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社會治安怎麼樣
目前我國社會治安算得上泰平盛世。
㈡ 1911年的中國社會狀況是怎麼樣的
正值多事之秋,先後繁盛了廣州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等。
1、廣州起義。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敢死隊130餘人直接到粵粵兩省督察廳,發動了中國共青團廣州起義的第十次武裝起義。行刑隊入總督之手,總督張明奇逃走後,起義軍燒了監察長,城外東元門和海軍司令李准派人聯手鎮壓起義的北洋軍。叛軍進行了一場血腥的戰斗,但因寡不敵眾而慘敗。
2、保路運動
1911年5月9日,為了向一群四家銀行借錢鎮壓革命,清政府,盛宣懷的鼓動下,郵政和通信部長宣布「鐵路國有」和國有化的政策Sichuan-Han和廣東漢鐵路已經在商業管理。四川鐵路建設的股東不僅有紳士、商人、地主,而且還有農民,他們購買了大部分股份。
3、武昌起義
在革命黨的努力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昌起義於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成功發動。起義的勝利逐漸導致清王朝滅亡,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這是亞洲和中國向民主共和主義過渡的開端,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2)中國社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形態是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而從與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關繫上看,是半獨立、半殖民地的國家。
也就是說,中國處於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半封建半資本主義時期。與清末相比,民國的主要生產關系少了封建性質,多了資本主義性質,這體現了民國與清末帝國的歷史特徵的不同。
從1912年到1949年,中國資本主義經濟有了比較明顯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社會生產力的性質並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對社會形態的變化作用不大。但是,從事歷史活動的人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無產階級開始走上政治舞台,領導了尚未完成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決定了中國社會開始從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社會向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因此,這一時期主要政治團體的權力興衰成為觀察中國社會形態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因素。
㈢ 當今中國的現狀如何
當今中國不僅國力強盛,人民富足,而且綜合實力相當強。不論經濟總量,軍事實力還是工農業發展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㈣ 1900年中國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中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腐敗無能,軍閥割據混戰,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㈤ 18世紀是怎樣的中國社會
18世紀正處於封建社會。
18世紀指公元1700年至1799年,中國正處於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全盛時期,即康乾盛世。
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康乾盛世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中國清朝政府統一蒙古、東北、新疆、西藏、台灣,奠定了如今中國的版圖,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一統。
通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一列改革和發明推廣御稻、雙季稻等高產作物,增加了國家的收入,減輕人民的負擔,中國人口歷史上首次破億,並連破三億。
為中國人口大國打下基礎。 廢除賤籍制度,解放了社會最底層階級的百姓,子孫代代不得翻身的命運。
(5)中國社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清朝在康熙中期以後,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至乾隆年間,江寧、蘇州、杭州、佛山、廣州等地的絲織業都很發達。江南的棉織業、景德鎮的瓷器都達到了歷史高峰。至18世紀中葉,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登基。康熙晚年,吏治鬆弛,貪污腐敗,已然成風。 1723年正月,雍正帝連續頒布11道諭旨,訓諭各級文武官員,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嚴懲。
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促進農業生產,雍正實行「攤丁入地」制度。之後,人口急劇增長。雍正廢除了賤籍,於1723年四月發出第一道「豁賤為良」的諭旨。
雍正帝在下令開豁樂戶賤籍的同時,又令各省檢查,如發現本地也存在類似樂戶的賤民,也准許他們出賤為良。
在雲、貴、粵、桂、川、湘、鄂等省少數民族地區,雍正全面實行「改土歸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區分別設立府、廳、州、縣,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管理。
這種管理體制,同內地大體一樣。雍正帝的改土歸流,打擊了土司的世襲特權和利益,減輕了西南少數民族的負擔和災難,促進了這一地區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進步。
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死,第四子弘歷繼位,即乾隆帝。乾隆帝執政期間,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為鞏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是在他統治期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也逐步落後世界的浪潮。
㈥ 五四運動後,中國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社會具有以下特點:
(1)資本帝國主義掌控中國經濟和政治命脈,決定並支配中國。
(2)中國封建勢力已經與侵略者勾結一體,是列強壓迫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3)自然經濟雖遭破壞,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國資本主義雖然產生並有一定發展,但始終軟弱,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
(5)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中國內部不統一。這與資本帝國主義斗爭和間接控制,與中國地方性農業經濟基礎上的地方割據、中國地域廣大等有關。
(6)中國人民政治權利和生活極端貧困化。
㈦ 現在中國社會怎麼樣
中國現在的社會:
1、中國現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目的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2、這需要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才俊們發揮干勁,來建設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此同時,我們一定要抵抗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防止和平演變,不要起內訌。
3、有時社會意識會落後於社會存在,但我們要相信大部分人是好的,我們的主流是好的,要牢記「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如果我們的青年再執著於西方的腐朽文化,我相信有一天他們就會亡身的。
㈧ 概括當前中國社會特點
當代中國現代化發展波瀾壯闊,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獨一無二,具有時空壓縮性。正是在這樣獨特的巨型現代化過程中,各種風險挑戰前所未有。面對巨大的人口規模、遼闊的國土面積、不平衡的區域發展、待完善的經濟社會基礎設施、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復雜局面、獨特的治理體系、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國際環境,其他國家常見的、微小的風險到了中國都可能演變為巨大的風險挑戰甚至災難,但是,中華民族具有頑強的韌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擁有更加強大的善於反思和化危為機的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又是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所不具備的,是中國應對社會風險的優勢。
㈨ 中國社會發展怎麼樣給個評價吧 是好是壞
中國目前社會發展可以說非常好。
㈩ 1921年中國的社會現狀是怎麼樣的
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共產黨創建於1921年7月23日,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至今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在中國大陸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執政黨。
(10)中國社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