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版圖疆域由什麼決定

中國版圖疆域由什麼決定

發布時間:2022-09-08 13:29:49

1. 國家領土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由雙邊或多邊條約予以明確,相鄰國家之間及有爭議國家之間簽訂條約,或者提交國際組織予以裁決。無關國家及組織無權干涉

2. 中國領土的劃分是以什麼決定的

西周到春秋時期,所謂的國,就是指城及周邊附屬地區。出了這個地區,就算出國了。因此,當時的國准確的說,就是武裝殖民據點。周王分封諸侯,諸侯再分封大夫,大夫再分封士。這樣一級一級的建立了武裝殖民據點。在這些據點之間活動著大量的其他民族。這些民族或部落對這些武裝據點(國)而言就是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外國了。國,也就是武裝據點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周王室(拱衛王室,以屏藩周),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開疆域,征服那些在各國之間游盪的化外之民,使他們成為周王的子民,當然不一定是做奴隸。由於當時社會生產條件的限制,使用奴隸勞動無異於是敗家的行為。只要這些游盪民族或部落表示願歸王化,那麼還種他們的地,他的原先社會秩序不予變更,也就是他們由原先的自由人變成了周王朝管轄下的平民。他們首領也有機會可能會成為周王或諸侯的一級官員。各殖民據點當然也有大量的平民,這些平民多與他們的領主(大夫、諸侯或周王)是同宗,有著或近或遠的血緣關系。這些平民稱為「國人」,他們有集會結社的自由,有評議時政的自由,他們沒有資格成為領主,但是卻有權廢黜不合他們心意的領主。而那些貴族也不能無所畏懼,想幹啥就啥,他們每一次重大決定都要跟「國人」開會商量,並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那些新征服的游盪民族或部落雖然也成為平民,但是權利自然不能與武裝據點的平民相同。他們沒有資格當兵,他們也無權干涉貴族的決定,更無權去廢黜領導人。他們權利只有一個就是多打糧,多上貢。他們被稱之為「野人」。當然了,由於他們畢竟是平民,他們最基本的生命權貴族們必須尊重。而且,極其重大的事項貴族們也要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取得他們的支持。到了春秋時期,「國人」和「野人」逐漸合流。國人的政治權利減少了許多,野人的政治權利增加了一點,就是可以為國君或大夫當兵打仗了。國、野分界縣的模糊和消失,終於是國由武裝小據點擴大,國下轄的各個邑連點成面,也就是說形了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國家形象。到了戰國,大國吞滅小國,領土不斷擴大。終於,公元前256年,秦國的昭襄王攻滅西周國,把自己的上級周天子廢為普通平民。後來秦始皇掃滅了六國,把原先的六國領土合並起來建立了大秦王朝。還有樓主追問的,那時候的很多小國家,多為諸侯國。當時的國與現在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當時的國其實只是一個地方行政機構,相當於現在省。當然了,他的國君權利要比現在省長、省委書記們的權力大,他們完省掌所轄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具有高度自治的的色彩。當時各個國的國君,他們在名義是周王的臣下。當然,周王朝與現在聯邦制和邦聯制國家也不一樣。當時的各個國家不可以脫離周王朝,他們也沒有想脫離周王朝的想法。經過春秋時期的兼並和分合,周王朝的諸侯國由好幾個減少到10來個較大的諸侯國,其中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最大,號稱戰國七雄。當然戰國時期,這些諸侯國國君根本不拿周王這個他們名義上的上級不當回事。周王名義是天下共主,但是到了戰國中期,他已經沒有自己的直轄領土地,他只是寄居在西周國那兒,靠西周國施捨活著。

3. 歷史時期中國的版圖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圖為基礎的嗎

中國如今的疆域,歷朝歷代都是有過貢獻的。涉及到國土法理的上溯,主要還是清朝的底子,因為太遠糾纏不清,論的是就近。而內在邏輯,絕大部分,是夏伯禹的封地夏血脈的聯系在為基礎。如今中國的版圖,基本上囊括了大洪水後的封地夏血脈,即諸夏為華夏。極小的部分,是禮制的基礎決定的,比如台灣。
………全球定義中西東的中土,曾經是龍的傳人地盤。大洪水後,想再融合成中土,只融到了附屬國這步,時間不夠而沒成功,只算是完成了華夏的融合,華夏是中土的大部。至於五千年到大洪水的中華時代,也曾是一體制,想以這個為基礎去完成疆域,想法就有點大了,那代表著一統世界。

4. 歷史時期中國的版圖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圖為基礎的嗎

答:不是,具體來說是以18世紀中期到鴉片戰爭前清朝的版圖為基礎。

20世紀60年代初,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經國務院,外交部統一,確定以18世紀50年代到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清朝)版圖作為歷史時期中國境域,歷史時期在這個范圍之內活動的民族、建立的政權,都屬於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政權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這段話內容轉引自譚其驤《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

所以【歷史時期的中國】究竟指什麼,是個有標准答案的問題。

我們回過來審視這個答案,相比題主提出的【明朝版圖】,這個版圖至少將新疆和外蒙古囊括進來,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區別。

再給個例子,西漢時建國的高句麗,首都在今遼寧省新賓縣內,屬於這個版圖,因而屬於歷史時期的中國;但是後來在朝鮮半島建國的高麗就不屬於歷史時期的中國。

當然這種劃分方式不代表【歷史時期的中國】里只有一個政權,比如南宋時期雖然還是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在【歷史時期的中國】版圖內還是有金、西夏、大理等等多個政權存在。個人認為這種劃分對研究歷史地理問題還是比較方便的,畢竟劃定研究對象時不用考慮那麼多有的沒的。

5. 國家領土是由什麼決定的

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並不是什麼歷史條件決定的。比如古代的元帝國,實力強大、可以說是世界上當時的超級大國、覆蓋了現在的中國全境、蒙古全境、北至北冰洋、佔領大半個西伯利亞,這不是歷史可以說明的,如果光憑歷史劃分領土,那俄羅斯不是有一大塊是咱們的嗎?
美國剛建國時,才只有十幾個州,它的歷史是什麼,在十幾年前美國大陸還是一堆石頭呢,他也是依靠國家實力的強大、逐漸拓展版圖的。
或者說、中國在清朝時、北至庫頁島、外興安嶺都是清帝國的,後來勢力衰微,不得不一塊塊的讓出去。到了民國時期、中國版圖還是一塊秋海棠,外蒙古還是中國的,像現在緬甸境內的野人山、東哈薩克、興凱湖、天山口都是我們的,還是因為國力,這些地方全沒了。到了現在中國的版圖960萬、還有許多地方只是憲法上是我們的、在西藏的馬克洪、有浙江省大小的領土是中國政府控制不了的。
說白了、就是國力的較量、光說歷史沒有用。

說的過分一點、假如當初抗戰失敗了、現在就沒有什麼中國了,這就叫日本了。國家疆域的劃分總是要靠實力說話的,就如同你說的,如果巴勒斯坦足夠強大、他完全可以征服整個歐洲、把整個歐洲改名為巴勒斯坦,這沒什麼歷史不歷史的。現在中國政府總是對日本說、希望日本尊重歷史,這有什麼用,日本有美國的支持,中國政府不敢把他怎麼樣。日本就有膽子把釣魚台收入他的版圖。假使那一天中國強大了、對世界宣布、南極從現在開始是中國領土、有誰敢怎麼樣、頂多是嘴上不滿而已、現實就是這樣。

6. 今天的中國版圖是什麼時候定型的求解答

按照歷史書上嚴格的講,元朝的版圖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疆域,因為元朝以其強大的武力首次征服了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區,並且也首次將台灣納入了中國的版圖。但除此外,元朝還將西伯利亞和中亞吞並,另外還建立了四大汗國(雖名義上聽從元朝中央政府,實際上各自為政),除四大汗國之外,元朝的疆域就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與你說的「面積不要差太多」顯然不符合你的要求。你要的答案應該是在清朝到民國期間,不是某一次就能定型的,但這有一個階段問題,康熙帝通過兩次與沙俄戰爭,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使東北的領土具有了法律效力,涵蓋了外興安嶺大片區域和庫頁島在內的領土。你可以看一下清嘉慶25年(公元1820年)的清版圖,中學歷史書上有這張圖的,也有人認為是這張版圖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疆域。但是鴉片戰爭以後,沙俄通過以下條約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50多萬平方分公里:1、1858 <<璦琿條約>>60多萬平方千米2、1860<<北京條約>>40多萬平方千米3、1860,1864 ,44萬多平方千米4、19世紀80年代<<改定條約>>7萬平方千米,這樣一來中國東北和西北就光禿禿了,然後再把外蒙古割掉,那就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基本一致,剩下的都是一些較小的邊界爭議。外蒙古的獨立也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的階段,從清朝滅亡開始一直持續到我黨建國初期,說是獨立,實際上是俄國人把中國人為的肢解了(很憤怒),總共持續了近半個世紀,民國政府為了博得俄國的支持也無能為力,只能放棄了外蒙,這樣一來,中國再一次扎扎實實的損失了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人口大省——10個河南省的面積,可以說俄國是中國面積銳減的始作俑者。
答案:今日的中國版圖,元朝的時候將周邊征服,納入中國。鴉片戰爭之前清朝的面積達到鼎盛(1820年),19世紀後半葉被沙俄搶佔150萬平方公里,20世紀前半葉被沙俄及蘇聯肢解,使外蒙獨立,減少156萬平方千米,這就基本和現在一致了,除此之外,還有中國和一些國家比如印度、吉爾吉斯斯坦、朝鮮、哈薩克等國家的較小領土面積的糾紛和爭議,這些分清之後,就是今日中國領土。
總之,疆域的定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會准確到某一年,更不會到某一天,它是一個長期的復雜過程,時至今日,中國和鄰國還有很多說不清的糾紛。如果覺得這個問題回答的不形象,我這有各朝代的版圖,可以形象的說明今日中國疆域的來歷,需要的話給我說一聲。

7. 我國目前疆域版圖是以什麼時代的版圖為基礎確定的

中國目前疆域版圖是以清朝的版圖為基礎確定的。
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卧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台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

8. 中國的疆域版圖是怎麼形成的

涿鹿之戰後,我們的祖先,在華夏這塊土地上,經過漫長的原始社會後,出現了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這時,原始公社被徹底解體,階級社會在人類歷史上正式出現了。到商朝,開始有了文字和歷法,歷史離開野蠻時代而進入文明時期,「國家」的形成也更加完備,隨之便自然產生了國家的疆域和邊界,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國家版圖。此後,從秦朝到清朝(前221年~1911年)的2000餘年,共經歷了16個主要朝代。這期間,中國出現過全國多民族大統一,國家版圖廣闊的「熱脹」時代,也出現過地方割據,民族分裂和被外敵割佔領土的「冷縮」局面,疆域時有變更。

9. 中國領土依據歷史哪個節點劃分

中國的領土依據的歷史節點大都是1956年實際的領土雖然後期有些兩個國家的分界線不明確能夠通過談判兩個國家的話,互相能夠很好的協商解決。

10. 中國形成遼闊版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什麼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五河流域文化融合,所以這種情況下才會形成了一個遼闊的版圖,文化之間也進行了相互傳播和交流,所以才有了今天這樣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版圖疆域由什麼決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老打擊伊朗 瀏覽:390
矽谷在印度投資多少錢 瀏覽:673
義大利在哪裡買珊瑚 瀏覽:106
印度種族相差多少 瀏覽:302
2021義大利杯冠軍是哪個隊 瀏覽:546
中國哪個城市雅閣最多 瀏覽:566
起源於中國的狗狗有哪些 瀏覽:140
生蚝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875
印度的雞肉怎麼去皮 瀏覽:492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80
伊朗駐歐佩克代表什麼 瀏覽:833
中國男籃奧運落選賽哪裡看 瀏覽:709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5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5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2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8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