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第一,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
第二,中國是經歷了深重苦難的國家。中國人民對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記憶猶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國人民希望和平、反對戰爭,所以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也不允許別人干涉中國內政。我們過去一直是這樣做的,今後也會這樣做下去。
第三,中國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在建設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有成功也有失誤,甚至發生過嚴重曲折。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註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並且取得了成功。
第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進步,經濟總量已經躍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國目前的中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並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第五,中國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我們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強調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Ⅱ 中國是什麼之國
中國是:瓷器之國,絲綢之國,茶葉之國。
中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
Ⅲ 國中國是什麼意思
國中國指國家領土完全處於另一個國家領土包圍之中的內陸國家(不可處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包圍中,也不可有海岸線)。一般認為世界上存在聖馬利諾、 梵蒂岡 、賴索托三個國中國,但部分人認為馬爾他騎士團也屬於國中國。
Ⅳ 中國全稱是什麼
中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 ,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首都北京,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區域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Ⅳ 中國屬於什麼國
中國屬於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Ⅵ 中國是什麼
「中國」二字,最早來自於對夏朝描述的文獻記載,而目前出土的西周何尊青銅器,其銘文中有「宅茲中國」,是最早出現「中國」二字的考古實物及文字記錄。 「中國」一詞,最初並不是國家或者地理的概念。「中國」,最早是國家治理的概念。天子之國自居於天地之中,是以我為主,以我為尊,天大地大,天子最大,以天子為中,以天子國為中央之國。天子中央之國,群領其他華夏族後裔諸夏之國,威鎮番外夷國。古代夏商周開始,就始稱「中國」,是泱泱中央之國,王權國家,天子之國自居於天地之中,諸夏等諸侯藩國圍守在外,四夷等外族國居於中國外圍四邊偏僻荒野之地,遷凶族於諸夏國與夷國之間,「以華變夷」,用文明同化野蠻,用先進統領落後。「裔不謀夏,夷不犯華」,這,就是最初的「中國」。而後,「中國」又特指天子所居之國,「首都」,「宅茲中國」,「天下之中」,世界的中心。又特指中原國家,國家概念。又特指中原,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地理概念。又特指中華彊域。又特指中華民國。又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有意思的是,歷史上少數民族國家也自稱「中國」,接受了天子中央之國的國家治理概念,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北魏、前秦、遼國、金國、大理國等。現在來看「中國」,原來遠不是當年的「華夷之辯」!「中國」,是最早的多民族國家治理概念!原來,我們的祖先,當年也曾遇到多民族問題,我們的祖先,是如此的聰明!「中國」,就是中央大一統的思想原型,代表以文明為核心的廣域認同。先有思想,統一了思想,後才有夏朝的大一統,秦朝的大一統,甚至是少數民族匈奴的大一統。「中國」,對於我們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來說,就是繁榮穩定,就是國家自信,不管是曾經,還是現在,都有著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Ⅶ 國中國指的是哪個國家
聖馬利諾(義大利境內)、 梵蒂岡(義大利境內)、賴索托(南非境內)三個國中國
國中國指國家領土完全處於另一個國家領土包圍之中的內陸國家(不可處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包圍中,也不可有海岸線)。一般認為世界上僅存在聖馬利諾、 梵蒂岡、賴索托三個國中國,但部分人認為馬爾他騎士團也屬於國中國
Ⅷ 被稱為國中國的是哪個國家
國中國.世界上有四個國家的領土被另一個國家領土所包圍,成為"國
中國".地處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四周被"南非共和國"所包圍,面積3萬
多平方公里,人口
121萬.位於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聖馬利諾,國
境四周與義大利接壤,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面積61萬平方公里,人口2
萬多人.位於法國城市尼斯以東,南臨地中海的摩納哥,被法國的3面領土
和一面領海所包圍,是一個風景美麗迷人的小國,全國面積只有1.49平方公
里,人口
3萬多人.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岡,是世
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約1千人.
Ⅸ 中國是什麼國家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首都北京,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中國人口總量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時,國家統計局通報,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全國人口中,男性人口為723339956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38768人,佔48.76%。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Ⅹ 世界上的「國中國」是哪個國家
一般認為世界上僅存在聖馬利諾、梵蒂岡、賴索托三個國中國,但部分人認為馬爾他騎士團也屬於國中國。
1、聖馬利諾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di San Marino)
簡稱「聖馬利諾」,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南部,義大利半島東部,整個國家被義大利包圍,所以聖馬利諾屬於國中國。
2、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
簡稱「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
3、賴索托
全稱賴索托王國(索托語:Mmuso wa Lesotho,英語:Kingdom of Lesotho,意為「說索托語的人們」),非洲南部國家之一,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賴索托位於非洲東南部,為內陸國家,地處南非高原東緣德拉肯斯山西坡。賴索托1966年10月4日從英國中獨立。因其國土完全被南非環繞,故被稱為「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國中之國。
4、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約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
簡稱「馬爾他騎士團」,是聯合國觀察員,具有「准國家」性質,沒有領土;是最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騎士會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微型國家之一。
聖馬利諾的國中國歷史:
公元301年,由一位來自達爾馬提亞北部拉布島、名為馬力諾的基督徒石匠,為逃避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創立聖馬利諾。
當時,在法律上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聖馬利諾的創建不符合其法律實體。最初,聖馬利諾實行族長管理。
1243年,聖馬利諾確立了兩個執政官聯合執政的制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1263年,聖馬利諾制定共和法規,成文憲法。
1503年,聖馬利諾被切薩雷·博吉亞佔領了7個月。1739年,聖馬利諾又被阿爾貝羅尼紅衣主教所佔領。1740年2月,聖馬利諾重新獨立。
1797年,拿破崙統治時期的法國承認了聖馬利諾的國家地位。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其他歐洲國家也承認了聖馬利諾的國家地位。雖然是一個主權國家,但聖馬利諾在各個方面仍舊依賴義大利。
聖方濟各教堂
是聖馬利諾最古老、最富藝術性的建築。位於首都聖方濟各門右側。建於14世紀。教堂正門上方懸一石匾,刻有公元1361年1月動工興建等字樣和一隻頭戴王冠、展翅欲飛的雄鷹浮雕,其旁還有一戴冕頭像的浮雕。
教堂的主祭台上,有十分珍貴的14世紀木刻耶穌像和建於1405年小巧而精美的古鍾樓。在帶有拱頂的迴廊上有14、15世紀的儀仗十字架,13世紀的聖骨匣及其他宗教器物、墓碑、壁畫和各個時期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