨我們一同放棄的有加拿大等國,你說加拿大受到日本多大傷害?我們又受到多大傷害?我們是反法西斯戰爭中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們對死去同胞的靈魂就是這樣玷污的么?自己都不尊自愛,怎麼能要求別人來尊敬你,戰敗後日本對美國所臣服,而更加看不起中國,我們一直在舉以色列與德國的例子,正是猶太人的咄咄逼人為他們贏得了地位,能讓德國人甚至世界尊敬他們,我們一直在重提日本的過錯,其實自身就有很大問題。
中國人的虛榮心太甚也是一大主因,為了充面子,已經到了崇洋媚外的地步,對外國人十分尊敬,甚至已經擁有超國民的待遇,而對自己的同胞卻不那麼親切,還記得文革么,光餓死的人就快有抗戰人死得多,更別說還有被折磨死的了,我可以確切地說文革我們並沒有反思到位,就已經改革開放走進新時代了。而現在電視劇的主流還是與七八十年前的日本人作戰,請問我們的歷史書描述抗戰的部分比日本人的還少,我們再提抗戰,,,,編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劇本,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不真正去了解去展示現在的日本,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上次看到被引用在日本人的一篇文章里,這是中國的兵法啊!把自己的精華拱手相讓,卻吸取一些消極的東西,這和晚清有何區別?
就說這么多,總之一個民族只有自己先自尊自愛才能讓其他民族去尊敬你。
Ⅲ 美國的崛起之路對我國的民族復興大業有何啟示
世界大戰讓別國去打,咱坐收漁翁之利。
美國的崛起之路,完全是托兩次世界大戰之福。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遠離戰場。大發戰爭財。偷襲珍珠港也是遠離美國本土。夏威夷和美國本土之間隔著個加拿大。
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讓美國去拚命。中國遠離戰場,賣武器大發戰爭財。我國的民族復興大業指日可待。
Ⅳ 美國怎麼看待中國崛起
一方面認為中國崛起可以為美國帶來更多的合作的機會,經濟上的合作多一些。
另一方面對於中國的崛起看做是一個對美國霸權的威脅和挑戰,更多的是圍堵我們的發展路線,騷擾我們的邊境。
Ⅳ 如何看待現在中國的國際環境
資源和環境是不可分的,資源的實質就是環境,要保證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護環境。我國長期以來實行資源高消耗、環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實際上我國高速經濟增長是以巨大的生態環境污染為代價的。近20年來,我國在總體上承襲了「先污染後治理」的模式,事實證明,此種模式只能帶來更嚴重的污染。我國目前環境污染現狀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1、水體污染現狀
(1)、地表水體嚴重污染
根據國家環保局2011年的統計調查的139座主要水庫中,水污染極為嚴重的劣V類水質水庫有8座。四大海區沿岸近海海域水質惡化日趨明顯。重點河口、海灣、港口、大中城市附近海域污染較為嚴重。
(2)、地下水體嚴重污染
據環境保護部門對我國118個城市地下水監測資料的評價,污染較重的城市有76個,佔64%,污染較輕的城市39個,佔33%,基本未受污染的城市只有3個,不足3%。
(3) 、降水酸化正成為新的污染源
調查表明,以煤煙型為主的大氣污染導致酸雨的覆蓋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30%,呈明顯的區域性特徵。水污染已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約因素,嚴重威脅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2、大氣污染現狀。國家環保總局對全國大城市的空氣狀況進行監測,發現污染最嚴重、最密集的大城市有3個;污染程度較重的城市相當於世界發達國家20世紀50一60年代嚴重污染時期的水平,1998年大氣污染的狀況有所改善,但仍不容樂觀。污染類型可分為煤煙型、汽車尾氣型、煤煙+汽車尾氣型和復合型。
Ⅵ 美國民眾敵視新中國的原因和影響
中國成為美國實現其全球戰略的嚴重障礙。
二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和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成為美國實現其全球戰略的嚴重障礙。因此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核心,就是如何對付中國共產黨。1946年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後,美國從其全球戰略著眼,走上了公開扶蔣反共的道路。
但在解放戰爭後期,隨著國民黨政權崩潰跡象日益明顯,為多保留一點美國在華的利益,美國開始調整其對華政策。
(6)美國如何看待中國復興擴展閱讀:
從1949年到1950年,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比賽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在蘇聯的幫助下,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抓住美國在亞太地區新出現的機會,積極策劃和准備入侵台灣,消滅撤退到台灣的蔣介石派系。
但後來,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從「棄台」轉變為「護台」,並武裝干涉中國內政,對台的進攻計劃中止。在那之後,中國共產黨和美國之間的戰場從台灣轉移到了朝鮮。
Ⅶ 美國的崛起對今天的中國實現偉大的名族復興有哪些啟示
學習美國的創業方法,不怕苦,不怕累,學習美國的包容力,團結各個民族,創造出更多的發明,更多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